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教师义不容辞。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改革应该从促进学生数学素质的发展出发,既要注意遵循知识内部的逻辑结构和学生的认识规律,又要重视体现现代教学理念,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必须从五个方面着手,即注重基础性,培养创造性,强化实践性,增加情感性,教法科技性。
关键词:基础性 创造性 实践性 情感性 科技性
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知识经济社会的新型人才,日益成为当前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要造就高素质的劳动者,就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方针,必须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摒弃书呆子式的“应试教育”。
众所周知,我国的数学教育有着传统的优势,学生的双基扎实,可为什么仍难以适应新时代的人才竞争需求呢?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忽视了社会实践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十几年的课堂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改革要抓好五个环节,即注重基础性,培养创造性,强化实践性,增加情感性,教法科技性。
一、注重基础性
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扎实过硬的基础知识,是很难攀登数学高峰的。尤其是数学学科,不仅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逻辑的严谨性,还具有应用的广泛性。我们应该从促进学生数学素质的发展出发,既注意遵循知识内部的逻辑结构和学生的认识规律,又要重视体现现代教学理念,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首先,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爱因斯坦曾说过: 教育不是用“好胜心”去诱导学生的竞争心理,而是要用“好奇心”去激励学生的科学兴趣。其次,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再次,教师要更新学生“学”的观念,让学生学会学习,即要学会对手实践,主动探求和合作交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这样,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积極思维,主动学习,课堂教学就会生动活泼、相得益彰。
二、培养创造性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力最主要的途径,而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是创造力的两大认识支柱。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具体来说可从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培养学生的概念思维。要让学生能够正确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对学生进行抽象概念形象化和具体对象抽象化的训练。
第二,培养学生的判断思维。要使学生熟练掌握四种判断形式,并通过变换练习,逐步培养判断能力。
第三、培养学生的推理思维。通过实例,使学生牢固掌握常用的推理格式,培养推理论证的严谨性。
想象力是学生在数学王国里自由飞翔的双翅。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不仅要让学生积累扎实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一些练习实践去培养。比如,通过绘制图形,制作模型,通过“默解”去培养。
这样,通过课堂教学,逐渐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和独立思考、标新立异的精神。
三、强化实践性
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学习素材的感受和兴趣。现实的、有意义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容易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课堂教学中的选材和举例,教师要尽可能地贴近生活,让学生有好奇心,有亲切感,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要通过课堂拓展训练、课下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从中总结规律,实现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四、增加情感性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亲师乐道”的教育传统。教师只有具备崇高的人格,设身处地地为学生服务的态度,才能感化、引导、影响学生,学生才有可能将这门学科学好。这就要求我们数学教师一定要以自己渊博的学识、敬业的精神、热情的服务学生的品格来施教。
五、教法科技性
我们要全面引入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方法,使难点、重点简单化,增加学生的直观感受,作用于学生的思维、观感,以加大课堂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落实素质教育是我们教师神圣的使命。重视学生的双基教学,培养创新意识,加强综合实践是我们数学教学的必要环节,是培养新型人才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傅海伦《数学教育发展概论》.科学出版社,2001年。
2、郭瞻予《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当代世界出版社,2001年。
3、石国兴 鲁忠义《中小学创造力开发与培养》.新华出版社,2000年。
关键词:基础性 创造性 实践性 情感性 科技性
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知识经济社会的新型人才,日益成为当前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要造就高素质的劳动者,就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方针,必须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摒弃书呆子式的“应试教育”。
众所周知,我国的数学教育有着传统的优势,学生的双基扎实,可为什么仍难以适应新时代的人才竞争需求呢?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忽视了社会实践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十几年的课堂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改革要抓好五个环节,即注重基础性,培养创造性,强化实践性,增加情感性,教法科技性。
一、注重基础性
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扎实过硬的基础知识,是很难攀登数学高峰的。尤其是数学学科,不仅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逻辑的严谨性,还具有应用的广泛性。我们应该从促进学生数学素质的发展出发,既注意遵循知识内部的逻辑结构和学生的认识规律,又要重视体现现代教学理念,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首先,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爱因斯坦曾说过: 教育不是用“好胜心”去诱导学生的竞争心理,而是要用“好奇心”去激励学生的科学兴趣。其次,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再次,教师要更新学生“学”的观念,让学生学会学习,即要学会对手实践,主动探求和合作交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这样,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积極思维,主动学习,课堂教学就会生动活泼、相得益彰。
二、培养创造性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力最主要的途径,而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是创造力的两大认识支柱。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具体来说可从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培养学生的概念思维。要让学生能够正确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对学生进行抽象概念形象化和具体对象抽象化的训练。
第二,培养学生的判断思维。要使学生熟练掌握四种判断形式,并通过变换练习,逐步培养判断能力。
第三、培养学生的推理思维。通过实例,使学生牢固掌握常用的推理格式,培养推理论证的严谨性。
想象力是学生在数学王国里自由飞翔的双翅。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不仅要让学生积累扎实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一些练习实践去培养。比如,通过绘制图形,制作模型,通过“默解”去培养。
这样,通过课堂教学,逐渐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和独立思考、标新立异的精神。
三、强化实践性
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学习素材的感受和兴趣。现实的、有意义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容易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课堂教学中的选材和举例,教师要尽可能地贴近生活,让学生有好奇心,有亲切感,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要通过课堂拓展训练、课下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从中总结规律,实现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四、增加情感性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亲师乐道”的教育传统。教师只有具备崇高的人格,设身处地地为学生服务的态度,才能感化、引导、影响学生,学生才有可能将这门学科学好。这就要求我们数学教师一定要以自己渊博的学识、敬业的精神、热情的服务学生的品格来施教。
五、教法科技性
我们要全面引入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方法,使难点、重点简单化,增加学生的直观感受,作用于学生的思维、观感,以加大课堂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落实素质教育是我们教师神圣的使命。重视学生的双基教学,培养创新意识,加强综合实践是我们数学教学的必要环节,是培养新型人才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傅海伦《数学教育发展概论》.科学出版社,2001年。
2、郭瞻予《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当代世界出版社,2001年。
3、石国兴 鲁忠义《中小学创造力开发与培养》.新华出版社,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