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纯梁采油厂低渗透油藏具有层多、单层薄、非均质性强、泥质含量高的特点,自然产能低,需实施酸化改造。针对储层特点,优化酸液体系,配套化学分层酸化工艺,形成了适合纯梁低渗透油藏的分层酸化技术,实现了低渗透储层差异改造。
关键词:低渗透;薄互层;分层酸化
1 低渗透薄互层油藏酸化改造难点
纯梁采油厂低渗透薄互层油藏酸化主要有以下3个改造难点:
(1)层间、层内非均质性强,笼统酸化效果差。以纯化油田沙四上为例,各砂层组小层渗透率级差57.2,层间突进系数5.22,变异系数1.22。笼统酸化层间吸酸差异大,酸液主要进入中高渗透层,真正需要处理的低渗层吸酸少,导致酸化效果差。(2)层多、层薄、层间间隔小,机械分层难度大。纯化油田纯化镇组纵向100米含油井段内小层达25个,平均单层厚度1.1米,小于1米的占70%以上。砂层组之间隔层厚度4-5m,小层隔层厚度一般1-3m。机械分层酸化目前最多分三层,对于多薄层和层间间隔小的井,机械分层难度大,无法实现各层系均匀酸化。(3)岩性复杂,层间岩性差异明显,纯1组到纯5组,依次主要发育有粉砂岩、鲕粒灰岩、灰质砂岩、泥灰岩,岩性差异对酸液体系选择要求非常高。
2 分层酸化技术优化
2.1酸液体系
由于油层物性差异大,岩性类型不一,油层堵塞、污染各异,存在多种敏感性,因此必须根据不同储层岩性及堵塞类型,采取针对性的酸液体系,提高酸化适应性。
2.1.1常用酸液体系
纯梁采油厂常用的酸液体系有三种:
(1)有机土酸酸化技术.有机土酸由盐酸、氢氟酸、乙酸及酸化多功能添加剂组成,该技术具有溶蚀能力强,对油层伤的特点,主要用于解除新井钻井液污染及射孔伤害,提高近井地带堵塞。
(2)有机酸酸化技术.有机酸含有甲醛、氟化铵、有机羧酸盐等组分,经多级反应生成氢氟酸,达到深部酸化的目的。同时有机羧酸盐与地层中的钙、铁等离子络合,防止产生二次沉淀。该技术能有效地解除粘土膨胀、微粒运移造成的深部堵塞。
(3)多氢酸酸化工艺技术.多氢酸由复合膦酸与氟盐通过五级电离生成HF,对粘土具有物理吸附作用和化学吸附作用,通过吸附作用减缓酸液与粘土反应速度,实现缓速酸化和深部酸化目的。同时酸液具有阻垢、抑制沉淀生成的作用。该技术适合粘土含量非常高的油层深部基质酸化。
2.1.2酸液体系优选
应用StimPT酸化软件,建立地质模型,分析储层特点及伤害类型,选择针对性的酸液体系。
(1)建立地质模型.输入井身结构、储层参数及区块岩石类型及矿物组分等数据,建立储层地质模型。(2)酸液体系选择.通过输入储层岩性及岩性组成成分,计算储层温度,分析储层伤害类型及伤害程度,选择相应酸液体系。
2.2化学分层酸化
针对层系内储层物性、岩性的差异或者层间间距小,无法机械分层的井,开展技术调研,引进了氮气泡沫酸酸化和转向酸酸化两种工艺,配套形成了化学分层酸化技术。
2.3.1氮气泡沫酸酸化工艺
层内含水饱和度差异或者油水同层的储层,无法机械分层酸化,笼统酸化时,酸液会优先进入大孔道的水层,使得酸化后含水大幅上升,导致酸化低效无效。采用氮气泡沫酸酸化工艺,可实现抑水增油,提高酸化效果。
2.3.1.1氮气泡沫酸酸化原理
氮气泡沫酸酸化在常规酸液体系中加入起泡剂、稳泡剂和氮气,在地面形成以酸液为连续相、气泡为分散相的泡沫酸,连续注入地层,泡沫酸同时兼有泡沫流体性质和酸化能力,利用泡沫酸的分流特性实现酸液分流。泡沫流体对油水层具有选择性,“堵水不堵油”,泡沫流体遇油消泡,遇水稳定,对水层具有较强的封堵作用,对油层的封堵作用差,从而使酸液有选择性地进入油层,改善油层的酸化效果,防止对水层的过度酸化,避免了酸化后含水大幅上升。[2]
2.3.1.2氮气泡沫酸酸化应用情况
2012-2014年,应用氮气泡沫酸酸化工艺3井次,单井日产油6.9吨,实施后在液量相当的情况下,含水明显低于区块同类油井含水,起到了抑制含水大幅上升作用。
2.3.2转向酸酸化工艺.针对层系内储层物性、岩性的差异或者层间间距小,无法机械分层的井,应用转向酸酸化工艺,实现化学分流酸化。
2.3.2.1转向酸酸化原理.转向酸与盐酸或主体酸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形成混合酸液,酸化时,混合酸液首先进入高渗透层,随着混合酸液与油层反应,其浓度降低,粘度显著增大,使高渗层被暂时堵塞,酸液进入真正需要处理的中低渗透层,从而达到化学分层酸化的目的。[3]
3 实施效果
通过优化分层酸化技术,实现了纯梁低渗透薄互层油藏差异化改造,酸化效果显著。2012年-2014年,实施分层酸化46口井,当年累增产油28974吨。实施老井分层酸化30口,措施有效率90%,单井日增油3.0吨,单井当年累增油553吨。与同期老井笼统酸化对比,措施有效率提升20%,单井日增油增加1.6吨,单井当年累增油增加214吨。实施新井分层酸化16井次,单井日产油4.5吨,单井当年累产油774吨。与同期新井笼统酸化对比,单井日产油增加1.5吨,单井当年累产油增加333吨。
4 结论及认识
(1)开展酸液体系优选,满足了不同储层有差异的解堵需求,提高了酸液针对性。(2)配套应用化学分层酸化技术,实现了隔层小的多薄层精细改造。(3)通过分层酸化技术优化,实现了纯梁低渗透薄互层油藏的差异化改造,增产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李伟忠,孙伟峰.王庄油田强水敏油藏粘土矿物危害研究.西北地质,2005,38(4):86-93.
关键词:低渗透;薄互层;分层酸化
1 低渗透薄互层油藏酸化改造难点
纯梁采油厂低渗透薄互层油藏酸化主要有以下3个改造难点:
(1)层间、层内非均质性强,笼统酸化效果差。以纯化油田沙四上为例,各砂层组小层渗透率级差57.2,层间突进系数5.22,变异系数1.22。笼统酸化层间吸酸差异大,酸液主要进入中高渗透层,真正需要处理的低渗层吸酸少,导致酸化效果差。(2)层多、层薄、层间间隔小,机械分层难度大。纯化油田纯化镇组纵向100米含油井段内小层达25个,平均单层厚度1.1米,小于1米的占70%以上。砂层组之间隔层厚度4-5m,小层隔层厚度一般1-3m。机械分层酸化目前最多分三层,对于多薄层和层间间隔小的井,机械分层难度大,无法实现各层系均匀酸化。(3)岩性复杂,层间岩性差异明显,纯1组到纯5组,依次主要发育有粉砂岩、鲕粒灰岩、灰质砂岩、泥灰岩,岩性差异对酸液体系选择要求非常高。
2 分层酸化技术优化
2.1酸液体系
由于油层物性差异大,岩性类型不一,油层堵塞、污染各异,存在多种敏感性,因此必须根据不同储层岩性及堵塞类型,采取针对性的酸液体系,提高酸化适应性。
2.1.1常用酸液体系
纯梁采油厂常用的酸液体系有三种:
(1)有机土酸酸化技术.有机土酸由盐酸、氢氟酸、乙酸及酸化多功能添加剂组成,该技术具有溶蚀能力强,对油层伤的特点,主要用于解除新井钻井液污染及射孔伤害,提高近井地带堵塞。
(2)有机酸酸化技术.有机酸含有甲醛、氟化铵、有机羧酸盐等组分,经多级反应生成氢氟酸,达到深部酸化的目的。同时有机羧酸盐与地层中的钙、铁等离子络合,防止产生二次沉淀。该技术能有效地解除粘土膨胀、微粒运移造成的深部堵塞。
(3)多氢酸酸化工艺技术.多氢酸由复合膦酸与氟盐通过五级电离生成HF,对粘土具有物理吸附作用和化学吸附作用,通过吸附作用减缓酸液与粘土反应速度,实现缓速酸化和深部酸化目的。同时酸液具有阻垢、抑制沉淀生成的作用。该技术适合粘土含量非常高的油层深部基质酸化。
2.1.2酸液体系优选
应用StimPT酸化软件,建立地质模型,分析储层特点及伤害类型,选择针对性的酸液体系。
(1)建立地质模型.输入井身结构、储层参数及区块岩石类型及矿物组分等数据,建立储层地质模型。(2)酸液体系选择.通过输入储层岩性及岩性组成成分,计算储层温度,分析储层伤害类型及伤害程度,选择相应酸液体系。
2.2化学分层酸化
针对层系内储层物性、岩性的差异或者层间间距小,无法机械分层的井,开展技术调研,引进了氮气泡沫酸酸化和转向酸酸化两种工艺,配套形成了化学分层酸化技术。
2.3.1氮气泡沫酸酸化工艺
层内含水饱和度差异或者油水同层的储层,无法机械分层酸化,笼统酸化时,酸液会优先进入大孔道的水层,使得酸化后含水大幅上升,导致酸化低效无效。采用氮气泡沫酸酸化工艺,可实现抑水增油,提高酸化效果。
2.3.1.1氮气泡沫酸酸化原理
氮气泡沫酸酸化在常规酸液体系中加入起泡剂、稳泡剂和氮气,在地面形成以酸液为连续相、气泡为分散相的泡沫酸,连续注入地层,泡沫酸同时兼有泡沫流体性质和酸化能力,利用泡沫酸的分流特性实现酸液分流。泡沫流体对油水层具有选择性,“堵水不堵油”,泡沫流体遇油消泡,遇水稳定,对水层具有较强的封堵作用,对油层的封堵作用差,从而使酸液有选择性地进入油层,改善油层的酸化效果,防止对水层的过度酸化,避免了酸化后含水大幅上升。[2]
2.3.1.2氮气泡沫酸酸化应用情况
2012-2014年,应用氮气泡沫酸酸化工艺3井次,单井日产油6.9吨,实施后在液量相当的情况下,含水明显低于区块同类油井含水,起到了抑制含水大幅上升作用。
2.3.2转向酸酸化工艺.针对层系内储层物性、岩性的差异或者层间间距小,无法机械分层的井,应用转向酸酸化工艺,实现化学分流酸化。
2.3.2.1转向酸酸化原理.转向酸与盐酸或主体酸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形成混合酸液,酸化时,混合酸液首先进入高渗透层,随着混合酸液与油层反应,其浓度降低,粘度显著增大,使高渗层被暂时堵塞,酸液进入真正需要处理的中低渗透层,从而达到化学分层酸化的目的。[3]
3 实施效果
通过优化分层酸化技术,实现了纯梁低渗透薄互层油藏差异化改造,酸化效果显著。2012年-2014年,实施分层酸化46口井,当年累增产油28974吨。实施老井分层酸化30口,措施有效率90%,单井日增油3.0吨,单井当年累增油553吨。与同期老井笼统酸化对比,措施有效率提升20%,单井日增油增加1.6吨,单井当年累增油增加214吨。实施新井分层酸化16井次,单井日产油4.5吨,单井当年累产油774吨。与同期新井笼统酸化对比,单井日产油增加1.5吨,单井当年累产油增加333吨。
4 结论及认识
(1)开展酸液体系优选,满足了不同储层有差异的解堵需求,提高了酸液针对性。(2)配套应用化学分层酸化技术,实现了隔层小的多薄层精细改造。(3)通过分层酸化技术优化,实现了纯梁低渗透薄互层油藏的差异化改造,增产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李伟忠,孙伟峰.王庄油田强水敏油藏粘土矿物危害研究.西北地质,2005,38(4):8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