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习惯不妨改变

来源 :教师·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uan415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厨房的吸顶灯坏了,不过灶台上还有盏灯,虽然明显感觉光线暗淡了不少,有些不习惯,但还能勉强使用,久而久之,便习惯了,索性不去考虑要不要换新灯的问题了!直到大半年之后母亲的到来,她不习惯,换了!豁然开“朗”!
  于是,想起萧伯纳的一句话:“人喜欢习惯,因为造就它的是自己。”
  许多教师也喜欢习惯。有的教师习惯了按部就班,稳打稳扎;有的教师习惯了阅读、思考、研究;有的教师把完成教学预设任务作为首要目的;有的教师习惯了把学生是否参与并习得作为教学成功的重要指标;有的教师习惯了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讲解;有的教师习惯了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交流互动;有的教师习惯了按教材来教;有的教师习惯了突破教材的局限,进行二次开发……
  一天晚上,读六年级的孩子拿起手中的数学书,问我:“妈妈,您认为这道题应该怎么做?”我仔细阅读了一下题目:“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体积比是21:78,660立方米空气中有氧气和氮气各多少立方米?”
  我心中疑惑:按照科学知识来讲,空气的恒定成分是氮气、氧气以及稀有气体,氧气占空气的21%,氮气占空气的78%,还有1%的其他气体。如果按照百分比来计算,题目为什么只说了氧气和氮气的体积比,而没注明其他气体的含量呢?难道是按照660的21/(21 78)和660的78/(21 78)来分别计算氧气和氮气的含量?
  翻开书上的例题,其中一道是一个关于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稀释清洁剂浓缩液的问题情境的题目,很明显,编者的意图应该是按照上述第二种方法来计算,即把各部分数的比转化为总数的几分之几,直接求总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短暂的思考之后,我习惯性地问孩子:“这道题你是怎么想的?”“空气中应该不只氧气和氮气吧?这个就不好计算了……”为了搞清楚空气中含有什么,孩子也习惯性地上网查阅起了资料,最后他坚持自己的想法,按百分比计算。
  为了排解疑惑,我拨打了四位老师的电话。
  第一个电话打给我的一位好朋友,她是市级数学骨干教师,刚教完一届六年级。她的回答是:“应该是660乘以21/99和660乘以78/99”。我不满意她的答案,追问:“空气中是不是还有别的气体?”“哦,是的,但是你看如果乘起来,660和99这两个数可以约分,教材编写的意思应该是这样……”
  第二个电话是打给孩子的数学老师,孩子老师看来懂得这一科学知识,十分肯定地说:“氧气占空气的21%,氮气占空气的78%,是660乘以21%和660乘以78%,应该尊重科学……”我说:“但是题目并没给出已知条件氧气只占空气的21%啊,那这不是考验学生的科学知识吗?” 孩子老师表示他去查一下教参,看看教参上是怎么写的。
  对六年级学生来说,空气成分中气体的体积含量算不算一个常识呢?我于是又打电话给一位优秀的科学老师,他十分肯定地说:“小学阶段还没有学这个知识,只学了空气占据空间……不过有很多学生知道,空气中的气体成分比较复杂。”
  孩子的数学老师很认真地查阅了教参之后,回复说:“空气是混合物,它的成分很复杂,但由于自然界各种变化的相互补偿,如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使得空气中比较固定的成分是氧气和氮气,其他成分在这里就忽略不计了。按教材的编排以及题目的分析,氧气应该是660的21/99,氮气是660的78/99……题目出得不好,两种方法都可以……还是按第二种方法吧。”
  我仍不死心,因为时代在发展,知识在更新,教材在变化,我们不能按照自己从前的知识来看待数学问题了,也许是我孤陋寡闻了呢。
  第四个电话,我打给了我的同事——数学教研员,我想她的话应该相对来说比较权威一点吧。她的回答是:“我没看教参啊,按教材意图应该是第二种方法来计算,怎么有这么一道题目呢?以前都没听老师说过这个问题啊……”
  是啊,怎么以前没听老师说过这个问题?习惯!有的老师认为教材一般不会出差错,所以没发现有这个问题;有的老师发现了问题,开始不习惯,像厨房吸顶灯坏了一样,但慢慢就习惯了,于是就按教材编写意图来处理问题,也不向出版单位提出意见和改进的建议。
  算来这本教材已经使用近十年了,出版社也征求过教材修订意见,为什么这一处就没有人提出来过?还是有人提了,编写者认为这不算一个问题,或者习惯了这种争议?
  诚然,任何一本教科书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教材本来也不是固化的,是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调整和更新的,教材也无非只是一个“例子”。可怕的不是教材有错,而是使用教材的人,习惯了教材的“错”,不敢挑战权威,缺乏一种批判精神。我认为这一题目的科学性与严谨性均值得商榷。其实改进的方法很简单,教师可以建议出版部门改成“空气中氧气和氮气及其它稀有气体的体积比是21:78:1,660立方米空气中有氧气和氮气各多少立方米?”如果按编者意图解答此题,学生就会产生“空气中只有氧气和氮气两种气体”的错误概念;如果空气其它稀有气体忽略不计,教材就没有尊重科学事实。
  许多不良习惯背后,既是惰性使然,更反映了一种对待教育的态度:那就是缺乏“关心”。缺乏对学生发展的关心,缺乏对教材建设的关心,我认为,对教材的质疑与批判,反映一个教师的专业成长水平。
  
   (作者单位: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教育科研培训中心)
其他文献
摘要:资金作为企业的血液,对于大型企业集团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如何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来提高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整体效益,是一个多元化企业集团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以某集团资金集中管理信息化建设为例介绍该集团资金信息系统的建设过程与成效。  关键词:大型企业集团;资金信息系统;资金集中管理  随着大型企业集团多元化的发展,仅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行单纯的会计核算已不能满足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需要。
视频:在一次公开课上,看见一段视频,讲的是某中职学校一位女教导主任看见一位学生在走廊有违纪行为,就上去制止那个学生,谁知那个学生不听教育,和老师顶撞激烈,最后那学生赌气,吐了一口痰在地上,然后又俯身下去,把地上的痰吃了。后来家长知道这件事后,认为学校老师教育不当,把这位老师告上了法庭。在法庭上,这位老师始终没有抬起头来,她伏在被告席上,哀婉伤心地说:“我这辈子再也不让我的子女做老师了,孩子,你怎么
摘要:本文从爱心教育、尊重学生的情感状态等方面分析了如何通过关注学生心理,来增长学生的语文知识,提高语言技能,陶冶情操,提高修养,认识社会的变化,感悟生活真谛,体会生命之美好,从而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    语文教材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学习这些教材,不仅能增长语文知识,提高语言技能,而且能陶冶情操,提高修养,认识社会的变化,感悟生活真谛,体会生命之美好。青少年在课堂中,思想的提高、情感的交流、个性
摘要: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学有效性问题是广大教师最为关注的问题。许多教师用在教学上的时间与精力花费了不少,但是教学成效提升并不快。针对这样的现状,教師要努力开展教学研究,在教学有效性方面做文章,注重教学理念的创新与教学手段的优化,努力为学生创设更加适应学生身心实际的教学环境,促进教学成效提升。      一、精心设计教案,提高教学活动的科学性    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开展教学活动依据
提前识字,加大识字量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种趋势。但长期以来,字词教学的高耗低效却一直困扰着语文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识字教学首先应是对人的教学,应渗透人文精神,关注学生的发展。那么,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该如何提高识字效率,减轻学生的负担呢?下面我就如何优化识字方法谈谈一些体会。    一、快乐交往,轻松识字    小朋友刚上一年级时,对身边的小伙伴不熟悉,但又很好奇,我就利用他们这
四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使我逐步感悟到师生应是忘年交。忘年交者,就是老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丢掉年纪大的包袱,以一颗童心去和孩子们交朋友,彼此平等,相互尊重,在情感上沟通、在心灵上交流。唯如此,“教学相长”的原则才能得以贯彻,“快乐教学”的理念才能得以践行。与各位分享我的两个教育个案吧。  一天午间休息,我和班上的同学站在走廊上天南海北闲聊。一个学生问我:“老师,世界上究竟有没有鬼?”我说:“共产党人
尽管一个人懂得很多写作方面的知识,掌握丰富的语汇,以及多种表达方式,如果没有丰富的素材,那也只能写一些堆砌辞藻的空洞无物的文章。这样的文章是毫无价值的。  那么,如何才能获得材料呢?有人会立即想到——观察。“观察”的确是获得材料的最重要的途径。在日常生活中仔细深入地观察,认真主动地多看某些特征,然而一般观察所得到的还只是表面的,还只是一种感性认识。用这样的材料作为文章的内容,文章仍是浅薄的,不能揭
当今,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各地的教改搞得轰轰烈烈,如火如荼,好多新理念,都不约而同的指向了传统的教学“满堂灌”,大有将其彻底“消灭”的势头。  这种理念的支配下,各地纷纷涌起了很多教学模式。真是“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开满了花赶趟”一派繁荣。一会儿到这里学习,一会儿到那儿参观,这种模式还没完全领会,另一种模式随之而来,于是立即跟风,真是忙得不亦乐乎。  但繁华过后,细细思量,深深反思,又觉得很多模式
一、背景  我教的初三(4)班有40名学生,接班时被同事告知有十几个“双差生”,成绩好的寥寥无几,逃课现象经常发生;有几个单亲家庭的孩子,他们的心理很不健康。对于班级的现实,我不悲观,不气馁,找准“焊点”,在细微处下工夫,取得了一定效果。  二、教育过程与方法  1.批评学生要适时  上学年,我在学校的推荐下,担任了初三(4)班的班主任工作,正在我满怀热情开始投入的时候,问题出现了。那是开学的一次
摘要:本文针对家长工作中常出现的焦点问题作出反思:如何赢取家长的心,获得家长的信任,使家长成为教师工作的支持者和配合者?通过实践,笔者总结出一“哄”二“骂”三“侃” 四“夸” 五“热” 六“铁”,通过这6点妙招来抬高家长地位、感受教师关心、交流孩子表现、提高教师威信、缩短彼此距离、最终获取家长信赖。全文论点鲜明,例子真实有效,对一线教师做好家长工作有着非常实用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随着探索型主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