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展幼儿水墨画教学,就是让幼儿在笔墨游戏中接触和感受传统艺术的精髓,对从小培养幼儿对水墨作画的兴趣和爱好有积极的意义。纵观笔者所在园以往的水墨教学,常存在一个弊端:教师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模式化教学——“先示范,再讲解,最后幼儿临摹画”,重视作品成果,幼儿一味地模仿学习,是被动的学习;一旦没有了示范,就不知道该怎么下笔。其实,教师并没有领悟到“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的真谛。笔者认为,如何在水墨画教学中体现叶圣陶的教育思想,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带着经验走进课堂
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建构主义者认为,幼儿是生活在社会中的,因而是带着经验走进课堂的。《幼儿园工作纲要》中指出:“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利用各种资源,丰富幼儿美术创作表现的途径,让幼儿在废旧材料上做做、玩玩、剪剪、画画、贴贴中接受启示,充分表现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才能。
例如:在中班水墨活动《妈妈的头发》中,结合母亲节的活动主题,幼儿园请幼儿带来妈妈的照片。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为妈妈添画上五官,并且通过撕毛的方式,为妈妈画上漂亮的头发。妈妈对于幼儿而言,是最熟悉的人也是最重要的人,整个活动始终贯穿着“爱”的情感,幼儿在活动中善于观察,敢于下笔,十分投入,每一个幼儿都能自己动手画一画,体验用水墨作画的快乐。在活动中,幼儿们感受到了妈妈的爱,并且学会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
带着兴趣爱上课堂
教学要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出发,教师要为促进幼儿的理解而教。兴趣是何等的重要,它是从事一切活动的源泉,是幼儿学习的巨大动力。它可以帮助幼儿主动获得知识,使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可以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发挥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审美力及动手动脑的能力。以兴趣做辅垫,幼儿就比较敢于下笔,画面真实、生动,作画时不感到有任何压力,使幼儿们在游戏中寻找,并且在探索中发现,在发现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
例如:教师从孩子们爱玩的游戏中,引发出树枝拍画、蔬菜印画、瓶盖作画等。它们都贴近幼儿的生活,能够唤起幼儿的创作热情与创作欲望,真正达到了玩中学、学中玩的目的,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各种感官,发挥了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如果背离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小班的幼儿会因为无从下笔而失去兴趣;中班、大班幼儿则会因为没有兴趣而失去绘画的动力。
带着疑问开展学习
在《指南》艺术领域中指出的:“幼儿绘画时,不适宜提供范画,特别不应要求幼儿完全按照范画来画。”首先,教师应更新活动中“教”与“学”的环节,把教幼儿“学会”变为教幼儿“会学”,这里就存在一个要不要示范的问题。
《3-6岁儿童发展指南》指的范画是指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提供范画,让幼儿一味地模仿,比如画一棵树时,教师先画一棵树作为示范,让幼儿照着画:直直的树干,然后点些叶子就好了。最后全班小朋友的作品与范画很像,教师就认为这是一节很成功的课,因为最后呈现的效果都达到了。但事实是,这样束缚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现在,教师会带幼儿观察真实的树林,会通过欣赏了解树林里树的不同形态,让幼儿用动作表现树的姿态,这些都能让幼儿用心灵、用眼睛、用各种感官去感受美和发现美,从而表现出不同的美,完全符合指南中的“美术活动不应提供范画”的要求,特别不应该完全按照范画来作画的要求。
同时,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一定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灵活运用各种方法,或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来完成示范,提升示范的有效性。具体在实践过程中,可以运用以下两种方法。
游戏法:游戏是幼儿园孩子的主要活动,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手段,游戏的内容最易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对幼儿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根据幼儿好动的特点,笔者将活动故事化、游戏化。比如,在活动《认识毛笔》中,由于幼儿是第一次接触毛笔,所以,活动的教学语言是比较游戏化的:“如果我们想画的颜色淡一点应该怎么办呢?”“让毛笔宝宝多喝点水”“怎么样才能把线条画得粗一点呢?”“让毛笔宝宝躺下来画就可以了”等。用了游戏化的语言幼儿更易接受,也更敢于下笔。
儿歌示范法是指在水墨教学活动中,用自编的儿歌来辅助幼儿掌握作画技巧,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比如:在小班水墨活动《迎春花》中,教师通过儿歌“小毛笔握手中,蘸蘸颜料舔一舔。花朵点在枝条上,疏疏密密在一起。”这样,幼儿就能很好地掌握要领:用毛笔点画迎春花,很好地表现出花朵盛开的景色。
结束语
水墨活动是宣泄孩子对事物强烈感受体验的载体之一,毛笔与宣纸是为了让孩子更为顺畅地表达内心的独特感受与体验。笔者认为,幼儿园开展水墨画教学,可以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和审美体验,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也可以为这一传统文化艺术的继承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鹿苑幼儿园)
带着经验走进课堂
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建构主义者认为,幼儿是生活在社会中的,因而是带着经验走进课堂的。《幼儿园工作纲要》中指出:“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利用各种资源,丰富幼儿美术创作表现的途径,让幼儿在废旧材料上做做、玩玩、剪剪、画画、贴贴中接受启示,充分表现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才能。
例如:在中班水墨活动《妈妈的头发》中,结合母亲节的活动主题,幼儿园请幼儿带来妈妈的照片。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为妈妈添画上五官,并且通过撕毛的方式,为妈妈画上漂亮的头发。妈妈对于幼儿而言,是最熟悉的人也是最重要的人,整个活动始终贯穿着“爱”的情感,幼儿在活动中善于观察,敢于下笔,十分投入,每一个幼儿都能自己动手画一画,体验用水墨作画的快乐。在活动中,幼儿们感受到了妈妈的爱,并且学会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
带着兴趣爱上课堂
教学要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出发,教师要为促进幼儿的理解而教。兴趣是何等的重要,它是从事一切活动的源泉,是幼儿学习的巨大动力。它可以帮助幼儿主动获得知识,使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可以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发挥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审美力及动手动脑的能力。以兴趣做辅垫,幼儿就比较敢于下笔,画面真实、生动,作画时不感到有任何压力,使幼儿们在游戏中寻找,并且在探索中发现,在发现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
例如:教师从孩子们爱玩的游戏中,引发出树枝拍画、蔬菜印画、瓶盖作画等。它们都贴近幼儿的生活,能够唤起幼儿的创作热情与创作欲望,真正达到了玩中学、学中玩的目的,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各种感官,发挥了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如果背离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小班的幼儿会因为无从下笔而失去兴趣;中班、大班幼儿则会因为没有兴趣而失去绘画的动力。
带着疑问开展学习
在《指南》艺术领域中指出的:“幼儿绘画时,不适宜提供范画,特别不应要求幼儿完全按照范画来画。”首先,教师应更新活动中“教”与“学”的环节,把教幼儿“学会”变为教幼儿“会学”,这里就存在一个要不要示范的问题。
《3-6岁儿童发展指南》指的范画是指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提供范画,让幼儿一味地模仿,比如画一棵树时,教师先画一棵树作为示范,让幼儿照着画:直直的树干,然后点些叶子就好了。最后全班小朋友的作品与范画很像,教师就认为这是一节很成功的课,因为最后呈现的效果都达到了。但事实是,这样束缚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现在,教师会带幼儿观察真实的树林,会通过欣赏了解树林里树的不同形态,让幼儿用动作表现树的姿态,这些都能让幼儿用心灵、用眼睛、用各种感官去感受美和发现美,从而表现出不同的美,完全符合指南中的“美术活动不应提供范画”的要求,特别不应该完全按照范画来作画的要求。
同时,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一定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灵活运用各种方法,或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来完成示范,提升示范的有效性。具体在实践过程中,可以运用以下两种方法。
游戏法:游戏是幼儿园孩子的主要活动,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手段,游戏的内容最易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对幼儿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根据幼儿好动的特点,笔者将活动故事化、游戏化。比如,在活动《认识毛笔》中,由于幼儿是第一次接触毛笔,所以,活动的教学语言是比较游戏化的:“如果我们想画的颜色淡一点应该怎么办呢?”“让毛笔宝宝多喝点水”“怎么样才能把线条画得粗一点呢?”“让毛笔宝宝躺下来画就可以了”等。用了游戏化的语言幼儿更易接受,也更敢于下笔。
儿歌示范法是指在水墨教学活动中,用自编的儿歌来辅助幼儿掌握作画技巧,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比如:在小班水墨活动《迎春花》中,教师通过儿歌“小毛笔握手中,蘸蘸颜料舔一舔。花朵点在枝条上,疏疏密密在一起。”这样,幼儿就能很好地掌握要领:用毛笔点画迎春花,很好地表现出花朵盛开的景色。
结束语
水墨活动是宣泄孩子对事物强烈感受体验的载体之一,毛笔与宣纸是为了让孩子更为顺畅地表达内心的独特感受与体验。笔者认为,幼儿园开展水墨画教学,可以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和审美体验,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也可以为这一传统文化艺术的继承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鹿苑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