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于学生的学习而言,课堂教学的作用显而易见。就小学数学优质课堂构建方面,通过采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关键词】数学问题生活化 开放性问题 开放型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242-01
一、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过程,是在教师引导和学生参与下的教和学的统一活动过程。在这个统一活动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过程的参与者和探究者。教师是起组织、引导、点拨和调控作用的。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最大限度的空间和时间,使学生在教師的引导下积极的学,主动地练,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我在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这一内容时,引导学生运用迁移原理,想一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让学生动手操作: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什么图形?启发学生说出,任意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原三角形的底、高之间的关系,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原三角形面积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自己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
二、课堂提问设计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数学课程是思维训练为主,教师在课堂上不只是传授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的课堂提问要启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實现有意义的思维训练。设计的问题要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上升到适当的高度,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后,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学生解答问题,需要一个全方位的思考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提出不同的问题,鼓励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课堂提问的前提是学生积极的参与,因而课堂提问的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激发学生回答的积极性。教师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变化提问的角度,让每位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充满自信。在教学中教师会发现对某个问题,有的学生有自己与众不同的思路,这时教师要适时的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让他理顺自己的思路,并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自己的观点,使有他的独特思路为大家所理解和接受,对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起着很好的作用,教学效果比教师讲要好得多。
三、注重激励评价,促进学生自主探究
由于传统教育长期单纯通过书面测验、考试来检查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程度,长此以往,在有意无意间泯灭了学生的好奇心,压抑和扼杀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性。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越来越多地运用多种方式,综合评价学生在知识与技能、创新和实践、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变化和进步。教学中,我们要从多方面进行正确、肯定的评价,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获得“在数学学习中不断成功”的感受,从而尝到“成功是成功之母”的乐趣。
例如,教学“圆的周长”时,学生积极地动脑、动手,探索出圆周长与圆直径的关系,为计算圆的周长打下基础。教师激励道:“早在一千多年前我国数学家祖冲之就发现了这个关系并计算出圆周率。同学们经过研究也发现了这个规律,你们真是当代的小祖冲之。”这样的积极评价,如同助燃剂,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产生了强劲的推动作用。
四、注重合作学习,提升课堂效率
“小组合作学习”,充分赋予了课堂的思维空间、活动空间。在小组学习中,教师仅仅是导演,学生真正走到前台来表演,体现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得到培养,从面减轻学生的负担,增强自信心,增加动手操作的机会,有利于教学的多边互动,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平等参与的机会,进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例如,在“圆的面积”教学中,教师再让学生分组合作把圆形图片间拼成近似的长方形、近似的平行四边形、近似的三角形、推导出面积公式之后,抛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分组合作学习;能把圆拼成近似的正方形来推导面积公式吗,为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一边猜测“也许能,也许不能”,一边动手剪拼。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的感知,结果发现:不能把圆剪拼近似的正方形”,因为“任何一个圆的半径不可能与该圆周长达一半相等”。
五、强化训练,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课堂练习
必要的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手段,具有巩固、强化、反馈、提升、发展等重要作用,对提高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生有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他们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而抽象逻辑思维较弱,有意注意差,对具体形象的实物、教具、学具比较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动手、动口、动眼、动脑,诱发学生利用旧概念去认识新概念,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多元地进行练习。如在教学“认识钟表”时,我在学生探索时针、分针在半时的指向特点后,让学生参与不同的练习活动。1、说一说,说出画面上小朋友在上学的路上、上课、锻炼、看书几项活动的时间;2、互动游戏,听一方指令拨出钟面时刻,先由教师发指令,学生拨,再同桌合作,一个说时间,另一个拨;3、自由选择,在钟面上拨出自己最喜欢的时刻,告诉小伙伴,这个时刻自己在做什么。最后,每个学生自己设计一个快乐的星期天,每项活动环环紧扣,并且富有生活情趣。
教学实践证明,只有真正实现了高效的课堂教学,学生才会受益,才会实现师生双赢,学生对于学习数学,才会乐学、好学、自主地学、创造性地学,才会为他们今后能成为创新性人才奠定基础。
【关键词】数学问题生活化 开放性问题 开放型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242-01
一、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过程,是在教师引导和学生参与下的教和学的统一活动过程。在这个统一活动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过程的参与者和探究者。教师是起组织、引导、点拨和调控作用的。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最大限度的空间和时间,使学生在教師的引导下积极的学,主动地练,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我在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这一内容时,引导学生运用迁移原理,想一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让学生动手操作: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什么图形?启发学生说出,任意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原三角形的底、高之间的关系,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原三角形面积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自己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
二、课堂提问设计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数学课程是思维训练为主,教师在课堂上不只是传授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的课堂提问要启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實现有意义的思维训练。设计的问题要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上升到适当的高度,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后,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学生解答问题,需要一个全方位的思考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提出不同的问题,鼓励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课堂提问的前提是学生积极的参与,因而课堂提问的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激发学生回答的积极性。教师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变化提问的角度,让每位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充满自信。在教学中教师会发现对某个问题,有的学生有自己与众不同的思路,这时教师要适时的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让他理顺自己的思路,并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自己的观点,使有他的独特思路为大家所理解和接受,对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起着很好的作用,教学效果比教师讲要好得多。
三、注重激励评价,促进学生自主探究
由于传统教育长期单纯通过书面测验、考试来检查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程度,长此以往,在有意无意间泯灭了学生的好奇心,压抑和扼杀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性。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越来越多地运用多种方式,综合评价学生在知识与技能、创新和实践、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变化和进步。教学中,我们要从多方面进行正确、肯定的评价,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获得“在数学学习中不断成功”的感受,从而尝到“成功是成功之母”的乐趣。
例如,教学“圆的周长”时,学生积极地动脑、动手,探索出圆周长与圆直径的关系,为计算圆的周长打下基础。教师激励道:“早在一千多年前我国数学家祖冲之就发现了这个关系并计算出圆周率。同学们经过研究也发现了这个规律,你们真是当代的小祖冲之。”这样的积极评价,如同助燃剂,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产生了强劲的推动作用。
四、注重合作学习,提升课堂效率
“小组合作学习”,充分赋予了课堂的思维空间、活动空间。在小组学习中,教师仅仅是导演,学生真正走到前台来表演,体现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得到培养,从面减轻学生的负担,增强自信心,增加动手操作的机会,有利于教学的多边互动,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平等参与的机会,进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例如,在“圆的面积”教学中,教师再让学生分组合作把圆形图片间拼成近似的长方形、近似的平行四边形、近似的三角形、推导出面积公式之后,抛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分组合作学习;能把圆拼成近似的正方形来推导面积公式吗,为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一边猜测“也许能,也许不能”,一边动手剪拼。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的感知,结果发现:不能把圆剪拼近似的正方形”,因为“任何一个圆的半径不可能与该圆周长达一半相等”。
五、强化训练,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课堂练习
必要的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手段,具有巩固、强化、反馈、提升、发展等重要作用,对提高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生有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他们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而抽象逻辑思维较弱,有意注意差,对具体形象的实物、教具、学具比较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动手、动口、动眼、动脑,诱发学生利用旧概念去认识新概念,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多元地进行练习。如在教学“认识钟表”时,我在学生探索时针、分针在半时的指向特点后,让学生参与不同的练习活动。1、说一说,说出画面上小朋友在上学的路上、上课、锻炼、看书几项活动的时间;2、互动游戏,听一方指令拨出钟面时刻,先由教师发指令,学生拨,再同桌合作,一个说时间,另一个拨;3、自由选择,在钟面上拨出自己最喜欢的时刻,告诉小伙伴,这个时刻自己在做什么。最后,每个学生自己设计一个快乐的星期天,每项活动环环紧扣,并且富有生活情趣。
教学实践证明,只有真正实现了高效的课堂教学,学生才会受益,才会实现师生双赢,学生对于学习数学,才会乐学、好学、自主地学、创造性地学,才会为他们今后能成为创新性人才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