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5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学的目标之一是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形成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自主阅读并非是教师完全放手由学生自主展开阅读活动,而需要通过教师的及时有效引导,使学生在实际阅读的过程中收获知识、获得成长。
  一、培养自主阅读意识
  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主阅读的意识,教师要渗透正确的阅读方法,可以是粗读,也可以是细读。所谓粗读就是对整篇文章展开大致阅读,只需要了解整体内容即可;细读需要建立在粗读的基础上,既要了解其中的生字生词,又要掌握文章的背景知识等。粗读和细读相结合的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閱读意识。
  如,在教学《开满鲜花的小路》时,就可以使用粗读和细读相结合的阅读方式,让学生通过粗读基本了解故事内容,基于细读圈画并理解生字生词,然后以问题的形式要求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发现答案。当然,学生在回答提问之后,教师也应当使用激励性语言进行评价,进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
  二、丰富自主阅读形式
  仅仅依靠课内阅读教学,很难收获显著的教学实效,须将阅读延伸至课外,促进课内课外阅读活动的有机融合,这样学生才能够提升阅读能力。所以,有必要选择具有针对性的阅读方法,帮助学生提升阅读能力。
  如,在教学《不懂就要问》时,可以组织班级探讨,布置课前预习任务,使学生对文本内容大致了解,然后自主搜集相关资料,这样才能够在课前做充分的准备工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设计讨论问题:不懂一定要问吗?学生针对这一问题展开自主探讨以及辩论,在思维相互碰撞的过程中逐渐清晰:针对不懂的知识,通过询问老师以及家长,获取正确的答案。这种课堂探讨的方式,既有助于拓展学生的认知面,又能使学生在探讨辨析以及思考这一过程中深入触及文本内涵,完成探讨之后可再次回归文本,体会文本内容,提升阅读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以及兴趣爱好,向其推荐其他文本,在课下完成自主阅读,可以是《西游记》,也可以是《格林童话》等。为了提升阅读实效,教师应当要求学生将好的故事带入到课堂中,可以在课堂教学之前预留几分钟时间组织学生讲故事,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优化自主阅读指导
  对于阅读而言,需要掌握很多阅读技巧,如鉴赏句子内容、把握文本思路、分析字词应用等。因此在组织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相同主题的文本集中在一起,不必刻意关注其在文章语言以及结构等层面的差异。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
  如,在教学《邓小平爷爷植树》时,可以联系一组内容相关的课外文章,带领学生了解文本内容,思考文本选择了怎样的方式完成人物形象的刻画,并就此掌握刻画人物形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还可以由学生选择一篇文本,以此作为自主课外阅读文章,自主完成对人物角色的分析,可以分析动作描写,也可以分析语言描写等,然后对比其与例文之间存在哪些异同。这种训练方式,能使学生生发强烈的求知欲以及探索欲,对教师所设计的提问展开对比,参与学习,发现其中的异同,对人物描写形成更全面的认知,还能习得有效的写作方法。
  在教学实践中,设计比较问题得到了较为普遍的应用。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能对文本主旨、段落结构以及写作技巧等形成整体把握,有助于提升其分析能力、概括能力,还能够实现知识的正向迁移。
  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在阅读中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对授课模式进行优化,更多地关注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习得相应的阅读知识,从而提升阅读的实效性。
  (作者单位:广东深圳市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
  责任编辑 宋园弟
其他文献
清晨,一朵小红花刚刚开放。  它朝四周望了望,这儿有好多的花儿,开着红、黄、紫、白的颜色,不过它发现,所有的花儿都朝着天上的太阳公公。  小红花碰了碰旁边的小白花说:“你为什么把脸朝着太阳公公?”  “不朝太阳公公那么朝谁!”小白花说。  “朝着太阳公公有什么好的!哼,我就不跟你们一样。”小红花决定,不把脸朝着太阳公公。  小蜜蜂飞来了,它来到小红花这儿又飞走了。小蜜蜂在那些向着太阳公公的花儿中穿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求学生写字姿势正确,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良好的书写习惯指的是学生每次写字都能做到坐姿端正、握笔姿势正确,并按笔顺规则写字,注意间架结构,书写规范、书面整洁。近期,通过对我校低年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约有40%的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有的握笔姿势不规范,有的坐姿随意,写出来的字笔画也不到位,歪歪斜斜,还有的学生书面
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起点”、文本的“节点”和学習的“触点”,以便让学生深度解读文本,进而让学生合理、准确、透彻地理解文本。教师找准文本解读的“发力点”,能让学生与文本中的风景不期而遇。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整个地球。”文本解读是教学的根。在文本解读中,教师同样要找准文本解读的“支点”,集中发力,引导学生感受文本的写作精华,探寻文本的写作秘妙。找准文本解读的支点,是解读文本
学生的习作能力是综合素养的体现,但习作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基于多年的习作教学与指导实践,笔者认为,习作评改就好比发动机引擎,是激发学生习作兴趣的动力源泉,对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习作指导不妨在“评”上下足功夫。  一、把握评的时间,让学生喜欢习作  在一些教育刊物的作者群里,经常有作者向编辑询问自己的投稿结果。笔者刚开始向教育刊物投稿时的心情也一样,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结果,
语文课程是培养学生会思考、建立健全“三观”的重要课程。鲁迅文学中潜藏着巨大的思想价值,对学生思想的引导能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但在教学中,关于“鲁迅专题”的单元教学却是一个难点。因为鲁迅处在一个复杂的时代,时局动荡,阴云笼罩,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再加上新文化运动刚刚兴起,白话文中还夹杂着文言文的表述,这导致鲁迅的作品学生难以一下子读懂,即便是对于高中生来说,也是谈“鲁
习作提纲是习作行文构思时的产物,能从整体上反映习作的中心和内容。大家对习作提纲在写草稿之前的作用是公认的,甚至有“不列提纲不作文”的说法。但完成草稿之后,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习惯性地将习作提纲弃之不用。其实,习作提纲不仅能够指导习作草稿,而且对习作修改也具有重大意义。本文结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习作《我的假期生活》来谈谈习作提纲在习作修改中的重要作用。  一、借用提纲,完善结构  六年级的学生,对于
复述课文是训练语言和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文本中的语言属于作者的创作思维体系,学生从课文中提取信息、感知语言、积累语言,但无法直接为自己的复述所用。这就需要为学生感知文本、复述故事搭建支架,培养学生善读、善用的意识。《方帽子店》(统编本三年级下册)是一篇略读课文,需要迁移精读课文中所积累的方法,提升学生内在的复述能力。  一、依图统整,在整体构建中梳理重要情节  中年级学生面对篇幅较长、人物关系
【设计理念】  在语文教育强调民族传统文化的时代要求下,“边塞组诗”这一课,是对古诗词分类进行教学的尝试,将唐代的边塞诗进行有机整合,以“两专多辅”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教学不在两首诗上进行深度挖掘,只着眼于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让高年级学生在古诗的意境中漫溯潜游,吸纳传统文化的精髓。  【教学流程】  一、导入,初识意象  师:马鞍山有个特别棒的别称,叫什么?  生:诗城。  师:诗城的孩子一定会背诗
众所周知,语言是人类表达和交流的工具。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同样一个字可能有不同的读音,于是,就产生了多音字。在识字教学中,多音字虽然不是重点,但对于某些篇章、段落或句子来说,它往往会成为理解上的难点。笔者以为,多音字源自不同的语境,要准确认读多音字,应在语境中进行。  一、猜读音,想语境中字的意思  出示:我们好读书。读书就要读好书。该读书的时候就要好好读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练习6》)  师: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学生综合语文素质的重要方法。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普遍不高,原因是多方面的,教师对此要有清晰认知,为学生提供口语交际的机会,帮助学生顺利进入到口语交际训练环节,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一、创设观察任务,积累口语交际素材  为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教师应进行针对性设计,才能给学生带来适宜的训练机会。教材中有丰富的插图信息,文本中也有更多情节、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