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古诗文教学研究的探讨

来源 :当代教育之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fsoft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极为重要的内容,提高古诗文教学的效果是语文教学卓有成效的关键之一。因而,笔者试图从理念更新、方法有效、重视意义与价值等方面谈点不甚成熟的见解。
  1.重视反思,提高认识
  在高中教学中,我们往往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早读时间,教室里传出的不全是语文朗读声,还有不上英语朗读的声音,这反映出学生都普遍重视外语学习。学生在时间安排上,英语学习的时间远超语文;从考试的分值来看,英语的分值与语文的分值相当。由此可见,语文学习没有被学生置于重要的位置。在现在各科教学中,语文的学习受到很大的冲击,尤其是古诗文,学生缺乏兴趣,教师忙于应付考试考点,把古诗文的教学看成是死记硬背的东西,没有将古诗文学习的重要性提升到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高度上。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依然遵循着传统的字字落实的教学方法,对字、词、句进行枯燥的分析,其中,解释字词、语法讲解成为了古诗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古诗文的教学程式化,使学生产生了厌恶之情。
  古诗文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结晶,很多诗篇有着积极的思想,渗透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成为激励人和培养人的重要思想来源,对学生的思想修养和高尚情趣的养成以及写作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学好文言文是一个中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专门列出了适当增加文言诗文的要求,高中阶段达到四五十篇,文言篇目占教材总篇目的百分之四十。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阅读浅显的文言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较高的学习要求,也就是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欣赏、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从考试的角度看,文学作品的欣赏、评价已被列为高考文言文考察的重要内容。因此,古诗文的教学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学生都增加了一定难度,所以,不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应该把对古诗文的学习放到重要的位置。教师要改变教的方式,学生要改善学的方式,从继承和发展传统优秀文化的高度学好古诗文,形成学习的能力。
  2.克服障碍,激发兴趣
  在传统的古诗文教学中,教师把古诗文讲解得支离破碎,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很多教师注重字词的讲解、句子的翻译,重视词类活用、句式特点等语法现象,而忽视了古诗文所蕴含的思想和情感。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多是接受性学习,被动地记忆词语的含义,句式的用法,不能自主地去探究文章所包含的思想或情趣。高中语文课本中的古诗文篇目多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博大而精深。从教学方法上来看,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忽视学法的渗透和学生的接受程度,一味地强调死记硬背,而不是从理解的角度去指导学生诵读,所以有的学生感到古诗文晦涩难懂,难以理解,刚学习了就又忘记了,在实际运用中不能举一反三,学习效率很差,因而缺乏对古诗文的学习兴趣。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新课标对古诗文的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进行了重新定位,放到培养学生积累、感悟、运用的能力,提高学生欣赏的水平和审美的情趣上。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重视古诗文的诵读教学,在诵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与运用能力。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正是古人对读的作用的经典概括和诠释。古人学习古文有着独特的经验,我们不妨移植过来,在诵读中,让学生走进古诗文,打破学生与古诗文的隔膜,让古诗文成为学生的新朋友。
  高一伊始,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我在班里开展让古诗文走进我们演讲赛,让学生通过查找有关资料,主动思考,相互讨论,提高学习古诗文的认识,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古诗文的学习不仅仅是死记词语和翻译语段,更重要的是领悟其深厚的文化意蕴,提高自身的文化品位。在高二年级,我又组织学生进行演讲比赛,让学生以作品中的人物、事件为主要内容,向大家介绍自己喜欢的诗人、喜欢的作品以及喜欢的理由。学生会为屈原、文天祥的爱国之心而感动,为李清照的凄美之情而落泪,为庄子的雄辩而折服,为苏轼的博识而敬佩。慢慢地,学生走进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走进了古诗文,而不再厌恶古诗文。古诗文的内容成为学生津津乐道的内容,成为他们写作的重要素材。
  3.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3.1自主学习,重视读背
  古语有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些话都道出了读背的作用。大凡有造诣的文化名人无不通晓中国文化典籍,很多人都能将《孟子》《书经》《礼仪》《左传》等书精读熟背。我国现代文学巨匠鲁迅、茅盾、郭沫若等也正是通过背读抄记积累了丰富的古典优秀名篇,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底蕴,才使自己的创作走向了人生的巅峰。因此,古诗文的教学要重视读,从课题到作者,从课文到注释,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读,让学生了解作者,把握课本大意,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2质疑探究,合作学习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新课程理念下的古诗文教学,要使学生掌握理解分析古诗文的有效方法为要,应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让学生在探究中挖掘作品深刻的内涵,在合作学习中分享古诗文所给予人的美好的情感。
  古诗文的学习不仅仅是对文学的学习,同时贯穿着历史与哲学的知识。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拓展学生视野,只有各方面协调进行才能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进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助于让学生自主掌握科学知识和思想方法,形成良好的个性与健全的人格,向自我教育的最高境界邁进。
  
  收稿日期:2014-03-11
其他文献
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将现代科学技术与语文教学进行整合,发挥其优势,以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笔者在写字、阅读、作文等教学环节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实践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现代科学技术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支撑和提升作用。   1.识字教学   识字是学文化、学科学
期刊
教学设计是由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诸要素的分析与组织、教学效果的评价等组成的一个系统工程。系统的整体观认为,只有各组成部分和谐地统一、协调于系统的整体之中,才能达到整体的优化。所以,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时,要综观全局,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进行整体优化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1.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標  教学目标既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预先设定的可能达到的结果。小学数学教学目标不仅包括知识和技能方面
期刊
【摘要】《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初中生的写作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图画或文字提供的信息,围绕话题或主题综合运用已学语言知识,写出文章。所以它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教学难点。没有人生来就是一个写作高手,在教师的有效启发与精心设计的训练下,学生是可以逐步培养出较强的写作能力,因此,教师科学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写作策略,使学生打下扎实的写作基础,使他们的想象力、自主力
期刊
所谓“留守儿童”就是指父母流动到其它地区,将子女留在家里跟随老人或亲戚朋友生活,从而形成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我们把这类儿童称为“留守儿童”。随着农民外出务工热潮的兴起,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越来越大。他们是一个严重缺失父母关爱的群体;他们是一个常常让教师伤神费心的群体;他们数量庞大,给教育者带来了空前的压力和挑战。作为教育者,面对这些“留守儿童”,我们能些什么呢?本文主要针对留守儿童的问题研讨一些对策
期刊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教与学是课堂教学中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教学中授人以渔的学法指导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学法指导要强调个性化,还必须通过思维训练教会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因课而异、因人而异,充分发挥个性,增强创新意识,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提问;存在问题;有效性策略     教师设计合
期刊
有些青年教师观课归来,常会说:“××课上得真好,我都被感动得流泪了。”听了这样的评价,笔者非常诧异:这是什么评价标准?“感动得流泪了”是一堂好课的标准吗?当然,一堂语文课能让听课的人流泪,说明这堂课在情感目标的达成上可能有过人之处。但是,仅仅让人“流泪”,并不是评价一堂好课的主要或唯一标准。因为阅读教学不是一般意义的阅读,仅仅达到“流泪”是不够的,它承担着比“流泪”还重要的任务,如知识的获取、能力
期刊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过程,又是学生能力的发展过程。在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么,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上好数学课呢?下面笔者谈谈肤浅看法。  1.充分发挥教学设计在教学中的作用  教学设计,亦称教学系统设计,是面向教学系统、解决教学问题的一种特殊的设计活动,是运用现代学习与教学心理学、传播学、教学媒体论等相关的理论与技术,
期刊
由于多年来“应试教育”思想的干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四个忽视”,严重地阻碍了小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一是忽视数学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以及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渗透;二是重结果、轻过程,忽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三是忽视非智力因素,学生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心理品质的发展不良;四是忽视“个别差异”教学,不能面向全体学生。  如何从小学数学学科的特殊性出发,提出具体、切实可行的方案,构建数学学科素质
期刊
【摘要】我在教学中始终瞄准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知识,根据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科学处理教材,选择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基础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体会学习地理的快乐。从而充分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  【关键词】独立思考;新课程理念;拓宽;地理实践能力     地理教学设计是把“教”与“学”的原理用于策划地理教
期刊
生活于自然环境中,也就生活于地理世界中。我们从大量地理事物和现象中积累了很多生活经验,也获得了不少有关地理知识的感性认识。通过各种传媒手段,如互联网、电视、广播、报刊、书籍等,人们获得了大量信息,从而形成了对事物各种各样的看法,形成了自己的思维方式。但是,这样形成的看法和思维方式与科学的概念和科学的思维方式往往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在国外,研究者把人们对科学现象和科学概念的一些由自己的感性认识得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