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珍珠都曾经是一粒沙子

来源 :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infa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次见到珍珠是在11岁那年的暑假,从小在山区长大的我去表姐家玩,表姐生活在海边。有一天,表姐给了我一颗珍珠,非常漂亮的一颗珍珠,我很喜欢,就问表姐:“这珠子是什么变的呀?”表姐说:“是沙子变的。”我很惊讶,“沙子变的?不可能啊!我家门口有那么多的沙子,我没看见哪粒沙子变成了珍珠啊!”表姐笑笑说:“真的是沙子变的,所有的珍珠,都曾经是一粒沙子。”渐渐地长大了,我终于知道表姐并没有骗我,所有的珍珠,真的都是起源于一粒沙子,一粒普普通通的沙子。
  他是在北方一座中等城市长大的,从小,就对古代文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此,他花费了很大精力,想方设法弄来一些书籍独自钻研,达到了痴迷忘我的境界。在别人眼里那些枯燥的古文字,在他眼中却是那样的鲜活可爱。就这样,他这方面的知识量不断增加,在校期间,就连老师遇到生僻难解的字都要向他请教。他本想考上大学继续深造,然而,由于严重偏科,1991年高考,他名落孙山。因家境贫困,他没能继续复读,而是进入一家胶管厂当了一名工人,为了糊口而辛勤劳作。工作很苦也很枯燥,但并没有磨灭他对理想的执著,他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继续一本本的研读古文字。1994年,他所在的工厂破产了,他一下子就没有了生活来源,为了生存,下岗的他打过各种各样的工,也做过各式各样的小生意,风雨交织的岁月流逝中,依然不变的是对知识的渴求。
  后来他成了家,有了妻儿,生活的开支就更大了,但他依然节衣缩食省出钱来买书看。为了能多赚一些钱,从2007年开始,他买了辆人力三轮车上街拉脚,这是一个重体力活,作为一个文弱书生,他为此付出了太多的辛酸,但这一切并没有让他意志消沉,他依然忘我的读书学习,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境界。在研究的同时,他把自己的学习心得写成文字,发表在了一些学术刊物上,这样便引起了一些专家学者的关注,因为不了解他的情况,大家尊称他这位靠卖苦力为生的三轮车夫为“教授”。
  2008年,因为在学术上的建树,他应邀参与了《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项目的整理工作,期间因其独树一帜的学术观点而引起了学术界更为广泛的关注。
  2009年,鉴于他在古文字方面的学术水平,裘锡圭等三名专家联名向国家教育部推荐,经研究,教育特批他以高中生学历报考博士研究生,开了建国以来的先例。
  最终,他以优异的成绩被复旦大学录取,实现了多年的梦想!他,名叫蔡伟,是辽宁省锦州市的一名人力三轮车夫!从三轮车夫到复旦博士,他完成了一次凤凰涅槃般的华丽转身,实现了对于平淡人生的壮丽超越。他本是一粒平凡的沙砾,但他没有让暗淡的生活环境使自身生锈,而是在平淡中坚守梦想,最终把自己打磨成了一颗熠熠闪光的珍珠!
  喜欢看电视台的名人访谈节目,因为这些节目能让我们了解到那些在舞台上光彩照人的明星背后的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在看这类节目的过程中,我注意到,许多现在大红大紫的明星,成名之前拥有的都是一个暗淡的人生角色:蒋雯丽成名前是自来水厂的一名普通女工;张曼玉成名前是商场的售货员;毛阿敏成名前是上海染化七厂的电工学徒;孙楠成名前是锅炉工;而大导演张艺谋成名前是陕西咸阳第八棉纺织厂的普通操车工……非但明星如此,读名人传记的过程中,发现许多伟人成名之前在生活中也都是普通角色:爱因斯坦成功之前是专立局的一个普通职员;福克纳曾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但他成功之前的职业是烧锅炉的工人;卢梭是伟大的哲学家,但他成功之前是一个流浪汉……
  长跑比赛中,决定名次的是运动员的拼搏和耐力,而不是起跑线,因为所有运动员的起跑线都是相同的。同样道理,决定一个人平庸或伟大的不是出身,而是他(她)为理想信念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没有人生来就光彩夺目,正如所有的珍珠都曾经是一粒沙子一样,所有的伟大都源自平凡,所有的辉煌都源自暗淡,古今中外的历史上,每个辉煌的背后,都隐藏着难以言喻的苦涩和艰辛。
  平淡的生活会消磨人的意志,让有些人渐渐的放弃了曾经的光荣与梦想;但也有一些人,在平淡的生活中依然坚守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在心中为自己的将来许下一个诺言,并为此而付出不断的努力,世界因此便有了平庸和伟大之分。其实,人世间并不缺少奇迹,而是缺少一颗自信的心,许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与成功失之交臂,这并非是命运之神不肯垂青于我们,而是由于我们对自己的未来缺乏足够的自信。
  茫茫人海中,我们都是一粒普普通通的沙子,但我们并不缺乏改写自身命运的能力,我们所缺的也许只是自信和努力!抬起头来吧!真的,不必因为我们只是一粒卑微的沙子而自卑,因为没有谁能阻挡我们迈向珍珠的脚步!相信自己,别把自己看得太低,虽然现在的我们只是一粒平凡而普通的沙子,但经过岁月的沉淀和苦难的磨砺,我们也终将会成为一颗光彩夺目的珍珠!
  (摘自《新一代》)
其他文献
哪个春天不绚烂?哪个少年不做梦?  更何况这春天正是花团锦绣、流光惊艳的开幕,而少年,正是纵横驰骋在那浩瀚时光驿道上的明日风光。春天尽可以华丽登场,跳一曲浓酽芳菲的舞蹈,少年也尽可以且歌且行,用灵动欢快的手指,描一幅七彩斑斓的梦想神话。  “黄粱美梦”“南柯一梦”,那是古时候迂腐羸弱书生的垂涎贪婪,而绝不同今日阳光少年的铮铮渴望。更何况春天的鲜花正艳,每一朵都张扬着一个果实鲜活的梦,你又何必瑟缩沉
期刊
中秋作为中国传统的节日,蕴含着强大的“思亲”、“思乡”情结,在这一天,无论身在何方,游子都心系家的方向,企盼合家团圆。而“团圆”与中国传统孝文化中的“父母在,不远游”也有异曲同工之处。父母健在的时候,儿女陪在父母身边也不失为一种“孝”。我们的近邻韩国则干脆把中秋节的英文名叫做“感恩节”,其中自然蕴含了“向父母感恩”的含义。  “孝”容易“顺”很难  讲述人:黄先生  孝文化是我们民族最优秀的传统之
期刊
一天放学后,我捧着书背英语单词。我最喜欢背单词了,因为我又可以和妈妈比赛单词背记了。  紧张的比赛开始了,我一笔一划地写着,却心不在焉。因为我们每个单元都进行比赛,妈妈却一次也没有赢过我。只见妈妈皱着眉头,非常认真地写着单词,似乎又在思考着什么,我心里得意极了,虽然背得不是很熟练,但每次妈妈错得总比我多,想到这里,我心里暗暗地笑了。果然,又像往常一样,妈妈再一次遗憾地输了。  爸爸回来了,我欢天喜
期刊
春天里,我拥抱过春光,亲吻过芬芳,送走过日暮,迎来过朝阳。可是,绵绵春雨中,时常一个人翘首以盼;柔柔春风里,时常一个人拭目以待。  春天,怀着对人间美好的憧憬,我种下希望的种子,祈盼着它生根发芽,并在每一个季节开出等待中的渴望:渴望春天不再有冬日遗留下来的料峭春寒,而应该处处春暖花开,所有阴暗的角落都能洒满阳光;渴望夏日里盛开着火热的激情,用那激情的火焰点燃生机勃发,烧毁猥琐,让那些蜷缩的灵魂把柔
期刊
深秋的傍晚,一阵风吹过,树上的黄叶纷纷落下,天气已经很凉了。在一个小区楼下,一位20来岁的小伙子额头上闪着汗珠,正从车上般着一箱鸡蛋,向五楼爬去。下来后,他的头发已被汗水打湿,但顾不上擦一把,他又抱起一箱鸡蛋,向另一栋楼走去……  他就是被网友和顾客称为“鸡蛋哥”的李轩,武汉人,2013年6月从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与医学专业本科毕业后,他放弃了月薪6000元的工作,在微博上卖起了土鸡蛋。  放着待
期刊
宋朝时,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位名相范仲淹,他虽然出身贫苦,自幼孤贫,却勤学苦读,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以真才实学成为著名的政治家,在文学史上还留下了许多彪炳史册的作品,是在困境之中崛起的典范。  出生于公元989年的范仲淹,还不满一岁父亲就离开了他,失去生活依赖的母亲谢氏只好改嫁山东淄州长山县一户姓朱的人家,而范仲淹也改姓为朱,在朱家长大。  从小,范仲淹就为自己树立了特别远大的目标,他希望有一天可以出
期刊
春天,在塞北想起江南。慢慢清晰并浮现出的是那些春光里的老人。昨日青青,今日苍苍,韶华白首之间,是漫长一生?还是恍然一瞬?  晨晓  四时的情趣,春天的晨晓最好。暗夜在天边的微光里醒来,飞鸟在朦胧的树影里醒来,人们在昨夜的落花里醒来。大地上,黑色渐渐隐去,绿色依稀蔓延。  火车在光影的交错中飞奔,开往江南的春天。一站站停停走走,穿过长长的隧道,越过茫茫田野。从乍暖还寒到春意盎然,从苍凉到翠绿。空间的
期刊
他是腾讯中的传奇人物,他鼓捣出的微信,诞生仅两年多,注册用户已突破3亿,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到底是怎样的牛人?  曾是“无业游民”  1987年,18岁的张小龙从湖南考入华中科技大学电信系。系里有几台当时还比较罕见的电脑,他经常整天坐在电脑前,玩得如痴如醉。一位姓向的教授曾经发明过一个“肿瘤诊断仪”,张小龙帮他编写过仪器的数据库。此举让他受到很多同学的崇拜。  1994年获硕士学位后,他到
期刊
十几年前,土地不像现在这般金贵和僧多粥少。如今即使家在农村,也只一人困守屁帘儿大的一块,上面插花一样间作套种,力求做到地尽其用。而那时候,大片大片的棉田,动辄绵延十几亩。绿油油的棉株,撑开巴掌大的叶子迎风招展,外行人看到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只有内行——包括我一眼看去,就颔首曰:“嗯,该修理了。”  说来惭愧,身为农家子弟,我浇地改不了地畦,打药背不动药筒,去捉虫也能被发育良好、身材丰满肉虫子吓
期刊
核心提示:1937年3月,西路军余部2000余人向石窝挺进。妇女团余部担负掩护总部向石窝山撤退的任务。敌人以大股兵力扑来,突然遭到妇女团的迎头痛击。敌人再次攻击时,妇女团战士用枪托、大刀、匕首、木棒、石头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有的赤手空拳把敌人的眼珠抠了出来,有的用嘴把敌人的耳朵、鼻子咬了下来。几经肉搏,终因寡不敌众,妇女团大部牺牲在敌人的马刀之下。  红四方面军的到来,对川陕地区的妇女来说,犹如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