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教材与现实生活接轨,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在教学中诱发学生大胆思维、质疑、探索、尝试,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学启于思,思启于问”,问题是教学的心脏。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如果想把学生的大脑比作一泓平静的池水,那么教师富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课堂提问就像投入池水中的一粒石子,可以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打开学生的心扉,开拓学生的思维。
下面我就数学教师应该怎样改革课堂提问方式,结合北师大版教材的几节案例的处理细节的不同效果分析如下:
一、提高问题的质,减少问题的量
小学数学课中,教师一讲到底的教学方式已不多见,取而代之的是一问到底。这就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大量的问题固然能带给学生积极思考,但数量过多,学生忙于应付,根本就无暇深思,这样能有多少收获呢?而且很多教师以偏重于记忆性和事实性知识的问题贯穿一堂课,不但削弱了教师的讲授作用,对培养学生的思维也无多大益处,因此,必须注意提高问题的质,减少问题的量。
案例:《字母表示数》
我曾在上这节公开课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儿歌: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3只青蛙2张嘴,4只眼睛8条腿;三只青蛙3张嘴,6只眼睛12条腿……
学生特感兴趣,一口气读了很长一串。老师随即提问:“你们太棒了,儿歌那么短,你们怎么可以这么一直唱下去,有什么秘诀吗?”学生回答这样的问题积极性很高。老师适时提问:“原来你们从数学的角度发现这首儿歌中的一些量存在着数量关系,那么你们能想办法把它们表示出来吗?”这样一个合理、有趣的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只需要在朗朗上口的儿歌中欢快地诵读一下,便能体验到数学带来的乐趣,感知数量关系的存在。对老师看似很随意而设计出的启发式问题便会毫不费力地迎刃而解,效果很明显。
案例:《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通常情况下,老师们大多会引导学生在学习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的基础上,会设计以下问题多媒体呈现:
①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已学过的什么图形?
②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原来三角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原来三角形的面积有何关系?
这些问题看似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向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的方向,但是仔细想来,我们不难发现,如此提问没有学生自主思考的空间,问题提得太过直接,就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于是我在教学本节时作了如此修改:
①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已学过的什么图形?
②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和原来三角形有什么联系?
③怎样来表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这样提问,较前者来说,问题更具开放性,思考价值更高,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更有好处。
案例:“有余数的除法”
多媒体呈现情境:教师把用纸做的星星装在信封里,信封上写有数量,最少20个,最多29个,每个小组1个信封。
师:这节课,我们用这些星星来研究新的数学知识。
师布置学习任务:每一组都拿到了不同数量的星星,组里的4个同学平均分配这些星星,注意要平均分。分前大家猜一猜,拿23个星星的小组是不是一定比拿20个星星的小组每人分到的多?拿24个星星的小组是不是一定比拿27个星星的小组每人分到的少?(学生发表看法)
师提出要求:小组合作完成,一人把这些星星平均分给四个同学,一人检查他分得是否公平,一人写出这样分的算式,一人写出用了哪一句口诀。
(正好分完与分后有余的各抽几组汇报,同时请每组派一人到台上用自己的方法写出算式)
师:为什么有的组正好分完?有的组分不完?数量是多少的不是正好分完?为什么?没有分完算不算平均分呢?
师:平均分一些东西,有时正好分完,有时分后还有剩余,这多余又不够再分的部分叫做余数(板书余数),这样的除法叫有余数的除法(板书)。
师:你们组分剩余的还能不能再分?算式中的余数怎么表示?(讲评算式,按规律排列算式,让学生初步感知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师:拿23个星星的是不是比拿20个星星的小组每人分到的一定多?为什么?
教师在问题的设计上抓住了概念的本质和核心,做到了关键性突破,给学生的思考留出了空间。上课伊始,教师用问题设置悬念,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提问从质取胜,达到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之目的。
二、扩大答问层面,注重学生情感体验
课堂提问的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使全体学生都参与到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中来,不应置大多数学生于不顾,形成“一对一”的回答场面,或只向少数几个学生发问。问题的设计要针对各个不同层次的学生,这样才能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案例:《认识前后》
导入新课后,教师多媒体出示《森林运动会》的跑步比赛图,引导学生观察并用“前后”表达比赛情况……
A.处理方式:认真观察这幅图,谁来谈谈比赛的名次?
B.处理方式:认真观察这幅图,谁来谈谈比赛的情况?
A处理方式教师所提问题指向性太强,暗示学生只需关注比赛名次。学生只会按顺序观察,生硬回答。课堂上出现一两名学生汇报后,其他学生无话可说的现象。这种提问限制了孩子们的思维,束缚了学生的创造力,使交流学习成了被动地找答案,效果显然不好。B处理方式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用自己的眼光看比赛,孩子们可以多角度地观察,用自己喜欢的语言表达。按“前后”或者“数第几”表达多种多样。孩子们在用数学眼光看问题的时候,既体验了学习的乐趣,又在交流中互相学习提高。
课堂提问不仅是一门学问,更是一种艺术。面对新课改我们都要经历实践-反思-探索,再实践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创造性地驾驭教材、处理教材,不断地进行调节,不断地更新教学模式,才能使小学数学教学产生实质的变化,才能达到新教材“培养创新能力”的育人宗旨,愿我们的教师在课堂上都能问出“学问”来,问出“精彩”来,让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下面我就数学教师应该怎样改革课堂提问方式,结合北师大版教材的几节案例的处理细节的不同效果分析如下:
一、提高问题的质,减少问题的量
小学数学课中,教师一讲到底的教学方式已不多见,取而代之的是一问到底。这就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大量的问题固然能带给学生积极思考,但数量过多,学生忙于应付,根本就无暇深思,这样能有多少收获呢?而且很多教师以偏重于记忆性和事实性知识的问题贯穿一堂课,不但削弱了教师的讲授作用,对培养学生的思维也无多大益处,因此,必须注意提高问题的质,减少问题的量。
案例:《字母表示数》
我曾在上这节公开课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儿歌: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3只青蛙2张嘴,4只眼睛8条腿;三只青蛙3张嘴,6只眼睛12条腿……
学生特感兴趣,一口气读了很长一串。老师随即提问:“你们太棒了,儿歌那么短,你们怎么可以这么一直唱下去,有什么秘诀吗?”学生回答这样的问题积极性很高。老师适时提问:“原来你们从数学的角度发现这首儿歌中的一些量存在着数量关系,那么你们能想办法把它们表示出来吗?”这样一个合理、有趣的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只需要在朗朗上口的儿歌中欢快地诵读一下,便能体验到数学带来的乐趣,感知数量关系的存在。对老师看似很随意而设计出的启发式问题便会毫不费力地迎刃而解,效果很明显。
案例:《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通常情况下,老师们大多会引导学生在学习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的基础上,会设计以下问题多媒体呈现:
①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已学过的什么图形?
②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原来三角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原来三角形的面积有何关系?
这些问题看似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向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的方向,但是仔细想来,我们不难发现,如此提问没有学生自主思考的空间,问题提得太过直接,就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于是我在教学本节时作了如此修改:
①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已学过的什么图形?
②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和原来三角形有什么联系?
③怎样来表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这样提问,较前者来说,问题更具开放性,思考价值更高,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更有好处。
案例:“有余数的除法”
多媒体呈现情境:教师把用纸做的星星装在信封里,信封上写有数量,最少20个,最多29个,每个小组1个信封。
师:这节课,我们用这些星星来研究新的数学知识。
师布置学习任务:每一组都拿到了不同数量的星星,组里的4个同学平均分配这些星星,注意要平均分。分前大家猜一猜,拿23个星星的小组是不是一定比拿20个星星的小组每人分到的多?拿24个星星的小组是不是一定比拿27个星星的小组每人分到的少?(学生发表看法)
师提出要求:小组合作完成,一人把这些星星平均分给四个同学,一人检查他分得是否公平,一人写出这样分的算式,一人写出用了哪一句口诀。
(正好分完与分后有余的各抽几组汇报,同时请每组派一人到台上用自己的方法写出算式)
师:为什么有的组正好分完?有的组分不完?数量是多少的不是正好分完?为什么?没有分完算不算平均分呢?
师:平均分一些东西,有时正好分完,有时分后还有剩余,这多余又不够再分的部分叫做余数(板书余数),这样的除法叫有余数的除法(板书)。
师:你们组分剩余的还能不能再分?算式中的余数怎么表示?(讲评算式,按规律排列算式,让学生初步感知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师:拿23个星星的是不是比拿20个星星的小组每人分到的一定多?为什么?
教师在问题的设计上抓住了概念的本质和核心,做到了关键性突破,给学生的思考留出了空间。上课伊始,教师用问题设置悬念,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提问从质取胜,达到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之目的。
二、扩大答问层面,注重学生情感体验
课堂提问的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使全体学生都参与到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中来,不应置大多数学生于不顾,形成“一对一”的回答场面,或只向少数几个学生发问。问题的设计要针对各个不同层次的学生,这样才能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案例:《认识前后》
导入新课后,教师多媒体出示《森林运动会》的跑步比赛图,引导学生观察并用“前后”表达比赛情况……
A.处理方式:认真观察这幅图,谁来谈谈比赛的名次?
B.处理方式:认真观察这幅图,谁来谈谈比赛的情况?
A处理方式教师所提问题指向性太强,暗示学生只需关注比赛名次。学生只会按顺序观察,生硬回答。课堂上出现一两名学生汇报后,其他学生无话可说的现象。这种提问限制了孩子们的思维,束缚了学生的创造力,使交流学习成了被动地找答案,效果显然不好。B处理方式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用自己的眼光看比赛,孩子们可以多角度地观察,用自己喜欢的语言表达。按“前后”或者“数第几”表达多种多样。孩子们在用数学眼光看问题的时候,既体验了学习的乐趣,又在交流中互相学习提高。
课堂提问不仅是一门学问,更是一种艺术。面对新课改我们都要经历实践-反思-探索,再实践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创造性地驾驭教材、处理教材,不断地进行调节,不断地更新教学模式,才能使小学数学教学产生实质的变化,才能达到新教材“培养创新能力”的育人宗旨,愿我们的教师在课堂上都能问出“学问”来,问出“精彩”来,让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