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国际学校择校季,很多家长又该为孩子是否入读国际学校,应该入读哪一所国际学校而纠结不已。在这里我想跟家长们说的是,国际教育是极小众的非主流成长道路,所以建议家长们务必慎重选择,而且国际学校并不是孩子成长的灵丹妙药,也绝对不是决定孩子未来发展的唯一道路。
纵观大部分国际学校、国际双语学校的入学考试,我们都可以将其分为笔试和面试两部分。笔试考察的自然是学生的知识结构,而面试考察的则是学生内在的素养。中国学生在笔试方面自然有其优势,所以面试就成为他们的一道重要关卡,而这恰恰也是国际学校和国际双语学校最为看重的,也是绝大部分国际学校采用的入学考试的主流形式。谈论国际学校的入学考试,我们不能将其简单化,而是需要分阶段去考察,因为国际学校的每个阶段,其笔试和面试的内容是不同的。
幼升小阶段:面试灵活,细节取胜
国际学校幼升小阶段的入学考试形式相对单一,大部分以面试为主。一年级入学笔试的学校,从我们统计的数据来看,北京地区只有1所。
国际学校幼升小阶段的入学考试的面试以面试官和学生一对一的形式出现。有的学校为了更加全面的考察学生,会适当增加面试官的数量,不过都不会超过2位。2位面试官同时参与的形式,既不会引起学生们的抵触,也能达到全面了解学生的目的。
国际学校、国际双语学校幼刑、阶段面试官的选派相对灵活。每家学校选派的面试官也略有不同,一般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小学部校长、一年级班主任、学科教研组长、心理咨询老师。多数学校的面试官是外籍人士,采用英语或双语面试,故申请此类学校的小朋友需要具备简单的英语日常对话能力。
面试过程并非从学生进入面试教室的一刻开始,而是从家庭进入到校园里即已开始。学校会为等候的学生安排一定的游戏空间,目的就是为了在等候和游戏过程中,从孩子展示出的礼仪和行为习惯,通过家长与孩子互动的方式,使得这些代表家庭教育水准的内容进入到面试团队的视野。等候时段表现失当:如推搡别的小朋友抢玩具、说脏话这种行为,往往会成为被拒绝的真正原因。
小学阶段:巧搜资料助成功
从小学2年级开始,申请插班入学就需要参加笔试了,笔试的难度会随年级的上升而不断增大。笔试科目多数为英语、数学(英语答卷)、中文三门。个别全外籍国际学校默认申请人为外国人,故没有中文测试。三科笔试均达到录取分数线方可获得面试资格。
数学考试的难度不会超越年龄段的能力之外。当下的申请人群体以传统教育领域的模范生为主,可以说数学笔试的难度对多数中国学生相对较低。但是用英文注解的数学题可能需要提前搜索一些网络上的资料,来熟悉一下,以免因为看不懂注解而无法解题。
2-5年级的英文测试中已经包括个人论述题型了,低程度的写作能力还是需要申请人具备的。
中学阶段:聚焦阅读与写作
英语、数学、中文三门,并会参考之前学校的教师推荐信和成绩单。六年级开始会增加英文现场写作2-3篇的考试内容,这也是对于很多申请人来说难度相对较高的部分。申请初中以上程度的国际课程项目,已经需要具有较好的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了。
进入民办的“国际高中”,可作为录取依据的标准化考试有SSAT、托福、雅思;参加学校的多学科入学考试是更普遍的方式,考试科目根据学生申请的院校和课程项目,为3-10门不等。公立学校国际班采取的录取模式是中考调档线或者中考成绩+英语测试模式,笔者一直认为公立生源读本校国际班是很好的选择,熟悉的老师和环境会帮助学生很决进入状态。
由于入学测试的考题是专门的教师团队负责研发并每年调整,所以成功通过考试的唯一方式是花时间增强英文阅读和写作能力。
“低门槛”时代终结
去年,北京公立学校国际班的录取线在470-550之间。很多公立学校国际班调档线已经超过了高考序列生源。只是受限于非京籍学生无法就读公立高中的规定,公立学校计划外招生数量极少。水涨船高的原因,民办国际高中针对中考生的入学门槛也在逐年提高。比如世青学校的IN2+1高中项目,申请人想要凭中考分数申请入学,已经从2014年的500分增加到了去年的520分以上,同时附加了对中考英语、数学单科的分数要求。
中国教育要走国际化的道路,还是需要掌握更多资源的公立学校来做主力军。而当下公立保公平,择校找民办的声音越来越大。教育政策也日趋明朗的收紧这个领域。参考上海的模式,公立学校国际部转变性质为民办学校的尝试也在进行中。而公立教师和管理人员是否愿意放弃现有的福利待遇和事业编制,从铁饭碗变成瓷饭碗很难说。所以,当下主导国际高中市场的公立学校出国教育体系前景并不清晰。
纵观大部分国际学校、国际双语学校的入学考试,我们都可以将其分为笔试和面试两部分。笔试考察的自然是学生的知识结构,而面试考察的则是学生内在的素养。中国学生在笔试方面自然有其优势,所以面试就成为他们的一道重要关卡,而这恰恰也是国际学校和国际双语学校最为看重的,也是绝大部分国际学校采用的入学考试的主流形式。谈论国际学校的入学考试,我们不能将其简单化,而是需要分阶段去考察,因为国际学校的每个阶段,其笔试和面试的内容是不同的。
幼升小阶段:面试灵活,细节取胜
国际学校幼升小阶段的入学考试形式相对单一,大部分以面试为主。一年级入学笔试的学校,从我们统计的数据来看,北京地区只有1所。
国际学校幼升小阶段的入学考试的面试以面试官和学生一对一的形式出现。有的学校为了更加全面的考察学生,会适当增加面试官的数量,不过都不会超过2位。2位面试官同时参与的形式,既不会引起学生们的抵触,也能达到全面了解学生的目的。
国际学校、国际双语学校幼刑、阶段面试官的选派相对灵活。每家学校选派的面试官也略有不同,一般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小学部校长、一年级班主任、学科教研组长、心理咨询老师。多数学校的面试官是外籍人士,采用英语或双语面试,故申请此类学校的小朋友需要具备简单的英语日常对话能力。
面试过程并非从学生进入面试教室的一刻开始,而是从家庭进入到校园里即已开始。学校会为等候的学生安排一定的游戏空间,目的就是为了在等候和游戏过程中,从孩子展示出的礼仪和行为习惯,通过家长与孩子互动的方式,使得这些代表家庭教育水准的内容进入到面试团队的视野。等候时段表现失当:如推搡别的小朋友抢玩具、说脏话这种行为,往往会成为被拒绝的真正原因。
小学阶段:巧搜资料助成功
从小学2年级开始,申请插班入学就需要参加笔试了,笔试的难度会随年级的上升而不断增大。笔试科目多数为英语、数学(英语答卷)、中文三门。个别全外籍国际学校默认申请人为外国人,故没有中文测试。三科笔试均达到录取分数线方可获得面试资格。
数学考试的难度不会超越年龄段的能力之外。当下的申请人群体以传统教育领域的模范生为主,可以说数学笔试的难度对多数中国学生相对较低。但是用英文注解的数学题可能需要提前搜索一些网络上的资料,来熟悉一下,以免因为看不懂注解而无法解题。
2-5年级的英文测试中已经包括个人论述题型了,低程度的写作能力还是需要申请人具备的。
中学阶段:聚焦阅读与写作
英语、数学、中文三门,并会参考之前学校的教师推荐信和成绩单。六年级开始会增加英文现场写作2-3篇的考试内容,这也是对于很多申请人来说难度相对较高的部分。申请初中以上程度的国际课程项目,已经需要具有较好的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了。
进入民办的“国际高中”,可作为录取依据的标准化考试有SSAT、托福、雅思;参加学校的多学科入学考试是更普遍的方式,考试科目根据学生申请的院校和课程项目,为3-10门不等。公立学校国际班采取的录取模式是中考调档线或者中考成绩+英语测试模式,笔者一直认为公立生源读本校国际班是很好的选择,熟悉的老师和环境会帮助学生很决进入状态。
由于入学测试的考题是专门的教师团队负责研发并每年调整,所以成功通过考试的唯一方式是花时间增强英文阅读和写作能力。
“低门槛”时代终结
去年,北京公立学校国际班的录取线在470-550之间。很多公立学校国际班调档线已经超过了高考序列生源。只是受限于非京籍学生无法就读公立高中的规定,公立学校计划外招生数量极少。水涨船高的原因,民办国际高中针对中考生的入学门槛也在逐年提高。比如世青学校的IN2+1高中项目,申请人想要凭中考分数申请入学,已经从2014年的500分增加到了去年的520分以上,同时附加了对中考英语、数学单科的分数要求。
中国教育要走国际化的道路,还是需要掌握更多资源的公立学校来做主力军。而当下公立保公平,择校找民办的声音越来越大。教育政策也日趋明朗的收紧这个领域。参考上海的模式,公立学校国际部转变性质为民办学校的尝试也在进行中。而公立教师和管理人员是否愿意放弃现有的福利待遇和事业编制,从铁饭碗变成瓷饭碗很难说。所以,当下主导国际高中市场的公立学校出国教育体系前景并不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