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团共建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f35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阶段,很多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还不够成熟,对事物的本质缺乏一定的判断力,导致认识事物带有较强的主观性和片面性,易产生认识上的偏差。再加上全球化、信息化的加快,思想变得更加多元化,尤其是一些西方错误思潮的影响,这些都给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和压力。
  青年对于国家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和中坚力量”。针对广大青年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提出了党团共建的举措。党建引领团建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一条重要经验。学校党总支认真落实《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相关精神,围绕“党政所需、青年所急、自身所能”,精准发挥共青团桥梁纽带作用。全面加强对青年的思想政治引领,“激励引导青年与民族同命运、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共发展”。
  抓住党史学习教育契机,以党团共建为方法,打造信仰提升工程。引领青年,本质在“引”,关键在“跟”。党员如何“引领”才能促进团员青年们的“紧跟”?这是我们在党团共建工作中一直思考的问题。為此,我们在工作中始终坚持四个原则——虚实相结合、保先与保鲜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输入与输出相结合。充分发挥党对团的全面领导,党团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体现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求党员干部与青少年学生同学新思想、同讲主旋律、同唱一首歌、同做引路人。
  学校党团共建信仰提升工程分两步走。首先是党员教师的引领示范。为了更好地提高引领的效果,一是要求党支部与团支部结对子,参与彼此的活动,提升影响力。二是提升党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师生经常交流思想,提升引领力。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四史”学习为主线,创新学习方式,进行深入细致的学习,使“人人都是思政工作者”的理念深入人心。同时,挖掘骨干教师的潜力,发挥优秀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在“思想引领、价值引领、专业引领、榜样引领”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三是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党总支和团支部整合各方面资源,整体设计了信仰提升课程,提升领导力。其次是党员教师的先行先试。党员先学新思想,先讲微党课,先参加党史知识竞赛,先赛红歌等,之后是团员青年的自觉“跟随”,这样能保证团的工作与党保持一致。
  党团共建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的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引领共青团工作的新方式,有利于保证团建的工作方向,能够及时地把党的声音转化为青年的语言,把党的形象展示给青年,把党的主张转化为青年的自觉行动,把党的力量传递给青年,使团员青年心中有信仰,眼中有榜样,脚下有方向。今后,我们要把这种方法纳入学校办学实践框架、学校现代化治理体系,完善党建带团建的体制机制,从制度上保障党建带团建的工作实效,切实加强党对共青团工作的领导,加强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
其他文献
[摘要]在中小学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意义重大,有助于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国情怀、永葆革命精神、树立理想信念、铭记光辉历史。中小学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基本原则主要有:结构性设计“四史”教育,确保系统性;真理性和艺术性相结合,树立正确党史观;专题学习教育与常规教育教学有机结合,确保学习教育务求实效;仪式感与环境育人并重,形成持久教育影响力;历史感与时代性结合,确保学习教育深度。在中小学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视诚信为立人之本、齐家之道、为政之法。“诚”是道德主体的道德修行,表现为诚挚、诚恳、真诚等内在的道德诉求;“信”是“内诚”的外化,表现为重言诺、守信用、讲信义等社会化的道德实践。通俗地说,诚信就是人们在学习、生活、工作和交往中讲真话,做实事,言行一致,不弄虚作假,“言必信,行必果”。或者说,诚信是墨守规则,对自己而言是自律,对他人而言是诚实,对集体和国家是忠诚,不仅是自我责任意识
学校秉承“精致以臻美 涵养而立人”的办学理念,以“办和谐、温暖、精致的九年一贯制品牌学校”为办学目标,努力实现“培养具有家国情怀、乐思善学、志趣高雅的学子”的育人目标。我们以此为学校文化的核心要义,指导学校各方面工作的开展。根据学校教育工作的实际需要和逻辑关系,我们认为,学校文化应注重四个维度的建设,即课程维度、组织维度、环境维度、管理维度。  课程维度。结合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我们构建了可
期刊
事 件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先生不久前在某发展论坛上主张学生应当愉快地学习,“没有愉快的学习也就没有刻苦的学习”。  评析  说到读书学习,人们往往想到“寒窗苦读、头悬梁锥刺股、学海无涯苦作舟、吃得苦中苦方能人上人”等字句,仿佛学习就是“油灯昏暗、孤身一人”苦不堪言的煎熬,这其实是对学习的误解。因为,基于兴趣的自主学习其实是一件很快乐的事,也是
北京市通州区培智学校是一所专门为智障、脑瘫、孤独症及多重残疾学生提供教育及康复的特殊教育学校。多年来,学校深入探索环境文化建设,基于“仁爱教育”,为学生打造快乐生活的家园、有效康复的乐园和尽享关爱的港湾,竭心尽力承担起对每位学生全方位的呵护、训练、培养和教育的重任。  以“仁爱教育”为基础  环境文化建设基于学校现实空间和功能布局,以“仁爱教育”为基础,以“爱”为核心,让爱浸润每个角落,实现学校“
学校创办了“枫丹文化大讲坛”,突出党建文化的引领和辐射作用,使其成为加强党员教育的重要阵地和抓手,成为家校共育的新通道。  1.名师讲坛  名师讲坛主要邀请著名教授和专家进校园为师生讲党课,让党员及教职工能深入学懂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而坚定全体党员及教职工的理想信念,让学生从小树立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  中共北京市委讲师团特约报告人、北京市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团成员
期刊
2018年9月,我成为了一名高二年级的班主任,这个班级是选考史地政的纯文科班,班级预估出口升学率不到50%。身处一所农村学校,面对一群个性十足,“三缺一迷”(缺少关爱、缺失自信、缺乏动力,方向迷茫)的学生,如何有效开展班主任工作,助力学生实现“逆袭”,成为我思索的问题。  恰巧,学校引进了学习科学友善用脑项目。学习科学的“四个中心”“三个发现”及背后的大脑运作机制、友善用脑的理念方法,让我的班级管
陶西平先生曾于1982-1986年期间担任北京市第十二中学的校长,彼时正值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历史转折时期,先生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大力推进学校整体改革,将北京十二中带入首都一流学校的行列。站在新起点,在缅怀先生教育思想的同时,我们更加珍视陶校长给北京十二中师生留下的宝贵艺术教育遗产——率先创立北京市第一个中学生民族管弦乐团。重温陶西平创立中学生民乐团的教育理念与创新举措,并在此基础上反思
北京市第六十五中学前身是1864年建校的育英学校。在新时期教育发展中,学校传承育英精神,延续抗日战争时期的红色根脉,融汇“和”文化理念,不断夯实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创建了“和美”党建品牌。  1.淬炼“己和”,追求信仰之美  己和,即理想与行动统一。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教育工作者的脚步朝着哪个方向,所带的“队伍”就会跟向哪个方向。  党支部通过“加强理论学习,提升党性修养”和“抓住关键契机
作为一所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百年老校,汇文中学党总支一直致力用红色基因传承引领学校在新时期的办学实践,本着“以人为本,重在发展”的办学理念,探索传承红色基因的立体路径,形成独有的育人特色,办人民满意的高品质学校。  1.凝炼文化理念,传递教育价值,提升办学品质  学校党总支将红色教育资源开发与凝炼的过程作为对教师的教育过程,以此影响和强化每一位教师的文化自觉和自我超越。而教师对红色精神的传承,又促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