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的“茶楼铺”文化

来源 :椰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gfengg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口除了自然美景,人文、美食都是最吸引人的主题,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令人陶醉外,渊源深厚的美食文化也同样令人流连,而在海口多元的饮食文化里,最能反映海口特色文化,并广为流传,受外人关注的当属老爸茶文化了。这是长期形成的海口的茶文化,从另外一层面讲也称海口茶楼文化,而作为茶楼文化载体的茶店,海口话俗称为“茶楼铺”,而喝茶在当地被百姓称为“吃茶”。
  爱喝茶的人不计其数,然而,有什么能够比得起海口市民对喝茶的那份由衷的喜爱呢?有哪里能像海口人把喝茶当作生活的一部分?您瞧瞧,无论何时,遍布海口大街小巷、档次不一的老爸茶馆,还有时常要靠占座来喝茶的、天天都人声鼎沸的场面,可见喝茶的习惯已经融入了市民的生活中,也由此形成了海口独特的老爸茶文化。而追溯老爸茶的历史,您知道,它可是西风东渐的舶来品。据史料记载,从清末开始,老爸茶在海南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由于海南在外的华侨众多,而老爸茶店的兴起,和归乡华侨有着密切的关系,19世纪时期,一些回乡的老华侨,把南洋的生活习惯带到了海口,在海口的一些老街店铺如中山路、得胜沙、博爱路一带开辟茶馆、茶楼,供来往客商居民休闲、娱乐,而后在历经岁月的磨练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茶楼的属性陆续出现华侨的私营到解放后国营茶店崛起,改革开放后私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在海口各大街小巷建立起来了。
  海口人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了南洋生活的精髓,即舒适平缓悠闲自在的生活习惯。在老爸茶楼里休闲,海口市民的眼里是忙碌生活的一种身心的额外弥补,可在这里释放情绪,缓解疲劳和生活压力。笔者还认为,对另外一部分人而言,茶楼里沉淀着他们的生活交友圈,渗透着一种乐趣所在。此外,到老爸茶店光顧的市民,有的一坐就是一整天,还乐此不疲,那是因为海口人懂得在工作和生活中寻求一种平衡,懂得“工作向左,吃茶向右”的人生哲学,海口人会将工作和生活分得很开,而且还能满足于现状,体现海口人那种乐观洒脱。而且呢我不觉得海口人的生活方式是消极而不求进取的,虽然外界会有异议,谈到海口的茶文化,会指出海口人懒惰、不思进取等等。但在我看来,大部分海口人是热爱工作的,只是他们会把工作和休闲分得很开,很清楚,懂得“动如脱兔,静如处子”的生活哲学,该休闲就尽情休闲,工作时就该很认真,人生苦短,在奋斗之余还得懂得让自己享受人生,不是望穿秋水,不是碌碌无为,不是软弱颓败,而是在一张一弛、一静一动的节奏里寻找生活的真谛,奔波这根弦拉得太紧会让人窒息,太多人在奔波中失去了健康,失去了欢乐和洒脱,所以在无为有为之间需要火候得当,方能煮出精彩的人生美食!这就是笔者心灵所触及到的海口市民茶楼文化的根本之一!
  在海口茶楼文化里,我想这蕴含着几层寓意,囊括了人、茶、饮食习惯,以及生活价值观这几个因素的总和。海口人的休闲方式,饮食是重要组成部分。民以食为天,满足果腹的需求后,饮食的功能逐步延伸到借此聚友、联络、交流、休闲、减压等功能,此外海口茶文化里,中西结合,既有西式茶点,也有中式餐点,还兼有各种地方小吃里面,粤式、琼式、西式风格的餐饮的综合体,这是一种兼容并蓄的饮食观,也是突出展现海口的文化特色中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开放胸怀,从茶楼的种类中就可见一斑。看海口的城市的融入性从茶饮食中就能折射出了。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海口市井生活文化特质里的休闲情调,慢生活的节奏风格也在茶楼里面演绎得淋漓尽致。有茶的地方就有江湖,在茶店里,各种谈资、各种话题在此汇聚,上到国家大事、时政旧闻,下到世俗民生、小道杂闻,新、奇、特等,无所不言,嬉笑怒骂,畅聊开怀,褒贬赞弹,人生百态,万众风情,一个多彩的视界,在这里演绎,这就是江湖,在一茶一壶中,一杯一水里,一谈一品中,江湖里的百味人生尽彰显金庸著作经典的台词: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同樣,有茶楼的地方就有江湖!在这里,大家不用顾及形象,不必考虑庄重举止,也无需低声细语,在这里尽可以随意,可以无拘无束,可以畅所欲言。这也是海口茶楼文化的一大特点。曾几何时,海口的市民已将喝茶形成了约定俗成的习惯,且在长年累月的市井生活中演变成海口的一种市民生活文化,成为海口的一道独特风景线,城市的韵味名片。
  我曾记得,有一个从内地来海南旅游的亲戚,他和我谈及海口的老爸茶时,好奇地问我,海口人喜欢茶店,到底是喜欢它的茶呢还是食物,还是喜欢氛围多一点呢?我的回答是:这些都有之。虽然我没有细化地向他解释出来。其实要说海口茶楼里的茶,也只是大众化的茶料,而配上的点心小吃也是我们司空见惯的,没有啥惊奇之处。只是,海口人大多热爱这种方式喝茶,把这里当作亲朋好友汇聚、畅所欲言的平台,新闻旧事,闲情雅趣,天文地理,无所不谈,海口茶楼的文化里,人们趋之若鹜的也许不是在茶点上,茶楼品茶,意在茶外!以茶做媒,品味生活千姿百态,以茶为伴,展开人世多彩篇章!
  如果你是外乡人,不妨多给自己一些时间,除了感受海口别样的风光,海口的茶楼文化尤其值得推荐。饱览了海口的美景,领略了热带风光的魅力,你还可以尽情地欣赏和品味海口的茶楼文化,从这里找到海口饮食文化的精髓,市民的生活价值理念所在。探访老爸茶,这是一道让人遐思和回味的风景线。感受海口文化,从品味茶楼开始吧!
其他文献
石 榴  剥石榴的时候我便是玉匠  徒手劈开这坚硬的外壳,袒露出  内心压抑许久的玛瑙、水晶  但我居住的村庄鲜有这赌石的匠人  十八岁的小姐姐不会说话  蓬头垢面坚硬成一颗酸涩的石榴  不断地相亲,定亲,分分合合  二十五岁这年,秋阳温暖  树上的石榴悉数泛红。出嫁那晚  我想她的丈夫终于肯做了一回玉匠  日 常  周末,喜欢提着篮子逛超市  如果能够撞见菜市场,更好  活著的鲫鱼、鲤鱼在水箱里
期刊
我喜欢《红楼梦》里“静日玉生香”一句,似乎只有在静静的氛围里,香气才能透出来。在海口,多年前有一个地方,我觉得就有这静日的香气。  国内的各大都市,都有所谓的“学人书店”,也就是书店业里的阳春白雪。像北京就有“三联书店”,南京有“先锋书店”,上海有“季风书园”,卖的都是学术类书籍,基本没有大路货。书的品位,自然是限制了购书人的品位,顾客也就不太多,在书架前静静地选,静静地翻,大有淘金者的耐性。  
期刊
马飚,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在 《诗刊》 《星星诗刊》 《诗潮》 等刊物发表诗歌500余首,在 《青年文学》 发表千行长诗 《峡谷诗篇》,出版诗集两部。  月亮的大碗边,爱为热气  我们月亮一样清净  迎着山岗,月亮劈开爱情  地球在飘荡  不攻城略地,唯抢一位女子  月亮是我们的结婚照  月亮里有两个天使  红衣裳,牵着青春的红马  月光啊月光,还是那个小姑娘。  ——献出时光炼金术  有五月诱人
期刊
当你们都否定我的时候,我才愿意来到你们身边。  ———尼采  梦是荒诞的,荒诞的梦有时候却是有价值得让人留恋。  这个梦是昨晚的,梦见那个小村庄,以及那些我熟悉但不怎么喜欢的村人。我记得我开始考大学,考的是北大,邻居那个长得像陈德容的女孩子比我高一届,已经考上北大了。然后,我听到很多很多村人开始不间断地传颂这个黄姓女子的聪明。  这个女孩子叫黄琳子。一个在我读小学三年级到五年级的绯闻女友,我的同学
期刊
2011年4月,我在网上看到招聘启事后,给深圳一家媒体投了简历。  其实那两三年我一直在向珠三角一带投简历。在东北生活了十几年,娶妻生女,生活安定,在圈内也有点小名气。一个朋友告诉说,某年他去参加全国副刊年会,上百家报纸的副刊部主任,提到我,多半说打过交道,未到场的我反而成了他们之间的粘合剂。但我内心一直蠢蠢欲动着,越到后来越按捺不住。四十岁之前不离开,就没有机会了。我的目的地很明确——珠三角。深
期刊
秋心  一块石头卧在山坡上  一块没有能力作恶的石头  想必是因为它非常悲伤  所有的落花都渴望流水  就像少女渴望末日的镜子  只有石头拒绝了石头  秋天来了,洛神的衣裳  扑满山坡,如果这时你醒来  石头是秋天的心脏,并不孤单  等到某个清晨头上盖满红叶  你就会感恩,上帝的流水账中  一颗搏动的心,是等了你那么久  空笼子  还没有火焰  石头摩擦着石头  大雨一夜,人类陷入孤独  在孤独的
期刊
秋云  秋高是天高,气爽是云爽  爽爽来去,自由游移  色,以白者为佳  纯白,棉白,瓷白,最炫目  灰便带有情绪  乌黑就揣有雨的心事  彩云要等到日落时候  别过太阳再追月  形,是心的幻象  山川,草木,虫鱼,鸟兽之形  在观者,似与不似  变的是人心  凝则滞,流动才鲜活  云深云浅,在入给出的分寸  不同的形和色,匆匆在天上  其實在地面  都是一块移动的暗影  睡莲,恰似一段时光的暗喻
期刊
当我们浏览《自然集》时,我们到底面对的是什么样的诗歌?这恐怕是许多读者阅读李少君诗作时都会发出的疑问。让我们先从《抒怀》谈起:  树下,我们谈起各自的理想  你说要为山立传,为水写史  我呢,只想拍一套云的写真集  画一副窗口的风景画  (间以一两声鸟鸣)  以及一帧家中小女的素描  当然,她一定要站在院子里的木瓜树下  在我看来,曾得到诸多诗评家论述与阐释的《抒怀》一诗,能很好地代表李少君诗歌的
期刊
月 光  我们不会在银质的光线前感到  自卑,源于对古老词语的敬畏  如果夜晚足够漫长  让更多的风落下来,像一把小小的匕首  刺破这炎热的空气  高高挂起的不止是月亮  还有你眼中的云朵,黑或者白  已无法分辨,在邻德路  月光是真实的,像我们的骨骼一样  在黑暗处异常坚硬  隧 道  黑暗让寂静更加缓慢  储藏于体内的闪电在山体内部  熄灭  在秋天,列车穿过隧道  落叶穿过空气  源于石头的
期刊
弗贝贝,人如其名,美。老乡眼里出西施,更美。读了她新写的组诗《在尉犁》,不由赞叹:美不胜收。  弗贝贝是个開朗的女子。写诗,也依着美与爱的天性。  她沉醉其间的风景,是经过心灵过滤了的。蓝天、云朵、雪山、牧场、小河和格桑,高邈而阔远。戈壁、大漠、胡杨、红柳、骆驼和风沙,寂寥而温情……像《黄水沟牧场》 《下午,雨》 《在卡拉水渠上》《34团的胡杨林》 《格桑》 等诗篇,无一不有禅意,无一不有作者生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