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一个人做每一件事,都有一个目的。一如人呼吸是为了生存,耕作是为了食物,创造是为了进步。即便是随心而动的老庄,也是为了追求无为逍遥的生活而随性着。而阅读亦带有目的性。
林语堂曾说:“读书使我们得到美满幸福的人生。”读书能使人“腹有诗书气自华”,升华我们的人格与情操;读书能让我们挣脱现实臃肿的肉身,自由地拥抱诗与远方。未到过浩渺的宇宙,你却能用手指丈量光年的长度;未见过深邃的大海,你却能用双眼领略浪花的壮阔;未听过睿智的格言,你却能用心灵感受思想的力量。将自己的心灵释放在书香四溢的森林中,深味跃动的文字背后的美妙意境,是一种高尚的消遣。同时,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需要用阅读来获取信息与知识,亦需要用阅读来获取品德与教养,从而学会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生活中的幸福与美好,为个人、为社会做出贡献。
然而真正的阅读是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一如所有为了自我完善而做出的努力,本身便有意义。有时我们需要带着明确的目的去读书,就如当进行有关动力学的学术研究时,是不会有人去阅读一本讨论毕加索与光影的关系的书吧。可读书又像是吃饭,获得营养虽然是吃饭的明确目的,在某些情况下人们需要吃一些对身体有一定好处的食物,但是绝不会有人把“有用”作为饮食的唯一标准。即使是宇航员也都告别了压缩食物的时代,在保证营养均衡的前提下追求色香味俱全。营养摄取与感官享受都是饮食的意义所在,且恰恰是感官享受这种貌似更无明确目的的动力,让饮食升华为一种文化。阅读并非是朝向某些狭隘目标的艰难跋涉,而是自我意识的增强和扩展。因此,即便没有明确的目的,读书依旧对人大有裨益。
百元美钞的正面肖像,不是美国国父华盛顿,也不是最伟大的总统林肯,而是《独立宣言》的起草者——本杰明·富兰克林。他既是美国杰出的政治家、发明家、物理学家,又是作家、印刷商、慈善家。他能够涉足如此多的领域并获得这样巨大的成就,是一个奇迹。而这与他年轻时在读书方面广泛的涉猎是分不开的。试想,倘若当年富兰克林带着明确的目的——做一个杰出的作家——去读书,那么,历史上或许会多出一位文笔与思想惊艳世人的大文豪,但恐怕避雷针的发明与电荷守恒定律的发现会延后几十年甚至几百年,而美国的《独立宣言》与宪法也绝不会像现在一样完备。目的不明的阅读,现在看来似乎毫无功用,但都是自我的提升与积累,都是对于多变而不确定的未来的应对。所以说,目的不明又何妨。
实际上,当人做一件事时,即便他没有明确的目的,一个所谓的终极目的也依然会潜藏在他的行为之中。这个终极目的,或明确,或不明确,但并不影响它对人的行为的指导。同样的,阅读的终极目的不在于通过某场考试或获得某个职位,而在于帮助我们找到生活的意义,正确地认识过去,恰当地应对当下,以大无畏的精神迎接未来。因此,多数时候带着不明确的目的去读书,再辅以少数时候的拥有明确目的的阅读才是真正正确的阅读态度。对于那些迷失于为何要读书的人来说,我更建议先通过完全无明确目的的读书来激发阅读兴趣,明白阅读的价值,再进行深层次的带有目的的阅读。人人都有迷失的时候,完全不带着明确目的去读书又有何妨呢?相信吧,它必将给予迷失的人们以明灯,照亮前进的道路。
在数千年来不计其数的语言和书籍交织成的斑斓锦缎中,那些迷失的漫游者终会看见一个极其崇高的超现实的幻象,看见那由千百种矛盾的命运神奇地统一起来的自身的未来。
评委在线
深度说理
文章讨论了读书否应有明确的目的这一問题,并给出了自己的观点,即读书并不一定需要明确的目的,将两种读书态度结合起来运用才是正确的。辩证而明确的观点,深刻而通俗的说理,朴实而不平淡的文字,给予存在于二维空间的文章以深度。议论紧扣主题,通过比喻论证、举例论证等方法生动而又具体地阐明了理由.揭示了阅读与目的之间的逻辑关系;思路清晰,不拖泥带水,整体上来说较为出色。
(清风)
林语堂曾说:“读书使我们得到美满幸福的人生。”读书能使人“腹有诗书气自华”,升华我们的人格与情操;读书能让我们挣脱现实臃肿的肉身,自由地拥抱诗与远方。未到过浩渺的宇宙,你却能用手指丈量光年的长度;未见过深邃的大海,你却能用双眼领略浪花的壮阔;未听过睿智的格言,你却能用心灵感受思想的力量。将自己的心灵释放在书香四溢的森林中,深味跃动的文字背后的美妙意境,是一种高尚的消遣。同时,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需要用阅读来获取信息与知识,亦需要用阅读来获取品德与教养,从而学会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生活中的幸福与美好,为个人、为社会做出贡献。
然而真正的阅读是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一如所有为了自我完善而做出的努力,本身便有意义。有时我们需要带着明确的目的去读书,就如当进行有关动力学的学术研究时,是不会有人去阅读一本讨论毕加索与光影的关系的书吧。可读书又像是吃饭,获得营养虽然是吃饭的明确目的,在某些情况下人们需要吃一些对身体有一定好处的食物,但是绝不会有人把“有用”作为饮食的唯一标准。即使是宇航员也都告别了压缩食物的时代,在保证营养均衡的前提下追求色香味俱全。营养摄取与感官享受都是饮食的意义所在,且恰恰是感官享受这种貌似更无明确目的的动力,让饮食升华为一种文化。阅读并非是朝向某些狭隘目标的艰难跋涉,而是自我意识的增强和扩展。因此,即便没有明确的目的,读书依旧对人大有裨益。
百元美钞的正面肖像,不是美国国父华盛顿,也不是最伟大的总统林肯,而是《独立宣言》的起草者——本杰明·富兰克林。他既是美国杰出的政治家、发明家、物理学家,又是作家、印刷商、慈善家。他能够涉足如此多的领域并获得这样巨大的成就,是一个奇迹。而这与他年轻时在读书方面广泛的涉猎是分不开的。试想,倘若当年富兰克林带着明确的目的——做一个杰出的作家——去读书,那么,历史上或许会多出一位文笔与思想惊艳世人的大文豪,但恐怕避雷针的发明与电荷守恒定律的发现会延后几十年甚至几百年,而美国的《独立宣言》与宪法也绝不会像现在一样完备。目的不明的阅读,现在看来似乎毫无功用,但都是自我的提升与积累,都是对于多变而不确定的未来的应对。所以说,目的不明又何妨。
实际上,当人做一件事时,即便他没有明确的目的,一个所谓的终极目的也依然会潜藏在他的行为之中。这个终极目的,或明确,或不明确,但并不影响它对人的行为的指导。同样的,阅读的终极目的不在于通过某场考试或获得某个职位,而在于帮助我们找到生活的意义,正确地认识过去,恰当地应对当下,以大无畏的精神迎接未来。因此,多数时候带着不明确的目的去读书,再辅以少数时候的拥有明确目的的阅读才是真正正确的阅读态度。对于那些迷失于为何要读书的人来说,我更建议先通过完全无明确目的的读书来激发阅读兴趣,明白阅读的价值,再进行深层次的带有目的的阅读。人人都有迷失的时候,完全不带着明确目的去读书又有何妨呢?相信吧,它必将给予迷失的人们以明灯,照亮前进的道路。
在数千年来不计其数的语言和书籍交织成的斑斓锦缎中,那些迷失的漫游者终会看见一个极其崇高的超现实的幻象,看见那由千百种矛盾的命运神奇地统一起来的自身的未来。
评委在线
深度说理
文章讨论了读书否应有明确的目的这一問题,并给出了自己的观点,即读书并不一定需要明确的目的,将两种读书态度结合起来运用才是正确的。辩证而明确的观点,深刻而通俗的说理,朴实而不平淡的文字,给予存在于二维空间的文章以深度。议论紧扣主题,通过比喻论证、举例论证等方法生动而又具体地阐明了理由.揭示了阅读与目的之间的逻辑关系;思路清晰,不拖泥带水,整体上来说较为出色。
(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