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 文化聚力 创新发展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07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所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百年老校,汇文中学党总支一直致力用红色基因传承引领学校在新时期的办学实践,本着“以人为本,重在发展”的办学理念,探索传承红色基因的立体路径,形成独有的育人特色,办人民满意的高品质学校。
  1.凝炼文化理念,传递教育价值,提升办学品质
  学校党总支将红色教育资源开发与凝炼的过程作为对教师的教育过程,以此影响和强化每一位教师的文化自觉和自我超越。而教师对红色精神的传承,又促进了学生思想情感的升华和行为习惯的改进,“以文化人”这一精神滋养路径,为学校发展注入勃勃生机。2018年,学校党总支统筹校園硬件设施安装和文化环境改造工作,陆续完成32位院士校友展板、学校百年红色历史主题墙等建设工作。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设施、优美整洁的校园环境、随处可见的红色教育元素、线上线下的红色故事交相辉映,融为一体,环境育人效果得到有效强化。
  2.创建党建品牌,凝聚向上力量,引领教育实践
  通过“融汇”党建品牌的建设,从思想融入、行动融合、资源融通入手,延续富含红色基因的学校文化,引领教育改革实践、促进办学质量提升。
  围绕学校现代化建设,学校党总支以制定“十四五”发展规划为抓手,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把学校发展放在“两个大局”中,启发教师思考,加深教师理解,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围绕“课程思政”,学校党总支凝聚教师的智慧和力量,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组织教师深入挖掘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元素,用“许党报国,教书育人”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坚定教师的理想信念,用“传承与发展”“核心素养与未来教育”等专家报告示范引领,用“家书、学校红色基因和学科教学有效融合”等主题教研活动推动实践,引导教师既要做好传播知识、思想和真理的工作,更要做好塑造灵魂、生命和人的工作。
  围绕队伍建设工作,学校党总支从思想政治素质、学科知识水平、教育科学素养三方面入手制定教师培养方案。用敢为人先、艰苦奋斗的红色精神在思想上引领教师,用科学有效、分层分类的培养培训在专业上助力教师,为青年教师奠基,帮骨干教师突破,促领军教师可持续成长。
  3.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使命,推动学校发展
  办一所有理想、有个性的学校是汇文中学一直所追求的。2016年,北京汇文中学教育集团和汇文实验中学建立;2018年,汇文朝阳垂杨柳分校建立;2019年,汇文朝阳学校建立;2021年,汇文永外南校区建立,国际部办学规模再次扩大。
  党建引领、文化聚力、创新发展,汇文中学党总支努力让学校党建工作从浅层到深层、从外在到内在,持续探索党建工作与学校办学的深融互促,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用红色基因的传承,激发干部教师不忘教育初心使命、传承革命传统,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
其他文献
事 件  一年一度的高考已落下帷幕。对高考后的学生来说,如何利用好高考后与上大学之前的这一缓冲期,反思过去的学习生活,复盘备考过程中的关键事件,对大学学习和未来人生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评析  高考后,这些事情一定要做:  第一,这段时间学生可对资料进行分门别类、归档管理:学习类的,如教材、笔记等;成果类的,如证书、发表过的文章等;交往类的,如书信、对话等。也可对过去的学习和生活进行反思并形成
期刊
[摘要]在中小学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意义重大,有助于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国情怀、永葆革命精神、树立理想信念、铭记光辉历史。中小学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基本原则主要有:结构性设计“四史”教育,确保系统性;真理性和艺术性相结合,树立正确党史观;专题学习教育与常规教育教学有机结合,确保学习教育务求实效;仪式感与环境育人并重,形成持久教育影响力;历史感与时代性结合,确保学习教育深度。在中小学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视诚信为立人之本、齐家之道、为政之法。“诚”是道德主体的道德修行,表现为诚挚、诚恳、真诚等内在的道德诉求;“信”是“内诚”的外化,表现为重言诺、守信用、讲信义等社会化的道德实践。通俗地说,诚信就是人们在学习、生活、工作和交往中讲真话,做实事,言行一致,不弄虚作假,“言必信,行必果”。或者说,诚信是墨守规则,对自己而言是自律,对他人而言是诚实,对集体和国家是忠诚,不仅是自我责任意识
学校秉承“精致以臻美 涵养而立人”的办学理念,以“办和谐、温暖、精致的九年一贯制品牌学校”为办学目标,努力实现“培养具有家国情怀、乐思善学、志趣高雅的学子”的育人目标。我们以此为学校文化的核心要义,指导学校各方面工作的开展。根据学校教育工作的实际需要和逻辑关系,我们认为,学校文化应注重四个维度的建设,即课程维度、组织维度、环境维度、管理维度。  课程维度。结合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我们构建了可
期刊
事 件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先生不久前在某发展论坛上主张学生应当愉快地学习,“没有愉快的学习也就没有刻苦的学习”。  评析  说到读书学习,人们往往想到“寒窗苦读、头悬梁锥刺股、学海无涯苦作舟、吃得苦中苦方能人上人”等字句,仿佛学习就是“油灯昏暗、孤身一人”苦不堪言的煎熬,这其实是对学习的误解。因为,基于兴趣的自主学习其实是一件很快乐的事,也是
北京市通州区培智学校是一所专门为智障、脑瘫、孤独症及多重残疾学生提供教育及康复的特殊教育学校。多年来,学校深入探索环境文化建设,基于“仁爱教育”,为学生打造快乐生活的家园、有效康复的乐园和尽享关爱的港湾,竭心尽力承担起对每位学生全方位的呵护、训练、培养和教育的重任。  以“仁爱教育”为基础  环境文化建设基于学校现实空间和功能布局,以“仁爱教育”为基础,以“爱”为核心,让爱浸润每个角落,实现学校“
学校创办了“枫丹文化大讲坛”,突出党建文化的引领和辐射作用,使其成为加强党员教育的重要阵地和抓手,成为家校共育的新通道。  1.名师讲坛  名师讲坛主要邀请著名教授和专家进校园为师生讲党课,让党员及教职工能深入学懂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而坚定全体党员及教职工的理想信念,让学生从小树立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  中共北京市委讲师团特约报告人、北京市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团成员
期刊
2018年9月,我成为了一名高二年级的班主任,这个班级是选考史地政的纯文科班,班级预估出口升学率不到50%。身处一所农村学校,面对一群个性十足,“三缺一迷”(缺少关爱、缺失自信、缺乏动力,方向迷茫)的学生,如何有效开展班主任工作,助力学生实现“逆袭”,成为我思索的问题。  恰巧,学校引进了学习科学友善用脑项目。学习科学的“四个中心”“三个发现”及背后的大脑运作机制、友善用脑的理念方法,让我的班级管
陶西平先生曾于1982-1986年期间担任北京市第十二中学的校长,彼时正值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历史转折时期,先生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大力推进学校整体改革,将北京十二中带入首都一流学校的行列。站在新起点,在缅怀先生教育思想的同时,我们更加珍视陶校长给北京十二中师生留下的宝贵艺术教育遗产——率先创立北京市第一个中学生民族管弦乐团。重温陶西平创立中学生民乐团的教育理念与创新举措,并在此基础上反思
北京市第六十五中学前身是1864年建校的育英学校。在新时期教育发展中,学校传承育英精神,延续抗日战争时期的红色根脉,融汇“和”文化理念,不断夯实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创建了“和美”党建品牌。  1.淬炼“己和”,追求信仰之美  己和,即理想与行动统一。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教育工作者的脚步朝着哪个方向,所带的“队伍”就会跟向哪个方向。  党支部通过“加强理论学习,提升党性修养”和“抓住关键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