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在地里的苕(外二篇)

来源 :青年作家·中外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苕,在我的家乡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红苕不争名,只埋在贫瘠的土壤里。
  红苕要在春雨里栽下去才好。每当这时候,母亲就披上蓑衣,戴上斗笠,赤着脚,背着苕藤走向斜风细雨里。苕藤也真是怪呢,用锄头插到地里就能发芽、开花、结果。红苕怕水,所以栽苕以前要在地里刨出一个一个的沟来,藏不住水的贫瘠的沙地最适合它的生长。
  红苕藤下了地,就开始慢慢地向田间地角蔓延。不能让它们太肆意,只留下主藤就好,这样才利于红苕的生长。母亲总是一家中最辛劳的,不论天晴下雨、晨霜暮雪,她都要背上背篓去割苕藤,回来时圈里的猪就在哼哼哈哈地拱槽呢。
  夏末,红苕在土里悄悄地长了一季,壮实了,等待着人们开挖。母亲是等不到那一天的,她用刀先刨出几根嫩苕来,因为她知道自己的儿子馋着呢。
  我确实馋着呢。有一次,牛在田埂吃草,我却刨出苕来,用草擦去泥土就有滋有味地吃起来。牛突然开始狂奔,一去二三里,过村四五家,踏坏农田六七八九个。回家自然挨了一顿打,母亲边打边说:我让你不认真,放牛不认真,学习不认真,你一天到黑什么事情认真了?
  红苕可以烧来吃。煮饭的时候,母亲常常把柴禾燃过的灰刨开,埋上几根,一会儿就好了。母亲拍去红苕外面的灰,剥开有些焦了的皮,给我们三姊妹一人一根,甘甜的味道一丝一丝地进入肺腑。有时候我们也让母亲吃,母亲却说:你们吃,你们长身体呢。
  我读小学那几年,农村实行包产到户。母亲觉得田成了自己的田,富裕还是饥饿都看自己了。很快,她学着适应市场,把一亩三分地经营得像模像样。有一年,毛猪的价格很高,母亲决定多养几头,而且种上大量红苕。到了年底,猪价却只能卖个饲料价,而辣椒又贵得吓人。母亲说,那就改种辣椒吧。于是,这一年的红苕地大量地让给了辣椒。那一年又遇上大旱,稻谷还没有扬花田便开裂了,我家就毫无悬念地断了粮。母亲便回了一趟娘家。母亲的娘家远,把路线绘成股市曲线图的话,一定是從涨停到跌停,再到涨停。母亲却说:翻几座山,过几条河,就到啦。母亲回来的时候,背上多了一篓苕,这些苕翻山越岭,一路唧唧咕咕地响。母亲小心地放下背篓,轻松地说:哎呀,把老子累得!娃儿们,舅舅过几天还给我们送苕来呢!
  初中时,我住在乡中,母亲总要洗好几节红苕让我带到学校去吃。蒸饭的时候,我就放一块在饭盒里。红红软软的苕静静地躺在白白的米饭里,软得像天上的云朵,惹得人忍不住要先把米饭扒光,把红苕留到最后慢慢吃。不知怎么的,有关红苕的记忆在我脑海里几乎全是饥饿的感觉,难道我小时候的时光就只剩下一张饥饿的嘴巴?
  后来,我连红苕也吃不上了。那一年,大姐、二姐读高中,家里正是用钱的时候,偏偏背运地死了一头牛。一个农家,没有牛就像建筑工人没有砖刀,所以母亲准备再买头小牛。母亲说:谷子不多了,还不够三个细娃儿吃,娃正长身体呢,把苕都卖了吧!乡镇离家有二十多里地,父母舍不得坐船,就选择了走路,一路上,母亲的汗水揩湿了一条毛巾。不久,那头用红苕换来的小牛也死了。
  
  吊在藤上的瓜
  
  黄瓜产在夏季,在春天埋下种子。待到瓜秧长出,母亲就让我把高过头顶的竹板插在瓜秧周围。一般一株需要三根竹板,后来长大点才知道原来三角形是最稳定的结构。瓜秧慢慢顺着竹板往上爬,有一人高的时候就会开出花来。花开过后,小小的黄瓜就长出来了,低垂着头,像个害羞的孩子。成长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待黄瓜长大,夏天也就来了。
  我这时候会溜到地里,顺手摘一根下来,擦擦表面的绒毛,就贪婪地嚼起来。黄瓜的汁水很清新,有股淡淡的香味,咬起来还发出脆脆的声响。但过嫩的黄瓜有点涩,过老的又有厚厚的皮和成熟了的籽。有些黄瓜吃到最后有苦味,不知道何故。母亲说:那是因为太阳正大的时候人去摸了黄瓜。对于现在的我来说,弄懂这个问题并不是难题。但在我的家乡,是允许有这种懵懂想法的。
  初中的我正值叛逆的年龄,总觉得学校比家里温暖。有一回假期还没结束,我就提前返校了。但是离家容易吃饭难。我从后山山崖上捡来干柴,把饭盒放在锅里把饭蒸熟。不知从哪里找来两根黄瓜,切成薄片,加上一些盐,清爽得不行。吃完黄瓜还不过瘾,连同汤也拌在饭里吃了。那个假期的校园安静极了,不见人影,只有一只狗一路嗅着从这头跑到那头。我装模作样地看看书,然后四处走走,在水田里打水漂,坐在树林里眯着眼睛看太阳……饿了的时候就回去继续吃我的黄瓜拌饭。今天我记得的,除了黄瓜的可口,还有离家的孤独。
  后来我到了省城,买过很多次黄瓜,但再也没有生吃过。因为在我的家乡,黄瓜是不会这么大的,连颜色也不一样。
  苏轼说: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在我看来,老苏失去一趣矣。在日高人渴之际,为何不买上一根黄瓜,反而要去喝那浓酽的茶?
  至于赵丽华掰起指头数:一根黄瓜,加一根黄瓜,是两根黄瓜。在我们乡里小儿看来,就连老苏都不如了。偌大一块田,哪里数得过来,从夏吃到秋呢!
  
  泡在坛里的菜
  
  喜欢吃泡菜,你说怪不怪。在我30岁的人生里,还没来得及走南闯北,所以不知道该不该在泡菜的前面加上定语“四川”。
  喜欢泡菜,却并不知道如何炮制,庆幸的是,父母都是做泡菜的高手,做的不咸不淡,不生不熟,甚是可口。小时候家里困难,吃每顿饭的时候我总忘不了将筷子伸进坛子里捞出一盘泡菜来。有时候是一根黄瓜,有时候是几根豇豆,有时候是一块蒜头……豇豆往往是不需切成段的,长条长条地吃,一口吃不完就放在碗边。像萝卜这一类“大宗商品”是需要切成块状才能入味的,而且红皮的萝卜放在白色的盘子里非常好看。还有一种叫洋姜的,吃起来也是脆脆的。
  考上大学那年,家里杀猪宰鸭也凑不出四千多元学费。我贸然决定把老家的房子卖了。就这样我斩断了回家的路。父母搬到城里租房,父亲先是在县城蹬了几年三轮车,然后去西安做起了四川泡菜。父亲亲自写好“正宗四川泡菜”的牌子,每天用三轮车把泡菜拉到市场上卖,就这样风里来雨里去的,但是靠泡菜所得之少是可想而知的。大学毕业的那年年关,我去了西安。走进父母住的巷子,我实在有些难过,逼仄、潮湿、狭小……小小的一间屋子里放着很多个大大的坛子,地上还堆了一堆要泡的菜。
  工作后,我还是改不了吃泡菜的习惯。常常在外吃饭,总是吩咐饭店小妹来点泡菜。泡菜一上桌,我通常不再吃其他的菜下饭了。每次快吃完火锅的时候,就让服务员添点米饭,再上一点泡菜,嚼在嘴里的那种清爽味真是回味无穷。这也许是最四川的吃法——行走在两个极端之间。我想,胃口是不会随着衣着而改变的吧。
  后来,母亲到了成都,我便可以吃到自家的泡菜,母亲每顿会端出一盘泡菜来,依旧是故乡的味道。正如苏轼说:临皋亭下十数步便是大江,其半是峨眉雪水。吾饮食沐浴皆取焉,何必归乡哉!
  母亲一直很担心我不吃早饭的毛病,唠叨着早饭要多少吃一点,才能把胃养好。每当我有事要早起,她就提前给我做好饭,切好泡菜。我本想告诉母亲,买个面包便宜又省事,何必劳神她老人家早起。但我终究没有说,因为怕母亲不为儿女操劳反而不习惯。
  母亲一生似乎都带着泡菜坛南来北往、春去秋来。带来带去,母亲就老了。母亲泡下的哪是菜呀,分明是时光。
其他文献
摘要:当前“乡下人进城”叙事作品中的农民对都市普遍怀有一种怨怼情绪,与其把它看作一种事实,不如说是作家的叙事姿态。如若对比张爱玲的同题材之作《桂花蒸 阿小悲秋》,无论对于进城主体还是写作主体,都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进城农民;生活姿态;《桂花蒸 阿小悲秋》;“底层写作”    新世纪描写农民进城的小说作家队伍是“底层写作”中的重要一支,与其他底层书写一样,也遭到了缺乏艺术性的指责。好在中国
期刊
摘要:“烦”与“苦”是人类生存的基调,应对的态度却因人而异。有知足常乐、苦中作乐者;有苦不堪言、烦不欲生者。汪曾祺小说透露出的感情主要是以“欢乐”“健康”“诗意”来化解悲苦,化绝望为希望。汪曾祺先生行过千山万水,以历尽人间百态的优雅与从容不迫的态度,让他小说中那些优美的东西带给读者安慰和温暖。对此,他概括自己为:一个中国式的抒情的人道主义者。  关键词:文学理想;人情味;悲悯情怀    汪曾祺的文
期刊
摘要:法国电影在新世纪的电影环境下因导演吕克·贝松再次大放异彩。他执导的影片《这个杀手不太冷》借鉴了好莱坞商业大片的运作模式,成为法国电影中商业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的经典之作。除了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外,电影中的音乐在烘托人物情绪方面的作用也格外值得关注。  关键词:吕克·贝松;《这个杀手不太冷》;音乐风格    法国电影在一百余年的世界电影史中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它掀起了艺术革新与电影先锋的潮流(法
期刊
第八章职称评定送礼事件    学校每年一度的职称评定消息一出来,系里便热闹起来了。一时间出入陈大力办公室的同事,也多了起来。  美兰有些懒惰这事,而且她想,是自己的跑也跑不了,不是自己的,再怎么争取也无用吧。况且,当初她来应聘的时候,学院里也承诺过,博士学历,工作的当年,便可以参加职称评定,而且,大致也不会有太多的意外。  不过美兰网上的师兄师姐师弟师妹们,却都劝她,一定要力争第一年就成功评上副教
期刊
摘要:在通常所谓“先锋”的话语场之外,来理解格非的《山河入梦》是必要的维度。小说中的左翼乌托邦理想最终败给了恶劣的人性(欲望),但这并不意味着左翼理想的非现实性。乌托邦正是一种改变人性、塑造新人、创造文明制度的努力,其失败的原因以及在中国当下文化中的位置和意义,成为值得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左翼;人性;乌托邦    鲜明的文学个性是一个作家的独特标识,但成功的作家往往并不被单一的写作风格所局限
期刊
摘要:杨德昌编导的电影《一一》(2000)以其平静优雅的叙事风格和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得到业界和观众的关注。导演从寂寞的爱情、生命的轮回以及导演对生活的态度巧妙地表现出现代人的生存困境。  关键词:挣扎;传统;现代;《一一》;NJ形象    2000年10月6日,台湾导演杨德昌编导的电影《一一》上演。《一一》由喜宴开始,以丧礼结束,从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到一个老者的逝去,人生在一个三世同堂的大家庭中完成了
期刊
我终于有时间用诗来记录我在韩国所看的和所感的,并能借助联想重拾我关于祖国的人、事、风物的记忆。在我位于韩国大田的寓所里,笔和纸成了我晚上入睡前精神的寄托和思绪驰骋的荒原。我在做我想做的,也是我应该去做的,我想。  2002年3月5日,我踏上韩国的土地,去又松大学执教。从仁川国际机场乘大巴去大田的3个小时的旅途中,我深为仁川机场的现代、气派和人性化设施,以及巴士的干净整洁、乘客的安静有序、沿途绿化的
期刊
我在黑夜里旋转 在混沌里漂浮着旋转  蜷缩的姿势 模仿一次在母亲子宫里的睡眠  陈旧的火焰 无法唤醒我被施以咒语的脸  我渴求一座大理石的墓碑  我在黑夜的洪流里  唯一可以停靠的 漂浮的岛屿    幻想 一条在沙砾中的石头船 青苔聚满了它额上的浮雕  我将扬起使爱葬身的黑帆  我的戴礼帽的船长  微微地向我颔首  我们穿过北冰洋河所有的支流  在永远不被记起的 爱斯基摩人的避风港  靠岸
期刊
摘要:《世界》是贾樟柯从拍摄“地下电影”向主流化发展的转型之作,但是并没有改变他关注底层人物生活状态的一贯主题。有一张《世界》的影片海报这样写道:“我们是飘一代,飘在这个世界。要关注飘一代,就要关注这个世界。”那么贾樟柯理解的世界又是什么样子的呢?他的电影的叙事风格和影像文本都蕴含着导演想要表达的真正内涵。  关键词:《世界》;贾樟柯;底层边缘人;谎言    作为新生代导演的领军人物,贾樟柯导演一
期刊
暮色淡淡地散下来。出旅舍,天就轻轻地洒起了细雨,早春一般润而不湿,犹如清新的雾气弥漫在初秋的夜空。五彩石铺就的街面虽然粗糙凹凸,但不积尘洼,不生杂草,经雨水润泽后熠熠生辉,让人幻想踏着彩云,如行在天。此际,步态闲雅的人们不正如仙人一般,三三两两、说说笑笑地去游一个天上的街市么。  远远的街灯明了,朦胧而昏黄,仿佛转眼间回到了古旧的夜都市,让人感觉虚幻而缥缈。街市上陈列的物品,果然是世上少有的奇珍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