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市房山区燕山星城小学奉行“养正”教育。德育是学校“养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养正”教育的核心问题。近年來,北京市房山区燕山星城小学依托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开展研究性德育活动,取得了一些收获,如三年级开展“文明就餐懂礼仪”的德育活动,就促进了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
主题式研究性德育活动的程序
开展研究性德育活动的基本程序是:指导选题——组织课题研究组,制定研究计划——实施研究——处理结果,撰写报告——组织研究成果的交流研讨。
文明就餐懂礼仪活动的具体做法
三年级开展“文明就餐懂礼仪”的德育活动,利用现有资源,让孩子从小学会文明用餐,提高自身修养。具体实施步骤:
观察现状,情况分析 三年级老师对学生就餐情况先观察,发现学生排队打闹、吃饭说话以及浪费粮食等问题比较严重,分析造成学生就餐“乱”的原因。其一是受东方饮食文化影响;其二是家庭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其三是学校餐厅集体用餐环境的影响。
针对以上现象,三年级开展此次研究性德育活动。
制定方案,设计评价 “学生个人评价表”由每组的组长评价,“班级评价表”由每天的值班老师评价。首先在评价项目将就餐过程分为几个时间段:就餐路上、排队取餐、就餐中、就餐后送餐盘,每个时间段的评价具体要求有不同的侧重。其次,评价等级对应不同颜色:红色为严重违反“就餐文明”要求;黄色为偶尔违反要求,还需努力;绿色为遵守要求,做得非常好。
实施阶段,多元评价 一是暗中启动,出其不意。召开动员大会,下发“文明就餐懂礼仪”个人评价表、班级评价表,向值班教师和小组长分配任务,明确自己的职责,讲清要求。
第一周,每个班由小组长对组员进行秘密的个人评价,这样既保证了初始资料的可信度和可靠性,又让小组长充满使命感和责任感。值班老师随时用手机记录下学生就餐情况,作为以后德育工作的一手材料。
二是全员参与,对比进步。经过一周的暗中观察,有了学生初表现的评价,教师们已经掌握了学生最原始最自然状态下的就餐状态。各班全面公开启动活动。班主任在全班宣布“文明就餐懂礼仪”活动,并将第一周的评价表下发到每一名学生手里,同时展示不良行为的图片和视频资料,以及抓拍到的学生就餐文明行为的照片,这样对比后,让同学切实感受到文明就餐的必要性。接下来下发第二周的评价表,每个学生亲自递交到组长手里,并郑重承诺:“请严格要求我,我会做到文明就餐。”
第二周评价后,在班会时间,学生把自己第二周和第一周的评价表进行对比,大部分学生都发现了自己的进步,都很欣喜。学生个人情况进行对比后,各班对自己的班集体评价也进行了对比,做到心里有数。
三是营造氛围,踊争标兵。依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特别设计了“就餐文明”小标兵奖状。在活动开展第二周开始就将“文明就餐懂礼仪”评价表汇总,挑出各班各项红色少,绿色较多的同学进行表彰发奖。第三周、第四周,表彰个人评价全是绿色的学生,颁发奖章。通过争得奖状这一激励机制巩固行为、恒定习惯,最终养成良好用餐习惯。
四是持之以恒,多元评价。“文明就餐懂礼仪”评价活动并不是一次两次的活动,而是一次持之以恒的持续性活动。评价是促进行为养成的有效策略之一。三年级组每一周拟定“文明就餐懂礼仪”评价表,让孩子在行为养成的同时注重品性的养成,通过孩子互评、小组评价以及教师评价等多元评价方式,结合文明用餐小奖状,以多角度、多方位、多渠道的评价手段促进孩子自我省察,在比较中修正,在评价中提升,逐渐内化行为。
家庭协助,强化一致 行为习惯教育中保持家校教育的一致性是缩短习惯养成时间的有效手段。为此,三年级组将此次活动细则要求告知家长,要求每位家长在家里督促孩子养成良好习惯,针对家庭中能训练的行为点进行持之以恒地训练。得到了家长们的大力支持。这样,家校结合,发挥家庭教育功效,养成良好文明用餐习惯。
队会助力,以点带面 三年级5个班依次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文明就餐懂礼仪”主题班会。利用周一升旗,进行“节约粮食文明就餐”宣传活动,有新三字经、快板、童谣、古诗等多种形式,内容丰富,向全校学生进行文明就餐的宣传。用三年级学生文明就餐的德育活动,倡导、带动全校学生文明就餐,养成文明就餐习惯,形成文明的氛围。
活动成效
近2个月的“文明就餐懂礼仪”教育活动,收到了明显的教育效果:餐厅里喧哗、吵闹不见了,孩子们学会了规范洗手、有序排队、进入餐厅自觉保持安静;午餐完毕,孩子们学会了有序倾倒厨余、放置餐具、不浪费粮食。更可喜的是,随着文明用餐礼仪好习惯的养成,平时有随手乱扔垃圾习惯的现象也少了很多,校园里地面上比以前更整洁了;孩子们的文明礼貌程度也比前有所提升。“文明就餐懂礼仪”的收效已经辐射到了用餐之外。
(作者单位:北京市房山区燕山星城小学)
主题式研究性德育活动的程序
开展研究性德育活动的基本程序是:指导选题——组织课题研究组,制定研究计划——实施研究——处理结果,撰写报告——组织研究成果的交流研讨。
文明就餐懂礼仪活动的具体做法
三年级开展“文明就餐懂礼仪”的德育活动,利用现有资源,让孩子从小学会文明用餐,提高自身修养。具体实施步骤:
观察现状,情况分析 三年级老师对学生就餐情况先观察,发现学生排队打闹、吃饭说话以及浪费粮食等问题比较严重,分析造成学生就餐“乱”的原因。其一是受东方饮食文化影响;其二是家庭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其三是学校餐厅集体用餐环境的影响。
针对以上现象,三年级开展此次研究性德育活动。
制定方案,设计评价 “学生个人评价表”由每组的组长评价,“班级评价表”由每天的值班老师评价。首先在评价项目将就餐过程分为几个时间段:就餐路上、排队取餐、就餐中、就餐后送餐盘,每个时间段的评价具体要求有不同的侧重。其次,评价等级对应不同颜色:红色为严重违反“就餐文明”要求;黄色为偶尔违反要求,还需努力;绿色为遵守要求,做得非常好。
实施阶段,多元评价 一是暗中启动,出其不意。召开动员大会,下发“文明就餐懂礼仪”个人评价表、班级评价表,向值班教师和小组长分配任务,明确自己的职责,讲清要求。
第一周,每个班由小组长对组员进行秘密的个人评价,这样既保证了初始资料的可信度和可靠性,又让小组长充满使命感和责任感。值班老师随时用手机记录下学生就餐情况,作为以后德育工作的一手材料。
二是全员参与,对比进步。经过一周的暗中观察,有了学生初表现的评价,教师们已经掌握了学生最原始最自然状态下的就餐状态。各班全面公开启动活动。班主任在全班宣布“文明就餐懂礼仪”活动,并将第一周的评价表下发到每一名学生手里,同时展示不良行为的图片和视频资料,以及抓拍到的学生就餐文明行为的照片,这样对比后,让同学切实感受到文明就餐的必要性。接下来下发第二周的评价表,每个学生亲自递交到组长手里,并郑重承诺:“请严格要求我,我会做到文明就餐。”
第二周评价后,在班会时间,学生把自己第二周和第一周的评价表进行对比,大部分学生都发现了自己的进步,都很欣喜。学生个人情况进行对比后,各班对自己的班集体评价也进行了对比,做到心里有数。
三是营造氛围,踊争标兵。依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特别设计了“就餐文明”小标兵奖状。在活动开展第二周开始就将“文明就餐懂礼仪”评价表汇总,挑出各班各项红色少,绿色较多的同学进行表彰发奖。第三周、第四周,表彰个人评价全是绿色的学生,颁发奖章。通过争得奖状这一激励机制巩固行为、恒定习惯,最终养成良好用餐习惯。
四是持之以恒,多元评价。“文明就餐懂礼仪”评价活动并不是一次两次的活动,而是一次持之以恒的持续性活动。评价是促进行为养成的有效策略之一。三年级组每一周拟定“文明就餐懂礼仪”评价表,让孩子在行为养成的同时注重品性的养成,通过孩子互评、小组评价以及教师评价等多元评价方式,结合文明用餐小奖状,以多角度、多方位、多渠道的评价手段促进孩子自我省察,在比较中修正,在评价中提升,逐渐内化行为。
家庭协助,强化一致 行为习惯教育中保持家校教育的一致性是缩短习惯养成时间的有效手段。为此,三年级组将此次活动细则要求告知家长,要求每位家长在家里督促孩子养成良好习惯,针对家庭中能训练的行为点进行持之以恒地训练。得到了家长们的大力支持。这样,家校结合,发挥家庭教育功效,养成良好文明用餐习惯。
队会助力,以点带面 三年级5个班依次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文明就餐懂礼仪”主题班会。利用周一升旗,进行“节约粮食文明就餐”宣传活动,有新三字经、快板、童谣、古诗等多种形式,内容丰富,向全校学生进行文明就餐的宣传。用三年级学生文明就餐的德育活动,倡导、带动全校学生文明就餐,养成文明就餐习惯,形成文明的氛围。
活动成效
近2个月的“文明就餐懂礼仪”教育活动,收到了明显的教育效果:餐厅里喧哗、吵闹不见了,孩子们学会了规范洗手、有序排队、进入餐厅自觉保持安静;午餐完毕,孩子们学会了有序倾倒厨余、放置餐具、不浪费粮食。更可喜的是,随着文明用餐礼仪好习惯的养成,平时有随手乱扔垃圾习惯的现象也少了很多,校园里地面上比以前更整洁了;孩子们的文明礼貌程度也比前有所提升。“文明就餐懂礼仪”的收效已经辐射到了用餐之外。
(作者单位:北京市房山区燕山星城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