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哲学视角建构历史解释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mg118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我们认识历史提供了科学的历史观与方法论。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借助对史料的阅读,用唯物论与辩证法的思想对历史事件进行哲学解释,深化学生对历史现象的认识,掌握历史事物的发展特征和普遍规律,让学生用理性和智慧的眼光来洞察历史。
  关键词:历史教学;历史解释;唯物论;辩证法
  历史解释是对历史事物的理性分析,它要求人们应透过历史表象去认识历史的本来面目,理解历史事物变化的内在原因。要形成客观、科学的历史解释,必须有思辨的意识和逻辑思维的能力,而这些都离不开科学理论和方法的指导。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就为正确解释历史提供了科学的、明确的指导思想和方法。在历史课堂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想和方法进行教学,有利于拓宽学生认识问题的视野,加深学生对历史现象的认识,探寻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
  在“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实现”这一教学内容中,中美關系的正常化是中国现代外交关系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准确解释中美关系由互相敌视到走向和解的原因更是课堂教学的难点问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引导学生运用哲学思想和方法分析史料,从以下三个方面对中美关系正常化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试图对中美关系的改善进行哲学视角的解释,从而加深学生对中美关系正常化的理解。
  一、顺势而为:依据形势变化调整对外政策
  20世纪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初,为了寻求有利的国际环境,中国开始调整“一边倒”的对外政策,加强与西方的关系,特别是开始改善与美国的关系。怎样解释中美关系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高中课文认为中美关系的缓和是中美两国的共同要求,这一高度概括性的结论包含着复杂的因果关系。阐释历史事物发生的因果关系是历史解释的主要任务,通过历史解释不仅使学生的历史知识得以拓展,而且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怎样指导学生运用哲学思想和方法来解释这一结论呢?
  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认识世界的最基本原则是世界统一于物质,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客观形势的发展变化来决定方针政策。那么,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世界形势发生什么变化?
  材料1:20世纪60年代后期,世界各种力量经过“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逐渐形成新的战略态势。美国深陷越战泥潭,实力受损,在与苏联争霸中开始处于守势。苏联则在国际事务中奉行霸权主义政策,表现出咄咄逼人的气势。日本、西欧国家的经济地位日益上升,第三世界逐渐兴起,中国的潜力开始为国际社会所瞩目[1]。
  问题设计: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苏两个大国在世界战略格局中的态势怎样?
  教师分析:20世纪60年代后期我国对外政策的改变,是对国际形势变化做出的反应。这一国际形势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美苏力量对比的变化和相互关系的变动。
  学生解释: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经济衰退现象非常明显,虽然美苏争霸激烈,但美国已失去二战后拥有的优势,苏联则趁机向美国展开猛烈攻势。美国要扭转被动局面,就必须改变它的亚洲政策,最主要的是缓和与中国的关系。
  我们不仅应从美苏两国力量的变化中找到中美关系缓和的原因,还应从中国的角度解释原因,因为历史原因是多元的,因果关系有其复杂性。
  材料2:苏共20大后,中国和苏联两党在一些问题上出现重大分歧。随着苏联对外政策中越来越猖狂地搞霸权主义,中苏两党关系不断恶化,最终发展为国家关系的公开破裂。1960年,苏联不仅单方面撕毁合同,撤走专家,损害中国经济建设的正常发展,而且强化对中国进行军事威胁的高压态势[2]102。
  问题设计:思考中国调整对苏政策的原因。
  学生解释:由于苏联对外推行霸权主义,不仅中断对中国经济建设的援助,而且在中苏边界持续制造紧张局势,最终酿成了军事冲突,使中苏关系日益恶化。中苏关系的变化促使中国政府大幅度改变对外政策,着手从国家安全战略的全局思量对苏联政策进行调整。
  教师分析:由于苏联对中国发动军事侵略的危险不断增加,中国面临着同时对付两个超级大国威胁的危险局面,这就使得中国外交在面临着新形势下开始重新审视中美关系。
  由此可见,在对外政策上,我国依据国际形势和各种力量对比的变化,实现由反对美帝国主义为中心向反对苏联霸权主义为中心的转变。外交方针政策的调整充分体现了把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思想与中国外交具体实践相结合,反映了“从实际出发,顺势而为,实事求是”的哲学思想。
  二、善抓主流:科学分析大国间的主要矛盾
  20世纪60年代后期,中国对外政策的调整是对国际主要矛盾进行冷静分析和正确认识的结果。尽管国际关系中的矛盾错综复杂,但也有主次之分,决定国际大局的应是大国之间的矛盾。我们只有认清大国之间的主要矛盾,才能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抓住主流,解决主要矛盾。那么,该怎样指导学生剖析大国之间的主要矛盾?
  教师分析:对历史现象开展对比分析是历史解释的重要方法。如果我们善于对历史因素进行比较分析,就等于找到理解历史现象的钥匙。那么,大国之间的矛盾状况是怎样的呢?
  材料3:苏修进行扩张实际是挤美国的地盘。它力图和美帝平分秋色,共管世界。美帝则一定要保持优势,它的世界霸权和霸主的地位不能让。双方针锋相对,都要争夺对方的东西。真正的、现实的利害还是在它们之间。它们的斗争是经常的、尖锐的。尼克松出于对苏修的战略考虑,急于拉中国,我们要从战略上利用美、苏矛盾,有必要打开中美关系[3]。
  问题设计:依据材料比较分析主要大国之间的矛盾关系。
  学生解释:当时国际上的矛盾斗争,主要表现为苏美中三个大国之间的较量。由于苏联的进攻态势,美苏矛盾日益加剧,美国把苏联作为最主要的对手,而把中国看成是潜在的对手。
  教师分析: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美苏中三国之间,美苏矛盾大于中苏、中美矛盾,苏联已经上升为矛盾的主要方面,中国可以利用美苏矛盾来应对苏联的威胁。   毛泽东关于“三个世界”的战略思想也反映了要抓住国际关系中的主要矛盾。
  材料4:毛泽东曾对赞比亚总统卡翁达说:“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第三世界人口很多。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个非洲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是第三世界。”[4]
  问题设计:结合所学从矛盾关系的角度解读毛泽东关于“三个世界”的战略思想。
  学生解释:美苏在世界范围内长期进行争霸斗争,严重威胁世界和平,西欧、日本等受美苏的制约,与美苏有相当程度的矛盾,广大亚非拉国家成为反对美苏争霸的主要力量。所以,“三个世界”的战略思想反映了国际主要力量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的关系。
  教师分析:毛泽东关于“三个世界”的战略思想,既是在认识世界力量对比的基础上,更是從对世界和平的态度上把握世界的主要矛盾,使我们认识到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尤其是苏联是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
  由此可见,我国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矛盾,抓住美苏这对主要矛盾和苏联这个矛盾的主要方面,通过改善中美关系和提出“三个世界”的理论,缓解来自苏联的压力,联合大多数国家反对霸权主义,反映了我国在外交活动中注意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来打开外交工作的新局面。
  三、辩证思维:坚持原则与灵活变通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联系和发展遵循对立统一规律,而正是对立统一规律要求我们考虑问题要把原则性和灵活性统一起来。把原则性和灵活性统一起来也是我国外交活动应坚持的哲学方法,原则性要求处理国际关系时应从客观实际出发,按规律办事,灵活性要求处理国际关系时应从变化的现实出发,灵活机动地处理问题。那么,在中美关系改善的过程中,中美两国政府是如何把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的?
  历史解释的形成应基于对历史事物的理解,组织学生阅读原始材料,理解历史事物反映的特征是历史解释的主要手段。高中历史课本把台湾问题的解决作为中美关系改善的前提条件,这集中体现在中美联合公报当中,为了能让学生认识到中国政府处理外交事务所坚持的原则,课堂上指导学生阅读中美联合公报原文节选。
  材料5:中国方面重申自己的立场:台湾问题是阻碍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关键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早已归还祖国;解放台湾是中国内政,别国无权干涉;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必须从台湾撤走。
  美国方面也发表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它重申它对由中国人自己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关心。考虑到这一前景,它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为最终目标[2]114。
  问题设计:阅读中美两国在联合公报中发表的声明,思考两国达成的共识是什么?
  学生解释:从中美两国联合公报中可以看出,两国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尤其是台湾问题上的基本立场达成了共识。双方都认识到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并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同时,美国从台湾撤走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
  教师分析:从中美联合公报的内容中可见,我国政府把台湾问题的解决作为中美两国关系改善的前提,这说明在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谈判斗争中,我国政府在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原则问题上的坚定立场,体现了在关系到国家核心利益问题上所坚持的原则性。
  问题设计:40多年前,当坚决反共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和坚决反帝的毛泽东亲切握手时,这两个国家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是完全对立的,而两国却能实现关系的正常化,我们如何进一步用对立统一的规律来进行解释呢?
  材料6:社会主义国家是朋友,我们要好好地团结,此外还需要团结资本主义国家的朋友,没有朋友是不行的……就是西方国家,只要他们愿意,我们也愿意同他们合作,我们愿意用和平的方法来解决存在的问题[5]。
  学生解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作为矛盾的统一体,它们两者之间也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尽管中美两国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两国有着共同的国家利益,两国也可以找到合作发展的共同之处。中美关系的正常化有力地证明:国家利益理当也可以逾越意识形态。
  教师分析:国际关系总是在变动之中,在捕捉和把握这种变动的时候,要有高度的政治原则性,恪守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底线;同时也要有策略的灵活性,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去消除国家和人民面临的主要威胁。毛泽东精通国际关系的辩证法,当国际形势发生显著变化的时候,做出邀请尼克松访华和打开中美关系的决断,就是这种原则性和灵活性巧妙结合的典范。
  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我们认识历史提供了科学的历史观与方法论。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借助对史料的阅读,用唯物论与辩证法的思想对历史事件进行哲学解释,深化学生对历史现象的认识,掌握历史事物的发展特征和普遍规律,让学生用理性和智慧的眼光来洞察历史。
  参考文献:
  [1]黄丽燕.从中美缓和到实行“一条线”的战略[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2(2):71-76.
  [2]王天玺.中美关系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3.
  [3]熊向晖.打开中美关系的前奏[J].瞭望周刊,1992(35):23-31.
  [4]张历历.当代中国外交简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122.
  [5]毛泽东.毛泽东外交文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160.
其他文献
听写是英语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要求听写者在一系列的英语语音刺激中切分和识别单词、短语和句子,并将它们与记忆储存的相关语言符号信息相互作用,理解语言意义,最后将其正确无误地呈现出来。听写的过程反映了语言用于交际时所发生的一切,它同时覆盖多种语言技能。听写能比较全面地反映出听写者的英语总体水平,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测量听力、语法、词汇、阅读及口语等方面能力。  但当前英语听写存在不少问题,学生也因听
枝头上,一群鸟儿正在叽叽喳喳地讨论着什么。很明显,这群鸟儿分成了两拨。  左侧枝干上的鸟儿们说:“我们要先找到有小树枝、枯草和小石子的地方。”“要是找不到怎么办?”“啊?找不到我们就会被冻死啊!”“即使我们找到足够的材料,会不会发生什么意外?”……  枝干另一侧的鸟儿们说:“小树枝、枯草和小石子都足够了。”“一层小树枝、一层枯草、一层小石子好像不太牢固。”“我們试试混合着搭。”……  两拨鸟儿都讨
在《女巫七七的心灯》里,七七的工作是把积了灰的心灯擦亮,将暗了的心灯点燃,让每盏灯都能照亮灯主的生活。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盏心灯,七七也不例外,不过她的心灯有些特别,上面有一把锁。她说钥匙被扔掉了,自己的心灯永远也不能被擦亮了,于是,七七的生活因为心灯的暗淡而变得无光。她不自信,做事前都要征求别人的意见。这样想让大家都喜欢自己、接纳自己的七七,却把真正的自己弄丟了。  你也会有像七七这样的迷
尽管函数f(x)=是两个基本初等函数相除的结果,但是一些涉及数列、不等式、方程的问题,巧妙借助于函数f(x)=,可使问题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我们还可以在高考题中找到函数f(x)=的身影.  例如2005年高考全国卷III第6题:若a=,b=,c=,则( ).  A. a0)的大小  因为ab=[eln][ab]=[e][blna]=[e][ab][],ba=[eln][ba]=[e][alnb]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些话都道出了兴趣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而情境教学,正是架设知识与兴趣之间最好的桥梁。因为科学有效的情境创设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启迪其思维,诱导其质疑,进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轻松获取知识,培养技能,滋养情感。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引入新课”
摘 要:2015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数学卷第25题关注核心知识为载体,以新定义形式呈现,分层设问,逐步递进,彰显了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过渡的要求,透视其命制与求解过程,在正确的目标引领下经历了品题源、仿思考、试编题、剖析题、修正题、解答题等基本环节.  关键词:目标引领;理性探索;新定义  美国数学家克莱因说:数学是一种目标明确的思维活动,是一种理性的精神,使人类的思维得以运用到最完善的程度. 为此
摘 要:高中英語课程目标从原来的“双基”“三维”转向“核心素养”提升。将宏观抽象的核心素养融于英语课堂的每个教学环节,首先必须将核心素养进行分解,形成层级结构;然后根据层级结构,确定教学目标;最后依据学习材料和分解细化了的核心素养和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阅读教学;层级分解;活动设计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文中指出:“学生发展核心素
《三国演义》吃的是权谋  请罗贯中吃饭,毫无压力。《三国演义》写吃最详细的地方,是曹操和术士左慈的对手戏。左慈变戏法,从一个铜盆里钓出松江鲈鱼,又配上蜀中的生姜。虽然《三国演义》中并未用浓墨重彩描写食材,但也能从中品味到作者流露出的创作欲。  总之,既然罗贯中的心思不在吃上,那么坐下来聊天就好。可以拿青梅煮酒,炖汤的鱸鱼是花鲈也好,四鳃鲈也罢,他大概也不会挑剔。《水浒传》吃的是江湖  请施耐庵吃饭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指出,文科综合测试(以下简称为文综测试)命题的指导思想是“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笔者依据这一指导思想,分知识、能力、热点三个方面,结合高考文综测试(指2000-2007年我省所采用的文综测试政治试题)的命题轨迹、近几年文综测试政治学科高考(主要指我省2005-2
摘 要:点拨是教师专业提升和学生智慧生长的不二法门。点拨就是要理顺教师、学生、教材和教法四者之间的关系,使之相得益彰,促成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教师与文本的多元互动过程,使学生的个体经验与教学情境实现最佳契合,依靠学生的学习本能、先天的悟性与情感促进学生实现自主学习的意义建构。  关键词:历史课堂;点拨;启发式教学  “点拨”就是:点要害,抓重点;拨疑难,排障碍。它是教师敏感地洞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