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物理教学如何吸引学员的眼球是一个需要深入探究的课题,通过实验使学生获得抽象的理论知识,经过思维的再加工,形成物理理念。这样的学习过程,它不仅是建立物理概念,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形成初步的科学探究精神和科学实验方法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物理实验教学;方式方法;提升教学质量
【中国分类法】:G424.1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在教学环节中较多士官学员都体现出对物理实验教学的兴趣,同时物理实验又能给学生提供动脑、动手和动口的时间和空间。下面结合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总结的一些经验就如何搞好士官物理实验教学谈几点看法。
一、精心设计实验环节,点燃学生思维火花
要备好一堂物理实验课,教师要善于引导,从实际出发,巧妙地设置演示实验。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将学生置身于问题的解决中去,使学生产生好奇心,从而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下面以在士官物理的理论教学中包含的两个内容为例,导体电阻的概念及影响导体电阻大小因素的研究。为了引出电阻这一概念,教材设置了演示演示环节,目的是通过演示演示引导学生得出电路中电流的变化与电压和导体有关,从而过渡到电阻的概念上。在以往的讲授方式上,往往采用灌输式的“一言堂”。虽然能够顺利地完成指定的教学任务,但从学员反馈回来的学习效果来看,令人失望,学员只是机械地记住了书本上的概念,对电阻概念的理解及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的应用只是停留在记住的层次上,而没有真正做到灵活应用,从根本上看,这样的教学效果是不理想的。反思这堂物理课,可以从中认识到:学生是发展中的个体,他们的思维不可能一下子跳跃到我们设定好的讲授情境中去,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善于站在学生的思维角度上,以学生的思维发展来设计教学内容,而且要善于设疑,在一问一答中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调整教学思路,可以设置这样的情境:上课伊始,教员准备一盏常用的台灯,通过调节台灯的旋钮,让学生观察台灯灯泡亮度的变化,学生很容易进入情境,观察到台灯亮度的变化,引导学员思考台灯的亮度为什么会发生变化。这样从实际操作出发,边演示边设疑。学生根据前面学习的知识很容易答出由于电流的变化引起亮度的变化。教师可以进一步地引导学员,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呢?这时教师可以运用事先准备好的实验器材,通过设计相关的实验来探究提出的命题。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够迅速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使学员感受到物理知识的奥妙,从而让学员变被动为主动去探寻新的物理知识。
上面提到的第二个授课内容是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单纯讲授理论,学生也是很难凭空去想象电阻的大小究竟和哪些因素有关。在这里同样设置一个演示环节,先设疑让学生从生活常识中找出车流在路面上行驶时路面对车流影响的因素有哪些。学生根据生活常识大都能回答出路面的宽度,路面的铺设材质等等因素会造成影响。然后,再让学员看演示器材的演示实验,去分析导体中电流通过时,对电流起阻碍作用的因素。自然而然地引出电阻的概念,同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通过类比马路的情境,通过学员的讨论和探究也能够得出结论。本节课的整体设计思路,通过巧妙地设置演示实验,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极大地激发了学员自主探索与交流的热度,使学生的学习变成了自身的探索活动,使物理的学习过程不再是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而是学习小组之间思维碰撞共同发展的过程,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及有效的学习策略,这个过程无疑加强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二、分步骤剖析实验原理,引导学员自主探究
也许你也曾经听过这样的一堂物理课:教员在讲授物理的某一定律或定理时,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了多媒体动画,把由实验得到的现象、数据变成了多媒体演示。精彩的画面,准确无误的实验数据使这堂课看起来没有一点瑕疵。可实际情况真的如此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实验被多媒体替代掉,不仅弱化了学生的动手能力,降低了物理学科的趣味性和吸引力,长此以往会使学员失去参与动手实践的乐趣。
如果是相同的一节课,换一种设计的思路。首先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环境,教员只提出实验的目的,实验方案和解决办法让学员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独立解决。这样的设计让学员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而且新的学习方式“自主、探究、合作”也在实践中得到了应用。教员在提出问题时,也要避免过于宽泛,因为问题太大会导致启而不发。问题要设置的具体鲜明,把大问题肢解,以一个个小问题的形式给出。这样学生针对教员给出的每个小问题进行小组讨论,结合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方案,分布解决教员提出的小问题,等最后一個小问题解决时,大问题也就有了答案。通过这样的设计,学员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学员的学习热情高涨,学习效果好,突出了学为主题,教为辅助的理念。
在这种教学环节中,经常穿插着猜想环节。提出实验方案,设想可能会出现的结果。这样就让学员带着悬念去验证。不但可以增强学习的兴趣,还可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印象,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动手能力,为物理知识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打下基础。
三、精心创设实验,发挥实验的多重作用
在物理教学中,应精心创设实验,用趣味性较强的实验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由实验引出问题,充分发挥实验的多重作用。
比如大气压强一直是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就可以设计这样一个实验:在大试管中装满水,再将一个小试管放入水中一定深度。设置问题情境:若将上述装置迅速倒过来,并随即放开小试管,会看到什么样的现象。可能有的学生就会猜想,小试管会因为重力的作用落向地面。通过现场演示,会让学员看到神奇的场景——水会从两试管的夹缝中流出,小试管不仅不会掉落,而且还会向上升起。问题结合着实验现象适时地被提出:是什么力量将小试管留着大试管中而且升了起来?然后给出答案——大气压强。这样一个教学设计,由实验引起学生的好奇,因为疑惑会提出很多问题及思考,通过揭晓答案学习到新的物理知识。环环相扣的设计紧紧抓住学员的注意力,激发学员探究新知识的欲望。这种教学多试用于新课的引入,有时也可以应用到拓展知识的环节,帮助学员澄清一些错误的观点。
目前院校的教学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给一些传统的教学过程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而物理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合理搭配能有效地提高学员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同时可以培养和强化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从而为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有力的保证!
关键词:物理实验教学;方式方法;提升教学质量
【中国分类法】:G424.1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在教学环节中较多士官学员都体现出对物理实验教学的兴趣,同时物理实验又能给学生提供动脑、动手和动口的时间和空间。下面结合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总结的一些经验就如何搞好士官物理实验教学谈几点看法。
一、精心设计实验环节,点燃学生思维火花
要备好一堂物理实验课,教师要善于引导,从实际出发,巧妙地设置演示实验。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将学生置身于问题的解决中去,使学生产生好奇心,从而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下面以在士官物理的理论教学中包含的两个内容为例,导体电阻的概念及影响导体电阻大小因素的研究。为了引出电阻这一概念,教材设置了演示演示环节,目的是通过演示演示引导学生得出电路中电流的变化与电压和导体有关,从而过渡到电阻的概念上。在以往的讲授方式上,往往采用灌输式的“一言堂”。虽然能够顺利地完成指定的教学任务,但从学员反馈回来的学习效果来看,令人失望,学员只是机械地记住了书本上的概念,对电阻概念的理解及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的应用只是停留在记住的层次上,而没有真正做到灵活应用,从根本上看,这样的教学效果是不理想的。反思这堂物理课,可以从中认识到:学生是发展中的个体,他们的思维不可能一下子跳跃到我们设定好的讲授情境中去,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善于站在学生的思维角度上,以学生的思维发展来设计教学内容,而且要善于设疑,在一问一答中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调整教学思路,可以设置这样的情境:上课伊始,教员准备一盏常用的台灯,通过调节台灯的旋钮,让学生观察台灯灯泡亮度的变化,学生很容易进入情境,观察到台灯亮度的变化,引导学员思考台灯的亮度为什么会发生变化。这样从实际操作出发,边演示边设疑。学生根据前面学习的知识很容易答出由于电流的变化引起亮度的变化。教师可以进一步地引导学员,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呢?这时教师可以运用事先准备好的实验器材,通过设计相关的实验来探究提出的命题。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够迅速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使学员感受到物理知识的奥妙,从而让学员变被动为主动去探寻新的物理知识。
上面提到的第二个授课内容是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单纯讲授理论,学生也是很难凭空去想象电阻的大小究竟和哪些因素有关。在这里同样设置一个演示环节,先设疑让学生从生活常识中找出车流在路面上行驶时路面对车流影响的因素有哪些。学生根据生活常识大都能回答出路面的宽度,路面的铺设材质等等因素会造成影响。然后,再让学员看演示器材的演示实验,去分析导体中电流通过时,对电流起阻碍作用的因素。自然而然地引出电阻的概念,同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通过类比马路的情境,通过学员的讨论和探究也能够得出结论。本节课的整体设计思路,通过巧妙地设置演示实验,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极大地激发了学员自主探索与交流的热度,使学生的学习变成了自身的探索活动,使物理的学习过程不再是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而是学习小组之间思维碰撞共同发展的过程,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及有效的学习策略,这个过程无疑加强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二、分步骤剖析实验原理,引导学员自主探究
也许你也曾经听过这样的一堂物理课:教员在讲授物理的某一定律或定理时,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了多媒体动画,把由实验得到的现象、数据变成了多媒体演示。精彩的画面,准确无误的实验数据使这堂课看起来没有一点瑕疵。可实际情况真的如此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实验被多媒体替代掉,不仅弱化了学生的动手能力,降低了物理学科的趣味性和吸引力,长此以往会使学员失去参与动手实践的乐趣。
如果是相同的一节课,换一种设计的思路。首先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环境,教员只提出实验的目的,实验方案和解决办法让学员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独立解决。这样的设计让学员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而且新的学习方式“自主、探究、合作”也在实践中得到了应用。教员在提出问题时,也要避免过于宽泛,因为问题太大会导致启而不发。问题要设置的具体鲜明,把大问题肢解,以一个个小问题的形式给出。这样学生针对教员给出的每个小问题进行小组讨论,结合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方案,分布解决教员提出的小问题,等最后一個小问题解决时,大问题也就有了答案。通过这样的设计,学员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学员的学习热情高涨,学习效果好,突出了学为主题,教为辅助的理念。
在这种教学环节中,经常穿插着猜想环节。提出实验方案,设想可能会出现的结果。这样就让学员带着悬念去验证。不但可以增强学习的兴趣,还可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印象,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动手能力,为物理知识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打下基础。
三、精心创设实验,发挥实验的多重作用
在物理教学中,应精心创设实验,用趣味性较强的实验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由实验引出问题,充分发挥实验的多重作用。
比如大气压强一直是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就可以设计这样一个实验:在大试管中装满水,再将一个小试管放入水中一定深度。设置问题情境:若将上述装置迅速倒过来,并随即放开小试管,会看到什么样的现象。可能有的学生就会猜想,小试管会因为重力的作用落向地面。通过现场演示,会让学员看到神奇的场景——水会从两试管的夹缝中流出,小试管不仅不会掉落,而且还会向上升起。问题结合着实验现象适时地被提出:是什么力量将小试管留着大试管中而且升了起来?然后给出答案——大气压强。这样一个教学设计,由实验引起学生的好奇,因为疑惑会提出很多问题及思考,通过揭晓答案学习到新的物理知识。环环相扣的设计紧紧抓住学员的注意力,激发学员探究新知识的欲望。这种教学多试用于新课的引入,有时也可以应用到拓展知识的环节,帮助学员澄清一些错误的观点。
目前院校的教学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给一些传统的教学过程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而物理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合理搭配能有效地提高学员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同时可以培养和强化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从而为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有力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