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革美术”是一个异数。只有一个旋律是“文革”时期的特色。从单独的角度表达革命情怀并力图追求军事共产主义艺术形象的宏大叙事方式,成为那一时期的标准。其中扛鼎之作就是毛泽东的艺术形象。全景式地表现恢弘历史画卷,弘扬大无畏精神,英雄史诗般的风格标志“文革”时期的艺术空间。
“文革”红色经典油画
集中不同时期最有代表性的军史题材创作出的油画,造型夸张,色彩明快,构图饱满,富有“文革”艺术风格。从临摹领袖肖像,到深入底层生活, “文革”绘画一直强调当代劳动者形象。“现实主义精神品格”毫无掩饰, “领袖系列”“工农兵系列”,画面渗透的力量感尤为强烈。看似单纯、直接的画面,却饱含了感情。民众的感悟,定义了一个独立的群体——“文革”红色经典油画。
“文革”绘画着重肩负一种社会功能,表现历史,歌颂领袖与英雄模范,鼓舞干劲,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占据主导地位。人物画是这一时期油画创作的主流,涌现了《开国大典》《血衣》《毛主席去安源》等巨作。强烈的意识形态,鲜明的时代烙印,是这一时期油画的特点。在“新美术必须与人民结合”的观点的影响下,油画成了造神的工具, 《毛主席去安源》成为当时典型之作。此时,部分青年油画家开始崭露头角,如陈丹青、陈逸飞、沈家蔚、陈宜明等。代表作品有《永不休战》《黄河颂》《泪洒丰收田》《我为伟大祖国站岗》等。在一幅画中采用仰视、平视、俯视等违反透视的艺术手法,由于不讲究透视,在“文革”的画中,战争场面就是布景,但是可以感受到强烈、稚拙的美,这在陈逸飞的《占领总统府》尤为突出。
1974年,国务院文化组在中国美术馆主办的“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二十五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是那个年代的“文革”美术史里程碑。 “文革美术”与传统的官方美术强调不同的现实主义,与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类似,强调对传统的反叛,对官方美术的消解。还有,水粉画与综合材料的“样板戏人物造型美术”及《毛主席革命路线胜利万岁》和“红卫兵赞”群雕等“文革”美术品,同样有时代特征。
“文革红色经典油画”在国内艺术品市场上一直都格外受宠。鲜明的时代感与不可再生性使它受到藏家们的珍视。早在1995年, 《毛主席去安源》便以605万元创下了当时国内油画拍卖的纪录;2005年,陈衍宁的《毛主席视察广东农村》又以1012万元再创天价,被一位欧洲藏家买走。2007年,中国嘉德推出了陈逸飞的成名作《黄河颂》,备受关注,最终拍得4032万元的高价,刷新了陈逸飞作品拍卖的纪录。沈嘉蔚的《为我们伟大祖国站岗》,2009年春拍795万元拍出。
中国画也有“文革红色经典”。李可染创作于1969年的巨制中国画《韶山》,16平方尺有余的横幅画面,表现的主题是群众参观毛泽东故居的情景。由于这一时期的名家珍品大多被博物馆珍藏,市场上比较少见,所以一旦出现在拍场上往往就能拍出高价。
“文革”瓷
“文革”瓷胎瓷厚且较粗糙,色泽偏黄,具有时代色彩浓厚、品种造型多样、制作工艺精良等特点。“文革”瓷大多为瓷像和像章,此外还有大量的生活日用品,其图案多为毛泽东语录、诗词、工农兵图案、英雄人物形象等。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至七十年代中期十年间,带有“文革”色彩的陶瓷器皿的精品是“7501主席用瓷”。“文革瓷”带有非常浓郁的时代特征,这在中国悠久的制瓷历史上属于一个“另类”,它自成一章,表现出浓厚的政治色彩。一些较为罕见的红卫兵瓷像、 “样板戏”瓷像具有一定的升值空间。
现在收藏“文革”瓷器的人越来越多。1992年10月,一只绘有“样板戏、知青上山下乡、五七干校”画面的花篮瓶,由280美元起价,最后以5000美元易主。1998年3月,中际汉威拍卖有限公司在北京国际俱乐部内举办的中国瓷器专场拍卖会上,一件底价500元的釉上初升太阳瓷瓶,最终以3000元落拍。
“文革瓷”分为日用瓷器和观赏瓷两大类,观赏瓷的艺术水准和价值要高于日用瓷,特别是领袖瓷器塑像、八大革命样板戏、乒乓外交、太平天国英雄人物造型以及红卫兵塑像等内容。 “文革瓷”收藏的首选,当属于毛泽东瓷雕像,尤以唐山产的各种大规格的毛主席瓷雕像为收藏佳品。“文革瓷”彩瓷摆件,由于制作工艺繁杂,瓷画色彩纷呈,艺术造型多姿多彩,时段特征鲜明,故深受“文革专题”收藏者们的青睐。成套的多件一组的系列瓷摆件非常稀罕。近来市场频频出现“文革”瓷仿制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鉴别。一是“文革”瓷无繁体字;二是“文革”瓷大都用贴花,划花极少,须细心分别;三是“文革”期间制瓷画家不会落款,有落款的一般为赝品,“文革”瓷釉色用料朴素不艳。
“文革”连环画
1966年,“文化革命”开始,连环画的创作与出版与其他文艺作品一样,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1971年,周恩来总理指示,要尽快恢复连环画的出版工作,解决下一代没有精神食粮的问题。之后,除配合政治需要的一些连环画和8个样板戏的连环画得以出版外,一批具有艺术良知的连环画家所创作的歌颂英雄模范,描绘火热生活,宣传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优秀连环画也相继问世,给荒芜了数年的连环画园地增添了几分春色。
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一二五赞歌》《好支书林群英》《一心为人民的好战士刘道友》《广阔天地炼红心》《终南山下大寨花》《生死为革命》《把一生交给党安排》《铁人王进喜》《家乡新貌》《列宁在一九一八》《为革命战斗不息》《金光大道》《蔡永祥》《最高指示的模范执行者——刘英俊》《公字的凯歌》《王杰》《珍宝岛英雄赞》《智取威虎山》《沙家浜》《海港》《红灯记》《白毛女》《龙江颂》《红色娘子军》《奇袭白虎团》《三进校门》《赤脚医生》《革命战旗扛到底》《春风杨柳万千条》《剑门山区大寨花》《张思德》《红太阳照亮了西房身》等。
连环画是时代的产物。“文革”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和风土人情,都会在连环画这一普及、通俗的大众艺术中得到反映。翻阅“文革”连环画,一幅幅富有时代特征的历史画卷就会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还是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和史料价值。从收藏投资上说,存世量决定“文革”连环画的价值,如八个样板戏中,出版最晚的《龙江颂》(1974年)和《海港》(1974年)就比《红灯记》《白毛女》要贵。
“文革”徽章收藏
徽章市场以家家都有几枚,人人都能看懂,广泛的群众性和品种众多为特色。目前全国的徽章收藏爱好者初步估算有15万人,其中专收毛主席像章的“文革”徽章迷就占到三分之一。近20年来,随着毛主席像章热的兴起,“文 革”徽章和“红宝书”收藏逐渐成为了我国民间收藏中的两大门类,痴迷其中的人越来越多,许多稀缺精品的价格已经在20年间提升了几十甚至几百倍。依目前市场行情,收进“文革”徽章,一枚的花费从几元到几千元。而一套以毛主席34首诗词为创作题材的“小诗词”徽章在市面中已涨到了6万多元的高价。
“文革”徽章的价值主要从以下几点看:一是看是否珍稀,如“毛泽东三湾改编”章、解放军总政治部“五好战士章”、 “总政四好连队章”、 “空四军毛章”等徽章现在很难找到,目前价格已翻到40倍。 二是看发行量的多少,如1968年的“中越友好章”是颁给参战抗美援越的连级以上干部的,数量不多,所以价值高;三是看品相,看“文革”徽章的形状是否完整,字是否清楚,材质是否贵重。
了解历史才能精中选精。如为纪念“文革”中重大事件等颁发的证章。各军区、军种、兵种制作颁发纪念章,必须报经总政治部审查批准才行。“文革”时期曾经颁发过藏文、蒙文、维文等毛章。 “文革”期间,许多军区和野战军为纪念管辖区域的大事件,都曾颁发过纪念章。
港台的徽章迷们更喜欢主席像的珍贵徽章。国内“徽章收藏发烧友”则以共产党发展历程、爱国主义题材、解放战争各大战役的纪念、国家一级政府部门所颁的章等为特色收藏。
“文革”徽章融绘画、书法、雕刻、刺绣等艺术于一体,聚模压、烤漆、烧瓷、镶嵌、鎏金、珐琅等工艺于一身,可谓是千奇百态。它于方寸之间凝聚沧桑变幻,枚枚都有鲜明的历史烙印,章章都具有感人的魅力。具有蕴涵故事、记载历史的独特价值,属于历史的见证物。
“文革”邮票、邮品
“文革邮票”镌刻下了特殊时代的烙印。1967年4月20日,第一套“文革票”《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万岁》问世。1970年1月21日,最后一套发行的“文革票”《革命青年的榜样——金训华》为“文革”时期纪念邮票画下旬号。“文”字邮票共20套计81枚,其中第20套没有正式发行,实际正式发行的是19套80枚。 “文革”期间未发行而流落民间的邮票,更是成为邮票之珍品。当年各套“文革票”的发行量并不少,但大量邮票都贴用流通了,所以存世量极少,现在能够收集完全的人也不多见。
“文革票”带有强烈的时代烙印,邮票画面之单调、政治倾向之浓厚在中外集邮史上是极为罕见的,语录诗词上邮票,领袖题词代绘画。在“文革票”中,有三套极具收藏价值的邮票:文1-《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万岁》,此套邮票共u枚,面额为0.88元,当今市场成交价约为14500元;文7-《毛泽东诗词》,此套邮票共14枚,面额1.10元,市场价约在8300元;文10-《毛主席最新指示》,此套邮票共5枚,面额为0.40元,目前市值扶摇直上,已达到成交价约25500元。“文革”邮票一直在创造升值奇迹。全套“文革”邮票在短短的36年时间里,从最初的面值7.94元飙升到现在的7万多元。
“文革”邮票是在特殊历史发行的,当时的邮票全部在邮政窗口敞开销售,基本上都消耗了;八十年代初邮电部发出关于收回销毁“文革”邮票的红头文件,随着销毁,数量巨减。“文革”邮品中有几个大众化的板块:边疆专题、知青专题,天安门专题、友好国家专题、稀见地域专题、 “错版”专题等,都是待开发的好品种。
“文革”红色经典油画
集中不同时期最有代表性的军史题材创作出的油画,造型夸张,色彩明快,构图饱满,富有“文革”艺术风格。从临摹领袖肖像,到深入底层生活, “文革”绘画一直强调当代劳动者形象。“现实主义精神品格”毫无掩饰, “领袖系列”“工农兵系列”,画面渗透的力量感尤为强烈。看似单纯、直接的画面,却饱含了感情。民众的感悟,定义了一个独立的群体——“文革”红色经典油画。
“文革”绘画着重肩负一种社会功能,表现历史,歌颂领袖与英雄模范,鼓舞干劲,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占据主导地位。人物画是这一时期油画创作的主流,涌现了《开国大典》《血衣》《毛主席去安源》等巨作。强烈的意识形态,鲜明的时代烙印,是这一时期油画的特点。在“新美术必须与人民结合”的观点的影响下,油画成了造神的工具, 《毛主席去安源》成为当时典型之作。此时,部分青年油画家开始崭露头角,如陈丹青、陈逸飞、沈家蔚、陈宜明等。代表作品有《永不休战》《黄河颂》《泪洒丰收田》《我为伟大祖国站岗》等。在一幅画中采用仰视、平视、俯视等违反透视的艺术手法,由于不讲究透视,在“文革”的画中,战争场面就是布景,但是可以感受到强烈、稚拙的美,这在陈逸飞的《占领总统府》尤为突出。
1974年,国务院文化组在中国美术馆主办的“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二十五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是那个年代的“文革”美术史里程碑。 “文革美术”与传统的官方美术强调不同的现实主义,与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类似,强调对传统的反叛,对官方美术的消解。还有,水粉画与综合材料的“样板戏人物造型美术”及《毛主席革命路线胜利万岁》和“红卫兵赞”群雕等“文革”美术品,同样有时代特征。
“文革红色经典油画”在国内艺术品市场上一直都格外受宠。鲜明的时代感与不可再生性使它受到藏家们的珍视。早在1995年, 《毛主席去安源》便以605万元创下了当时国内油画拍卖的纪录;2005年,陈衍宁的《毛主席视察广东农村》又以1012万元再创天价,被一位欧洲藏家买走。2007年,中国嘉德推出了陈逸飞的成名作《黄河颂》,备受关注,最终拍得4032万元的高价,刷新了陈逸飞作品拍卖的纪录。沈嘉蔚的《为我们伟大祖国站岗》,2009年春拍795万元拍出。
中国画也有“文革红色经典”。李可染创作于1969年的巨制中国画《韶山》,16平方尺有余的横幅画面,表现的主题是群众参观毛泽东故居的情景。由于这一时期的名家珍品大多被博物馆珍藏,市场上比较少见,所以一旦出现在拍场上往往就能拍出高价。
“文革”瓷
“文革”瓷胎瓷厚且较粗糙,色泽偏黄,具有时代色彩浓厚、品种造型多样、制作工艺精良等特点。“文革”瓷大多为瓷像和像章,此外还有大量的生活日用品,其图案多为毛泽东语录、诗词、工农兵图案、英雄人物形象等。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至七十年代中期十年间,带有“文革”色彩的陶瓷器皿的精品是“7501主席用瓷”。“文革瓷”带有非常浓郁的时代特征,这在中国悠久的制瓷历史上属于一个“另类”,它自成一章,表现出浓厚的政治色彩。一些较为罕见的红卫兵瓷像、 “样板戏”瓷像具有一定的升值空间。
现在收藏“文革”瓷器的人越来越多。1992年10月,一只绘有“样板戏、知青上山下乡、五七干校”画面的花篮瓶,由280美元起价,最后以5000美元易主。1998年3月,中际汉威拍卖有限公司在北京国际俱乐部内举办的中国瓷器专场拍卖会上,一件底价500元的釉上初升太阳瓷瓶,最终以3000元落拍。
“文革瓷”分为日用瓷器和观赏瓷两大类,观赏瓷的艺术水准和价值要高于日用瓷,特别是领袖瓷器塑像、八大革命样板戏、乒乓外交、太平天国英雄人物造型以及红卫兵塑像等内容。 “文革瓷”收藏的首选,当属于毛泽东瓷雕像,尤以唐山产的各种大规格的毛主席瓷雕像为收藏佳品。“文革瓷”彩瓷摆件,由于制作工艺繁杂,瓷画色彩纷呈,艺术造型多姿多彩,时段特征鲜明,故深受“文革专题”收藏者们的青睐。成套的多件一组的系列瓷摆件非常稀罕。近来市场频频出现“文革”瓷仿制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鉴别。一是“文革”瓷无繁体字;二是“文革”瓷大都用贴花,划花极少,须细心分别;三是“文革”期间制瓷画家不会落款,有落款的一般为赝品,“文革”瓷釉色用料朴素不艳。
“文革”连环画
1966年,“文化革命”开始,连环画的创作与出版与其他文艺作品一样,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1971年,周恩来总理指示,要尽快恢复连环画的出版工作,解决下一代没有精神食粮的问题。之后,除配合政治需要的一些连环画和8个样板戏的连环画得以出版外,一批具有艺术良知的连环画家所创作的歌颂英雄模范,描绘火热生活,宣传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优秀连环画也相继问世,给荒芜了数年的连环画园地增添了几分春色。
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一二五赞歌》《好支书林群英》《一心为人民的好战士刘道友》《广阔天地炼红心》《终南山下大寨花》《生死为革命》《把一生交给党安排》《铁人王进喜》《家乡新貌》《列宁在一九一八》《为革命战斗不息》《金光大道》《蔡永祥》《最高指示的模范执行者——刘英俊》《公字的凯歌》《王杰》《珍宝岛英雄赞》《智取威虎山》《沙家浜》《海港》《红灯记》《白毛女》《龙江颂》《红色娘子军》《奇袭白虎团》《三进校门》《赤脚医生》《革命战旗扛到底》《春风杨柳万千条》《剑门山区大寨花》《张思德》《红太阳照亮了西房身》等。
连环画是时代的产物。“文革”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和风土人情,都会在连环画这一普及、通俗的大众艺术中得到反映。翻阅“文革”连环画,一幅幅富有时代特征的历史画卷就会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还是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和史料价值。从收藏投资上说,存世量决定“文革”连环画的价值,如八个样板戏中,出版最晚的《龙江颂》(1974年)和《海港》(1974年)就比《红灯记》《白毛女》要贵。
“文革”徽章收藏
徽章市场以家家都有几枚,人人都能看懂,广泛的群众性和品种众多为特色。目前全国的徽章收藏爱好者初步估算有15万人,其中专收毛主席像章的“文革”徽章迷就占到三分之一。近20年来,随着毛主席像章热的兴起,“文 革”徽章和“红宝书”收藏逐渐成为了我国民间收藏中的两大门类,痴迷其中的人越来越多,许多稀缺精品的价格已经在20年间提升了几十甚至几百倍。依目前市场行情,收进“文革”徽章,一枚的花费从几元到几千元。而一套以毛主席34首诗词为创作题材的“小诗词”徽章在市面中已涨到了6万多元的高价。
“文革”徽章的价值主要从以下几点看:一是看是否珍稀,如“毛泽东三湾改编”章、解放军总政治部“五好战士章”、 “总政四好连队章”、 “空四军毛章”等徽章现在很难找到,目前价格已翻到40倍。 二是看发行量的多少,如1968年的“中越友好章”是颁给参战抗美援越的连级以上干部的,数量不多,所以价值高;三是看品相,看“文革”徽章的形状是否完整,字是否清楚,材质是否贵重。
了解历史才能精中选精。如为纪念“文革”中重大事件等颁发的证章。各军区、军种、兵种制作颁发纪念章,必须报经总政治部审查批准才行。“文革”时期曾经颁发过藏文、蒙文、维文等毛章。 “文革”期间,许多军区和野战军为纪念管辖区域的大事件,都曾颁发过纪念章。
港台的徽章迷们更喜欢主席像的珍贵徽章。国内“徽章收藏发烧友”则以共产党发展历程、爱国主义题材、解放战争各大战役的纪念、国家一级政府部门所颁的章等为特色收藏。
“文革”徽章融绘画、书法、雕刻、刺绣等艺术于一体,聚模压、烤漆、烧瓷、镶嵌、鎏金、珐琅等工艺于一身,可谓是千奇百态。它于方寸之间凝聚沧桑变幻,枚枚都有鲜明的历史烙印,章章都具有感人的魅力。具有蕴涵故事、记载历史的独特价值,属于历史的见证物。
“文革”邮票、邮品
“文革邮票”镌刻下了特殊时代的烙印。1967年4月20日,第一套“文革票”《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万岁》问世。1970年1月21日,最后一套发行的“文革票”《革命青年的榜样——金训华》为“文革”时期纪念邮票画下旬号。“文”字邮票共20套计81枚,其中第20套没有正式发行,实际正式发行的是19套80枚。 “文革”期间未发行而流落民间的邮票,更是成为邮票之珍品。当年各套“文革票”的发行量并不少,但大量邮票都贴用流通了,所以存世量极少,现在能够收集完全的人也不多见。
“文革票”带有强烈的时代烙印,邮票画面之单调、政治倾向之浓厚在中外集邮史上是极为罕见的,语录诗词上邮票,领袖题词代绘画。在“文革票”中,有三套极具收藏价值的邮票:文1-《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万岁》,此套邮票共u枚,面额为0.88元,当今市场成交价约为14500元;文7-《毛泽东诗词》,此套邮票共14枚,面额1.10元,市场价约在8300元;文10-《毛主席最新指示》,此套邮票共5枚,面额为0.40元,目前市值扶摇直上,已达到成交价约25500元。“文革”邮票一直在创造升值奇迹。全套“文革”邮票在短短的36年时间里,从最初的面值7.94元飙升到现在的7万多元。
“文革”邮票是在特殊历史发行的,当时的邮票全部在邮政窗口敞开销售,基本上都消耗了;八十年代初邮电部发出关于收回销毁“文革”邮票的红头文件,随着销毁,数量巨减。“文革”邮品中有几个大众化的板块:边疆专题、知青专题,天安门专题、友好国家专题、稀见地域专题、 “错版”专题等,都是待开发的好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