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西瓜栽培技术

来源 :新农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4791027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大棚技术的推广,经济效益的体现,大棚种植的品种越来越多,由单一的蔬菜类向瓜类逐步发展,在幾年的工作实践中,不断的总结经验,不断的更新技术,现就掌握的一点大棚西瓜栽培技术加以总结,以便交流与完善。
  西瓜大棚栽培属于精细集约栽培,技术性很强必须采取综合配套措施,才能取得早熟、丰产、高效益的目的。
  一、品种选择
  适于大鹏栽培的西瓜品种一般果形较小,早中熟。普通西瓜有郑州3号、中育6号等。一代杂种有京欣1号、郑杂6号、新红宝等。无籽西瓜有无籽密宝、无籽3号等。
  二、育苗
  1.种子处理
  50~55℃温水浸种,种子放入温水后不断搅拌,温度降到30℃时浸泡12h,洗去种皮上的粘液。也可先用药剂消毒,再浸种。可用100倍福尔马林浸泡30min,或用50%多菌灵500倍药液浸泡1h,然后用清水洗去药液,在30℃温水中浸泡12h。浸种完后可放水布袋或盆中,盖上温纱布,在25~30℃条件下催芽。每天用30℃温水清洗1~2次。2~3d幼根显露可以播种。
  2.播种
  西瓜育苗一般用营养钵或育苗盘等减少根系受损。营养土可用田园土和腐熟厩肥按1:1或者2∶3比例,再加入一些复合肥配置而成。播前先浇透底水,把催出芽的种子平放在营养土上,盖上1~2cm厚的营养土。2月上旬至下旬播种。温室育苗苗龄45~60d,育成4~5叶的大苗。
  3.苗期管理
  播后可使温度达到28~32℃,夜间20~25℃,经过5~6d幼苗可出土。子叶展开至第一真叶出现,可在中午通风,维持20~25℃的温室,防止秧苗徒长。第一真叶展开到定植前7~10d,要维持棚温达25~30℃,夜间17~20℃,促进秧苗尽快生长,促进花芽正常分化。定植前7~10d,应加大通风,把温度降到15~20℃,定植前2d还可以给以4~8℃的低温锻炼。但降温不能太突然,要逐渐进行,还要注意天气情况。
  苗期除了浇足底水外,如果土壤温度下降可适当补水,尤其是塑料钵和育苗盘育苗,水分散失较快,更要注意补水。在晴天上午用喷壶喷洒。幼苗瘦小时可用0.3%尿素叶面喷施。
  三、整地施肥
  大棚早熟西瓜一般栽培密度较大,因此要求精细整地。如果是利用冬闲大棚,应在冬前深耕25cm,进行冻垡,使土壤疏松。将底肥的一半全面撒施,再翻入土中,整平后开沟集中施肥和作畦。在整地时,应将前茬作物根系拣出棚外。
  大棚内的作畦方式一般可采用小高垄和高畦,按行距1~1.2m作畦。在采用支架密植、嫁接栽培、双蔓整枝和每株留一瓜情况下,按1m行距起垅作畦,作成高25~30cm,宽80cm的高畦,铺上地膜。畦向以南北向好,地膜覆盖可以露出畦沟,盖上畦面,也可以全部覆盖,实行膜下沟灌。
  底肥用量和种类:一般亩施优质厩肥4000~5000kg,(或腐熟鸡粪3000~4000kg)过磷酸钙50kg,硫酸钾15~20kg,腐熟饼肥100kg。底肥中的有机肥在普通耕翻时施入一半,丰产沟内施另一半。
  四、移栽定植
  定植前15~20d扣棚,提高地温,当棚内地温稳定在14℃以上,夜间最低气温不低于4℃时即可定植.可在4月上旬至下旬定植,地膜覆盖可以提早到3月下旬.定植密度为行距1m,株距30~40cm,每亩1800~2000株.可以按穴灌水栽苗,也可先栽苗再沟灌。
  大棚内西瓜的定植方法:先在扣膜的畦面按株距划出定植穴位,然后选晴天定植,在上午9时至下午4时栽完.定植穴的大小应与土坨或营养钵大小相适应。然后向穴内浇适量底水,待水刚渗下时即栽苗。栽苗时先小心脱掉塑料钵,将完整土坨栽入定植穴内,使土坨表面与畦面平齐或稍露出。摆正瓜苗后即填土。沿土坨四周用手将填入的土轻轻压实,也可在定植当日暂不封窝,次日再补浇一次小水后封窝,以利于缓苗。全棚栽完后,可清扫畦面,并在垄面上插小拱架,其上扣薄膜,呈一条龙式小拱棚。由于大棚内无风,故拱架可简单些,小拱棚也可用地膜覆盖,并且不必压得很牢,以便天暖时昼揭夜盖。为了补苗,棚内应同时多栽一些后备苗。为了使定植当日能提高土温,最好在下午2~3时前定植完毕。
  五、大棚内的温、湿度、光照、气体的调节
  1.温度管理
  定植后5~7d内,要注意提高地温,保持在28℃以上促进缓苗。若白天温度高于35℃,则应设法遮光降温。缓苗后可开始通风,以调节棚内温度,一般白天不高于30~32℃,夜间不低于15℃,此期间可通过放腰风来控制棚温,当瓜蔓长30cm左右时,可撤除小拱棚。大棚西瓜盛花期,应保持光照充足和较高夜温,因为若在人工授粉后夜温低,则造成落果和影响果实肥大。外界温度超过18℃时,应加大通风,棚两侧同时通风,保持白天不高于30℃,防止过高的日夜温差和过高的昼温。此外,西瓜进入膨瓜期和成熟期,高昼温和日温差过大会导致果实肉质变劣,品质下降。
  2.湿度管理
  大棚内空气相对湿度较高,在采用地膜覆盖的条件下,可明显降低空气湿度。一般在西瓜生长前期棚内空气湿度较低,但在植株蔓叶满架(支架栽培式)或封行(地爬栽培式)后,由于蒸腾量大,灌水量也增加,使棚内空气湿度增高。白天相对湿度一般在60%~70%,夜间达80%~90%。为降低棚内空气湿度,减少病害,可采取晴暖白天适当晚关棚,加大空气流通及行间铺草降低土面蒸发等措施。生长中后期,以保持相对湿度在60~70%为宜。
  3.光照及气体成分的调节
  ①增加采光量。西瓜要求较强的光照程度,但由于大棚的棚膜表面结露珠或表面不洁净,使棚内的光照强度降低,特别是在多层覆盖情况下。因此,应注意保持棚膜洁净,不要用透光很差的旧薄膜。大棚内光照主要来源于顶部(上光)和侧面(侧光),地面薄膜在生长前期也有一定反光作用。在支架密植栽培情况下,距地面1米以上的叶面积的正常光合作用,对西瓜产量影响很大。因此,在西瓜生长期应始终保持棚顶部和两侧面光线畅通无阻地进入大棚内部,使棚内1米以上叶片在生长中后期也能获得足够的光照,所以,要严格整枝,及时打权和打顶,使架顶叶片距棚顶薄膜有30~40cm的距离,防止行间、顶部和侧面郁闭。在绑蔓时,要注意使叶片层间有20~30cm的间距,防止相互重叠。②棚内大气调节。大棚密闭条件下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严重不足,影响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和同化产物的积累,二氧化碳施肥就是人为提高棚内二氧化碳浓度,补充棚内二氧化碳含量不足。方法有:一是在棚内堆积新鲜马粪,在发酵过程中可释放二氧化碳,每立方米的空间堆放5~6kg。二是采用广丰颗粒二氧化碳发生剂。广丰颗粒二氧化碳发生剂的特点:广丰颗粒二氧化碳发生剂采用穴埋深施或开沟深施;穴深或沟深为5~10cm,施后盖土,并保持土壤中广丰颗粒二氧化碳发生剂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释放时间长,有效期长达30d,气量足,浓度高而稳定,平均每天增施二氧化碳750mg/kg。广丰颗粒二氧化碳发生剂在释放二氧化碳的同时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具有培肥土壤,改善土壤通透性。
  广丰颗粒二氧化碳发生剂的使用期、使用方法及亩施肥量:
  (1)一般广丰颗粒二氧化碳发生剂在作物开花前开始应用。每亩一次需施40~50kg,有效期30d左右,施肥采用穴埋深施或开沟深施。
  (2)穴埋深施在畦上每相邻的两株作物之间打穴埋入2~4颗广丰颗粒二氧化碳发生剂(根据作物种植密度计算其每穴埋入颗粒)穴深5~10cm,盖土。
  (3)开沟深施:在畦上每相邻的两株作物之间开沟,按每亩40~50kg的用量条施,沟深5~10cm,盖土。
  (4)施肥期间应保持土壤湿润。
  (5)根据作物生长情况及市场价格可连续施肥2~3次。
  二氧化碳施肥的时期主要在西瓜生育盛期,特别是果实发育期;适宜时间是上午10时左右光合作用最旺盛时期,最佳浓度是1~1.5mL/L。必须采取通风换气方法,使棚内气体保持新鲜,防止有害气体积累。
  六、整枝绑蔓
  1.整枝
  大棚密植条件下,要实行较严格的整枝。当伸蔓后,主蔓长30~50cm时,侧蔓也已明显伸出。当侧蔓长到20cm左右时,从中选留一壮健侧蔓,其余全部去掉,以后主、侧蔓上长出的侧蔓及时摘除。在坐瓜节位上边再留10~15片叶即可打顶。整枝工作主要在瓜坐住以前进行,支架栽培情况下,去侧蔓(打杈)工作要一直进行到满架、打顶。在去侧蔓的同时,要摘除卷须。
  2.搭架绑蔓
  在大棚支架栽培情况下,应采用立架。竹竿,也可用吊绳,但以用粗竹竿为好,因为竹竿不易落瓜。在定植后20多天,主蔓长30cm左右,去掉大棚内小拱棚后,立即进行插架,可按每株瓜秧插两根竹竿,在植株两侧,距植株根部10cm以上,竹竿要插牢、插直立,插立架后开始引蔓、绑蔓。当蔓长30~40cm时,即可将匍匐生长的瓜蔓引上立竿,每蔓一根竿,绑蔓作业中应注意理蔓,后期绑蔓应注意不要碰落大瓜,绑蔓和整枝工作可结合进行。在地爬栽培情况下,大棚西瓜的理蔓方法与双覆盖栽培的基本相同,只是由于在大棚内,故可在伸蔓后及时引蔓和整枝,也可省去压蔓等措施。大棚内地爬栽培情况下,也应采取较严格的整枝,密植时应用双蔓整枝法。
  七、人工授粉
  为了提高座果率,可以进行人工授粉。用盛开的雄花在上午6~9时给第二雌花授粉。主蔓上的果实发育正常,“退毛”时可将其余的雌花幼果摘除。可以用20~25mg/kg的2,4-D进行沾花。其所以要留第二雌花的而不留第一雌花的是因為第一雌花座瓜时,植株较小,功能叶少,瓜长不大,易形成扁平的厚皮瓜,商品性差。为防止阴雨天雄花散粉晚,可在头一天下午将次日能开放的雄花取回,放入室内干燥温暖条件下,使其次日上午按时开花散粉,再用此花给雌花授粉。
  八、选瓜吊瓜
  为提高单瓜重和使瓜形端正,应选留第二雌花上坐的瓜,留瓜过早则瓜小而瓜形不正,过晚则不利于早上市,一般授粉后3~5d,瓜胎即明显长大,要优先在主蔓上留瓜;主蔓上留不住,可在侧蔓上留瓜。在支架栽培情况下,当瓜长到如碗口大约0.5kg时,应及时进行吊瓜,防幼瓜增大后坠落。在地爬栽培情况下,应如拱棚栽培一样进行选瓜、垫瓜和翻瓜。
  九、追肥灌水
  大棚西瓜前期浇水不宜过大。一般在缓苗后,如地不干,可以不浇水;若过干时,可顺沟灌一次透水。此后保持地面见湿见干,节制灌水,提高地温,使瓜秧健壮。在伸蔓期,插支架前,可灌2次水,水量适中即可。开花坐果期不浇水,以防止徒长和促进坐瓜,幼瓜长到鸡蛋大小后,进入膨瓜期,可3~4d浇一次水,促进幼瓜膨大。大棚西瓜的追肥在支架栽培情况下,可在支架前,大棚内小拱棚撤除后,在瓜垄两侧开浅沟施用氮磷复合肥20kg/亩,硫酸钾5~10kg/亩,以促进伸根发棵,并为开花坐果打下基础。幼瓜坐住后,长至鸡蛋大小时,再亩施(结合灌水冲施)复合肥20kg,促进长瓜。果实定个后,可用0.3%的磷酸二氢钾叶面追肥1~2次。在采收二茬瓜情况下,可在二茬瓜坐住,头茬瓜采收后再追施三元复合肥15kg/亩。
  十、病虫害防治
  无公害西瓜生产过程中对病虫害等有害物质的防治,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提倡生物防治和使用生物生化农药防治。严格控制使用化学农药和植物生长调节剂。严禁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
  1.土壤处理
  播种前每平方米床上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5g,对水400~500g进行苗床喷雾。定植前2~3d,每亩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500g对水喷雾。或利用太阳光对保护地覆盖薄膜进行高温土壤消毒。
  2.栽培防病
  实行轮作换茬,一般旱地5年以上,水田3~4年。耕翻晒垡,定植前翻晒2~3次,深度不低于30cm。适时定植,合理密植,高畦深沟种植,先用无滴膜、地膜覆盖,采用烟雾剂和粉尘消毒,降低棚内湿度。同时还要清洁田园、水源,及时摘除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埋,严防乱扔,污染环境,污染水源造成人畜传播病害。
  3.物理防治
  (1)虫网建防。大棚四周设置高1.5m的防虫网。
  (2)设黄板诱蚜。田间设置黄色诱蚜板诱杀蚜虫、粉虱等。
  (3)灯光诱集。发蛾盛期,设置20瓦黑灯诱杀小菜蛾等。
  4.生物防治
  (1)以菌治虫。用Bt乳剂,防治菜青虫。
  (2)以虫治虫。释放赤眼蜂等天敌防治害虫。
  (3)以抗菌素治病、虫。用农抗120、武夷菌素、多抗灵防治真菌性病害,农田链霉素防治细菌性病害,83增抗剂防治病毒病。
其他文献
随着现实的节奏的加快,在机械设计制造中自动化的应用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自动化的机械设计大大提高了劳动的效率,提高了劳动产出,同样的也提高了机械行业的水平.自动化
浙江省富阳市委、市政府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动力,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杭州市委市政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以新型城市化为总引擎、总动力,以现代农业综合体建
保护地越冬番茄栽培是在不适宜番茄生长的寒冷冬季,利用保溫防寒设施,人为地创造适宜番茄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进行番茄生产。它是在露地栽培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抵御低温、减轻病虫和环境污染等灾害,起到提早上市,缓解淡季矛盾,实现周年生产、均衡供应、提高收益的作用。笔者在冬暖棚内进行了保护地越冬番茄大架栽培试验,亩产番茄可达20000 kg以上,纯收入2~4万元。  1.品种选择  选用无限生长,前期耐高
就当前的社会而言,化工机械设备的种类非常之多,而不同设备的安装方式也存在很大的不同.在安装化工设备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地掌握正确的科学的化工机械设备的实际安装工艺,
期刊
一、汾阳市基本情况  汾阳市位于太原盆地西沿、吕梁山脉东麓,共有耕地64万亩,年无霜期177d,全年平均气温9.7℃,年日照时数2637h,年降水量467.2mm,其中6~9月份降水350mm以上,雨热同步。文峪河在境内流经长度38000m,浇灌面积20余万亩。平川区域地下水资源丰富,井河两灌。  汾阳市种植高粱历史悠久,2000多年前地方志中就有关于高粱的记载。因具有较强的抗旱、耐涝、耐盐碱、耐
本文主要针对新闻编辑工作特点对编辑提出的要求,探讨了电视新闻的编辑应当具备的一些基本能力.
在现在的IT公司中,通常都包含项目管理的职能.但是很多公司所设置的项目管理职能都局限在项目实施管理的层面上,对此的后台支持职能却常常被忽略.其实,同项目实施管理一样重
孙子兵法中提出:‘攻城为下,攻心为上”这是兵法的核心思想,也是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思路。许多班主任遇到学生做错了事情多采用训斥和责怪的方式教育,并未让他们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自
当前,社会意识形态多样、多元、多变的特征更加凸现,愈来愈好的航闸发展环境,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以提高职工主观幸福感为突破口,进一步增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