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体育课教案以物化逻辑为起点,体育课堂教学注重“操作性”,用所谓的技术规范和“健康第一”来取代学生的身心感受,忽视学生的身心体验,机械地化解了体育课堂的生命活力,体育课堂渐渐远离了学生的视野,消失在学生的生活世界,极大影响了学生的运动参与意识。因此体育教学改革首先需要从“物的逻辑”转向“人的逻辑”,暖化“冷硬”的教案,以学生身心体验为主体,强调生成性设计思路。
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人类健康意识的增强,体育的内涵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增强体质只是体育课程功能的一部分,新课程的改革,改的不仅仅是表面的教学方法与方式,更要使学生在运动中体验身心变化、表达身心情感、理解体育的生活意义。因此体育课要从“教”向“学”转变,明确学生主体地位,实现“操作性”到“生成性”的转变。
一、生成性设计的着眼点
“生成性”教案设计应首先着眼于学生主体所具有的兴趣爱好、身体素质、技能水平等状况,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和实际需要,促进学生“怎样有效地学”,重点解决学生“学什么”、“怎样学”、“学到何种程度”、“用什么方式学更有效”,改变空洞、抽象的、模糊的教学任务,使教案中的教学任务更具有针对性、操作性和评价性,动态地把握教学目标。
二、生成性价值的隐性把握
教师要充分掌握教学对象的学力水平,预先假设学生掌握技术动作的困难之处和兴奋之处,充分运用体验性、过程性的表述方式来体现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充分把握课程目标的生成性,尤其涉及具有挑战意义的教学环节,在兴奋之处要积极引导,调动学生的运动参与热情,发挥语言艺术,运用赏识性词语,如“加油”、“没问题”和诸如挥拳、击掌等肢体语言来表达对学生的认同,使师生在互动融洽的氛围中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升课程的生成性价值;同时也要在困难之处,反复揣摩,激励和引导学生运用智慧和力量,通过反复的练习和训练,或者适当降低标准,让学生啃下“硬骨头”,并在充分的“消化”运动过程中挫折和痛苦之后能够体验到体育学习的快乐,并依此升华体育课的生成性价值。
三、预设必要的“弹性区间”
多尔认为课程的展开过程中需要有“适量”的“不确定性、模糊性、无效性、反常性和失衡性”。体育课堂是由学生、教师、教学内容和体育教学环境组成的动态生成的生态系统,教案设计再全面、再具体、再细致和再巧妙也不可能预测到课程的所有变化,因此弹性化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每节课的教学目标。
体育课堂教学不同于其它课程教学,场地空间大、互动交往和沟通频繁,并存在着场地、器材及学生实际起点差异性大等不确定性问题。因此,体育课教案实质上是一种 “动态、预设性” 指导方案。体育教学过程中,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状况(性别、人数、运动基础、学习能力、兴趣)是有差异的,因此教案既要考虑基础性目标,又要考虑发展性目标,既考虑共性需要,又要考虑个性需要,也就是说要考虑学生的发展与成长的差异,这样的教案将有利于在教师、学生与体育课堂之间形成一种特殊的“张力”。实践证明:弹性化有助于学生的即兴发挥和创造,有利于师生的良性、可持续的互动,可以保证学生的活动时间和空间,从根本上解决“厌学”体育课现状。
四、“兴奋点”的生成
学生学习结果并不在于“授之以鱼”而是“授之以渔”,是养成体育运动习惯的锻炼方法。教师在课堂上更多是以“导”的角色出现,增加学生自身体验机会,丰富学生技术动作学习和提高的过程,教师不能单纯的“标准化”或“教科书式”地处理,而是给学生留有一定的自由空间。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汗水与笑声”是体育课程的现实追求。汗水是一定的运动量与运动强度的反应;笑声则体现了学生在运动中的快乐体验。学生个体存在是具体的、独特的、自我的,体育课堂中学生的体验、顿悟、直觉和丰富的想象力等非计划的形式,包含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合作能力、行为习惯等多个方面的发展。事实证明:这些非智力性因素的培养使学生的无限发展成为可能。
为了不让固定僵化的设计限制课堂生成的“闪光点”,生成性设计思路强调“粗线条”的预设,反对一味地层层分解、细致规整,面面俱到的“精密”教案设计和按部就班的严格执行,机器的,那种“花瓶式”设计只会遗失很多体育课堂中意想不到的精彩,课堂的生命活力也会随着黯然失色。其次教案的弹性化设计不是为了弹性而弹性,而是为了学生更好地掌握运动技能,培养运动兴趣,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机械地、静态地设计,只会抹煞学生的“兴奋点”,只能造成教案设计与教学实践的脱节。
总之,体育课堂是动态的,其目标达成、过程控制、组织教法和运动负荷控制等都需要在一定的“兴奋点”下完成才更能“增值”体育课程价值。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充分思维的自由权,要杜绝“体育课形式主义教案的产生”,事实证明,完全忠实地拘泥于细致完整的教案之中的体育课堂,只具有“花瓶效应”而无实际意义。但是我们并非说不要有计划性的课堂,只是说,如果有计划的课堂太多或者课堂中的计划太多或太细的话,计划就会划定学生的发展的界限,计划就会束缚学生的课堂体育行为。
参考文献:
1.叶澜.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J].教育研究,2002(5).
2.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三联书店,1991年版.
3.徐大从,李在森.对体育课形式主义教案产生的思考[M].体育教学,2007(6):10.
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人类健康意识的增强,体育的内涵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增强体质只是体育课程功能的一部分,新课程的改革,改的不仅仅是表面的教学方法与方式,更要使学生在运动中体验身心变化、表达身心情感、理解体育的生活意义。因此体育课要从“教”向“学”转变,明确学生主体地位,实现“操作性”到“生成性”的转变。
一、生成性设计的着眼点
“生成性”教案设计应首先着眼于学生主体所具有的兴趣爱好、身体素质、技能水平等状况,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和实际需要,促进学生“怎样有效地学”,重点解决学生“学什么”、“怎样学”、“学到何种程度”、“用什么方式学更有效”,改变空洞、抽象的、模糊的教学任务,使教案中的教学任务更具有针对性、操作性和评价性,动态地把握教学目标。
二、生成性价值的隐性把握
教师要充分掌握教学对象的学力水平,预先假设学生掌握技术动作的困难之处和兴奋之处,充分运用体验性、过程性的表述方式来体现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充分把握课程目标的生成性,尤其涉及具有挑战意义的教学环节,在兴奋之处要积极引导,调动学生的运动参与热情,发挥语言艺术,运用赏识性词语,如“加油”、“没问题”和诸如挥拳、击掌等肢体语言来表达对学生的认同,使师生在互动融洽的氛围中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升课程的生成性价值;同时也要在困难之处,反复揣摩,激励和引导学生运用智慧和力量,通过反复的练习和训练,或者适当降低标准,让学生啃下“硬骨头”,并在充分的“消化”运动过程中挫折和痛苦之后能够体验到体育学习的快乐,并依此升华体育课的生成性价值。
三、预设必要的“弹性区间”
多尔认为课程的展开过程中需要有“适量”的“不确定性、模糊性、无效性、反常性和失衡性”。体育课堂是由学生、教师、教学内容和体育教学环境组成的动态生成的生态系统,教案设计再全面、再具体、再细致和再巧妙也不可能预测到课程的所有变化,因此弹性化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每节课的教学目标。
体育课堂教学不同于其它课程教学,场地空间大、互动交往和沟通频繁,并存在着场地、器材及学生实际起点差异性大等不确定性问题。因此,体育课教案实质上是一种 “动态、预设性” 指导方案。体育教学过程中,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状况(性别、人数、运动基础、学习能力、兴趣)是有差异的,因此教案既要考虑基础性目标,又要考虑发展性目标,既考虑共性需要,又要考虑个性需要,也就是说要考虑学生的发展与成长的差异,这样的教案将有利于在教师、学生与体育课堂之间形成一种特殊的“张力”。实践证明:弹性化有助于学生的即兴发挥和创造,有利于师生的良性、可持续的互动,可以保证学生的活动时间和空间,从根本上解决“厌学”体育课现状。
四、“兴奋点”的生成
学生学习结果并不在于“授之以鱼”而是“授之以渔”,是养成体育运动习惯的锻炼方法。教师在课堂上更多是以“导”的角色出现,增加学生自身体验机会,丰富学生技术动作学习和提高的过程,教师不能单纯的“标准化”或“教科书式”地处理,而是给学生留有一定的自由空间。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汗水与笑声”是体育课程的现实追求。汗水是一定的运动量与运动强度的反应;笑声则体现了学生在运动中的快乐体验。学生个体存在是具体的、独特的、自我的,体育课堂中学生的体验、顿悟、直觉和丰富的想象力等非计划的形式,包含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合作能力、行为习惯等多个方面的发展。事实证明:这些非智力性因素的培养使学生的无限发展成为可能。
为了不让固定僵化的设计限制课堂生成的“闪光点”,生成性设计思路强调“粗线条”的预设,反对一味地层层分解、细致规整,面面俱到的“精密”教案设计和按部就班的严格执行,机器的,那种“花瓶式”设计只会遗失很多体育课堂中意想不到的精彩,课堂的生命活力也会随着黯然失色。其次教案的弹性化设计不是为了弹性而弹性,而是为了学生更好地掌握运动技能,培养运动兴趣,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机械地、静态地设计,只会抹煞学生的“兴奋点”,只能造成教案设计与教学实践的脱节。
总之,体育课堂是动态的,其目标达成、过程控制、组织教法和运动负荷控制等都需要在一定的“兴奋点”下完成才更能“增值”体育课程价值。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充分思维的自由权,要杜绝“体育课形式主义教案的产生”,事实证明,完全忠实地拘泥于细致完整的教案之中的体育课堂,只具有“花瓶效应”而无实际意义。但是我们并非说不要有计划性的课堂,只是说,如果有计划的课堂太多或者课堂中的计划太多或太细的话,计划就会划定学生的发展的界限,计划就会束缚学生的课堂体育行为。
参考文献:
1.叶澜.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J].教育研究,2002(5).
2.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三联书店,1991年版.
3.徐大从,李在森.对体育课形式主义教案产生的思考[M].体育教学,2007(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