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康定斯基说:“绘画有两种,一为物质的,一为精神的”。物质的描摹是通过视觉的神经刺激,感动观者,这是外在的;精神的绘画是通过心灵的激荡使画者和观者产生共鸣,当代艺术家和当代艺术教学更加关注物象的个性表达即情感表达。我期待着能引领自己的学生用一种新的视角来观看新的景象,在创新的社会里这一定很有意味。
关键词:艺术的科学表达;情感表达;物质与精神的体现;新形势下的艺术态度
基础美术教学作为艺术发展领域的基石,教师的教学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审美品味和艺术观念的形成,其启蒙阶段艺术观念的培养,将会直接影响以后艺术道路上的发展。作为每一个在基层从事基础艺术教学的教师,怎样提高在新形势下的专业素养和对传统美术教学模式的反思和探究,是每个专业教师值得思索的问题。
一、正确理解“艺术的科学表达”
在美术基础训练中,当学生再现一个对象时就必然会把注意力集中在准确地再现出它的轮廓线的长度、方向、各点的相对位置和形状,也就是说,他最关心的是如何把自然事物的几何特征、技术性质再现出来。此习惯沿变到现在,就是极力要求学生们把对象看作是体面和方向的集合体,这种教学法强调的是科学原理的绘画方法,定义为“艺术的科学表达”。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学生这样的提问:“这个物体我以前没有画过,在色彩上不知道怎么画,也不敢画。”这时,老师可能会有两种选择:一是引导学生分析对象的造型、明暗特征与色彩的关系或通过示范让学生得到直观的认识。学生也就自然而然地获得了标准——希望自己能用老师一样的笔触去塑造。二是告诉学生眼前的对象只是一块特定形状的色彩,你首先考虑的只是物体的形状和色彩怎样合理呈现在自己的画面上,然后再考虑细节特征和质感等等。实践中或许学生在塑造形体上有所欠缺,但对色彩本身的关注和表达可能津津有味,甚至会有出乎意料的色彩效果……两种不同的引导,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教学理念。前者更加关注客观理性的再现,后者则更倾向于主动的表现,我们不能说两者谁优谁劣。
二、现行美术教学模式的问题及产生原因
首先是我国的基础美术教学大都沿用苏俄的美术教学体系,写实的理性表达几乎成了绘画的唯一标准并形成了一种传统。其次老师在上课时往往会从基础知识入手,接下来就是技法的传授,如何用笔、用色塑造形体。掌握了方法,学生也因能画像物体而感到很有成就感。了解基本知识、掌握技法当然很有必要,问题是教师、学生都把这种技能的训练作为重要的核心内容,而忽视了绘画除了再现事物的功能外,还要有很强的感染力、象征意义并引发联想。
还有现行的艺术类高考的标准几乎也是写实这种形式。考试制度主要还是考学生的造型能力,色彩自然要为造形服务,用色彩去塑造形体,色彩作品中过多地考虑了素描的因素,而减弱了色彩的表现力。所以教师和学生往往持这样的观点:用写实方法来应付考试,只要画得像,考试成绩也差不到哪里去。多少笔可以画就一个罐子,多少笔可以画成一个苹果……虽然此法能真实地再现物体,但教出的学生只能是考试机器,只会机械、被动地描摹客观对象,而写生中那种鲜活的感受,主观的思考,对画面的处理等都被这种消极的教学模式掩埋得无影无踪。
书店里美术技法教材的铺天盖地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市场的需要和大众的认同。导致这种观念在现今的美术高考应试训练中成为主流,与启蒙老师的教学理念有着直接的关系。好的教师教规律,不是把固定的经验主义模式强加给自己的学生。这种“艺术的科学表达”传统陈旧的经验,阻碍了我们的创新!
三、从客观到主观——物质与精神的体现
康定斯基说:“绘画有两种,一为物质的,一为精神的。物质的描摹是通过视觉的神经刺激,感动观者,这是外在的;精神的绘画才是通过心灵的激荡产生的共鸣……”。一个艺术形象决不仅仅是知觉活动的产物,它是再现活动的产物,是区别艺术家与非艺术家的标志,对这一理论理解为创造意识即把“第一自然”加工为艺术的“第二自然”而不是第一自然的还原。在这点上,我国古代的艺术家也早有理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造化”指的是自然万物,“师法自然”告诉我们“第一自然”只是为我们提供了鲜活的视觉经验,“物随心生”才让我们创造出了“第二自然”。
现行的美术教学怎样把握教学的方向,既要符合艺术规律,又要考虑在艺术考试中取得不俗的表现,应该既更注重学生主观能力的表达,更强调考生的独创性。
所以“物质与精神的体现”是那种不同与对自然物的美的感情,而是一种特殊的、神秘的、不可名状的审美情感。
四、新形势下的艺术态度
教学中我们可能会有这样的体会:刚学画的学生连一个苹果也不会画,技法没解决怎么让他去考虑画面的主观表达?这看似一个合乎情理的解释,只有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和技法成熟后,才有可能去驾驭画面的自我感受或形式的探索。学生们在接受了这种培养后,不但未能使得自己对表现性的反应敏感起来,就连自己原有的那点本能反应能力,也受到了压抑和破坏。使他们更热衷于把笔触和色彩努力附庸在形体结构与冷暖关系上,把注意力纠缠在空间、体积、光影的桎梏中難以自拔。这样的绘画理念让学生在长时间的基础训练中慢慢陷入平庸和机械也就在所难免。所以当学生因为技法上的熟练表达而引来同学们羡慕目光的时候,我们专业教师应该时常提醒自己:作为艺术的启蒙者!我们该给学生一种什么样的艺术态度?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当学生跨进校门以后,不要把他的思维套进黑板和课本的框框里,不要让教室的四堵墙把他跟气象万千的世界隔绝开来。”生活是绘画创作的源泉,美术教学真正的课堂在生活中,在大自然里。为此,根据新教材的特点我们结合美术生活内容,努力促进教学内容生活化,引导学生主动接触生活,充分感受生活,大胆创造生活。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调动眼、耳、手、脑多种感官参与,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想象等能力,使其审美情趣得以熏陶,创作素材得以丰富,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得以培养,引领自己的学生用一种新的视角来观看新的景象,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作为一个基础美术教育工作者,探索并完善这些策略和方式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在以后的教学工作实践中我将继续努力探索。
关键词:艺术的科学表达;情感表达;物质与精神的体现;新形势下的艺术态度
基础美术教学作为艺术发展领域的基石,教师的教学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审美品味和艺术观念的形成,其启蒙阶段艺术观念的培养,将会直接影响以后艺术道路上的发展。作为每一个在基层从事基础艺术教学的教师,怎样提高在新形势下的专业素养和对传统美术教学模式的反思和探究,是每个专业教师值得思索的问题。
一、正确理解“艺术的科学表达”
在美术基础训练中,当学生再现一个对象时就必然会把注意力集中在准确地再现出它的轮廓线的长度、方向、各点的相对位置和形状,也就是说,他最关心的是如何把自然事物的几何特征、技术性质再现出来。此习惯沿变到现在,就是极力要求学生们把对象看作是体面和方向的集合体,这种教学法强调的是科学原理的绘画方法,定义为“艺术的科学表达”。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学生这样的提问:“这个物体我以前没有画过,在色彩上不知道怎么画,也不敢画。”这时,老师可能会有两种选择:一是引导学生分析对象的造型、明暗特征与色彩的关系或通过示范让学生得到直观的认识。学生也就自然而然地获得了标准——希望自己能用老师一样的笔触去塑造。二是告诉学生眼前的对象只是一块特定形状的色彩,你首先考虑的只是物体的形状和色彩怎样合理呈现在自己的画面上,然后再考虑细节特征和质感等等。实践中或许学生在塑造形体上有所欠缺,但对色彩本身的关注和表达可能津津有味,甚至会有出乎意料的色彩效果……两种不同的引导,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教学理念。前者更加关注客观理性的再现,后者则更倾向于主动的表现,我们不能说两者谁优谁劣。
二、现行美术教学模式的问题及产生原因
首先是我国的基础美术教学大都沿用苏俄的美术教学体系,写实的理性表达几乎成了绘画的唯一标准并形成了一种传统。其次老师在上课时往往会从基础知识入手,接下来就是技法的传授,如何用笔、用色塑造形体。掌握了方法,学生也因能画像物体而感到很有成就感。了解基本知识、掌握技法当然很有必要,问题是教师、学生都把这种技能的训练作为重要的核心内容,而忽视了绘画除了再现事物的功能外,还要有很强的感染力、象征意义并引发联想。
还有现行的艺术类高考的标准几乎也是写实这种形式。考试制度主要还是考学生的造型能力,色彩自然要为造形服务,用色彩去塑造形体,色彩作品中过多地考虑了素描的因素,而减弱了色彩的表现力。所以教师和学生往往持这样的观点:用写实方法来应付考试,只要画得像,考试成绩也差不到哪里去。多少笔可以画就一个罐子,多少笔可以画成一个苹果……虽然此法能真实地再现物体,但教出的学生只能是考试机器,只会机械、被动地描摹客观对象,而写生中那种鲜活的感受,主观的思考,对画面的处理等都被这种消极的教学模式掩埋得无影无踪。
书店里美术技法教材的铺天盖地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市场的需要和大众的认同。导致这种观念在现今的美术高考应试训练中成为主流,与启蒙老师的教学理念有着直接的关系。好的教师教规律,不是把固定的经验主义模式强加给自己的学生。这种“艺术的科学表达”传统陈旧的经验,阻碍了我们的创新!
三、从客观到主观——物质与精神的体现
康定斯基说:“绘画有两种,一为物质的,一为精神的。物质的描摹是通过视觉的神经刺激,感动观者,这是外在的;精神的绘画才是通过心灵的激荡产生的共鸣……”。一个艺术形象决不仅仅是知觉活动的产物,它是再现活动的产物,是区别艺术家与非艺术家的标志,对这一理论理解为创造意识即把“第一自然”加工为艺术的“第二自然”而不是第一自然的还原。在这点上,我国古代的艺术家也早有理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造化”指的是自然万物,“师法自然”告诉我们“第一自然”只是为我们提供了鲜活的视觉经验,“物随心生”才让我们创造出了“第二自然”。
现行的美术教学怎样把握教学的方向,既要符合艺术规律,又要考虑在艺术考试中取得不俗的表现,应该既更注重学生主观能力的表达,更强调考生的独创性。
所以“物质与精神的体现”是那种不同与对自然物的美的感情,而是一种特殊的、神秘的、不可名状的审美情感。
四、新形势下的艺术态度
教学中我们可能会有这样的体会:刚学画的学生连一个苹果也不会画,技法没解决怎么让他去考虑画面的主观表达?这看似一个合乎情理的解释,只有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和技法成熟后,才有可能去驾驭画面的自我感受或形式的探索。学生们在接受了这种培养后,不但未能使得自己对表现性的反应敏感起来,就连自己原有的那点本能反应能力,也受到了压抑和破坏。使他们更热衷于把笔触和色彩努力附庸在形体结构与冷暖关系上,把注意力纠缠在空间、体积、光影的桎梏中難以自拔。这样的绘画理念让学生在长时间的基础训练中慢慢陷入平庸和机械也就在所难免。所以当学生因为技法上的熟练表达而引来同学们羡慕目光的时候,我们专业教师应该时常提醒自己:作为艺术的启蒙者!我们该给学生一种什么样的艺术态度?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当学生跨进校门以后,不要把他的思维套进黑板和课本的框框里,不要让教室的四堵墙把他跟气象万千的世界隔绝开来。”生活是绘画创作的源泉,美术教学真正的课堂在生活中,在大自然里。为此,根据新教材的特点我们结合美术生活内容,努力促进教学内容生活化,引导学生主动接触生活,充分感受生活,大胆创造生活。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调动眼、耳、手、脑多种感官参与,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想象等能力,使其审美情趣得以熏陶,创作素材得以丰富,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得以培养,引领自己的学生用一种新的视角来观看新的景象,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作为一个基础美术教育工作者,探索并完善这些策略和方式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在以后的教学工作实践中我将继续努力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