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拓:回应“批评中毒”

来源 :财富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zhijian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我来说,《中毒》这件作品已经稍有些久远了。近两三年精力投入到新的创作中,回头看以前的东西,觉得自己很难像在创作这件作品的当中那样,有大量的思考、感情、词汇和语句在那等着:一部分融入进作品里变成等待解读的密码,一部分成为类似写作中的幽灵文本,化为无形。一个已经失去探讨自己作品之热切愿望的作者,和一个想找回遗失记忆的读者是差不多的。
  我回忆起是在美国生活那几年后,才开始模糊地意识到我原来远在中国的生活。我似乎看到了很多我们当代生活的来源。也许这也不是真正的来源,但却成了范本。我在想是什么力量让在完全不同文化下的人们对生活的追求大体同质。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打开电视,你会看到几乎一样的图景:一种生活的肌理,一家三口及爱犬在周末开车到郊外野餐,在旁边安安静静的是家庭中重要一员,一辆丰田花冠。
  在纽约,做艺术家很难。我后来才发现,做演员要再难上一千倍。我每次要拍作品前,会在一个演员网站上发出广告,即使附上苛刻的要求,也常会有超过一千人应征。这些人组成了那些我们日常中一闪而过的面孔,出现在各种媒介之中,时常在镜头前忘记自己真实的生活,代言这个社会中的不同阶层。汉娜来自新泽西,住在皇后区一个简陋的单间,像很多电影里一样,她白天在餐馆做服务员,在我之前的一部作品《角色扮演》中,她是一位住在上西區,事业成功、生活美满的太太,有两个女儿,先生会驾车带全家去他们在纽约上州的别墅度过周末。
  汉娜获得这个一天一百美元酬劳的拍摄工作,是因为我在广告上写明了要求:以往演出经历以中产阶级形象为主。到底什么是中产阶级呢?又该是什么形象呢?那次我收到了快两千份应征。当我在网上阅览过这两千份大头照和视频后,我就好像心领神会了一样。面孔本身的说服力像是一门玄学。
  这门有关说服力的玄学会揭示我们生活中的真实吗?坐在上西区一间豪华客厅中的完美太太汉娜和“丈夫”熟练地回答着我向这对“完美的中产夫妇”的各类提问,我在想,这些准确的。符合预期的生活细节到底有多少是来自他们的真实生活,有多少是来自于他们履历表上的那些表演,又有多少是来自读过的书、看过的广告、电影和电视剧。也许我们从来需要的不是真实,而是超真实。这门说服力的玄学就是超真实。
  艺术常常展示给人们的就是被误解为真实的超真实。比如各个时代中的群像画,好像没有什么方式能如此直接地通过使用一种重复的重音来加强人们对某一阶层的某种印象。我们时常以为这是真实的一群人,但事实是当你真的见到他们,你往往会发现这群人和你一样,是矛盾的共同体。远不如群像中更加抽象,以至你会觉得眼前之所见不真实。勃鲁盖尔的农民们当然不总是雀跃的,哈尔斯的火枪手们也一定不是永远威风。每个阶层的真实,都被当时的媒介给抽象为超真实了。然而有趣的是,在我们的时代里,我们看到的超真实是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来跨越阶层的。我们在日常中看过数不清的“汉娜”,通过媒介,成为众生的范本。
  而媒介又是依赖什么来制造众望所归的范本呢?绘画中的图像和广告中的图像,荷兰黄金时期群像和名利场杂志里的群像,是哪种共通的动人瞬间会普遍性地让观者产生类似归属感的向往呢?健美的身材,优质的教育,质地精美的服装,媒介用图像和语言塑造一种完美范本的同时也塑造一种亟待弥补的缺陷。也许这种被设计和营造出来的需求并不真实,但这种难以被察觉的焦虑感却如此真实。它真实到好像所有人都要为之奋斗,真实到好像它是这个世界还在运转的某种内部动力。这种焦虑是被共享的,令人上瘾,像是可以被传染的症候群。我们坐在地铁里看见:你准备好你的海滩身材了吗?
  在《中毒》里,我找来十二位演出过不少广告的演员,请他们在镜头前说出某句他们曾经在广告中的台词。具体的商品在这儿都被“它”替换了。我们看见,这些虚幻的、不具名的指涉,像是成了某种具有感召力的神秘力量。无非是生活中的哀伤和不完美,“它”是真实的倾诉也是渴望,是当代生存中一种原动力输出式的能源。放之四海而皆准,也悄然跨越古今,成为画中人物的内心独白,面向这个神秘力量而进行告解。
  戒瘾无名会因某种难以抑制的成瘾症将人聚集在一起。在这里不需要真实身份,人们轮番真实地把内心隐秘的焦虑说出,大家感同身受,齐声感谢你的分享。“谦逊地祈求它除去我们身上的缺点。”《中毒》中的杰森看着我们,心中像是在忏悔。在他开始坦白他曾经在某个广告片中表演过的焦虑之前,这十二个广告片演员都一样,每人被分配到一句话。这句话是戒瘾无名会的宗旨“十二团契”。这里也有一个“它”,指代了一个类似于上帝般存在的至高力量。十二位混合着真实与超真实的演员就像是十二门徒,而这也许就是当代生存得以维系和运转的宗教本质。
  艺术常常展示给人们的就是被误解为真实的超真实。
  Roleplay(角色扮演),
  2016, Single channel 4K video,
  24'31, Courtesy of the artist Film still
其他文献
美国《纽约时报》撰稿人、著名未来学家丹尼尔·平克曾提出过一个很有影响力的概念:“未来,属于高感性人群。”我们的社会正在从理性时代走向感性时代,那些具有创造力、同理心、能观察趋势,并为事物赋予意义的高感性人群,将成为未来世界的主人。  在逛过刚刚火爆开幕的北京SKP-S后,我对丹尼尔·平克的预言产生了更大的兴趣。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极为充裕的世界,大部分人已摆脱营生桎梏,得以追求更深层的渴望。很多商场
期刊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TOPYS.  艺术家Lucy Mcrae最近创造了一个机器,用来模仿人类拥抱的积极效果。这个“压缩地毯”需要两个人操作,其中一个人躺在设备里,另一个人在外面转动曲柄来慢慢增加压力。  Lucy Mcrae的工作横跨科学、技术、艺术和设计领域,使用身体来探索不同的领域如何融合与发展。她的第一份职业作品目前正在澳大利亚NGV展览,名为:“Lucy Mcrae/人体建筑师”,展示了她与
期刊
对腾讯副总裁兼易迅CEO卜广齐来说,刚刚在“8·15”价格大战中取得了不错的战绩,趁着“双11”网购狂欢节还尚未到来,是应当稍微休息一下了。不过,这几天他一直奔波于各大供应商之间,不停地和各级分管开会交流,部署下一步计划,甚至把主管售后的分团队专门从深圳拉到了上海,待上一段时间。  下午1点50分,《东方企业家》记者到易迅的时候,他刚刚和分管开完会,议题是在“金九银十”的电商旺季如何做足功课。两点
期刊
作为一家在传统出版领域数一数二的大型出版社,中信在数字阅读方面的尝试早在近十年前就已开始,但经过多种尝试后,为电子出版平台做内容供应商重新被提出来。这样生产出来的内容与中信传统强势的内容不同,它的目的是与视频、微博、微信等所有能够占领用户移动终端时间的应用竞争。  对用户的需求判断,很大程度会影响业务的发展方向,而中信数字出版对用户需求的判断便是,未来,用户的注意力会从“切水果”和“愤怒的小鸟”回
期刊
提起在大桥上捂脸尖叫的经典画作,很容易想到挪威画家蒙克的《呐喊》。这幅被称为表现主义先驱的大师代表作,极致地表现了对人类存在的忧虑及恐惧——去年以1.07亿美元价格刷新了全球艺术品拍卖最高纪录。但如果把这个可怜人放在一片吐司上:涂上奶油做底,站在芹菜茎上,捂起奶酪圆脸,在红黄甜椒的照映下尖叫呢?  同属挪威的一名美食艺术家Ida Frosk这样做了,这副作品属于她的一个吐司艺术作品系列,也同时参加
期刊
与刘建华约在深圳见面采访,他的最新个展“1342℃——刘建华作品”正在此展出。作为OCAT深圳馆“艺术家个案研究”项目中重要的一次尝试,展览从2019年末横跨2020年上半年,集中展示了艺术家一系列以陶瓷材料為主的当代艺术创作。我们用普通话访谈,又间或以景德镇的乡音聊些家常。在这种熟悉又奇特的气氛下,我们共同追溯了他逐渐远离陶瓷又潜回陶瓷皮相之下的当代艺术之路。  作为中国当代艺术工作者中极其独特
期刊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TOPYS.  2019年12月4日至6日,一年一度的世界建筑节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行,在这次堪比建筑界“奥斯卡”的大会上,吸引了多个优秀建筑事务所参与,以下是获奖作品:  2019年度建筑奖  LOCHAL公共图书馆  地址:荷兰蒂尔堡  建筑设计:CIVIC ARCHITECTS (LEAD ARCHITECT),BRAAKSMA&ROOSARCHITECTENBUREAU, I
期刊
我确实相信我还会继续工作五十年。  QA:你今年才三十六岁,便获选代表英国参加了威尼斯双年展;这一荣誉其实也是对你融合复杂文化背景的能力的一种认可。你在印度长大,父亲是印度教徒,母亲是从巴格达移民的犹太人。接着你移居英格兰,在艺术学校毕业后便一直生活在伦敦。再后来,你很快便因色彩明快的雕塑而展露锋芒,同时这些闪烁着红蓝黄颜色的形状,也总会让人联想到葫芦、山峰与胸脯等意象。  最近,你的作品越来越多
期刊
表面上看,李安导演就是个儒雅绅士,但其实他就是个骨子里一直流着不服输的铁血的硬汉子——当新片《双子杀手》再度以120帧倍速+4K画质+3D技术卷土重来,换来的却是全面口碑复辟。即使面对如此“凶险”的局面,李安依然倔强地撂下了狠话:只要还有人愿投高精技术电影,我还会拍下去!那你说,如今痴迷电影技术的斗士李安这几年的艰辛坚持,到底值不值?  “技术控斗士”李安,输给《阿凡达》了吗?  李安早期画风并不
期刊
生与死,to be or not to be,对于任何人或物,都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但对于电影这样一种日渐位居主流的文化产业来说,又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况味。电影之生,在电影史上似乎从未真正成为一个问题,但“电影之死”,却自电影的诞生之初就一遍遍地被反复谈起,或轻描淡写,或郑重其事。最晚近的一次当属著名导演格林纳威的宣判:当第一个人拿着遥控器走进客厅之时,电影就已经开始死亡。为什么呢?因为这不只是一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