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我的《平安世界》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qxcic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众痴迷于摄影的工艺和技术,这种情况很常见。从摄影术诞生之初便是如此,那时摄影师掌握了广泛的化学和科学知识。
  170多年来,我们对待照片制作一直非常严肃。难道现代工艺的复杂程度低于1839年摄影诞生之时吗?柯达一度承诺:“你拍下照片,剩下的交给我们。”难道数码技术的进步让影像之于大众比那个时代更唾手可得吗?
  无论今天摄影的便捷性达到了多么广泛的程度,技术并未令工艺简化。不仅如此,我们都在追赶最新的软件和产品,这些都养肥了那些热衷于不断让我们感到自己过时了的行业。
  就目前的作品而言,我始终用多年来担任摄影师时拍摄并积累起来的胶片影像扫描成底片进行创作。凭借我出色的扫描技术,搭配最新款哈苏Flextigh扫描仪,可以产生极佳的效果。
  这组《平安世界》照片都是通过底片扫描后创作的,胶片主要有35毫米和6×12厘米底片,后者由我的中画幅全景相机Nobhex拍摄——这是我最喜欢的,而且也是我所见过的光学领域的最高成就!(带有旋转镜头的相机,真的很了不起!)
  因为我学习过各种摄影史上的印放工艺,于是我在自己的作品中采用了很多传统印放工艺,例如重铬酸盐树胶技艺。我现在的扫描仪为更好地应用这些技艺提供了物质基础。扫描使我可以把它们印放得更大,超过我原本用接触印相工艺所能达到的尺幅,也使影像效果改善得甚至比传统工艺更好。
  我将胶片或照片扫描成首选的16位解析度,然后用Photoshop软件来处理,期待印放出样片来。我首选的纸张是德国哈尼姆勒的两种纸面:博物馆蚀刻艺术纸和纯棉摄影纸。
  对于实体打印机而言,我很喜欢爱普生STYLUS PRO 9900及其HDR世纪彩虹墨水。我并非暗示这是当今最好的打印机——那只不过是我手边可用的棚,器,而且工作出色。如果未来有更好的选择,我也会更换的。
  数字影像技术的一大贡献,是提高了彩色照片的耐久性,对于我而说,除此以外,我还可以用PhotoShop软件来改进色彩控制——我原本主要从事黑白摄影,但如今我又找到了回归彩色摄影的方式。今天,我发现自己的黑白作品从大约95%减少到25%。数字时代彩色照片的耐久性和色调范围实在是太棒了,使我无法放弃!
  对于摄影师来说,还有什么是数码技术无法提供的呢?那就是“如何用摄影的眼光来观看”。广角镜头使画面夸张变形、长焦镜头压缩画面等的意义,是有必要掌握的。还记得大家在开始学习摄影时如何练习控制景深和快门速度吗?这些似乎已被忘记。而且不再被认为是“必须知道的”。如果没有这类知识,你怎么能真正利用镜头的最大优势,创作出带有暗示性的空间呢?除非掌握了全部基础知识,否则我们仍然会误以为更多的技术会带领我们得到我们所希望的结果……
  摄影是一项奇妙的发明。大卫·斯考皮克(David Scopick)首先利用相机快门的速度把现实生活中的瞬间凝固成种时间的遗物,然后再运用他持久迷恋的重铬酸盐技艺,向观者呈现了一种超现实主义的平安。那些与流逝的时光或消失的习俗有关的瞬间,比任何运用其他技术处理过的抽象与诗意都更加超现实。
  影响摄影的直接与间接因素同样让人难以预料。直接材料采自光线与时间,间接材料则是提取于暗室或明室中的那些让光与时间得以显现或保留的诸多化学试剂。因此,对于摄影这门艺术而言,技术的手段从来都是不可回避的。摄影师希望呈现的内容和观看者解读并收藏在记忆中的内容是有差异的,而这一差异往往由技术决定。然后,当观者从一张照片中读出了超越照片自身的,比如赋予了它过去或未来的,持续联想时,这张照片便获得了意义。这时,我们终于发现,摄影技术所传输给我们的现象,其实是一种人为的文化产物,它开放给任何一种解读。
其他文献
编者按:本期专题关注摄影师自己制作摄影集,必然要涉及其种类与途径,以及出路。与各类组织或机构合作印制画册也是摄影师自己制作摄影集的方式之一,相较于纯粹表达自我的个人摄影集,这种方式似乎多了一些限制,不过它更有目的性,也方便照片的传播。2010年,一直关注“老人”题材的摄影师周仰开始了与NGO(非政府组织)“手牵手生命关爱发展中心”的合作,拍摄了上海浦东新区的一所老年日托所,后来有了画册《日托》。《
期刊
【技巧】  尼康中国:#尼康学堂#拍摄雾一般在日出1—2小时后是最佳时间,那时的太阳光比较强,雾气也减弱了一些,远景在雾气中显得朦胧模糊,近景,中景比较清晰,轮廓比较分明,能获得很好的透视效果强的照片。雾天的时候一般使用逆光或侧逆光拍摄,可以增加画面的透视效果和景物立体感。  7月6日16:25来自新浪微博企业版  【言论】  佳能:#影像名人谈#“摄影暗示着我们能够以相机记录的影像了解世界,而这
期刊
去年4月,美国流行文化杂志《名利场》(Vanity Fair)的摄影记者、曾获奥斯卡提名的纪录片导演蒂姆·海瑟林顿(TimHetherington)在报道利比亚战事时不幸遇难。这一噩耗震惊了整个摄影圈。海瑟林顿是在利比亚米苏拉塔遭迫击炮击中而丧命的。过去十年来,他曾实地采访与报道过无数局部冲突,并因采访阿富汗美军活动而获得第51届世界新闻摄影奖(“荷赛”奖)。海瑟林顿也参与执导了战争纪录片《雷斯特
期刊
徕卡从1923年试生产25台0系列原型机,到1925年批量生产销售,到现在已经有89年历史,值得收藏的型号和版本非常多。以收藏为目的购买二手相机,尽量找寻品相完好、功能正常的个体,如果原始包装盒、说明书,质保卡都齐全是最好不过了。这里以徕卡M3为例讲几个检查要点。  一、首先检查相机是否有外观瑕疵:  1 机顶在安装附加测光表时容易留下划痕:  2 底盖经常和桌子等支撑物接触是最容易留下摩擦刮蹭划
期刊
一位中国摄影师,为了造一台自己满意的相机而创立了一个相机品牌——这大概是关于沙慕尼流传最广的故事,这位摄影师就是于翔。对于翔来说,通过制造大画幅相机来获取高品质画面可以说是出于本能。经过不断的摸索。创新和改良,如今沙慕尼被公认为最适合外拍的大画幅相机品牌之一。它轻便、坚固,摇摆移轴范围大,是不少摄影师眼中的“外拍神器”,同时也是不少相机收藏家眼中的“收藏佳品”。虽然在业界已经享有相当高的知名度,但
期刊
赵晗磊是北京一家二手相机店的店主,主营徕卡相机。一谈起心爱的徕卡,这个年轻人便打开了话匣子,对各时期的徕卡机型如数家珍。赵晗磊玩徕卡的时间并不算长,他在2009年左右买了一两台相机自己使用,后来开始做徕卡二手旁轴相机的生意,对这个品牌的了解逐渐加深。徕卡相机小巧,做工精细,手感,操作、成像各个方面都很优秀,在摄影爱好者中拥有大批忠实拥趸。此外,收藏徕卡相机不仅能保值,少数型号甚至能升值,这一点也吸
期刊
南朝的宗炳,可算是中国山水画的祖师爷,说他一生“眷恋庐衡,契阔荆巫”,可是不知不觉“老病俱至,名山恐难遍游”,只好以澄明之胸怀,静观外界;在墙壁上画画山水,坐卧向之——所谓“澄怀味像”,“含道应物”。听起来好像是因为老了、走不动了,才坐下来画画,画完了独自欣赏,仿佛又回到当年登山游水的境界,如此山水画就是为了“畅神而已”。真的全是这样吗?自从宗炳的“畅神”论一出,以后千百年山水画便一路“畅神”下去
期刊
Ur-徕卡(原型徕卡)  徕卡相机的设计发明人奥斯卡,巴纳克年轻时就是摄影发烧友,经常远足旅行,但当年的摄影器材非常笨重,需要带上底版和三脚架。1912年,巴纳克在徕兹工厂设计制作了一台使用35毫米胶卷拍摄18×24毫米格式画幅的小相机。用来做曝光测试,他发现这种底片颗粒很细腻,扩放到明信片尺寸的照片效果很好。但18×24毫米格式毕竟太小了,而35毫米电影胶卷长度上不受限制,巴纳克创新地设计了一台
期刊
编者按:从1999年11月20日中国开始载人航天飞行试验伊始。新华社军事总分社的摄影记者就用镜头跟踪了几乎所有具备拍摄条件的神舟发展历程,用一个个精彩画面见证了中国人的飞天之路。本刊记者在第一时间采访了刚完成“神九”发射、回收现场和指挥大厅报道的记者王建民、查春明、李刚。听他们讲述圆满完成这次重大报道的经验,分享他们成功的喜悦。  王建民:力求突破拍出绝片  王建民从事摄影报道已有39个年头,现为
期刊
就拍摄一张普通的照片来说,摄影师希望仅仅通过按动一次快门且不做后期处理,就得到自己预想的效果,这其实需要花费不少心思。而对于拼贴作品来说,不要以为后期处理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它同样需要摄影师前后在很多地方加以注意。下面就请跟我来了解一下完成一幅拼贴照片所需经历的几个关键步骤。  前期预想  所谓“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在开始拍摄和后期处理前,摄影师都要有所预想和计划。心中有一幅最终作品的草图,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