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讨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VMC)采用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接诊的80例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加用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相关指标变化情况,指标包括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与心肌肌钙蛋白(cTnl)。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50%(37/40),对照组则为75.00%(30/40),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CK-MB与cTnl皆有明显降低,相较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研究组降幅更明显,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处理,可以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临床疗效更确切,同时CK-MB与cTnl改善更明显,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值得借鉴。
【关键词】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临床价值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311-02
病毒性心肌炎(VMC)属于小儿常见疾病,本病发病机制至今无确切定论,普遍认为和病毒触发人体自身免疫反应而引发心肌损伤有关。从我院接诊的VMC患儿来看,近几年急性VMC患儿发生率逐渐增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从国外相关研究、文献及报告来看,小儿急性VMC采用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可以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但是这些研究在国内并不多见。基于此,为了进一步探讨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采用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我院展开了相关研究,现将结果作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接诊的80例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作为研究对象,全部经常规、心电图、CT及辅助检查等确诊,患儿和(或)家属皆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本次研究。主要临床表现有心悸、气短、胸闷或者心前区不适、乏力、头痛等。随机将80例患者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自40例,其中对照组:男患儿23例、女患儿17例;年龄0~5岁,均值3.1±0.7岁;病程1~9天,均值4.2±2.2天。研究组:男患儿22例、女患儿18例;年龄0~5岁,均值3.3±0.6岁;病程1~10天,均值4.3±2.1天。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及病程等一般资料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 对照组:本组患儿采取常规治疗,即给予利巴韦林、1,6-二磷酸果糖、辅助Q10、维生素C,以及卧床休息等治疗,对于心律紊乱的患儿则要进一步采取抗心律失常药物处理,以连续治疗10~14天为1疗程。
1.2.2 研究组:本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山东泰邦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19983001)治疗,每天用量为400mg/kg,连续服用五天。
1.3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相关指标变化情况,指标包括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与心肌肌钙蛋白(cTnl),并进行对比分析。
1.4疗效评价标准
本次研究采用的疗效评价标准为:显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与体征消失,心电图与心肌酶谱相关指标皆恢复正常;有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与体征有明显改善,心电图与心肌酶谱相关指标有明显好转;无效:患者前述指标无任何改善,甚至出现恶化。总有效率以有效率+显效率计。
1.5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相关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 表示,行t检验,以P<0.05差异作为统计学有意义的标准。
3讨论
病毒性心肌炎属于儿科常见疾病,指的是病毒感染所致心肌细胞的变性、坏死及间质炎性细胞浸润与纤维渗出等,研究显示引发本病的病毒包括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A组与B组、肝炎病毒及呼吸道合胞病毒等。本病若为急性期,病毒可能通过心肌细胞相关受体侵入,同时对心肌细胞产生损害,造成坏死、变性及溶解等,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国外相关研究已经表明,采用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可以取得一定的干预效果,同时可调节机体免疫反应,并减轻心肌炎症;国内将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应用在人体中的研究与实践不多,但在动物实验中已经证实对病毒性心肌炎有治疗作用。笔者参阅国内相关报告与文献,发现近几年一些大型的医院已经将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应用在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中,取得了比较良好的效果。
本次研究针对我院接诊的80例例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进行研究,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包括卧床休息,给予1,6-二磷酸果糖、辅助Q10、维生素C等治疗,而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结果显示研究组患儿总有效率高达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1);同时对CK-MB与cTnl进行分析可知,治疗后,两组患儿这两种指标皆有明显降低(P<0.01),但是研究组降低更明显,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本次研究将CK-MB与cTnl作为疗效评价指标是有一定的依据的,主要在于CK-MB大部分存于心肌细胞胞浆中,其升高可以作为病毒性心肌炎的指标或者判定标准之一;而cTnl属于心肌特有物质,轻度损伤情况下血清中的cTnl会有所升高,同时cTnl和CK-MB相较有着更长的持续时间,敏感性也更强。在本次研究中,120例患儿的确诊除了根据常规检查、心电图检查、B超等外,还积极进行辅助检查,尤其是加强cTnl与CK-MB的检测。当然,临床诊断时还应充分结合患儿的临床表现与体征进行判断,才能保障诊断更准确。
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含有免疫球蛋白分子与大部分病毒的特异性抗体,作用机制主要在于:第一,可调节细胞的增殖与凋亡;第二,可以中和机体的抗体与细胞因子;第三,能对细胞黏附作用产生抑制;第四,可对T细胞活化产生抑制;第五,对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有显著影响。
综上所述,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处理,可以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临床疗效更确切,同时CK-MB与cTnl改善更明显,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 赵小婷,陈永萍,侯海燕等.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34例疗效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16):1291-1292
[2] 李萍.环磷酰胺联合免疫球蛋白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中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 ,2013,14(33):467-467,468
[3] 闫秀侠.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45例的临床观察[J].婚育与健康·实用诊疗 ,2013,08(11):44-45
[4] 杨映.静脉用免疫球蛋白在儿科应用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0,16(14): 2200-2203.
[5] 张艳,石搏,王元春等.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T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的研究[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17(3):552-553
[6] 刘徐魏,张武丽.病毒性心肌炎的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治疗观察[J].当代医学,2011,17(32):73-74
[7] 吴军.环磷酰胺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90例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4):76-77
【关键词】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临床价值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311-02
病毒性心肌炎(VMC)属于小儿常见疾病,本病发病机制至今无确切定论,普遍认为和病毒触发人体自身免疫反应而引发心肌损伤有关。从我院接诊的VMC患儿来看,近几年急性VMC患儿发生率逐渐增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从国外相关研究、文献及报告来看,小儿急性VMC采用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可以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但是这些研究在国内并不多见。基于此,为了进一步探讨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采用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我院展开了相关研究,现将结果作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接诊的80例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作为研究对象,全部经常规、心电图、CT及辅助检查等确诊,患儿和(或)家属皆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本次研究。主要临床表现有心悸、气短、胸闷或者心前区不适、乏力、头痛等。随机将80例患者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自40例,其中对照组:男患儿23例、女患儿17例;年龄0~5岁,均值3.1±0.7岁;病程1~9天,均值4.2±2.2天。研究组:男患儿22例、女患儿18例;年龄0~5岁,均值3.3±0.6岁;病程1~10天,均值4.3±2.1天。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及病程等一般资料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 对照组:本组患儿采取常规治疗,即给予利巴韦林、1,6-二磷酸果糖、辅助Q10、维生素C,以及卧床休息等治疗,对于心律紊乱的患儿则要进一步采取抗心律失常药物处理,以连续治疗10~14天为1疗程。
1.2.2 研究组:本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山东泰邦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19983001)治疗,每天用量为400mg/kg,连续服用五天。
1.3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相关指标变化情况,指标包括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与心肌肌钙蛋白(cTnl),并进行对比分析。
1.4疗效评价标准
本次研究采用的疗效评价标准为:显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与体征消失,心电图与心肌酶谱相关指标皆恢复正常;有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与体征有明显改善,心电图与心肌酶谱相关指标有明显好转;无效:患者前述指标无任何改善,甚至出现恶化。总有效率以有效率+显效率计。
1.5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相关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 表示,行t检验,以P<0.05差异作为统计学有意义的标准。
3讨论
病毒性心肌炎属于儿科常见疾病,指的是病毒感染所致心肌细胞的变性、坏死及间质炎性细胞浸润与纤维渗出等,研究显示引发本病的病毒包括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A组与B组、肝炎病毒及呼吸道合胞病毒等。本病若为急性期,病毒可能通过心肌细胞相关受体侵入,同时对心肌细胞产生损害,造成坏死、变性及溶解等,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国外相关研究已经表明,采用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可以取得一定的干预效果,同时可调节机体免疫反应,并减轻心肌炎症;国内将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应用在人体中的研究与实践不多,但在动物实验中已经证实对病毒性心肌炎有治疗作用。笔者参阅国内相关报告与文献,发现近几年一些大型的医院已经将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应用在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中,取得了比较良好的效果。
本次研究针对我院接诊的80例例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进行研究,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包括卧床休息,给予1,6-二磷酸果糖、辅助Q10、维生素C等治疗,而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结果显示研究组患儿总有效率高达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1);同时对CK-MB与cTnl进行分析可知,治疗后,两组患儿这两种指标皆有明显降低(P<0.01),但是研究组降低更明显,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本次研究将CK-MB与cTnl作为疗效评价指标是有一定的依据的,主要在于CK-MB大部分存于心肌细胞胞浆中,其升高可以作为病毒性心肌炎的指标或者判定标准之一;而cTnl属于心肌特有物质,轻度损伤情况下血清中的cTnl会有所升高,同时cTnl和CK-MB相较有着更长的持续时间,敏感性也更强。在本次研究中,120例患儿的确诊除了根据常规检查、心电图检查、B超等外,还积极进行辅助检查,尤其是加强cTnl与CK-MB的检测。当然,临床诊断时还应充分结合患儿的临床表现与体征进行判断,才能保障诊断更准确。
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含有免疫球蛋白分子与大部分病毒的特异性抗体,作用机制主要在于:第一,可调节细胞的增殖与凋亡;第二,可以中和机体的抗体与细胞因子;第三,能对细胞黏附作用产生抑制;第四,可对T细胞活化产生抑制;第五,对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有显著影响。
综上所述,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处理,可以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临床疗效更确切,同时CK-MB与cTnl改善更明显,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 赵小婷,陈永萍,侯海燕等.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34例疗效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16):1291-1292
[2] 李萍.环磷酰胺联合免疫球蛋白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中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 ,2013,14(33):467-467,468
[3] 闫秀侠.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45例的临床观察[J].婚育与健康·实用诊疗 ,2013,08(11):44-45
[4] 杨映.静脉用免疫球蛋白在儿科应用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0,16(14): 2200-2203.
[5] 张艳,石搏,王元春等.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T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的研究[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17(3):552-553
[6] 刘徐魏,张武丽.病毒性心肌炎的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治疗观察[J].当代医学,2011,17(32):73-74
[7] 吴军.环磷酰胺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90例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4):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