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情感因素,引导学生有效背诵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f01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背诵在语文学习中对陶冶情操、培养语感、积累材料、提高写作能力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在引导学生背诵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独特作用,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情感因素;诵读;有效背诵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33-0016-01
  “好書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理自知。” 巴金曾说过:“现在有两百篇文章储存在我的脑子里面,这么多东西至少可以使我明白所谓文章是怎么一回事了。”由此可见,背诵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兴趣,让背诵变得富有情趣而又高效呢?笔者认为,在引导学生背诵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独特作用,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里说的情感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了解创作背景、赏析文章语言意境等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从而产生背诵的冲动;二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重点运用激励的方法使学生产生愉悦、自信的情感,从而达到主动背诵、高效背诵的目的。
  一、明创作背景,品作者内心情感
  经典诗文往往都有其特定的创作背景,要全面深刻理解文章的主题和内容,必须在赏析文章之前就和学生一道深入了解作者本人的基本情况及其背景,为学生深入体会情感和背诵做好准备。如杜甫的《春望》这首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年(157)。当时长安因安史之乱,遍地荒凉。杜甫看到这一国破家亡之景,不禁忧从中来,发而为诗。了解了这些背景知识及作者沉郁顿挫、忧国忧民的诗歌风格后,就能够把握诗歌的基本情感,在朗读、赏析等学习环节中去深刻体会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沉痛思绪,为背诵打好基础。
  二、充分发挥范读的作用,引导学生产生诵读冲动
  需要背诵的经典篇章往往情感丰富,有对家国沦丧的悲恸,有对田园情趣的向往,也有对怀才不遇的愤懑等。因此,在开始学习的时候,教师应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这一特点,用饱含深情、抑扬顿挫和富有音乐感的语调范读课文,结合之前对背景的分析了解,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又增强了学生的语感。在这一环节中,教师也可让有朗诵特长的学生朗读或以名家录音作为范读辅助手段来达到以情动人的目标。总之,情感范读是关键的第一步,若能通过这一步把文章的情“挖”出来,就会使学生在学习伊始就对文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全面深刻理解文章内容,进而熟练背诵做好铺垫。
  三、采用激励的形式调动学生大声朗读诗歌
  马斯洛关于人的需要的学说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被人爱和受人尊重的愿望。如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赋予学生更多的关注和赞赏,学生的潜能就会被不断地激发出来。在读完或听完录音后,找一两名有较强诵读能力的学生大声朗读,并用真诚赞赏的语言及时给予鼓励和赞扬。这样就会使他们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其他学生看到后也会跃跃欲试,想要展示自己以引起老师和同学的关注。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对朗读、背诵乃至语文学科产生越来越浓厚的兴趣,对背诵自然也就不再那么望而生畏了。
  四、赏析文章的魅力,使学生进入佳境
  需要学生背诵的经典篇目无一例外是作者情感的产物,其中蕴含的深厚情感也是作品的魅力所在。因此,教师在讲解课文时尽量要做到以情动人,把学生的情感迁移到作者创设的意境之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熏陶,这样一来,学生背诵的欲望就会更加强烈。如教柳永的《雨霖铃》时,可借助《雨霖铃》的教学磁带,让学生在民乐伴奏、悠扬悦耳的箫笛声中,倾听凄楚婉转的女高音歌唱,配合课文注释,很自然地就可进入词的意境。
  五、引导学生有效背诵
  读、赏几个步骤之后,背诵的时机可谓基本成熟,通常背诵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在经过一番个人朗读背诵之后安排学生齐背,齐背的好处是个体会在齐声背诵的节奏中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增加自信心和自豪感,为达到全面背诵的目标创设轻松愉悦的情感基础。
  2.让背诵基础好的学生先背,这样做一方面为其他学生树立榜样,激励其他学生向这些同学学习;另一方面也为背诵基础差的学生留出了一些背诵的时间,尊重学生背诵基础参差不齐的现实,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3.接着让背诵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背诵展示,背得好的极力表扬,背得差一点的教师要努力发现其在背诵过程中的闪光点并加以肯定和鼓励,真诚地帮助他们找出并解决背诵中存在的问题。
  4.第二天安排抽查背诵,这样可促使学生利用课后的时间进一步巩固,最终完成背诵。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平时多安排一些形式多样的朗读、背诵、课本剧表演等比赛活动,涉及的内容尽量与背诵的那些篇目有关。长期坚持下来,学生既巩固了背诵内容,也逐步养成了将情感融入背诵、融入语文学习的习惯。这样,学生的语文成绩、语言素养、写作能力自然也会逐步提高。
  (责任编辑 罗 艳)
其他文献
[摘要]作文批改方式主要有学生自我批改、小组交换批改、教师抽样批改以及课堂讲评批改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到作文批改和评价中来,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批改;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31002001  初中階段的作文教学有着重要的位置。作文批改既可以检查教师的教学成果,又能提高学生
[摘要]类比推理作为数学发展史中重要的合理推理方式,对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结合实例从类比推理的概念及作用、类比推理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论述,希望对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高中数学 类比推理 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02-0008  类比推理是高中数学教学中常被
本文通过深化对甘肃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基本特征的认识,分析现阶段的农业竞争力,从规模竞争力、基础竞争力、效益竞争力、结构竞争力、现代化竞争力五个方面对甘肃省
[摘要]初中数学题越来越趋于灵活化和复杂化,同时逻辑性和系统性也在不断增强.随着出题者在题型上的把控,学生对看似简单的题型,在求解的过程中往往遇到很多的瓶颈,导致思路紊乱,无从下手,最后丧失信心.这一点尤其在一元二次方程問题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在教学一元二次方程时,教师可依托数学思想,引导学生厘清解题思路,从而有效解决一元二次方程问题.[关键词]数学思想;一元二次方程;初中数学
通过英国诗人丁尼生《鹰》的两种译文的比较分析,从诗形、诗昧、诗魂诸层面探讨诗歌翻译,比较“神似”译法和在形式与内容上强调忠实于原文的“三兼顾”译诗法,旨在深刻领会诗歌
本文结合西部大开发,对西部的寿险市场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开拓西部寿险的若干对策建议.
[摘 要]传统作文教学模式周期长,不能及时回馈,不能有效互动,因而耗时多,见效慢。依托互联网平台,改进作文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参与批改,充分互动,做到及时批改、及时评价、及时回馈、及时修改,能够有效提高作文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作文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30-0025-01  作文水平是衡量
企业并购治税因其存在领域的广泛性而备受国际税收理论学界关注。本文基于税制的完备性、文化传统的同质性、社会经济制度的相似性,在对主要发达国家企业并购治税经验进行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