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难教难学”已经成了不少人的共识,对中学生而言,应该看到“物理难学”只是具有相对的意义而不是绝对的难。但教学中发现,中学生普遍感到物理难学。针对这个现象,我们从物理学习的特点做以下进行分析,并讨论其解决策略。
一、物理特点分析
(一)错误的物理观念对物理学习产生干扰
物理学习离不开观察和实验,离不开物理现象。如果物理学习脱离了物理现象或对其产生了错误的认识,都将对物理学习造成障碍。物理观念就是指学生在学习物理前,通过自己的思考对物理现象的认识。其中正确的物理观念,有助于形成物理概念和掌握规律。但物理概念多数是肤浅的,有的甚至是错误的。教与学的经验表明,这些错误的观念将会严重地阻碍科学概念的形成,使相应的学习内容成为难点。例如,尽管学生把牛顿第一定律背得很熟,小车在不同表面运动的演示实验,使学生直观的看到物体运动距离与阻力大小的关系,为讲解伽利略的推理作准备。但在实际的操作和习题的解答中,仍然不得要领。
(二)学好物理,必须掌握物理概念、规律和方法,但由于他们本身特征,增加了学习难度
1.物理概念的逻辑性和精细性增加了学习难度。物理概念的逻辑性是指有具有高度抽象性的物理概念,可以派生出新的物理概念。物理概念之间是有紧密的逻辑关系的,一个物理概念往往是前面概念的发展,又是后面概念的基础。如果没有矢量的概念,就无法建立速度、加速度、力等一系列概念。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弄不清物理概念的逻辑关系。
物理概念的精细化指不同的物理概念区分表面相似或相近的物理属性,它反映了物理知识的深入和精确。
2.物理方法的多样化增加了学习的困难。科学方法是物理学习的手段和桥梁。方法是从知识学习到能力发展之间的中间环节,是沟通知识和能力的桥梁。具有物理特色的主要方法通常认为有:观察方法、实验方法、理想化方法、类比方法、假说方法和数学方法。这些方法的掌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细节可能会遗忘,而方法具有迁移的功能,掌握了方法将终身受益。因此,科学方法的学习对个体发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三)学生主观方面认为物理难学
1.学生思维的过渡困难。中学生思维处于从具体运算阶段向形式运算阶段过渡,即从初步逻辑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初中生的思维处于具体运算阶段,能进行初步的逻辑思维,但一般还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依靠具体经验材料,不善于从理论上进行演绎推导。
2.物理学习的心理障碍。很多学生刚从小学生进入初中,就被告知物理难学。可见在对物理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很多学生对物理学科存在着神秘和恐惧感。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形成了对物理学习的心里障碍。其实,在物理学习中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是正常的,这需要学生顽强的意志去克服。这一事实应引起教师的足够注意,教学中给予正确引导。
二、解决策略
(一)分析认知冲突,实现概念转变
1.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经验。通过交流,让学生自己去纠正生活中错误的经验,从而建立正确的物理概念。這样做要比教师的传授更能让学生接受。
2.教师举例引导,引导学生不断学习认识。当然有些错误的物理概念并不是都能通过学生自己纠正过来的。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学生对物理知识认识的提高。
3.善于设置问题。教师提出的问题有些是不能够被学生情景化的,是不能够接受的。这就需要教师善于设置问题,引起学生共鸣。将所设置问题贴近学生生活。学生也会更感兴趣,更容易情境化。这有助于学生实现概念转变。
(二)避免物理知识知识化、知识静态化、知识学习记忆化
1.学案导学,学生探究发现问题。现在的课堂不再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更多的起到的是引导作用,学生自己的学才是真正的学。尽量让学生去情景化、自组织、自己消化。只有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更好地使学生掌握物理概念及规律,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旁征博引,举一反三。物理方法有很多,我们不是需要学生记住方法的名称。而是要学生掌握方法、方法应用的条件及不同方法对应的物理情境。而这一过程不是举一道例题就能够让学生掌握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举生活中的实例,甚至可以让学生举例甚至动手操作,使学生从中构建物理情境及找到物理方法的条件。
(三)不要只注重知识点的传授,更要了解学生心理特点,更多的让学生去探索发现,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1.使学生了解初高中物理的区别。使学生知道物理更多的是抽象思维,需要情境化,分析物理过程,找到适用条件或临界条件,应用一定的物理方法或数学方法去解题。这些经过锻炼都是可以培养出来的。
2.教师调整心态,发现学困生优点,善于倾听学生。刚入初中的新生不会马上适应初中生活,会出现各种问题。教师不应该因为这些问题而出现急躁心理,对学生施加压力。这样往往会使学生放弃学习。教师应该去发现学生的优点,给予学生学习的动力,并了解学生的困惑,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3.激发学生兴趣,给学生自由学习时间。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教师可以多做一些演示实验,甚至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把时间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心理上接受物理。
一、物理特点分析
(一)错误的物理观念对物理学习产生干扰
物理学习离不开观察和实验,离不开物理现象。如果物理学习脱离了物理现象或对其产生了错误的认识,都将对物理学习造成障碍。物理观念就是指学生在学习物理前,通过自己的思考对物理现象的认识。其中正确的物理观念,有助于形成物理概念和掌握规律。但物理概念多数是肤浅的,有的甚至是错误的。教与学的经验表明,这些错误的观念将会严重地阻碍科学概念的形成,使相应的学习内容成为难点。例如,尽管学生把牛顿第一定律背得很熟,小车在不同表面运动的演示实验,使学生直观的看到物体运动距离与阻力大小的关系,为讲解伽利略的推理作准备。但在实际的操作和习题的解答中,仍然不得要领。
(二)学好物理,必须掌握物理概念、规律和方法,但由于他们本身特征,增加了学习难度
1.物理概念的逻辑性和精细性增加了学习难度。物理概念的逻辑性是指有具有高度抽象性的物理概念,可以派生出新的物理概念。物理概念之间是有紧密的逻辑关系的,一个物理概念往往是前面概念的发展,又是后面概念的基础。如果没有矢量的概念,就无法建立速度、加速度、力等一系列概念。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弄不清物理概念的逻辑关系。
物理概念的精细化指不同的物理概念区分表面相似或相近的物理属性,它反映了物理知识的深入和精确。
2.物理方法的多样化增加了学习的困难。科学方法是物理学习的手段和桥梁。方法是从知识学习到能力发展之间的中间环节,是沟通知识和能力的桥梁。具有物理特色的主要方法通常认为有:观察方法、实验方法、理想化方法、类比方法、假说方法和数学方法。这些方法的掌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细节可能会遗忘,而方法具有迁移的功能,掌握了方法将终身受益。因此,科学方法的学习对个体发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三)学生主观方面认为物理难学
1.学生思维的过渡困难。中学生思维处于从具体运算阶段向形式运算阶段过渡,即从初步逻辑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初中生的思维处于具体运算阶段,能进行初步的逻辑思维,但一般还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依靠具体经验材料,不善于从理论上进行演绎推导。
2.物理学习的心理障碍。很多学生刚从小学生进入初中,就被告知物理难学。可见在对物理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很多学生对物理学科存在着神秘和恐惧感。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形成了对物理学习的心里障碍。其实,在物理学习中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是正常的,这需要学生顽强的意志去克服。这一事实应引起教师的足够注意,教学中给予正确引导。
二、解决策略
(一)分析认知冲突,实现概念转变
1.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经验。通过交流,让学生自己去纠正生活中错误的经验,从而建立正确的物理概念。這样做要比教师的传授更能让学生接受。
2.教师举例引导,引导学生不断学习认识。当然有些错误的物理概念并不是都能通过学生自己纠正过来的。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学生对物理知识认识的提高。
3.善于设置问题。教师提出的问题有些是不能够被学生情景化的,是不能够接受的。这就需要教师善于设置问题,引起学生共鸣。将所设置问题贴近学生生活。学生也会更感兴趣,更容易情境化。这有助于学生实现概念转变。
(二)避免物理知识知识化、知识静态化、知识学习记忆化
1.学案导学,学生探究发现问题。现在的课堂不再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更多的起到的是引导作用,学生自己的学才是真正的学。尽量让学生去情景化、自组织、自己消化。只有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更好地使学生掌握物理概念及规律,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旁征博引,举一反三。物理方法有很多,我们不是需要学生记住方法的名称。而是要学生掌握方法、方法应用的条件及不同方法对应的物理情境。而这一过程不是举一道例题就能够让学生掌握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举生活中的实例,甚至可以让学生举例甚至动手操作,使学生从中构建物理情境及找到物理方法的条件。
(三)不要只注重知识点的传授,更要了解学生心理特点,更多的让学生去探索发现,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1.使学生了解初高中物理的区别。使学生知道物理更多的是抽象思维,需要情境化,分析物理过程,找到适用条件或临界条件,应用一定的物理方法或数学方法去解题。这些经过锻炼都是可以培养出来的。
2.教师调整心态,发现学困生优点,善于倾听学生。刚入初中的新生不会马上适应初中生活,会出现各种问题。教师不应该因为这些问题而出现急躁心理,对学生施加压力。这样往往会使学生放弃学习。教师应该去发现学生的优点,给予学生学习的动力,并了解学生的困惑,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3.激发学生兴趣,给学生自由学习时间。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教师可以多做一些演示实验,甚至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把时间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心理上接受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