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食品生产安全,强化分类专题培训

来源 :食品安全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Wstar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苏省食品生产安全协会(以下简称“协会”)成立于2014年,现有会员193个。成立5年来,协会始终秉承“凝聚、服务、发展”的工作理念,紧紧围绕食品生产安全这一中心,坚持“服务会员、服务企业、服务发展”的工作定位,结合会员需求举办了22期分类专题培训班,培训内容涵盖《食品安全法》、食品生产政策法规、食品安全形势、食品风险监测现状、生产许可、审查通则、日常监督、监督抽检、检验工作规范、食品标签标识、食品添加剂、食品舆情应对、新闻宣传、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以及最新食品相关知识等15大类,任课专家累计超过100人次,参训人数累计达6000多人,其中监管人员占20%、食品生产企业占70%、其他占10%。以上有特色、有成效的做法,得到了上级领导部门的肯定,也赢得了会员单位的支持和参与,为推进江苏省食品生产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
  以宣贯《食品安全法》为契机,开展法规条例系统培训
  2015年10月1日,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正式实施。为进一步提升会员单位的法律意识和食品安全意识,协会以宣贯《食品安全法》为契机,结合江苏省企业的特点制定了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条例标准的系统培训计划,特邀国家总局参与制定法规的领导、专家以及省内相关专家进行授课,解析《食品安全法》法规条款和新增内容,并将《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食品安全标准》《食品生产经营日常监督检查管理办法》《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以及“日常监督管理”等内容作为法规条例系统培训的重要内容一并列入计划,对全省会员单位及部分非会员单位开展培训达30课时。
  按照政府部署要求,开展最新标准专题培训
  2016年10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以下简称《通则》)正式实施。协会与江苏省局联合举办培训班,对新版《通则》进行条文释义,并对现场核查等内容进行案例式辅导。该培训班重点讲解了《通则》修订的原因、“放管服”要求、《通则》的通用性及适用范围,帮助会员单位尽快了解并把握《通则》的重点和要点,引导企业更好地开展食品生产许可自查,确保《通则》的贯彻执行。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组织修订的《饮料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17版)》于2017年12月26日颁布实施。3个月后,协会分别在常州、南京等地连续5天举办了《新版饮料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17版)》专题培训班,参训人数达800余人次。此次培训班特别邀请了国家总局修订细则条例的起草组专家、省市级监管部门领导以及高等院校与省属检验机构的老师授课解析,答疑解惑。
  根据企业发展需求,开展行业分类专题培训
  为帮助企业进一步掌握食品质量管理和食品生产许可的要求和标准,进一步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协会分别为肉制品、乳制品、食品添加剂、粮食加工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饮料和酒类等企业举办了5期专题培训班,针对食品标签相关知识及不合规案例进行答疑解析,对《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食品召回管理办法》《现行相关标准暨飞行检查要求》等进行辅导授课,组织学员参观南京雨润、洋河酒业、镇江恒顺等8家企业并开展交流研讨,旨在帮助指导食品生产企业充分掌握食品安全知识和业务技能,提高会员单位对国家法律法规、标准的认识,进一步规范生产经营行为。培训对从业人员学习先进管理经验,提高企业管理控制能力有较大帮助。2017年,针对食品安全事故高发问题,协会举办了《新闻宣传和食品舆情应对》《食品安全标准》及《新会员食品安全知识》专题培训班,受到了企业的关注和积极参与,收效甚好。
  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开展食品生产安全培训
  安全的食品首先是“產”出来的,要想从源头控制和防范食品安全风险,必须明确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责任主体;协助政府督促企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大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力度,加强食品安全风险过程的管控,及时消除事故隐患是协会义不容辞的责任。从2016年起,协会陆续开展了食品安全形势分析、食品风险监测现状、《食品标识标签通用要求》《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工作规范》《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等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共16期,参训人员达5000余人次。根据行业现状及发现的行业问题,协会还连续3年开展“食品标签标识”诊断活动,共为132家食品生产企业报送的252个标签进行诊断;连续2年到企业一线开展“帮扶大型企业风险排查及诊断”活动;连续2年举办“食品标签网络竞赛”和“《食品安全法》网络竞赛”活动,吸引了15000余人参赛,在会员单位中掀起了学习食品安全知识、开展职工食品安全知识培训的热潮。
  协会是公益性、服务性的行业社团组织,肩负着为政府与企业双向服务的职责和使命。在当下我国的食品市场,满足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安全的要求,才是企业努力的方向。5年来的工作实践使协会成员深深体会到,行业协会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配合政府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要加大对企业的培训指导力度,着力做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宣传培训、技术咨询、科研创新等工作,切实增强会员单位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才能提升企业的业务能力,带动全省食品生产行业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为确保全省食品安全作出积极贡献。
其他文献
8月15日,“创新中国味儿”暨中新白羽肉鸭科技成果发布会在青岛举行,新希望六和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联合培育的优秀肉鸭新品系——中新白羽肉鸭配套系列正式发布。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饲料饲草处处长黄庆生、中国畜牧业协会会长李希荣、山东省畜牧兽医局副局长戴文超、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邓成、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冯忠武、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所长秦玉昌等出席并致辞,全国畜牧总站畜禽
期刊
食品安全,全球共治——中国国际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会议(CIFSQ)将以此为宗旨,通过搭建交流平台,汇聚全球著名专家和领军人物共同探讨食品安全核心问题,从科学研究、监督管理、行政立法、安全标准、技术创新、最佳实践体验及解决方案等多方面展现,旨在提升食品安全的最新进展,了解全球食品安全趋势,扩大行业联系网络和加强全球食品安全的合作。  10月30~31日,CIFSQ将重回北京,千余名来自政府监管部门、
期刊
1 农药残留概况  农药残留是指农药使用后残存于环境、生物体和食品中的农药母体、衍生物、代谢物、降解物和杂质的总称,按其化学结构大致可分为有机氯类、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和拟除虫菊酯类等。其中,有机磷类农药在我国的使用最为广泛,约占总使用量的70%,其中又有70%为剧毒、高毒类药物,故大部分被禁止用于果蔬作物。此外,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是我国当前广泛使用的农药之一,且随着有机氯农药相继被禁用或限制使用
期刊
6月18日,2019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在京启动。本届宣传周仍以“尚德守法 食品安全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由国务院食品安全办、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司法部、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卫生健康委、海关总署、市场监管总局、广电总局、网信办、银保监会、粮食和储备局、林草局、民航局、共青团中央、中国贸促会、中国科协、中国铁路总公司等23个部门共同主办。  国务
期刊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第一物质基础,其中,肉制品更是人们摄入蛋白质和微量元素的重要来源,其消费比例在食品消费中占据重要地位。在肉类消费结构中,猪肉消费占绝对比重,更是国人餐桌上的肉食首选。近年来,尽管主要猪病的发生与流行状况总体呈平稳态势,但一些疫病的危害依然较为严重,其不仅严重威胁消费者的生命安全,也给猪肉相关产业造成了不容忽视的损失。  严重危害生猪的疫病——非洲猪瘟  疫病是制约养猪业发展的主
期刊
一条传统的饮料罐装生产线每周需要生产150余万罐饮料,其含量足以装满两个奥林匹克标准大小的游泳池,而一条典型的酒精饮料罐装线装满游泳池的速度则会更快。那么,就赋码环节而言,企业使用的赋码设备能否跟上这样的节奏?  在饮料罐上赋码的主要挑战是什么?  ①对于饮料行业来说,产能过剩的情况并不存在——供应链驱动效率的提升要求越来越高的生产力,因此不停机已成为产线设备的运行标准。  ②针对独特产品标识的立
期刊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益生菌”早已不是什么陌生的名词。目前,对益生菌最新、最权威的官方定义来自于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益生菌是当足量补充时,对宿主健康有益的、活的微生物。虽然我国益生菌行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较为迅速,2010年我国益生菌产品市场规模约为222亿元,到2017年就已升至553亿元,年化增长率达17%。如该增长速度得以维持,预计2023年我国益生菌产品有望达到14
期刊
根据全球化学品公司凯米拉委托进行的一项国际消费者调查显示:来自中国一线城市(主要为北京、上海、广州地区)、美国、德国和芬兰的4000名受访者中,有超过半数的人表示愿意为可再生食品包装支付更多费用;同时,绝大多数受访者还表示希望在生活中减少塑料的使用。该项国际调查由第三方研究合作伙伴Taloustutkimus于2019年4月进行,其调研了消费者对食品包装材料、食品购物和食品垃圾的看法。  根据调查
期刊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如何建立食品从生产加工到流通消费的全流程监管机制,以“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守护好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面对这个“世界性难题”,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给出的答案是:坚持改革创新,运用科技信息化、大数据,深耕细作,推动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从经验治理向科学治理、从结果治理向过程治理、从危机治理向问题治理、从应对治理向预防治理进行转变,不断
期刊
在中国国际益生菌行业交流论坛中,来自法国乐斯福集团诺斯事业部的邬鹏宇经理向与会者介绍了尚未被广大中国消费者所熟知的益生菌种类——酵母益生菌。当前,酵母属益生菌开发数量较少,研究成果也远远少于细菌属益生菌,而乐斯福的研究为酵母属益生菌领域带来了一些新的灵感和方向。  行业领军,不断深耕市场  法国乐斯福集团(以下简称“乐斯福”)是一家家族企业,至今已有165年的历史,已成为全球酵母行业的领军者之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