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中的有效渗透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9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教育部门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传统文化能够更好的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同时,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有利于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做好传统文化的传承。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的意义,然后对其具体的渗透策略进行探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教学渗透
  语文是一门语言性学科,具有比较高的人文性,近年来,我国对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能够帮助小学生更好的认识和了解传统文化,加强学生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因此,教师应该注重改变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认识到传统文化渗透的重要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做好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1.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的意义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悠长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古人留给我们无价的珍宝,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意义重大。首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能够促进学生综合全面发展。与其他学科不同,语文本身具有比较高的综合性,在语文教学中,包含着社会科学思想、人文地理知识等多种方面,注重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将传统文化有效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能够有效丰富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1]。其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能够帮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小学阶段的学生本身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各项思维与能力尚未发育完全,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能够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和接触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感受到蕴含在传统文化中的思想价值观,从而帮助学生建立科学合理的思想价值观,促进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最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还需要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未来的希望,身上肩负着从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重任,在这种情况下,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能够将传统文化生活化,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的策略
  2.1在诗词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
  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词的教学属于必不可少的内容,因此,想要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还需要做好古诗词教学的渗透[2]。首先,古诗词中通过简洁的语句,将作者充沛的情感表达出来,意境优美、语言流畅,学习古诗词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教师在渗透传统文化时,可以从古诗词的表达方式、语言运用等方面入手,引导学生在欣赏古诗词的过程中,更好的体会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保证传统文化渗透效果。
  例如,在杨万里的《小池》一课教学中,其中“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最为脍炙人口,初夏时节的美景通过短短两句话展现的淋漓极致,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朗读古诗来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感情,从而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到古诗词教学中,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
  2.2结合学生兴趣爱好渗透传统文化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因素的影响,容易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来选择学习内容。针对小学生这个特性,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时,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然后结合学生兴趣爱好,选择更具针对性的渗透方式,促进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普及,从而保证传统文化教学效果[3]。所以,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可以适当的引入一些古典事例,通过故事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再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古典故事当中,保证传统文化渗透效果。
  例如,在林杰的《乞巧》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引入我国古代七夕乞巧的故事,通过给学生介绍乞巧节的故事背景,让学生对乞巧节有一个更加深刻的了解,从而更愿意参与到传统文化学习当中。此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布置相应的课外教学任务,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方式,找出更多类似的传统节日背景和来历,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也会更加深刻,学习兴趣随之提升,久而久之,传统文化也逐渐渗透到学生的生活当中,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3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渗透传统文化
  在传统文化渗透当中,为了更好的保证课堂教学质量,教师还需要改变传統灌输式教学方式,结合语文教学内容与传统文化、学生实际情况,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从而将传统文化与课堂教学紧密地联系起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4]。此外,教师还需要改变当前单一的教学形式,将更多有趣的教学形式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入更多有趣的故事,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保证传统文化渗透效果。
  例如,在《三顾茅庐》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三国演义中的其他小故事,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述,类似“草船借箭、木牛流马、诸葛连弩”等,同时,还可以结合《三国志》的内容,向学生介绍诸葛亮的生平背景,通过这种方式,为学生营造一个更加丰富、有趣、真实的教学情景,从而让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2.4注重课外拓展完成传统文化渗透
  课堂教学时间相对比较短暂,如果仅仅将教学局限于课堂,很难真正将传统文化渗透和发扬下去[5]。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还需要将其延伸到课堂之外,做好传统文化的课外拓展。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布置一些课外作业或者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的形式,将传统文化拓展到课外,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去学习传统文化,保证传统文化的传承。
  例如,在《景阳冈》一课教学中,教师在讲述了“武松打虎”的故事之后,可以让学生去阅读《水浒传》,甚至阅读其他三个名著,掌握更多《水浒传》中的故事,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促进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3.结语
  综上所述,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每一个中国人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在小学阶段,就需要开始培养学生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做好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意义重大。因此,教师可以在诗词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还可以结合学生兴趣爱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情景、做好课外拓展来渗透传统文化,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华.浅谈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学周刊,2017,13(13):102-103.
  [2] 赵世方.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J].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2017,05(11):53-53.
  [3] 施成永.浅析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J].好家长,2017,28(51):213-213.
  [4] 陈凯宁.浅谈小学语文课堂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7,31(3):61-61.
  [5] 欧阳红岩.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途径[J].小学生(下旬刊),2017,17(10):53-53.
  作者简介:
  玉旺香(1980年6月),女,傣族,西双版纳景洪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专科 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工作的全面推进,幼儿园作为教育基础环节也受到了更大的关注和重视。幼儿园语言作为教育活动中的重点组成内容,更是引起了教学工作者的重视。但是研究发现,幼儿受到年龄限制和思维水平的影响,在语言表达上仍然存在很多不完善的情况,要想对幼儿这一问题进行改变,提升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就要开展有效、积极的语言教育活动,通过此种方式实现幼儿综合素质的提升。基于此,本文就将针对幼儿园语言教
期刊
摘 要:应试教育下的初中阶段产生了待进生,急需教师关注他们,提高参与课堂。通过记录待进生的“数学课堂日志”,促进待进生自内心到课堂表现开始转变,进行提高待进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实践研究。  关键词:待进生;初中数学;课堂参与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基本理念提到: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
期刊
摘 要:现阶段需要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创新能力,因此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小学科学课教学方式,在小学科学课过程中利用不同方式提高学生探究以及创新能力,树立正确的教学思想,创新教学方式并逐步完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和掌握相关的小学科学知识,有意识培养学生思维、实践、创新能力。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如何;培养学生;探究和创新能力  引言  教学过程中教师有主导课堂的作用,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思想,重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改革对初中英语学科中的口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适应现代各国密切交流的语言运用,将英语语言的口语化进行加强,是各国之间日常交流顺畅的基本保障,因此现阶段,在日常的英语口语教学过程中,有效的开展相应的英语口语教学,对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锻炼学生的英语口才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现阶段初中学生英语口语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为基础,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供相关学科的教学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学前儿童手工教育与绘画教育一样,是儿童美术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儿童身心发展、思维发展及其审美能力的提高,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每个儿童在美术课程中都有我们意想不到的创造潜力,他们根据美术教师的引导,利用身边的美术材料,经过自己的想象联想进行再创造,最终形成最新颖的美术作品。在成人看来一些可笑甚至是不可思议的作品正是儿童大胆神奇的创造力的体现。学前儿童手工活动相对于绘画活动而言有其自身的
期刊
初中体育短跑练习是能够培养学生速度素质和承受极限能力的基础的教学内容。传统田径中的短距离跑教学主要是以传授知识、技术与方法为主,比较忽视学生对教材的全过程教学程序的掌握和运用、并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短跑教学内容技术结构和教学顺序进行分阶段教学,配合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达标率,为全面锻炼学生身体打下基础。  现如今,从中国飞人苏炳添在短跑领域创造的一个个奇迹中,
期刊
摘 要:和美校园是校园发展过程中凝聚成形的概念,是衡量学校办学是否先进的关键指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美校园,彰显人文教育是促进社会发展和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措施。校园对学校价值观和发展路线加以装饰,应对社会对教育事业的需要,凝聚全体师生的力量,推动校园发展。  关键词:和美校园;人文教育;综合素质  引言  校园文化建设对校园未来发展极为重要,倡导以制度约束人、以環境熏陶人、以思想激励人的策略
期刊
摘 要: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不断增大,部分农村居民为了增加收入,满足子女就学以及家庭生活需求开始进入城市之中打工,这就使得当前农村中出现了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在成长中缺少父母的关爱,有可能对其成长和教育造成不良影响。班主任作为留守儿童学习中的主要管理者,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对其进行管理和教学,保证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班主任;乡村留守儿童;管理教育  引言  家庭经济需求使得
期刊
摘 要:幼儿园和家庭是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教育者”,幼儿园和家长的合作共育,影响着幼儿园办学质量,是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通过分析解幼儿园家园合作的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进而提出建议,旨在更好地探索通过家园合作培养幼儿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家园合作;幼儿科学素养;有效策略  前言  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
期刊
篮球是当今世界最受欢迎和开展最广泛的运动项目之一,尤其受中学生欢迎。它是项集体能、技能、心理等能力为一体的综合性运动项目。篮球运动真正的魅力就在于在快速移动和激烈对抗中完成各种高难技术动作,在千变万化的情势下运用谋略去相互制约。本人在教学和常年指导、带领篮球运动队训练中,注重学生对篮球基本素质的锻炼,帮助学生理解原理,掌握最基本的技术动作,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篮球基本动作的准确性,牢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