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9月23日-25日,由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区域旅游开发专业委员会、沈阳师范大学、沈阳市旅游局主办,《旅游学刊》编辑部、北京旅游学会、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青岛大学旅游学院协办,沈阳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棋盘山国际旅游开发区承办的“第十一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在沈阳召开。来自全国各地40多家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9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提交论文58篇,从多学科、多角度对区域旅游开发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
会议一如既往地重视与地方政府及相关单位的合作。经常务理事会讨论,下届会议将由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承办。
一、论文主题与主要观点综述
本次会议提交论文主要涉及区域旅游开发理论与方法、区域旅游经济整合、国内外区域旅游开发案例、区域旅游竞争与合作、区域旅游规划与市场开发、区域旅游开发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等多个方面。
(1)区域旅游开发的理论与方法研究。理论与方法是区域旅游开发研究的基石,本次会议此类论文数量较少,但具有一定理论深度。李悦铮、李时以辽宁省为对象,按照区域旅游竞争力的指标体系,运用调查法、竞争力模拟法等对其旅游竞争力进行了多层面的评价,并把辽宁与国内11个沿海省市进行对比,明确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邓屏以杭州休博会主园区全面引入民营资本案例为切入点,以产权国有化和产权民营化不同投资主体的不同经营目标为分析框架,建立了“投入一产出”内生机制模型,并运用模型比较昆明、沈阳世博会和杭州休博会,认为产权民营化能够实现企业利润和社会福利最大化,是新阶段我国区域旅游开发的首选策略。此外,陈文君对乡村旅游、王忠丽对休闲产业、孙诗靓对社区旅游等进行了探讨。
(2)区域旅游经济整合研究。此类论文数量较多,主要是针对某一区域旅游经济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王三北从打造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角度,提出西北五省区区域旅游产品框架结构的构建,必须遵循先进的理念、认真研究旅游市场需求趋势的变化、综合考虑资源空间结构特点,树立大区域观念,形成区域聚集优势,把各省区纳入到大区、全国、国际旅游环线中,共同推出各具特色的综合旅游产品。徐德宽、康海钧研究了武汉实现“资源市场化、产业集团化、运营资本化和品牌多元化”的途径方法和影响;谢春山等讨论了辽宁旅游产业的区域特征,并提出了区域整合的路径;王明星以广东省肇庆市为例,探讨了历史文化资源与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关联性;王伟伟认为整合沈阳世博会自身资源,与棋盘山旅游开发区联动发展,构建沈阳大旅游圈是增强沈阳世博会可持续发展后劲的关键。
(3)国内外区域旅游开发案例研究。程道品以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广西恭城县红岩村为例,详细介绍了其乡村旅游发展历程,总结了乡村旅游开发的四大特色和三条举措,并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旅游循环经济、旅游扶贫方面分析了旅游开发的三大效应,并提出了制定旅游发展规划、建立利益协调机制、丰富旅游活动项目、加强旅游管理、打造红岩品牌等5点建议。陆景武剖析了关岛区域旅游开发的国际经验;肖星等分析了海南省琼海市旅游发展的资源条件、产业基础、战略思路等,认为其可以作为海滨城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成功范例;王跃伟等则以舟山为例,探讨了海岛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4)区域旅游合作与竞争研究。马波认为旅游业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持续转型的特点,中国主要的旅游城市或地区已开始进入目的地发展和区域旅游发展的高级阶段,探讨了区域旅游合作的市场互换、市场共享、要素协同和一体化发展4种基本模式,认为一体化发展是区域旅游合作的高级形式和最终目标,并提出中日韩3国具有构建旅游合作体的基本条件,三方当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推进这个巨大工程;张文建、徐露农对国内外区域旅游合作发展研究与发展模式作了系统综述和比较,指出了目前研究的不足之处及其未来的发展变化;杨振之分析了旅游目的地与旅游过境地在竞争与合作中产业定位和空间布局等重大问题对两地在旅游开发、投资等方面的影响;乌兰则提出在协调发展理念下实现区域旅游合作,就必须建立区域旅游合作的协调机制,其中加强区域旅游规划、实现政府间合作、组建合作协调机构和构建信息网络平台是关键环节。此外,郑耀星对海峡合作背景下的福州旅游发展、李平生对京津冀区域旅游合作、蒋长对行政边界地区的旅游整合等提出了新的见解。
(5)区域旅游规划与市场开发研究。德村志成通过对访中日本游客多年统计数据的分析,指出从市场规模和经济实力而言,实际到访的人数和市场的潜在及显在实力相比,不如预期的大,进而剖析原因、提出建议;罗浩结合江苏沿江旅游规划,提出了该项目的融资原则、渠道以及具体的融资政策建议;陈敬堂以广东怀集县为例,探讨了县域旅游规划如何进一步深化的问题;师守祥提出了西藏旅游产业定位与开发的新思路;何雨基于客源市场调查结果,分析了上海城郊旅游的发展;张立生比较了旅游客源市场等级划分理论,对其应用提出了新看法。
(6)区域旅游开发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研究。肖升设计和阐述了旅游产业驱动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动力机制整合模型,并对提供旅游产品和服务的不同企业的作用机制分类加以阐释;尹德涛则依据辽宁省自身的特点,提出其应重点开发的旅游产品和设施,并指出在城市规划方面兼顾旅游景观布局,避免产业布局与建设对旅游景观的负面影响。
此外,吴必虎就最佳旅游城市标准及其对城市旅游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隋鑫对近年来国外有关区域气候变化及特殊天气事件对游客个体行为及目的地旅游需求的影响研究新进展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理论梳理;郑建瑜就世博会大型文化娱乐活动的策划与管理方面做了初步研究;陈广万就赣州、汀洲、梅州客家文化的差异,提出了闽粤赣边区大旅游发展的新思路。
二、会议特点与区域旅游开发研究展望
此次研讨会提交的论文,较之历次会议,表现出两大特点:一是区域旅游开发研究正在逐步走向细化、深化,二是区域旅游开发研究的实践导向明显。就前者而言,首先表现在对区域旅游产业经济整合的研究上,如对辽宁旅游产业的区域特征与区域整合的研究、基于系统理论对行政边界地区旅游整合探索、对沈阳后世博会区域资源整合的研究等;其次,表现在对模式模型等理论与方法的总结上,如对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旅游业驱动机制模型的研究、对区域旅游合作发展研究与发展模式的述评、对区域海岛旅游开发模式的研究等;再次,也表现在研究内容的宽泛上,如对辽宁旅游网站发展模式与策略的研究、对区域气候变迁与特殊天气事件对目的地旅游需求影响研究新进展等。
本次研讨会提交论文的另一大特点实践导向明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应用案例研究方法的论文占有相当数量,如以关岛为例对国际区域旅游开发的个案研究、对恭城县红岩村乡村旅游的评析、对海南琼海市旅游可持续发展范例的分析、对浙江舟山市海岛旅游开发的案例研究等。其二,重视对实践中热点问题和特种现象的研究,如对最佳旅游城市标准及其对城市旅游发展影响的研究、对我国现代乡村旅游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探讨的研究、从沈阳休闲旅游城市定位问题出发对休闲时代区域旅游开发的探讨、以杭州休博会主园区为例对区域旅游开发产权民营化的研究等。
总体而言,本次会议提交的论文研究内容广,角度宽,涉及诸多学科,为今后区域旅游开发的研究提供了多种思路,也反映了当前我国区域旅游开发研究的新动向。同时,一大批具有经济学、管理学、生态学、人类学以及历史等学科背景的青年学者的加入,为区域旅游开发研究注入了新的学术空气,并在研究视角、研究深度、研究方法等方面引起了一系列变化。随着我国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大趋势,区域旅游开发实践也进入新阶段、面临新形势,加之学科自身发展的新要求,区域旅游开发研究必须相应地发生转变,未来区域旅游开发研究应逐步走向深化、转化和国际化。
[责任编辑:吴巧红;责任校对:王玉洁]
会议一如既往地重视与地方政府及相关单位的合作。经常务理事会讨论,下届会议将由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承办。
一、论文主题与主要观点综述
本次会议提交论文主要涉及区域旅游开发理论与方法、区域旅游经济整合、国内外区域旅游开发案例、区域旅游竞争与合作、区域旅游规划与市场开发、区域旅游开发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等多个方面。
(1)区域旅游开发的理论与方法研究。理论与方法是区域旅游开发研究的基石,本次会议此类论文数量较少,但具有一定理论深度。李悦铮、李时以辽宁省为对象,按照区域旅游竞争力的指标体系,运用调查法、竞争力模拟法等对其旅游竞争力进行了多层面的评价,并把辽宁与国内11个沿海省市进行对比,明确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邓屏以杭州休博会主园区全面引入民营资本案例为切入点,以产权国有化和产权民营化不同投资主体的不同经营目标为分析框架,建立了“投入一产出”内生机制模型,并运用模型比较昆明、沈阳世博会和杭州休博会,认为产权民营化能够实现企业利润和社会福利最大化,是新阶段我国区域旅游开发的首选策略。此外,陈文君对乡村旅游、王忠丽对休闲产业、孙诗靓对社区旅游等进行了探讨。
(2)区域旅游经济整合研究。此类论文数量较多,主要是针对某一区域旅游经济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王三北从打造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角度,提出西北五省区区域旅游产品框架结构的构建,必须遵循先进的理念、认真研究旅游市场需求趋势的变化、综合考虑资源空间结构特点,树立大区域观念,形成区域聚集优势,把各省区纳入到大区、全国、国际旅游环线中,共同推出各具特色的综合旅游产品。徐德宽、康海钧研究了武汉实现“资源市场化、产业集团化、运营资本化和品牌多元化”的途径方法和影响;谢春山等讨论了辽宁旅游产业的区域特征,并提出了区域整合的路径;王明星以广东省肇庆市为例,探讨了历史文化资源与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关联性;王伟伟认为整合沈阳世博会自身资源,与棋盘山旅游开发区联动发展,构建沈阳大旅游圈是增强沈阳世博会可持续发展后劲的关键。
(3)国内外区域旅游开发案例研究。程道品以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广西恭城县红岩村为例,详细介绍了其乡村旅游发展历程,总结了乡村旅游开发的四大特色和三条举措,并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旅游循环经济、旅游扶贫方面分析了旅游开发的三大效应,并提出了制定旅游发展规划、建立利益协调机制、丰富旅游活动项目、加强旅游管理、打造红岩品牌等5点建议。陆景武剖析了关岛区域旅游开发的国际经验;肖星等分析了海南省琼海市旅游发展的资源条件、产业基础、战略思路等,认为其可以作为海滨城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成功范例;王跃伟等则以舟山为例,探讨了海岛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4)区域旅游合作与竞争研究。马波认为旅游业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持续转型的特点,中国主要的旅游城市或地区已开始进入目的地发展和区域旅游发展的高级阶段,探讨了区域旅游合作的市场互换、市场共享、要素协同和一体化发展4种基本模式,认为一体化发展是区域旅游合作的高级形式和最终目标,并提出中日韩3国具有构建旅游合作体的基本条件,三方当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推进这个巨大工程;张文建、徐露农对国内外区域旅游合作发展研究与发展模式作了系统综述和比较,指出了目前研究的不足之处及其未来的发展变化;杨振之分析了旅游目的地与旅游过境地在竞争与合作中产业定位和空间布局等重大问题对两地在旅游开发、投资等方面的影响;乌兰则提出在协调发展理念下实现区域旅游合作,就必须建立区域旅游合作的协调机制,其中加强区域旅游规划、实现政府间合作、组建合作协调机构和构建信息网络平台是关键环节。此外,郑耀星对海峡合作背景下的福州旅游发展、李平生对京津冀区域旅游合作、蒋长对行政边界地区的旅游整合等提出了新的见解。
(5)区域旅游规划与市场开发研究。德村志成通过对访中日本游客多年统计数据的分析,指出从市场规模和经济实力而言,实际到访的人数和市场的潜在及显在实力相比,不如预期的大,进而剖析原因、提出建议;罗浩结合江苏沿江旅游规划,提出了该项目的融资原则、渠道以及具体的融资政策建议;陈敬堂以广东怀集县为例,探讨了县域旅游规划如何进一步深化的问题;师守祥提出了西藏旅游产业定位与开发的新思路;何雨基于客源市场调查结果,分析了上海城郊旅游的发展;张立生比较了旅游客源市场等级划分理论,对其应用提出了新看法。
(6)区域旅游开发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研究。肖升设计和阐述了旅游产业驱动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动力机制整合模型,并对提供旅游产品和服务的不同企业的作用机制分类加以阐释;尹德涛则依据辽宁省自身的特点,提出其应重点开发的旅游产品和设施,并指出在城市规划方面兼顾旅游景观布局,避免产业布局与建设对旅游景观的负面影响。
此外,吴必虎就最佳旅游城市标准及其对城市旅游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隋鑫对近年来国外有关区域气候变化及特殊天气事件对游客个体行为及目的地旅游需求的影响研究新进展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理论梳理;郑建瑜就世博会大型文化娱乐活动的策划与管理方面做了初步研究;陈广万就赣州、汀洲、梅州客家文化的差异,提出了闽粤赣边区大旅游发展的新思路。
二、会议特点与区域旅游开发研究展望
此次研讨会提交的论文,较之历次会议,表现出两大特点:一是区域旅游开发研究正在逐步走向细化、深化,二是区域旅游开发研究的实践导向明显。就前者而言,首先表现在对区域旅游产业经济整合的研究上,如对辽宁旅游产业的区域特征与区域整合的研究、基于系统理论对行政边界地区旅游整合探索、对沈阳后世博会区域资源整合的研究等;其次,表现在对模式模型等理论与方法的总结上,如对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旅游业驱动机制模型的研究、对区域旅游合作发展研究与发展模式的述评、对区域海岛旅游开发模式的研究等;再次,也表现在研究内容的宽泛上,如对辽宁旅游网站发展模式与策略的研究、对区域气候变迁与特殊天气事件对目的地旅游需求影响研究新进展等。
本次研讨会提交论文的另一大特点实践导向明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应用案例研究方法的论文占有相当数量,如以关岛为例对国际区域旅游开发的个案研究、对恭城县红岩村乡村旅游的评析、对海南琼海市旅游可持续发展范例的分析、对浙江舟山市海岛旅游开发的案例研究等。其二,重视对实践中热点问题和特种现象的研究,如对最佳旅游城市标准及其对城市旅游发展影响的研究、对我国现代乡村旅游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探讨的研究、从沈阳休闲旅游城市定位问题出发对休闲时代区域旅游开发的探讨、以杭州休博会主园区为例对区域旅游开发产权民营化的研究等。
总体而言,本次会议提交的论文研究内容广,角度宽,涉及诸多学科,为今后区域旅游开发的研究提供了多种思路,也反映了当前我国区域旅游开发研究的新动向。同时,一大批具有经济学、管理学、生态学、人类学以及历史等学科背景的青年学者的加入,为区域旅游开发研究注入了新的学术空气,并在研究视角、研究深度、研究方法等方面引起了一系列变化。随着我国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大趋势,区域旅游开发实践也进入新阶段、面临新形势,加之学科自身发展的新要求,区域旅游开发研究必须相应地发生转变,未来区域旅游开发研究应逐步走向深化、转化和国际化。
[责任编辑:吴巧红;责任校对:王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