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个20世纪大师不断远行的年代。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贝聿铭去世,享年102岁。他在一生中创造了许多作品,包括卢浮宫玻璃金字塔、肯尼迪图书馆、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馆、香港中国银行大厦和苏州博物馆等。这些现代设计让他成为20世纪最著名和最多产的建筑师之—。
1935年,18岁的贝聿铭离开中国,移居美国,学习建筑。1955年创办了自己的公司,成为当代杰出的现代主义纪念碑式的建筑设计师。不少人评价,贝聿铭不仅具有作为设计师的专业知识和素养,更具备一个商人的洞察力、抗压能力以及圆滑的社交才能。《纽约时报》在贝聿铭的讣告中写道:“他的所有作品一一从他的商业摩天大楼到他的艺术博物馆一一都代表了尖端与保守之间的谨慎平衡。”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人与自然、艺术与商业,这些特质都在贝聿铭的设计中完美地融合,也是他得到世人认可的重要原因。
贝聿铭总戴着一副厚厚的圆框眼镜,有人说他为人拘谨,但从他留在镜头里的画面来看,又像是一个很爽朗的人,在许多照片中他都留下了灿烂的笑容。30年前的1989年,《纽约时报》将之形容为“贝聿铭之年”。那一年,贝聿铭设计的卢浮宫玻璃金字塔成为巴黎重建的象征。不久后,达拉斯的莫顿.H.迈尔逊交响乐中心建成,它被誉为那个时代最昂贵且最精良的音乐厅。之后便是位于香港的70层摩天大楼一一中国银行总部。
他的职业生涯始于房地产開发商的室内设计师。如今,距离贝聿铭创办自己的事务所已有六十多年,在这些年里,他不仅把自己打造成了大型机构和民用建筑的设计者,还成为了公众心目中艺术的创造者。对许多人来说,贝聿铭已经成为当代杰出的现代主义纪念碑式的设计师。
中国少年
贝聿铭1917年出生于广州,有五个兄弟姐妹。他的母亲是一名虔诚的佛教徒,擅长吹长笛,贝聿铭还曾跟母亲一起静修。他的父亲则是一名银行家,两父子的关系不那么亲密,相互尊重,但彼此疏远。在贝聿铭出生一年后,他们举家迁往香港,10岁那年,随着父亲升职,又举家移居上海。不过,贝聿铭更喜欢说自己是苏州人。贝聿铭的祖先可以追溯到明朝,当时他的家族从安徽迁往苏州,通过草药买卖发家致富。在贝聿铭出生的那一年,贝氏家族买下了苏州著名的园林一一狮子林。
搬到上海之后,几乎每年寒暑假,贝聿铭都会回苏州。那里的岩层、石桥和瀑布在贝聿铭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他后来谈道,他喜欢这座花园将自然和人融为一体的感觉。小时候的他同样痴迷于香港和上海的高层建筑。贝聿铭曾回忆,捷克籍建筑师邬达克设计的花园酒店是他当时最喜欢的建筑之一,楼高24层,拥有200多间客房。
贝氏家族的成功意味着贝聿铭自出生就成长在一个富裕家庭。但他似乎对父亲从事的银行业并不感兴趣,他曾说他的父亲“没有接受过艺术教育”。贝聿铭更多是独自探索艺术,他喜欢打台球、看好莱坞电影,尤其是巴斯特·基顿和查理·卓别林的电影。他还通过阅读狄更斯的小说学习基本的英语技能。
在18岁那年,他没有听从父亲的建议,去英国学习金融,而是选择前往美国,攻读建筑学。贝聿铭来到美国。先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但很陕转到了麻省理工学院。他对两所学校过度关注美术建筑感到不满,他开始利用空闲时间研究新兴建筑师。1940年,贝聿铭从麻省理工学院毕业,但中国爆发抗战,形势动荡,他的父亲被迫将银行搬到了重庆。他给贝聿铭写信,建议情况好转时再回来。
毕业后,他加入了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1948年,他开始为纽约房地产开发商威廉·泽肯多夫工作,在全国各地建设大型项目。不久,他在纽约开设了自己的事务所。
1990年,他从全职工作中退休,开始担任建筑顾问,主要为他儿子的建筑公司贝氏建筑事务所工作。虽然18岁离开中国,但贝聿铭身上仍留着许多故国的印记。在他儿子的公司、贝氏建筑事务所,中国元素无处不在一一窗前的工作台上摆放着一组喜庆的福、禄、寿瓷器,还有苏州博物馆白墙黛瓦的模型。苏州博物馆就出自贝聿铭之手,2006年苏州博物馆开放之时接受媒体采访,离开故土几十年的他一口吴侬软语仍然十分流利。他晚年还会用广东话念唐诗。
务实的艺术家
贝聿铭的真正崛起可能要从1964年开始讲起。
1963年,时任美国总统肯尼迪被刺杀,遗孀杰奎琳·肯尼迪·奥纳西斯决定在波士顿修建一座图书馆纪念亡夫。她最终选择了当时还没有什么名气的贝聿铭,引起了不少争议。坊间有传闻称,与贝聿铭竞争的还有密斯·凡·德·罗和路易斯·康这两名设计师。然而密斯态度傲慢,康穿着邋遢,脸上有童年时期留下的伤疤。贝聿铭则在接待杰奎琳之前,将办公室里里外外整理了-一番,还放上她喜欢的花草,西装革履地接待了她,最终才获得了这项工程。这次中标让默默无闻的贝聿铭名声大噪,成为了20世纪60年代末期最受欢迎的年轻建筑师之_。
但在1973年,贝聿铭的工作室却遭受了一次近乎致命的打击。1973年1月的一个晚上,由贝聿铭事务所设计的汉考克大厦在施工过程中遭遇大风暴,几十块双层落地玻璃脱落,不得不用胶合板重新粘贴,当地媒体戏谑地称这座大楼是“世界上最高的木制楼”。尽管七年后,门窗公司承认是玻璃的质量问题导致脱落,但贝氏事务所的声誉仍然遭到重创。贝聿铭在晚年回忆时也说:“汉考克事件给我的事务所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因为谁也不会雇用一位被怀疑有失职嫌疑的建筑师。我成了建筑界不受欢迎的人。”
在之后的几年,贝聿铭更多地接手国外的项目,使事务所得以维持生存。不过,随着1979年,约翰·肯尼迪图书馆的落成,贝聿铭的名字再次成为热门。这座建筑设计新颖、技术高超,在美国建筑界引起轰动,被公认是美国建筑史上最佳杰作之一。贝聿铭开始跻身于世界建筑大师之列。1983年,贝聿铭捧得建筑学界最高奖项一一普利兹克奖。评委会认为:“贝聿铭给予了我们本世纪最优美的室内空间和建筑形体,他始终关注他的建筑周边的环境,对于材料的运用达到了诗一般的境界。” 不少人评价,贝聿铭不仅具有作为建筑设计师的专业知识和素养,更具备一个商人的洞察力、抗压能力以及圆滑的社交才能。而这些都是他成为一名杰出建筑师不可缺少的特质。建筑评论家保罗·戈德伯格1989年在巴黎卢浮宫金字塔揭幕后写道:“贝聿铭先生的作品巧妙地游走于现实世界的需求和艺术梦想之间。”因此,不少人电将他称为最务实的建筑师,也是最有远见卓识的建筑师,他有一般商人所没有的艺术造诣,也有艺术家和建筑师身上所不具备的实用主义。
在他的身上,精明务实的思维与精妙的大师风格融为一体。《纽约时报》曾评价贝聿铭的魅力和政治技能是个传奇,他一直以来都能成功地说服客户花费必要的钱来实现他的雄心。贝聿铭自己也曾说过:“我相信建筑是一种务实的艺术。要成为艺术,就必须建立在必要性的基础上。”既要能实现自己的建筑理想,也要能维持事务所的良好经营。
融合与平衡
在哈佛期间,贝聿铭师从当代最重要的两位现代主义建筑师马塞尔·布鲁尔和沃尔特·格罗皮乌斯。他尊敬他们两人,但并不完全同意格罗皮乌斯的观点一—工业化的传播将创造一种单一的、全球性的建筑风格。贝聿铭不断思考历史与建筑、文化与建筑、气候与建筑之间的关系。他说:“我想向自己证明,建筑的国际化是有限度的。”贝聿铭的硕士论文就是围绕这个主题写的一一《一个国家的文化和历史对建筑设计的重要性》。他为上海的一家美术馆设计了一个方案,给它一个现代主义的立体设计,但周围有一些小花园,以突显其中国特色。这引起了贝聿铭导师们的共鸣。
贝聿铭从来没有回避过他的中国根源。他曾说过:“有些人到了美國大大改变,有些人则一成不变,我则是在中间,有些改变,但是我以中国为根,长出西方的枝叶。”贝聿铭在2004年为《人民日报》撰写的一篇文章中写道:“我觉得无论我住在哪里,中国都融入了我的血液。”但同时,他又将自己定位为“一名西方建筑师”。纽约市艺术协会会长肯特·巴威克曾评价说:“贝聿铭的建筑仿佛现代世界中一条奇妙的丝绸之路。从东西方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土壤中汲取了精华,又游刃有余地在两个世界里穿越。”
他的风格被描述为具有立体派主题的现代主义风格,他最喜欢的建筑材料是玻璃和钢铁,以及混凝土的组合。但他也并未完全摒弃历史和传统的元素。他在2010年告诉《卫报》:“作为一个年轻人,我当然一直在寻找一些新的东西,甚至是革命性的东西。但是几年后,我开始有了不同的想法。现代建筑需要成为一个进化过程的一部分,而不是一个革命性的过程。”
他最著名,也最受争议的设计一一巴黎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就是最好的证明。
贝聿铭曾说,卢浮宫是他职业生涯中最难的工作。他说他想创造一个现代空间,但不偏离博物馆的传统部分。他设计了一个70英尺高的、颇具未来感的钢框架玻璃幕墙金字塔,与具有经典法国风格的卢浮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起初遭到了许多法国人的唾弃。不过,现在它却成为了巴黎最重要的标志之一。
他曾对《卫报>表示:“选择金字塔并不是什么个人癖好。巴黎是一座金字塔之城,拿破仑在尼罗河沿岸的军事行动后,就对埃及建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拿破仑中庭(CourNapoleon)就相当于城市中的沙漠平原。”站在金字塔的近旁,会看到玻璃和水用倒影和反光将巴黎的天空融入到整个建筑之中。这样的设计反映了贝聿铭对法国传统的深刻理解。他研究了法国最伟大的景观设计师安德烈·勒诺特的作品,走遍了卢浮宫,并借鉴了他对光、空气、水和几何线条的运用。
《纽约时报》在贝聿铭的讣告中写道:“他的所有作品一一从他的商业摩天大楼到他的艺术博物馆品一一都代表了尖端与保守之间的谨慎平衡。”
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人与自然、艺术与商业,这些特质都在贝聿铭的设计中完美地融合。祖籍苏州,出生于广州,成长在香港和上海,远渡重洋来到美国求学,也许正是这样的人生经历让他能够跳出框架,将这些看似对立的东西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达到一种完美的平衡,而这也是他得到世人认可的重要原因。
1935年,18岁的贝聿铭离开中国,移居美国,学习建筑。1955年创办了自己的公司,成为当代杰出的现代主义纪念碑式的建筑设计师。不少人评价,贝聿铭不仅具有作为设计师的专业知识和素养,更具备一个商人的洞察力、抗压能力以及圆滑的社交才能。《纽约时报》在贝聿铭的讣告中写道:“他的所有作品一一从他的商业摩天大楼到他的艺术博物馆一一都代表了尖端与保守之间的谨慎平衡。”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人与自然、艺术与商业,这些特质都在贝聿铭的设计中完美地融合,也是他得到世人认可的重要原因。
贝聿铭总戴着一副厚厚的圆框眼镜,有人说他为人拘谨,但从他留在镜头里的画面来看,又像是一个很爽朗的人,在许多照片中他都留下了灿烂的笑容。30年前的1989年,《纽约时报》将之形容为“贝聿铭之年”。那一年,贝聿铭设计的卢浮宫玻璃金字塔成为巴黎重建的象征。不久后,达拉斯的莫顿.H.迈尔逊交响乐中心建成,它被誉为那个时代最昂贵且最精良的音乐厅。之后便是位于香港的70层摩天大楼一一中国银行总部。
他的职业生涯始于房地产開发商的室内设计师。如今,距离贝聿铭创办自己的事务所已有六十多年,在这些年里,他不仅把自己打造成了大型机构和民用建筑的设计者,还成为了公众心目中艺术的创造者。对许多人来说,贝聿铭已经成为当代杰出的现代主义纪念碑式的设计师。
中国少年
贝聿铭1917年出生于广州,有五个兄弟姐妹。他的母亲是一名虔诚的佛教徒,擅长吹长笛,贝聿铭还曾跟母亲一起静修。他的父亲则是一名银行家,两父子的关系不那么亲密,相互尊重,但彼此疏远。在贝聿铭出生一年后,他们举家迁往香港,10岁那年,随着父亲升职,又举家移居上海。不过,贝聿铭更喜欢说自己是苏州人。贝聿铭的祖先可以追溯到明朝,当时他的家族从安徽迁往苏州,通过草药买卖发家致富。在贝聿铭出生的那一年,贝氏家族买下了苏州著名的园林一一狮子林。
搬到上海之后,几乎每年寒暑假,贝聿铭都会回苏州。那里的岩层、石桥和瀑布在贝聿铭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他后来谈道,他喜欢这座花园将自然和人融为一体的感觉。小时候的他同样痴迷于香港和上海的高层建筑。贝聿铭曾回忆,捷克籍建筑师邬达克设计的花园酒店是他当时最喜欢的建筑之一,楼高24层,拥有200多间客房。
贝氏家族的成功意味着贝聿铭自出生就成长在一个富裕家庭。但他似乎对父亲从事的银行业并不感兴趣,他曾说他的父亲“没有接受过艺术教育”。贝聿铭更多是独自探索艺术,他喜欢打台球、看好莱坞电影,尤其是巴斯特·基顿和查理·卓别林的电影。他还通过阅读狄更斯的小说学习基本的英语技能。
在18岁那年,他没有听从父亲的建议,去英国学习金融,而是选择前往美国,攻读建筑学。贝聿铭来到美国。先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但很陕转到了麻省理工学院。他对两所学校过度关注美术建筑感到不满,他开始利用空闲时间研究新兴建筑师。1940年,贝聿铭从麻省理工学院毕业,但中国爆发抗战,形势动荡,他的父亲被迫将银行搬到了重庆。他给贝聿铭写信,建议情况好转时再回来。
毕业后,他加入了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1948年,他开始为纽约房地产开发商威廉·泽肯多夫工作,在全国各地建设大型项目。不久,他在纽约开设了自己的事务所。
1990年,他从全职工作中退休,开始担任建筑顾问,主要为他儿子的建筑公司贝氏建筑事务所工作。虽然18岁离开中国,但贝聿铭身上仍留着许多故国的印记。在他儿子的公司、贝氏建筑事务所,中国元素无处不在一一窗前的工作台上摆放着一组喜庆的福、禄、寿瓷器,还有苏州博物馆白墙黛瓦的模型。苏州博物馆就出自贝聿铭之手,2006年苏州博物馆开放之时接受媒体采访,离开故土几十年的他一口吴侬软语仍然十分流利。他晚年还会用广东话念唐诗。
务实的艺术家
贝聿铭的真正崛起可能要从1964年开始讲起。
1963年,时任美国总统肯尼迪被刺杀,遗孀杰奎琳·肯尼迪·奥纳西斯决定在波士顿修建一座图书馆纪念亡夫。她最终选择了当时还没有什么名气的贝聿铭,引起了不少争议。坊间有传闻称,与贝聿铭竞争的还有密斯·凡·德·罗和路易斯·康这两名设计师。然而密斯态度傲慢,康穿着邋遢,脸上有童年时期留下的伤疤。贝聿铭则在接待杰奎琳之前,将办公室里里外外整理了-一番,还放上她喜欢的花草,西装革履地接待了她,最终才获得了这项工程。这次中标让默默无闻的贝聿铭名声大噪,成为了20世纪60年代末期最受欢迎的年轻建筑师之_。
但在1973年,贝聿铭的工作室却遭受了一次近乎致命的打击。1973年1月的一个晚上,由贝聿铭事务所设计的汉考克大厦在施工过程中遭遇大风暴,几十块双层落地玻璃脱落,不得不用胶合板重新粘贴,当地媒体戏谑地称这座大楼是“世界上最高的木制楼”。尽管七年后,门窗公司承认是玻璃的质量问题导致脱落,但贝氏事务所的声誉仍然遭到重创。贝聿铭在晚年回忆时也说:“汉考克事件给我的事务所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因为谁也不会雇用一位被怀疑有失职嫌疑的建筑师。我成了建筑界不受欢迎的人。”
在之后的几年,贝聿铭更多地接手国外的项目,使事务所得以维持生存。不过,随着1979年,约翰·肯尼迪图书馆的落成,贝聿铭的名字再次成为热门。这座建筑设计新颖、技术高超,在美国建筑界引起轰动,被公认是美国建筑史上最佳杰作之一。贝聿铭开始跻身于世界建筑大师之列。1983年,贝聿铭捧得建筑学界最高奖项一一普利兹克奖。评委会认为:“贝聿铭给予了我们本世纪最优美的室内空间和建筑形体,他始终关注他的建筑周边的环境,对于材料的运用达到了诗一般的境界。” 不少人评价,贝聿铭不仅具有作为建筑设计师的专业知识和素养,更具备一个商人的洞察力、抗压能力以及圆滑的社交才能。而这些都是他成为一名杰出建筑师不可缺少的特质。建筑评论家保罗·戈德伯格1989年在巴黎卢浮宫金字塔揭幕后写道:“贝聿铭先生的作品巧妙地游走于现实世界的需求和艺术梦想之间。”因此,不少人电将他称为最务实的建筑师,也是最有远见卓识的建筑师,他有一般商人所没有的艺术造诣,也有艺术家和建筑师身上所不具备的实用主义。
在他的身上,精明务实的思维与精妙的大师风格融为一体。《纽约时报》曾评价贝聿铭的魅力和政治技能是个传奇,他一直以来都能成功地说服客户花费必要的钱来实现他的雄心。贝聿铭自己也曾说过:“我相信建筑是一种务实的艺术。要成为艺术,就必须建立在必要性的基础上。”既要能实现自己的建筑理想,也要能维持事务所的良好经营。
融合与平衡
在哈佛期间,贝聿铭师从当代最重要的两位现代主义建筑师马塞尔·布鲁尔和沃尔特·格罗皮乌斯。他尊敬他们两人,但并不完全同意格罗皮乌斯的观点一—工业化的传播将创造一种单一的、全球性的建筑风格。贝聿铭不断思考历史与建筑、文化与建筑、气候与建筑之间的关系。他说:“我想向自己证明,建筑的国际化是有限度的。”贝聿铭的硕士论文就是围绕这个主题写的一一《一个国家的文化和历史对建筑设计的重要性》。他为上海的一家美术馆设计了一个方案,给它一个现代主义的立体设计,但周围有一些小花园,以突显其中国特色。这引起了贝聿铭导师们的共鸣。
贝聿铭从来没有回避过他的中国根源。他曾说过:“有些人到了美國大大改变,有些人则一成不变,我则是在中间,有些改变,但是我以中国为根,长出西方的枝叶。”贝聿铭在2004年为《人民日报》撰写的一篇文章中写道:“我觉得无论我住在哪里,中国都融入了我的血液。”但同时,他又将自己定位为“一名西方建筑师”。纽约市艺术协会会长肯特·巴威克曾评价说:“贝聿铭的建筑仿佛现代世界中一条奇妙的丝绸之路。从东西方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土壤中汲取了精华,又游刃有余地在两个世界里穿越。”
他的风格被描述为具有立体派主题的现代主义风格,他最喜欢的建筑材料是玻璃和钢铁,以及混凝土的组合。但他也并未完全摒弃历史和传统的元素。他在2010年告诉《卫报》:“作为一个年轻人,我当然一直在寻找一些新的东西,甚至是革命性的东西。但是几年后,我开始有了不同的想法。现代建筑需要成为一个进化过程的一部分,而不是一个革命性的过程。”
他最著名,也最受争议的设计一一巴黎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就是最好的证明。
贝聿铭曾说,卢浮宫是他职业生涯中最难的工作。他说他想创造一个现代空间,但不偏离博物馆的传统部分。他设计了一个70英尺高的、颇具未来感的钢框架玻璃幕墙金字塔,与具有经典法国风格的卢浮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起初遭到了许多法国人的唾弃。不过,现在它却成为了巴黎最重要的标志之一。
他曾对《卫报>表示:“选择金字塔并不是什么个人癖好。巴黎是一座金字塔之城,拿破仑在尼罗河沿岸的军事行动后,就对埃及建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拿破仑中庭(CourNapoleon)就相当于城市中的沙漠平原。”站在金字塔的近旁,会看到玻璃和水用倒影和反光将巴黎的天空融入到整个建筑之中。这样的设计反映了贝聿铭对法国传统的深刻理解。他研究了法国最伟大的景观设计师安德烈·勒诺特的作品,走遍了卢浮宫,并借鉴了他对光、空气、水和几何线条的运用。
《纽约时报》在贝聿铭的讣告中写道:“他的所有作品一一从他的商业摩天大楼到他的艺术博物馆品一一都代表了尖端与保守之间的谨慎平衡。”
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人与自然、艺术与商业,这些特质都在贝聿铭的设计中完美地融合。祖籍苏州,出生于广州,成长在香港和上海,远渡重洋来到美国求学,也许正是这样的人生经历让他能够跳出框架,将这些看似对立的东西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达到一种完美的平衡,而这也是他得到世人认可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