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四方面军妇女团命运:1937年断后大部牺牲

来源 :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deyi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心提示:1937年3月,西路军余部2000余人向石窝挺进。妇女团余部担负掩护总部向石窝山撤退的任务。敌人以大股兵力扑来,突然遭到妇女团的迎头痛击。敌人再次攻击时,妇女团战士用枪托、大刀、匕首、木棒、石头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有的赤手空拳把敌人的眼珠抠了出来,有的用嘴把敌人的耳朵、鼻子咬了下来。几经肉搏,终因寡不敌众,妇女团大部牺牲在敌人的马刀之下。
  红四方面军的到来,对川陕地区的妇女来说,犹如黑暗中划破长空的闪电
  1932年底,红四方面军由鄂豫皖苏区西征入川,开辟川陕苏区。川陕苏区在发动工农群众参军参战的同时,掀起了妇女解放运动,参加苏维埃革命斗争的青壮年妇女,多达30万人。
  旧社会的川陕地区妇女,一直过着水深火热的日子,其地位之低下,劳动之繁重,生活之悲惨,较之男子尤甚。无论在经济、政治、文化上,她们均受封建礼教束缚,一切屈服于男权社会,含辛茹苦,充当生儿育女的工具。川北农村还普遍有娶童养媳的习俗,更使妇女遭受翁婆虐待,挨打受骂。
  红四方面军的到来,对广大川陕地区的妇女来说,犹如黑暗中划破长空的闪电。中共川陕省委为使妇女迅速摆脱旧势力、旧礼教的束缚,制订了一系列解放妇女的方针、政策和措施。
  川陕省委和省苏维埃先后在通江、巴中召开了三次妇女代表大会。省苏维埃办的妇女学校,先后培训了数百名干部,许多人后来成为根据地妇女解放的中坚力量。
  川陕苏区的妇女解放运动,使组建一支正规的红色妇女武装成为必然
  随着土地革命的深入、革命战争的胜利、人们思想的解放,广大农村妇女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当大批男子参军参战后,她们一面参加生产突击队、代耕队,“加紧耕耘,不荒苏区一寸土地”,一面参加洗衣队、缝纫队、运输队、担架队、宣传队和慰问队,以支援前线。
  川陕苏区轰轰烈烈而又扎实的妇女解放运动,使组建一支正规的红色妇女武装成为必然。1933年3月,妇女独立营在通江成立。1934年3月,在妇女独立营的基础上,组建了妇女独立团。到1935年春,又组建了妇女独立第二团,两个独立团共2000余人,直辖于红四方面军总部。其后,两个妇女独立团随军南下,几经转战,人员锐减。到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红四方面军对妇女武装作了整编,将身体合格的1000余人组成妇女抗日先锋团。
  川陕苏区的正规妇女武装,除了上述妇女独立团、妇女抗日先锋团外,还有总供给部的妇女工兵营、省妇女学校的妇女连、省保卫局的妇女看守队、军直的妇女独立连等。
  运输军用物资,是妇女武装的一项重要任务。转运伤病员是妇女武装又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1935年3月的一天,妇女独立团负责将总医院数千名伤病员转移到安全地区。在转运伤病员过程中,担架队在川西北马塘遭遇敌机空袭,战士苟秀英在炸弹呼啸而落时,毫不迟疑地扑向担架,保护了伤员,而自己却倒在血泊中。
  造桥、修路,为主力红军开辟前进道路,也是妇女武装的经常工作。一次,一个妇女连奉命架桥,战士们经过几个昼夜的努力,终于在深山峡谷间架起了几座木桥,但当部队正要从一座桥上通过时,发现桥桩被敌人破坏,这时候连长王学荣带领一个排,每人扛着一块木板,毅然跳进河中,迅速搭成一座人桥,使部队顺利通过。
  妇女抗日先锋团随红四方面军总部渡过黄河,浴血西征
  除上述任务外,妇女武装还参加剿匪,配合主力红军作战,书写了可歌可泣的一页。在剿匪斗争中,妇女武装获得了多次胜利。
  川陕苏区妇女武装参加的一次规模最大、战况最激烈的战斗,发生在理番县杂谷脑镇(今四川省理县城关镇)。
  1935年5月,一支妇女武装进驻杂谷脑镇。这里是藏民聚居地,当地一伙反动武装喇嘛与四川军阀狼狈为奸,凭借镇子西北的一座寺院与红军为敌。负责指挥作战的是王维舟、张琴秋。鉴于喇嘛庙位于半山腰,墙高壁厚,不利于仰攻,王维舟、张琴秋决定兵分两路:一路从正面佯攻;一路从后面迂回包抄,适时投入战斗,全歼了这股顽敌。
  1936年10月下旬,红四方面军总部率红五军、红九军、红三十军西渡黄河,尔后组成西路军。自此,妇女抗日先锋团作为西路军总部直属的一支部队,踏上了艰苦的西征历程。12月,妇女抗日先锋团大部集结,随红五军进驻临泽城。随后,妇女抗日先锋团三营随红五军三十九团、四十五团和西路军总部特务团2800余人向高台进发,并于1937年元旦攻克高台。1月20日,敌人全力向高台猛攻,凭借着优势兵力登上城楼。妇女团三营的战士们与敌人展开了搏斗:刀刃砍卷了就用石头砸;同敌人扭打在一起时,就用拳击、牙咬,直到坠楼同亡。当冲进城的敌人疯狂追捕女战士时,顽强不屈的女战士有的拉响了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有的撞墙牺牲。
  1937年3月,西路军余部2000余人向石窝挺进。妇女团余部担负掩护总部向石窝山撤退的任务。敌人以大股兵力扑来,突然遭到妇女团的迎头痛击。敌人再次攻击时,妇女团战士用枪托、大刀、匕首、木棒、石头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有的赤手空拳把敌人的眼珠抠了出来,有的用嘴把敌人的耳朵、鼻子咬了下来。几经肉搏,终因寡不敌众,妇女团大部牺牲在敌人的马刀之下。
  3月中旬,西路军余部一部由李先念、程世才率领向西行进。此时,妇女团已不足300人。行至康隆时,又遭敌人袭击,大部分被冲散,妇女团只剩下几十个人了。饥饿和寒冷的女战士在一起烧火取暖时,又被寻烟觅迹的敌人包围,全部被捕。
  川陕妇女武装自1933年春成立,到1936年出川北上,经历了极其艰苦的悲壮历程。她们战斗于大巴山区、嘉陵江畔、雪山草地、河西走廊,无论是在集中还是在分散的条件下,无论是在执勤还是在战斗的岗位上,无论是在苏区还是在长征途中,总是满怀着对革命的壮志豪情,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她们建立的丰功伟业,将永远光耀史册。
  (摘自《党史博览》)
其他文献
盛夏的骄阳炙烤着大地,被一条条地埂分割开的红土地中渐渐迷漫起淡淡的青烟。大片的玉米和高粱卷起了长长的叶片,无力地躲避着阳光的青睐。向日葵也不再高高仰起漂亮的脸庞,只有稻田中的秧苗依然散发着刺目的绿色,在炽热的阳光下孕育着稻谷,散发出阵阵清香。闷热的空气被紧紧地捂在这田野的上空,没有一丝风能游离到其间,好似要将这片土地和土地上的一切生物都蒸熟一般。  夏日的正午,四处撒野的狗儿们被热浪赶回了家中,伸
期刊
哪个春天不绚烂?哪个少年不做梦?  更何况这春天正是花团锦绣、流光惊艳的开幕,而少年,正是纵横驰骋在那浩瀚时光驿道上的明日风光。春天尽可以华丽登场,跳一曲浓酽芳菲的舞蹈,少年也尽可以且歌且行,用灵动欢快的手指,描一幅七彩斑斓的梦想神话。  “黄粱美梦”“南柯一梦”,那是古时候迂腐羸弱书生的垂涎贪婪,而绝不同今日阳光少年的铮铮渴望。更何况春天的鲜花正艳,每一朵都张扬着一个果实鲜活的梦,你又何必瑟缩沉
期刊
中秋作为中国传统的节日,蕴含着强大的“思亲”、“思乡”情结,在这一天,无论身在何方,游子都心系家的方向,企盼合家团圆。而“团圆”与中国传统孝文化中的“父母在,不远游”也有异曲同工之处。父母健在的时候,儿女陪在父母身边也不失为一种“孝”。我们的近邻韩国则干脆把中秋节的英文名叫做“感恩节”,其中自然蕴含了“向父母感恩”的含义。  “孝”容易“顺”很难  讲述人:黄先生  孝文化是我们民族最优秀的传统之
期刊
一天放学后,我捧着书背英语单词。我最喜欢背单词了,因为我又可以和妈妈比赛单词背记了。  紧张的比赛开始了,我一笔一划地写着,却心不在焉。因为我们每个单元都进行比赛,妈妈却一次也没有赢过我。只见妈妈皱着眉头,非常认真地写着单词,似乎又在思考着什么,我心里得意极了,虽然背得不是很熟练,但每次妈妈错得总比我多,想到这里,我心里暗暗地笑了。果然,又像往常一样,妈妈再一次遗憾地输了。  爸爸回来了,我欢天喜
期刊
春天里,我拥抱过春光,亲吻过芬芳,送走过日暮,迎来过朝阳。可是,绵绵春雨中,时常一个人翘首以盼;柔柔春风里,时常一个人拭目以待。  春天,怀着对人间美好的憧憬,我种下希望的种子,祈盼着它生根发芽,并在每一个季节开出等待中的渴望:渴望春天不再有冬日遗留下来的料峭春寒,而应该处处春暖花开,所有阴暗的角落都能洒满阳光;渴望夏日里盛开着火热的激情,用那激情的火焰点燃生机勃发,烧毁猥琐,让那些蜷缩的灵魂把柔
期刊
深秋的傍晚,一阵风吹过,树上的黄叶纷纷落下,天气已经很凉了。在一个小区楼下,一位20来岁的小伙子额头上闪着汗珠,正从车上般着一箱鸡蛋,向五楼爬去。下来后,他的头发已被汗水打湿,但顾不上擦一把,他又抱起一箱鸡蛋,向另一栋楼走去……  他就是被网友和顾客称为“鸡蛋哥”的李轩,武汉人,2013年6月从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与医学专业本科毕业后,他放弃了月薪6000元的工作,在微博上卖起了土鸡蛋。  放着待
期刊
宋朝时,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位名相范仲淹,他虽然出身贫苦,自幼孤贫,却勤学苦读,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以真才实学成为著名的政治家,在文学史上还留下了许多彪炳史册的作品,是在困境之中崛起的典范。  出生于公元989年的范仲淹,还不满一岁父亲就离开了他,失去生活依赖的母亲谢氏只好改嫁山东淄州长山县一户姓朱的人家,而范仲淹也改姓为朱,在朱家长大。  从小,范仲淹就为自己树立了特别远大的目标,他希望有一天可以出
期刊
春天,在塞北想起江南。慢慢清晰并浮现出的是那些春光里的老人。昨日青青,今日苍苍,韶华白首之间,是漫长一生?还是恍然一瞬?  晨晓  四时的情趣,春天的晨晓最好。暗夜在天边的微光里醒来,飞鸟在朦胧的树影里醒来,人们在昨夜的落花里醒来。大地上,黑色渐渐隐去,绿色依稀蔓延。  火车在光影的交错中飞奔,开往江南的春天。一站站停停走走,穿过长长的隧道,越过茫茫田野。从乍暖还寒到春意盎然,从苍凉到翠绿。空间的
期刊
他是腾讯中的传奇人物,他鼓捣出的微信,诞生仅两年多,注册用户已突破3亿,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到底是怎样的牛人?  曾是“无业游民”  1987年,18岁的张小龙从湖南考入华中科技大学电信系。系里有几台当时还比较罕见的电脑,他经常整天坐在电脑前,玩得如痴如醉。一位姓向的教授曾经发明过一个“肿瘤诊断仪”,张小龙帮他编写过仪器的数据库。此举让他受到很多同学的崇拜。  1994年获硕士学位后,他到
期刊
十几年前,土地不像现在这般金贵和僧多粥少。如今即使家在农村,也只一人困守屁帘儿大的一块,上面插花一样间作套种,力求做到地尽其用。而那时候,大片大片的棉田,动辄绵延十几亩。绿油油的棉株,撑开巴掌大的叶子迎风招展,外行人看到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只有内行——包括我一眼看去,就颔首曰:“嗯,该修理了。”  说来惭愧,身为农家子弟,我浇地改不了地畦,打药背不动药筒,去捉虫也能被发育良好、身材丰满肉虫子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