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辱”之后,菲利普神话何在?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ckl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作为当代英语界最多产、最具盛名同时也最具争议的作家之一,文学巨匠菲利普·罗斯(PhilipRoth,1933-)遭遇了一场“羞辱”。5月,罗斯在与胡安·高艾狄索洛、詹姆斯·凯尔曼、苏童等12位来自西班牙、英国、中国等国当代著名作家的角逐中,捧得第四届曼布克国际文学奖(Man BookerInternationalPrize),获得6万英镑的奖励。2011年曼布克国际文学奖终审评委会由作家兼出版商瑞克·盖考斯基博士,集出版商、作家和评论家于一身的卡曼·考利尔和南非获奖小说家贾斯汀·卡特赖特三人组成。非常有意思的是,评委会内部在决定谁是获奖者的问题上进行了异常激烈的辩论,卡曼·考利尔坚决反对将该奖颁给78岁的菲利普·罗斯。她的理由是,“他几乎在每一本书中都讨论着同一个主题。这就像他坐在你的脸上,让你无法呼吸。……我从来没有将他看做是一名作家。……他是唯一一位我从来就不欣赏的作家———其他作家都很好。”评奖委员会主席瑞克·盖考斯基在宣布罗斯获得2011年曼布克奖时说,委员会是在经过了漫长而又大量的讨论和相当激烈的争论后才最终敲定罗斯的。卡曼·考利尔随即宣布退出评奖委员会。消息一出,四座皆惊。考利尔是一家名为Virago(中文意义为“悍妇”)的女权主义出版社创始人,而罗斯的小说中时常充斥着厌女情绪,这激怒了包括卡曼·考利尔在内的大批女权主义者。罗斯虽然摘得了两年一度的曼布克国际文学奖,但他却受到了来自女权主义阵营的羞辱。细细思考,这其中可能不乏女权主义者的偏见或者是掺杂嫉妒的酸葡萄心理体现,但我们还是要问,晚年的罗斯虽然著作等身、荣誉备至,还能在非议声中续写自己的创作神话多久呢?
  到目前为止,小说家菲利普·罗斯囊括了包括普利策小说奖、全国图书奖、书评奖、笔会/福克纳小说奖等在内几乎所有的美国国内重要文学奖项,还获得了美国之外的多项文学大奖,而在诺贝尔文学奖方面,作为最具竞争力的美国作家之一,他一直保持高调姿态。毫无疑问,罗斯的多部小说,如《再见,哥伦布》(1959)、《乳房》(1972)、《美国牧歌》(1997)、《我嫁给了一个共产党人》(1998)以及《反美阴谋》(2004)等,都已成为当代美国小说的经典。经50余年笔耕不止,罗斯在当代美国文坛的地位已无可撼动。他虽已年过七旬,但其创作速度依然毫无退减之势。最近几年来,他以每年一部小说的速度连续发表了《普通人》(犈狏犲狉狔犿犪狀,2006)、《鬼退场》(犈狓犻狋犌犺狅狊狋,2007)、《愤怒》(犐狀犱犻犵狀犪狋犻狅狀,2008)、《羞辱》(犎狌犿犫犾犻狀犵,2009)和《复仇女神》(犖犲犿犲狊犻狊,2010)。虽然这些小说中不乏《愤怒》这样的佳作,但是晚年的罗斯发表小说的速度如此之快,其小说质量,包括小说主题、叙事方式等等在内,自然上升为众多评论者议论的话题,激起一些异议。在罗斯近年来创作的多部小说中,最具争议的当属其第30部小说《羞辱》。
  2009年10月,小说《羞辱》由霍顿·米夫林·哈科特出版公司出版,共分三章,分别为《进入稀薄的空气》(犐狀狋狅犜犺犻狀犃犻狉)、《转变》(犜狉犪狀狊犳狅狉犿犪狋犻狅狀)和《最后的行动》(犜犺犲犔犪狊狋犃犮狋)。小说讲述了一位名叫西蒙·艾克斯勒的著名戏剧演员晚年的自杀历程。小说中,65岁的艾克斯勒面临窘迫的艺术生活,在舞台上突然失去继续表演的能力。他无法将自己在舞台上扮演的那些疯狂角色排挤出自己的内心,心理承受巨大的压力,一直纠结在理智与疯狂的碰撞之中,甚至准备用藏在阁楼上的枪结束自己的生命。
  小说《羞辱》出版后旋即引起众多褒贬不一的评论。罗斯·珀斯诺克在2009年秋季的《密歇根评论季刊》发表题为《艺术的羞辱》的文章,指出小说《羞辱》在羞辱艾克斯勒之外,羞辱的还有艺术和性,而赞颂的则是复杂难懂的生活。“去除最基本的文学现实主义责任,小说《羞辱》似乎更像一部寓言作品。”2009年10月出版的《菲利普·罗斯研究协会简讯》刊发了由康涅狄格州立中心大学一位名叫菲利普·戴的四年级本科生撰写的书评《评菲利普·罗斯的〈羞辱〉》。菲利普·戴认为,“尤其是对一位由来已久的罗斯迷来说,对罗斯的期待会加深失望的涌涨。《羞辱》一点也不缺少令人失望的因素。”同时,该期《简讯》还以标题“阅读评论:罗斯风光不再,还是蓄势待发?”集中编排了14篇欧美各大报刊和媒体对小说《羞辱》评论的主要观点。《简讯》的编者指出:“有关小说《羞辱》的评论,正如那些对《反美阴谋》之后罗斯其他小说的评论,分歧较大。不过,这部作品带来的失望似乎远远大于其他晚期作品。”对小说《羞辱》的负面评论还在继续,现有的否定观点似乎都在引向同一问题:罗斯还能续写自己的创作神话吗?
  小说《羞辱》留给读者的直接印象就是长度和深度不够,有应急之嫌。只有140页的长度很难将《羞辱》列为长篇小说之列。在如此薄薄的一本小说中,许多情节未能充分展开。比如,对小说主人公艾克斯勒的家庭和婚姻问题的描述只有不到两页纸的长度,这似乎是在有意切断艾克斯勒的过去与现在的联系,呈现一个片面而又极端的晚年艾克斯勒,因此,主要人物艾克斯勒的人物形象塑造也就不够丰满,没有立体感。而且,小说《羞辱》在结构上像是一部典型的三幕剧,过于平铺直叙,情节安排太过程式化,没有跌宕起伏,缺少层次感,人物之间的冲突描写显得急促。同时,小说《羞辱》中的人物语言也缺少个性。詹姆斯·莱福在2010年1月28日的《伦敦书评》发表文章《在边缘》,指出小说《羞辱》是“一部短篇小说,字数刚刚超过三万单词———是菲利普·罗斯的小说《布拉格的狂欢会》以来最短的一部———结构平直、缺乏句式上的跳跃、缺乏幽默、没有节奏感、情节不加修饰、缺少冲突、缺少紧张感、缺少亮点,总之什么都缺少。”
  小说《羞辱》还充满非常露骨的性爱描写,道德感缺失,缺乏严肃作品的特质。小说对65岁的艾克斯勒与40岁的佩根之间有失伦理的性爱描写十分详细。而且,他们和一位名叫特里茜的女孩之间三人性游戏的描写也同样过细。这使得小说《羞辱》更像一部通俗的色情小说,也使得罗斯有失当代美国小说大家的风范。专栏作家菲利普·马钦德在《国家邮报》发表文章认为“该部小说没有道德———没有希望,没有安慰,没有慰藉。有的只是罗斯那难以抑制的兴趣:将一位有些多变或者说‘一个相当扭曲’的主人公搁置于绝望的境地,然后以阴冷的好奇心观望他如何设法或者说没有成功走出困境。”
  小说《羞辱》缺乏创意,没有真实感。小说刚刚写到第五页就交代艾克斯勒由于艺术生命的终结带来的痛苦而想用藏在阁楼上的一把枪自杀,到了小说的结尾,艾克斯勒在经历情感的挫折后成功用那把藏在阁楼上的枪自杀了。这与契诃夫的小说创意十分类似,小说开始提到的挂在墙上的枪一定会在小说的后部派上用场。所以,有人批评罗斯已经到了创作生涯的尽头,作品没有新意了。2009年11月15日,当代美国著名作家和书评人凯瑟琳·哈里森在《纽约时代周刊书评》撰文指出小说《羞辱》属于“伟大作家写出的微不足道的作品,……一部懒慵的作品,缺乏其作者的天才———而作者的天才会帮助我们,正如之前许多次那样,原谅他的偏见和盲区。”
  罗斯晚年作品的自我指涉性太强,没有完成自我超越。小说《羞辱》的主人公艾克斯勒虽然只有65岁,比作者罗斯小了10多岁,他面临的问题和所作所为似乎与罗斯毫不相干。但是,死亡主题是罗斯近年来几乎所有作品的共同主题,而死亡的到来往往是因年迈引发的。罗斯正在迈向自己的晚年,就像许多伟大的作家一样,他在作品中转向探讨死亡主题不断显露出其晚年创作的自我指涉性特征。罗斯晚年的创作如此局限于他个人的世界,结果,其作品与现实世界的距离愈来愈远。布鲁克·艾伦在《罗斯的自恋之帘》一文中指出,从小说《普通人》到《愤怒》,再到《羞辱》,可以将它们归结在一起的就是“它们的长度以及这样一个事实:就像罗斯所有的作品一样,它们有许多明显的自传成分”。西蒙·贝克在《镜报》发表评论,认为“只有近来,我们才见到罗斯真正的晚年风格。从其最近四部作品中的三部———《普通人》(2006)、《愤怒》(2008),以及这一部《羞辱》———可以看出他的创作已经转向冬季。这些作品都很短,缺乏那种给予罗斯早期作品能量的狂热式幽默。”罗斯的晚年创作未能实现自我超越的原因可以用《羞辱》的开首句来引证:“他已经失去了自己的魔力。”因此,许多读者对罗斯的期望在小说《羞辱》中未能得到满足,纷纷指责小说《羞辱》无法与小说《反美阴谋》和《愤怒》相比,根本不像罗斯的风格,也就不足为奇了。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责任编辑袁剑)
其他文献
恩格斯说过,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的确如此,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每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类文明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文化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进入21世纪,文化与科学技术的结合更加紧密,与经济、政治等因素的融合进一步加深,经济的文化含量越来越高,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
期刊
雷锋是中国家喻户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几十年来,雷锋这个光辉的名字和他的崇高品格始终焕发着夺目的光彩。雷锋精神更是以感动人心、温暖社会的道德温度深深融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今年是纪念雷锋同志殉职50周年和毛泽东同志“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发表49周年,出版界多角度、多体裁策划出版了一大批雷锋主题图书。“雷锋书”的集中出版,让社会再度审视“雷锋”在当下的意
期刊
随着《沉思录》的畅销,市面上相关的伦理学普及性读物似乎热了不少。这并不奇怪,伦理学这一主题本来是最容易引起普通读者的兴趣的———当然,这是与哲学的其他专门领域相比而言的。例如认识论、逻辑学、心灵哲学、政治哲学等等领域,似乎都显得过于专业,它们面对的问题与讨论的方式距离人们的日常生活都较为遥远,一个从未在学术的氛围下受过熏陶的普通读者自然很难对那些课题提起兴趣。但伦理学不一样,它所关注的正是每个人的
期刊
“假如说我有什么成熟之作的话,这就是我成熟的顶峰”、“它大概是我最好的一本书”、“我为写这本书而活着,并为写它而推迟了死亡”,捷克作家博胡米尔·赫拉巴尔用这样一些话语评价自己的小说《过于喧嚣的孤独》。该小说以通篇独白的方式叙述了在废纸回收站工作了35年的废纸打包工汉嘉的故事。小说中几乎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由一些片段式的情节和汉嘉的大量哲学思考和人生领悟构成。在作家自己看来,这部小说是现实主义的,是
期刊
福柯在回应康德“何为启蒙”时指出,为了理解我们是谁,我们身在何处,我们需要一种当下本体论(ontology of the present),从而去回答:我们处在什么样的时代。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去探索一种历史系谱学,去考察我们到底怎样被构成主体,我们的所说、所做、所想如何为社会所形塑,并为其所接受。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去想象一种哲学生活——关注自我的生活,从而去发现生成变化的可能。  我们到底生活在什
期刊
加强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已成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成为学术界关注的重要理论问题。2013年,学者们围绕着当前我国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的一些关键性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社会建设与社会治理的总体思路  加强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治理是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首先需要在总体上理清思路、明确重点。  不少学者指出,调整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实现社会体制创新,是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的
期刊
受访人:顾彬 德国著名汉学家、波恩大学教授  采访人:袁剑 《中国图书评论》编辑、记者  地点: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顾彬教授工作室时间:2011年12月7日下午    袁剑:顾彬教授,首先,非常感谢您能接受我的采访。以前我都是在媒体和相关书籍上看到您的事迹,也听我同学说起过您的经历,这次终于有机会当面与您交流。  顾彬:我也很荣幸。  袁剑:这次我来,就是想听一听这段时期您对中国文学
期刊
佛教向来被视为“东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佛教在印度基本消亡后,以中国为首的传统汉文化圈(主要包括日本、韩国、越南等),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成为佛教传播最为广泛和深远的地区,所以佛教也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实,佛教在当代西方主要国家的传播和影响,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大约是受了以往“东西方文化”界限说的影响以及沟通不多、信息不畅等缘故吧,大多数中国人对这个现象的了解相当有限
期刊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Katherine Mansfield,1888—1923)是个脚踏英国和新西兰的双栖作家,她不仅被誉为100多年来新西兰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而且还是英国文学史上一位有着特殊贡献的作家。虽然正值创作盛年即因病离世,但凭借徐志摩的译介宣传及诗人本身的影响,曼斯菲尔德却在异域的中国开始了一段精神之旅。根据全国报刊索引及国家图书馆的信息检索,笔者发现仅在解放之前,我国就出版了曼斯菲尔
期刊
瓦尔特·科尔(WalterKohl)是德国前总理赫尔穆特·科尔(Helmut Kohl)的长子,出生于1963年。他的父亲赫尔穆特·科尔于1969年当选为德国莱茵兰-普法尔茨州州长,在1982年至1998年间任德国总理,执政时间长达16年。这注定了瓦尔特一生将生活在父亲耀眼舞台的阴影中。1982年,瓦尔特在德国联邦军队服役两年,后又在哈佛大学和维也纳大学完成了经济学及历史学专业的学习。他毕业后一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