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十大名书房,你知道几个?

来源 :科学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lfseas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文脉,源于家庭、起于书房。从“陋室”“聊斋”到“饮冰室”“菊香书屋”,现代人的家风、家学、家教中,或多或少都有它们的“影子”。由此寻根,中国史上十大名书房,你知道几个?
   陋室:《陋室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名作,生活中,他把自己的书房取名为“陋室”。“陋室”何陋之有?论景,有“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宁静雅致;论情,有“淡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君子之交。
   老学庵:南宋诗人陆游晚年蛰居于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取“师老而学如秉烛夜行”之语,他将自己的书斋命名为“老学庵”,以示活到老学到老的决心和信念。
   七录斋:明代著名学者张溥一生好学,他读书有一个习惯:边读边抄,抄后即烧,如此反复,竟至7次。这种读书方法旷古绝有,其目的是为了让所读之书烂熟于心,增强记忆。
   聊斋:清人蒲松龄应试落第后,喜欢请人到书斋闲谈,然后根据闲谈讲的故事加工整理成小说。所以,他称自己的书斋为“聊斋”。《聊斋志异》就是在“聊斋”里写成的。
   求阙斋:在《求阙斋记》中,曾国藩道出自己把书房命名为“求阙斋”的原因是要警醒自己不必过于追求“满盈”,戒贪戒嗔,更勿乐极生悲。
   饮冰室:这是近代学者梁启超的书房名。“饮冰”一词出自《庄子·人间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原意是比喻自己内心之忧虑。当年,梁启超受光绪皇帝圣命,竭力维新变法。面对国家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梁启超内心的焦灼和困窘可想而知,如何解其“内热”?唯有“饮冰”方能解之。
   绿林书屋:作家鲁迅的生活和书血肉相连。最耳熟能详的是其少年时代的“三味书屋”,但伴随其成长的则是绍兴的“补树书屋”,以及北京的“绿林书屋”。鲁迅因为支持学生爱国运动,而被诬为“学匪”。鲁迅针锋相对,遂把自己的书屋“俟堂”更名为“绿林书屋”。“绿林”意即强盗,“绿林书屋”意即“学匪、强盗寓所”。
   菊香书屋:菊香书屋,藏书之钜,可谓一代伟人毛泽东酷爱读书的见证。对他来说,读书贵在持之以恒,不是简单靠兴趣支配的,也不仅是为了工作需要,而是一种基本的生活态度。
   有不为斋:林语堂一生受儒家“有为”思想的影响,也欣赏道家的“无为”。所以他的生活态度是以“有为”为中心,但往往也有“不为”的事。故他将自己的书房取名为“有不为斋”。林语堂后来根据在“有不为斋”的感悟写出了《有不为斋文集》或称《有不为斋随笔》。
   缘缘堂:现代作家丰子恺早年在故乡浙江桐乡筑有“缘缘堂”,内有楹联曰:“草草杯盘供语笑,昏昏灯火话平生。”这是借用了宋代王安石之妹的诗句。据说,丰子恺当年常邀老友在斋内闲谈人生,直至上灯不散。火油灯暗淡平和的光线,笼罩了座中人的感情,长夜闲谈,另有一番诗情画意。
其他文献
“低碳生活”就是倡导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低碳一族”正以自己生活细节的改变证明:气候变化已经不再只是环保主义者、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关心的问题,而是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在提倡健康生活已成潮流的今天,“低碳生活”不再只是一种理想,更是一种值得期待的新的生活方式。   办公篇   多用电子邮件、MSN、QQ等即时通讯工具,少用打印机和传真机。   在午餐休息时和下班后关闭电脑及显示器,这
期刊
现在新闻媒体上出现频率越来越高的一个词汇就是低碳。百度一下得到的解释是: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相信大家对于温室效应、全球变暖这两个词一定不陌生。营造一个低碳的生活环境,不仅是为了我们自己,更是为了造福后代。那我们应怎样做到低碳生活?   1.走路或骑车上班   如果你的居住地距离单位并不十分遥远,请步行或骑自行车上班。你会收获新鲜的空气、沿途的风景以及越来越健康的身体。 
期刊
他出生于1957年12月29日的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正如大多数摩羯座的人一样,他拥有超常的勤奋、毅力和抱负,对现实和困境毫不妥协、始终如一。   18岁的时候,他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凭借发表的Cell论文(第一作者)、优秀的医学院入学(MCAT)分数和丰富的实验室经验,他自信地申请了众多医学院。但最后只有芝加哥大学录取了他,他的父母是该校的校友。   40岁那年,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
期刊
经济低碳化的背景和内涵   1972年,罗马俱乐部就发表了《增长的极限》这个重要的报告。报告对工业化进行了反思,认为环境污染会对人类未来造成威胁。   1992年,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上,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明确提出了要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把控制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上升作为国际共同的义务和责任,这样,低碳化就正式写入各国经济发展的纲领之中。   从1992年讨论世界气候变
期刊
书籍于我,宛如衣食,每日必读。特别是临睡前的夜读,仿佛是为一天画上句号。   最近入手一本《记忆的味道》,开篇的《恋恋红烧肉》就打动了我,是外婆做的红烧肉啊!还有《小巷里的爆米花老人》《与梦想有关的鱼》等。   对于很多人来说,童年的记忆一定和吃有关,我喜欢这本书,里面有我的故事,有我念念不忘的感情和心境。稍纵即逝的童年时光,而今再回味,脑海中是挥之不去的家乡味道,食物唤醒了本已尘封的记忆。每天晚
期刊
有人说,基础、基础,何时是了?天天打基础,何时是够?据华罗庚看来,要真正打好基础,有两个必经的过程,即“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过程。“由薄到厚”是学习、接受的过程,“由厚到薄”是消化、提炼的过程。   譬如我们读一本书,厚厚的一本,加上自己的注解,就愈读愈厚,我们所知道的东西也就“由薄到厚”了。但是,这个过程主要是个接受和记忆的过程,“学”并不到此为止,“懂”并不到此为透。要真正学会懂还必须经
期刊
20世纪60年代,当时还只有二十五六岁的理查德·梅比在伦敦的企鹅出版社做编辑,办公室位于一个城乡结合部,外面有大片的垃圾场,上面长满了杂草。午休时,梅比常在这片荒草丛中散步,一边为杂草的繁茂昌盛而惊叹,一边从这片废墟中感到重生的力量。   近40年后,梅比早已是英国著名的博物学作家和主持人,这段经历不仅成为他与植物世界结缘的起点,还永久地影响了他对那些被蔑称为“杂草”的植物的态度,也促使他撰写了这
期刊
为做好2015低碳发展高峰论坛低碳技术讲座,论坛特别邀请国内高水平专家,围绕新能源利用技术、大规模储能技术、超净燃煤发电技术、低热值煤洁净利用技术、二氧化碳利用技术、低碳生活利用技术等,在省内部分代表性高校、中小学组织相关讲座,内容涵盖专业研讨和科学普及。  周又红:“绿色环保36计” 人人环保为上策  专家名片   周又红,中国科协青少年部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专家。曾荣获全国
期刊
峦舞峰跃的群山、潺潺不息的河水、万木争秀的树木、娇艳浓密的花草、四处飘香的硕果、干净整洁的街道、蔚蓝深邃的天空……太谷儿女用一双巧手在这片久负盛名的土地上描绘出了一幅幅油画般的美好景致。绿色,已成为太谷最醉人的底色,也是太谷儿女一直以来共同的期盼。当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县的号角吹响,更激励着太谷儿女在由绘制蓝图到实践理想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太谷县位于山西省晋中盆地东北部,近年来,太谷县认真贯彻落
期刊
科学导报讯 记者耿倩 10月20日,记者从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山西煤化所)获悉,由该所侯相林研究员带领的研究团队提出的选择性断键降解回收热固性树脂的新思路,并利用配位不饱和或弱配位的金属离子选择性地断裂树脂化学键,实现了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高效降解和全成分回收。  纤维增强热固性树脂复合材料,特别是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及玻璃纤维增强不饱和聚酯树脂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