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47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规定:“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探索空间物体的数量关系……”小学数学是以计算为基础、以空间物体的数量关系为导向的,计算能力是学习其它数学知识的工具和载体,离开计算能力数学就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计算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可持续能力的发展,它是学好自然科学知识的基础,是一门工具和基础学科。由于计算机的广泛普及,学生形成了一种惰性,借助电子计算机演算数学习题,大脑的计算能力下降,失去了数学特有的敏感性,失去了在数学的演算中验算、纠错的良好的习惯。面对学生的计算现状,我潜心研究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不断改进、完善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具体做法,供大家参考,并逐步完善。
  一、培养学生的兴趣
  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驱动学生强大的内心动力,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长时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去变现自己的学习目标,犹如雪崩一样势不可挡,使枯燥的数字变成一条条美丽的逻辑链条,学生在这条逻辑链条中感悟数字无穷的魅力。在数学计算中,竖式、横式、梯等式等从整体上看呈现出模糊的几何图形,给学生一种美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数字不管是奇数还是偶数,都有种对称美,这些都可能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下面谈谈具体做法:
  1.充分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富有动感,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维方式,将抽象的数字形象化,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数字在生活中的含义,更容易将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中,在生活中感悟数学知识的巨大作用,深深地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我们身边无时无刻不存在数学,感到原来认为高深莫测的数学知识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近感。多媒体教学给学生直观性、动感是任何其他教学手段无法代替的。
  2.游戏计算法,寓教于乐。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这也是我们开发学生兴趣的个性优势,学生在玩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体会快乐,变苦学为乐学,充满了兴趣。下面介绍几种游戏教学法:
  (1)扑克计算法。玩扑克是小学生喜欢的游戏,有的喜欢打凑十四,比如10与4、9与5、7与7、8与6都能构成14,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集中思维能力,学生在玩中寻找数字规律,在玩中思考,在思考中优化游戏方案。其次,可培养学生的速算能力,在扑克中抽掉K、A、J、Q、大王、小王几张扑克,剩下的是数字扑克,可以一个学生抽出扑克,连续抽出,要求参与口算的学生直接说出相加的得数,看谁算得又对又快,最先算出正确得数获胜。要高密度使用计算技巧,否则就快不起,多次这样训练,学生正确计算的时间会一次比一次短。
  (2)找朋友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找朋友的活动就是在课堂上设计各种数学算式,每个数字和各种运算符号要求举牌,最后看得数是多少,最后执行运算的学生去寻找相应算式的家园。学生要想迅速找到自己的朋友,必须迅速地算出得数,否则会找错朋友的。这种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速算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自己在活动中树立了责任意识。
  二、教给学生计算的技巧
  学生在计算中要掌握必要的计算技巧,将计算的数字进行整合,最大限度地简化程序,最短时间得出正确答案。如果没有熟练地掌握计算方法和技巧,很难达到速算的效果。我在教学中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的:
  1.口算常态化。不管是教学什么内容,每堂课我都要对学生进行口算训练,要求他们在我说出算式后尽快说出算式的结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速算能力是要经过长期训练才能达到,这就要求教师要持之以恒,不能有所松懈,使学生的计算能力持续发展、逐日提高,使学生在训练中认识到计算的重要性,开发自己的智慧,积累速算的技巧,培养对数字计算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灵活性。速算能力提高了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修养和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贯穿于数学学习的始终。
  2.凑数法。伟大的数学家高斯,小时候经过奇思妙想,成功地解答出了1+2+3+…+100=100+1+2+99+3+98+…50+51=5050,就是运用凑数法,最后运用乘法很容易地算出了答案。我们在教学计算中也常常遇到这样速算的例子,比如725+378+459+275+622+541=725+275+378+622+459+
  541=3000。如果不讲究计算方法,硬算,不仅速度慢,而且容易出差错。速算是以方法技巧作为支撑的,我在教学中要求学生训练外,还要求学生熟练记忆常用数字运算的得数,例如8乘以125等于1000、25乘以16等于400。分数与小数的互换事实上在日常生活中也离不开,菜市场上算菜价、肉价都运用到了这一点。例如,17.8元一斤猪肉,买了15斤猪肉,用去多少钱?18乘以15减去0.2乘以15,很容易算出得数。正因为如此提高了商贩的计算能力,学生自然会观察生活的,积累了速算的方法。
  3.综合运用加法、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这些规律也是从长期大量的计算中总结出来的,学生一定要熟练掌握。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拿到计算题时要从整体上观察,确定哪些数有巧算的可能性,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再根据计算题的特点,决定具体的计算方法。为了使计算结果准确,要求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看结果是否相同,例如35×8+35×6-5×35=35×(8+6-5)=315。
  总之,小学计算能力不仅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科学地设计教学方案,科学规范地训练,会逐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小学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课程,重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科学教学不应局限于课堂、书本和校内,而要延伸至课外,引导学生自主参与课外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广泛的课外实践的机会,灵活运用学科知识,广泛进行阅读涉猎,进而可以不断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在课外更好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笔者在此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探索,较好地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课堂
期刊
摘 要:作文是一种表达的艺术,更是一个人思想情感的体现,必须具有个人的见解。好的文章正是因为涂抹了个性化的色彩,才有了与众不同、感人至深的力量。现在中学生的习作多数存在缺乏个性的毛病,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作文千篇一律、难以出彩。实际上很多学生具备较高的表达能力,只要选用最佳材料、注重个性化语言、真情表达,就完全有可能写出有新意、个性飞扬的文章。  关键词:新概念 写作 个性化 作文教学  《语文课程标
期刊
上幼儿园之前和在上幼儿园的时候孩子们都挺喜欢画画,或者叫涂鸦,他们对美术没有任何形式的概念,兴致高,思维没有定式,自由自在,天马行空,随心所欲。所有的作品让大人都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受,但是,不管是色彩的搭配还是整个作品的构成,不说是完美的表现,至少是把孩子的兴趣与孩子的纯真表现得淋漓尽致。等到上了小学,学科知识不断增加,对绘画的兴趣突然就降了下来,不是孩子不愿意去画也不是不想去画,而是随着环境的改
期刊
素质教育的内涵概括起来就是面向全体,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所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化学创新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下面围绕这三个方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创设情境,培养创新意识  1.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环境。在教学过程中,要创造和谐、公平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消除上课过于拘谨的场面,缩短师生之间的感情距离。在这个氛围里
期刊
摘 要:“生本教育”充满着无限的魅力与活力,它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孩子们把学习当成是一种需要,他们在课堂上充分地表现自己、充分地展示自己,在展示中享受一种成就的乐趣。而在生本教育理论指导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更加着重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 生本课堂 创新能力 培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包含着丰富的创新内涵,而
期刊
摘 要: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一个学生的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工具课,在教学实践中,广大教师应全力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语文 良好学习习惯 养成  培根曾说过:“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切。”托尔斯泰有关习惯的名言说得更妙:“好的习惯使人成为天才,坏的习惯能使人成为囚徒。”从此可以看出好的学习习惯对一个学生的重要性。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仍然有不少
期刊
摘 要: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三尺讲台已不再是教师自己的舞台,如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一种宽松、自由、活跃的气氛下进行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自主合作学习是一种多边合作,既包括学生独立自主的思考,又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又包括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它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讨论、互助等形式的合作学习,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发展进步。  关键词:素质教育 自主合作 教学效果  在信
期刊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提出了著名的“六大解放”:解放小孩子的头脑、双手、嘴、眼睛、空间、时间,最大可能地发展儿童的创造力。在教学中,我一直坚持这个观点,并把它内化为积极的课堂教学行为,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激发想象,培养小学生的直觉思维  直觉思维是指直接快速对客观事物的本质作出判断的过程,它不要求有严密的逻辑性,允许“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允许甚至鼓励学生运用直觉思维进行联想,可以帮助学生
期刊
摘 要:交流电是电磁感应知识的发展和综合运用,并且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在实际物理教学中,交流电部分相关理论知识抽象、复杂、晦涩难懂,致使学生对该部分知识学习起来感到非常吃力,并且学习效率不高。鉴于此,我们务必要通过加强交流电教与学的有效性,以实现学生学习成绩不断的提升。下面结合本人的工作实践经验,从交流电学习中的难点入手,加强讨论、启发、教学方法的应用,借助于现代化教
期刊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体现并非都要像科学家、发明家那样在学习活动过程中有什么惊人的发现、有什么伟大的发明,只要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拘泥书本、不迷信老师、不死记硬背,敢于标新立异、大胆思维质疑、有所发现、有所发展地掌握所学知识,即是他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体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渠道很多,其中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阵地。  我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在培养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