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作为学校教学的必修课,若是没有丝毫的改变只会被学生嫌弃。既然要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做出改革,那么就应该仔细研读新课改的要求,反思传统教育的问题。作为语文教师认为可以在语文阅读和写作上做出一些改变,开发学生对于语言艺术上的思考,提高学生的的文学素养。提高语文课堂的活力,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自由轻松的课堂氛围中找到自我,充分展示自我个性。
一、善用情景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成为教师遇到的首要难题。我认为小学学生很少能够安安静静的听教师的教学整整45分钟,因此教师应该适当给予休息的时间,才能保证在教师教学的时间内,学生的注意力都是集中。因此情景教学就首选的方式。以“小猴子下山”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小猴子,让学生演示如何下山。小学阶段的学生们年纪较小,学习和模仿能力却非常强。枯燥的课堂总是让他们分散注意力,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让学生参与课堂进行角色扮演他们就能够真正投入课堂学习中,而且抱着这种情景扮演的兴趣对学习也会更愿意投入精力,学习起来也会更有积极性。在课堂上我让学生们自愿报名扮演小猴子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学生们的课堂参与欲望非常强,整个课堂都非常活跃,在这个过程中我又相应地提出与课文有关的各种问题,学生们思维也更加活跃。
以课文《树和喜鹊》为例,让学生来表达课文中心思想“孤单”,如果小朋友孤单会选择去做什么呢?抛出这样的问题,若是学生无法用语言表达,那么就可以让学生来表演,让其他学生来猜,引发学生的共鸣,才能理解文章内容。在课堂上我选择一个学生用表演来阐述自己孤单时的做法,这时候他一个人就坐在座位上默默地向天空发呆。这时候我问这个学生需要别的小伙伴来帮助你表达你的内心感受吗?其他学生提出有几个学生在旁边非常热闹地一起玩耍会更好。他认为热闹和孤单的发呆相对比,更能够体现出他的孤单与落寞。在这样不断讨论的过程中学生慢慢也将自己孤单时的表现准确的阐述得出来。又如学习《老鼠嫁女》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角色来扮演。通过外形的改变,语气的改变,来表现自己的角色,让其他学生来猜该学生扮演什么角色。可以让学生在不说出自己角色的前提夏用词语来表现自己的角色,可以是课文里面该角色的台词,也可以是课文对该角色的描写。
通过演绎将自己所认识的字词和自己的生活结合,让学生把字词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同时加强学生对于不同的词语的应用环境的应用,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到知识,增加学生个性展示的环节,同时增加个性化语言的表达。
二、提供学生展示机会
如何提供学生展示个性的机会,除了第一点中情景演绎,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来展示。朗读课文不仅可以展示学生的声线特点,还可以让学生更加理解文章内容。在高声朗读的过程中,不仅调动了嘴巴、眼睛,还调动了脑子和耳朵。朗读会让人加深阅读内容的记忆,同时对于那些声音好听,情感充沛的学生来说教师在课程中指导朗读给予她们展示的机会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学生可以在课程朗读过程中学会如何朗读,提高自信心,为日后就业奠定基础。例如在《怎么都快乐》中,让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检查学生对于生字的掌握程度。傳统课堂之上教师总会采用让学生们齐声朗读的模式,但是我认为这种朗读模式效果并不理想,因为学生们在一起朗读的过程中教师难以分辨某一个学生的预习情况,所以教师想遍地撒网,但是难以做到重点抓鱼。在通过朗读检查学生们的课文预习状况时,教师可以采用一种更加有趣味性的阅读方式。我就会让学生们以接龙的方式在课堂上进行阅读。我会随机指定一个学生,然后在他阅读完第一段之后选择他四周的学生进行阅读,这种随机阅读的方式既可以让学生们在课上精力集中,又可以加强学生们的课前阅读时的态度,不会让学生们抱着侥幸心理浑水摸鱼。在阅读过程中有些学生对于课前预习情况不好会出现生字不会阅读的情况,教师可以选择从旁指导。学生读完之后,对学生进行点评。比如“请你告诉我们,快乐是什么呢?”应该带着疑问,带着好奇。而“又快乐又激动”可以语速稍微加快。当语速加快之后,那种激动的感觉就会表达出来。也会让在座的学生感受到快乐。在《端午粽》中,教材要求低年级学生能够读好长句子,那么就可以首先让学生对于该篇课文有兴趣,例如先问学生,“你们知道什么是粽子吗?粽子是什么时候吃的?”这样就可以简单引出“端午”的概念。然后在邀请学生看有没有同学愿意和全班同学分享再课文中读到了什么,为大家讲述《端午粽》课文的内容。通过课堂上让学生朗读对话或课文,对课文细节进行剖析,再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生活经验并结合,就可以简单地引起学生和文章主题之间的情感共鸣,从而达到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达到和作者对话的效果。这不仅利于学生掌握教学知识,还给予学生展示个性的平台。
三、多样教学内容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会接触到很多内容的学习,针对不同的内容,教师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也应该有所不同,这样才能够寻找最高效能让学生接受知识的教学方法。不仅如此,由于学生在个性上的不同,对于知识的接受程度也是有不同的。教师就应该观察本班学生的特征,针对他们的特性,尽可能找出符合他们认知的方式展开教学,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用留白激发学生联想能力
留白是在进行艺术创作时经常采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在写作和绘画过程中最为常见,在此探讨的是对于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教学,所以主要是针对写作过程中留白的使用进行叙述。在写作过程中有些作者事无巨细全部内容都进行展现,虽然这一种写作模式能够方便读者进行理解,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就像是跟着作者在作者所描绘的情景之中进行了一番遨游,更能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但是这种模式之下,读者更多是被作者强行带到了他身处的那个环境之中,读者没有选择的权利。通过留白作者就会言简意赅,对主要事物进行叙述,还可以给读者留下一定的想象空间。这时候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就可以在作者设定的情景之外融入自己的想象,既可以让读者更加感兴趣,而且更能够深刻地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留白的运用在古诗词的学习上最为明显,因为古诗词一般来说叙述都比较简单,学生们需要了解诗词的含义,在此之外就可以融入自己的思想展开想象。例如在学习《暮江吟》这一篇古诗时,课本之中是配置了相应的插画的,为了便于学生们理解,我还在网络上收集到了与其相关的图片,让学生们能够通过图片看到更多的夕阳景色。《暮江吟》这首古诗不过几十个字,让学生们进行理解也并不难,对于夕阳学生们也是比较熟悉。所以我让学生们对这首古诗进行解释,学生们一开始也是按照文章中的每一个字进行对应的翻译,在学生们能够掌握基本的古诗翻译以后,我让学生们融入自己的思想进行扩充。这时候学生的视野就不仅仅局限于诗人所描绘的景色之上,而是融入了自己曾经见过的夕阳欣赏过的景色。 (二)通过模仿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现在在世上的文章千千万,能被选上课堂中的文章都是被精挑细选,符合学生成长阶段的,小学阶段学生们的语文学习素养还存在诸多不足,尤其写作是对学生们综合素养的一个体现,语文素养在写作过程中就可以直观观察。所以,写作对学生们来说难度是比较大的。培养学生们的写作技能就可以从课堂上学习的课文出发,毕竟学生们的写作经验,社会经验都比较少,让学生们自独创造出一篇好的作品还是非常困难的。有学者曾经说到学生的学习都在模仿的基础之上,所以在语文写作时学生也可以通过模仿来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筛选出一些质量较好的文章,让学生们对文章进行深入剖析,然后模仿他们的写作思路,语言表达进行自己的创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容易出现一种状况就是有了一个模板以后却成了抄袭而不是模仿,过多的引用原文中的句子反而无益于学生能力的提升。所以教师在让学生们模仿时应该注意培养学生们的模仿技巧。学生可以借鉴文章中的优美句子,但是应该对其进行适当地转换让其表达符合自己文章叙述的主题。
例如在学习《爬山虎的脚》这一偏文章时,这一篇文章是记叙文,文章的语句比较简单,但是在语言表达上也非常具有特色,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文章的主要问题也非常容易。但是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并不应该将学生们学习的点局限于课本课文知识,所以我就让学生们以这篇文章为基础,选择自己喜欢的主题,进行文章的模仿写作作为这一单元的写作练习。在学生们开始模仿之前,我给同学们提出了明确的标准,要求学生们不能抄袭原文中的段落,只能够模仿句式。
(三)通过文章续写培养学生想象力
当学生们的写作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之后,教师就可以对他们进行更高层次的要求。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在原教材文章的基础之上对文章进行续写,续写就是让在学生们学习课本内容以后从文章内容出发对文章进行进一步的延伸,其实对于学习的文章,并不是其实每一个事件叙述都有其固定的结局,毕竟事件的发展有终止但不是绝对终止。事件在不同的人的视角下还可以继续发展,只是作者不再继续叙述而已。而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一点让学生们从自己的角度进行叙述,尤其是在学习过程中,对于一些故事类的课文就可以让学生融入自己的思想。其实很多文章还是以开放式的结尾开放式的结局来作为结尾,教师就应该充分利用此类型的文章,让学生们展开想象来进行续写,如果是在教学过程中不容易找到开放式结尾的文章,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对这篇文章进行改编,创造一个自己喜欢的结局。
例如在学习《盼》这一篇文章时,文章叙述了媽妈给作者买了一件新雨衣,但是因为没有下雨,作者一直没有机会能够穿上它,于是作者一直盼望着下雨,整篇文章都表达了一个孩子内心对于新鲜事物的期盼。文章的最后作者终于盼来了雨滴,他如愿以偿地穿上了妈妈给买的雨衣。文章到此也就终止了,然后我要求学生们对于这一篇文章进行续写,试着想象一下作者在穿上新的雨衣之后,内心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感受,他之后又会遇到什么样的奇遇呢?这时候学生就开始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在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之后,我让学生们开始自己的创作,然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四、增加语言教学
(一)加强美文的朗读,赏析
当你还不会写字的时候就可以先看字,当你写不好文章的时候,就可以参考其他人的文章,对于小学语文课文如《要下雨了》《小壁虎借尾巴》这种有较好的赏析的课文,需要教师从旁引导,教授学生该如何赏析。但是对于低阶的小学生,赏析还是难度过大了,因此要做到跟第一点一致就是要学会朗读美文,进而简单赏析。等到小学生的阶段较高的时候重新将之前赏析过后的文章拿出,让学生重新思考,“经过了几年之后我的鉴赏能力是否提高了呢?”
(二)引导学生积累好词好句
小学生会有很多新奇的想法来展示自己的个性,但是若是因为“文化”问题限制学生的表达就是非常糟糕了,例如小学的语文每单元都有语文园地,在这阶段的学生即使会说出有很多词汇但也有可能不会写。因此在小学阶段更应该加强学生对于字词的认识面,做到会说亦会写。这时候需要教师在每节课后为学生布置抄写的作业。建议语文教师定时举办“听说读写”的活动。给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自主的找一些课文没有出现的难字来挑战其他组,对于挑战成功的小组及时进行奖励,对于略差的小组及时鼓励。
这样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语文素质状况,并且能够增强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从学生收集的词语可以展现学生兴趣点,例如有些学生收集的词语都是一些科学术语,有些学生质询的词语是一些俗语,在这样的游戏中可以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
(三)要求学生摘录名人名言
外界如何评论一个人文学素养好不好?主要是这个人能不能引经据典,侃侃而谈。在作文中若是能够引用名人名言或者谚语能够为文章增色不少。因此为了让学生能够成为一个有“文化”的人摘录名言名言和谚语更是不能减少。例如在描写春天的时候可以引用《古诗两首》里面的诗词。但是古诗词以及名人名言,作为小学生可能无法准确地了解其意义所在。
五、结语
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国家的未来。若是国家接班人是一模一样的,那么这个国家就不会有活力。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努力找到学生与众不同的地方,并且保护学生与众不同的地方。以上主要通过课堂演绎、字词积累、写作方式等方面为大家展示如何以新课改理论为依据,改变教学方式方法让学生展示个性。
(责任编辑
一、善用情景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成为教师遇到的首要难题。我认为小学学生很少能够安安静静的听教师的教学整整45分钟,因此教师应该适当给予休息的时间,才能保证在教师教学的时间内,学生的注意力都是集中。因此情景教学就首选的方式。以“小猴子下山”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小猴子,让学生演示如何下山。小学阶段的学生们年纪较小,学习和模仿能力却非常强。枯燥的课堂总是让他们分散注意力,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让学生参与课堂进行角色扮演他们就能够真正投入课堂学习中,而且抱着这种情景扮演的兴趣对学习也会更愿意投入精力,学习起来也会更有积极性。在课堂上我让学生们自愿报名扮演小猴子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学生们的课堂参与欲望非常强,整个课堂都非常活跃,在这个过程中我又相应地提出与课文有关的各种问题,学生们思维也更加活跃。
以课文《树和喜鹊》为例,让学生来表达课文中心思想“孤单”,如果小朋友孤单会选择去做什么呢?抛出这样的问题,若是学生无法用语言表达,那么就可以让学生来表演,让其他学生来猜,引发学生的共鸣,才能理解文章内容。在课堂上我选择一个学生用表演来阐述自己孤单时的做法,这时候他一个人就坐在座位上默默地向天空发呆。这时候我问这个学生需要别的小伙伴来帮助你表达你的内心感受吗?其他学生提出有几个学生在旁边非常热闹地一起玩耍会更好。他认为热闹和孤单的发呆相对比,更能够体现出他的孤单与落寞。在这样不断讨论的过程中学生慢慢也将自己孤单时的表现准确的阐述得出来。又如学习《老鼠嫁女》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角色来扮演。通过外形的改变,语气的改变,来表现自己的角色,让其他学生来猜该学生扮演什么角色。可以让学生在不说出自己角色的前提夏用词语来表现自己的角色,可以是课文里面该角色的台词,也可以是课文对该角色的描写。
通过演绎将自己所认识的字词和自己的生活结合,让学生把字词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同时加强学生对于不同的词语的应用环境的应用,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到知识,增加学生个性展示的环节,同时增加个性化语言的表达。
二、提供学生展示机会
如何提供学生展示个性的机会,除了第一点中情景演绎,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来展示。朗读课文不仅可以展示学生的声线特点,还可以让学生更加理解文章内容。在高声朗读的过程中,不仅调动了嘴巴、眼睛,还调动了脑子和耳朵。朗读会让人加深阅读内容的记忆,同时对于那些声音好听,情感充沛的学生来说教师在课程中指导朗读给予她们展示的机会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学生可以在课程朗读过程中学会如何朗读,提高自信心,为日后就业奠定基础。例如在《怎么都快乐》中,让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检查学生对于生字的掌握程度。傳统课堂之上教师总会采用让学生们齐声朗读的模式,但是我认为这种朗读模式效果并不理想,因为学生们在一起朗读的过程中教师难以分辨某一个学生的预习情况,所以教师想遍地撒网,但是难以做到重点抓鱼。在通过朗读检查学生们的课文预习状况时,教师可以采用一种更加有趣味性的阅读方式。我就会让学生们以接龙的方式在课堂上进行阅读。我会随机指定一个学生,然后在他阅读完第一段之后选择他四周的学生进行阅读,这种随机阅读的方式既可以让学生们在课上精力集中,又可以加强学生们的课前阅读时的态度,不会让学生们抱着侥幸心理浑水摸鱼。在阅读过程中有些学生对于课前预习情况不好会出现生字不会阅读的情况,教师可以选择从旁指导。学生读完之后,对学生进行点评。比如“请你告诉我们,快乐是什么呢?”应该带着疑问,带着好奇。而“又快乐又激动”可以语速稍微加快。当语速加快之后,那种激动的感觉就会表达出来。也会让在座的学生感受到快乐。在《端午粽》中,教材要求低年级学生能够读好长句子,那么就可以首先让学生对于该篇课文有兴趣,例如先问学生,“你们知道什么是粽子吗?粽子是什么时候吃的?”这样就可以简单引出“端午”的概念。然后在邀请学生看有没有同学愿意和全班同学分享再课文中读到了什么,为大家讲述《端午粽》课文的内容。通过课堂上让学生朗读对话或课文,对课文细节进行剖析,再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生活经验并结合,就可以简单地引起学生和文章主题之间的情感共鸣,从而达到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达到和作者对话的效果。这不仅利于学生掌握教学知识,还给予学生展示个性的平台。
三、多样教学内容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会接触到很多内容的学习,针对不同的内容,教师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也应该有所不同,这样才能够寻找最高效能让学生接受知识的教学方法。不仅如此,由于学生在个性上的不同,对于知识的接受程度也是有不同的。教师就应该观察本班学生的特征,针对他们的特性,尽可能找出符合他们认知的方式展开教学,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用留白激发学生联想能力
留白是在进行艺术创作时经常采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在写作和绘画过程中最为常见,在此探讨的是对于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教学,所以主要是针对写作过程中留白的使用进行叙述。在写作过程中有些作者事无巨细全部内容都进行展现,虽然这一种写作模式能够方便读者进行理解,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就像是跟着作者在作者所描绘的情景之中进行了一番遨游,更能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但是这种模式之下,读者更多是被作者强行带到了他身处的那个环境之中,读者没有选择的权利。通过留白作者就会言简意赅,对主要事物进行叙述,还可以给读者留下一定的想象空间。这时候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就可以在作者设定的情景之外融入自己的想象,既可以让读者更加感兴趣,而且更能够深刻地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留白的运用在古诗词的学习上最为明显,因为古诗词一般来说叙述都比较简单,学生们需要了解诗词的含义,在此之外就可以融入自己的思想展开想象。例如在学习《暮江吟》这一篇古诗时,课本之中是配置了相应的插画的,为了便于学生们理解,我还在网络上收集到了与其相关的图片,让学生们能够通过图片看到更多的夕阳景色。《暮江吟》这首古诗不过几十个字,让学生们进行理解也并不难,对于夕阳学生们也是比较熟悉。所以我让学生们对这首古诗进行解释,学生们一开始也是按照文章中的每一个字进行对应的翻译,在学生们能够掌握基本的古诗翻译以后,我让学生们融入自己的思想进行扩充。这时候学生的视野就不仅仅局限于诗人所描绘的景色之上,而是融入了自己曾经见过的夕阳欣赏过的景色。 (二)通过模仿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现在在世上的文章千千万,能被选上课堂中的文章都是被精挑细选,符合学生成长阶段的,小学阶段学生们的语文学习素养还存在诸多不足,尤其写作是对学生们综合素养的一个体现,语文素养在写作过程中就可以直观观察。所以,写作对学生们来说难度是比较大的。培养学生们的写作技能就可以从课堂上学习的课文出发,毕竟学生们的写作经验,社会经验都比较少,让学生们自独创造出一篇好的作品还是非常困难的。有学者曾经说到学生的学习都在模仿的基础之上,所以在语文写作时学生也可以通过模仿来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筛选出一些质量较好的文章,让学生们对文章进行深入剖析,然后模仿他们的写作思路,语言表达进行自己的创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容易出现一种状况就是有了一个模板以后却成了抄袭而不是模仿,过多的引用原文中的句子反而无益于学生能力的提升。所以教师在让学生们模仿时应该注意培养学生们的模仿技巧。学生可以借鉴文章中的优美句子,但是应该对其进行适当地转换让其表达符合自己文章叙述的主题。
例如在学习《爬山虎的脚》这一偏文章时,这一篇文章是记叙文,文章的语句比较简单,但是在语言表达上也非常具有特色,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文章的主要问题也非常容易。但是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并不应该将学生们学习的点局限于课本课文知识,所以我就让学生们以这篇文章为基础,选择自己喜欢的主题,进行文章的模仿写作作为这一单元的写作练习。在学生们开始模仿之前,我给同学们提出了明确的标准,要求学生们不能抄袭原文中的段落,只能够模仿句式。
(三)通过文章续写培养学生想象力
当学生们的写作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之后,教师就可以对他们进行更高层次的要求。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在原教材文章的基础之上对文章进行续写,续写就是让在学生们学习课本内容以后从文章内容出发对文章进行进一步的延伸,其实对于学习的文章,并不是其实每一个事件叙述都有其固定的结局,毕竟事件的发展有终止但不是绝对终止。事件在不同的人的视角下还可以继续发展,只是作者不再继续叙述而已。而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一点让学生们从自己的角度进行叙述,尤其是在学习过程中,对于一些故事类的课文就可以让学生融入自己的思想。其实很多文章还是以开放式的结尾开放式的结局来作为结尾,教师就应该充分利用此类型的文章,让学生们展开想象来进行续写,如果是在教学过程中不容易找到开放式结尾的文章,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对这篇文章进行改编,创造一个自己喜欢的结局。
例如在学习《盼》这一篇文章时,文章叙述了媽妈给作者买了一件新雨衣,但是因为没有下雨,作者一直没有机会能够穿上它,于是作者一直盼望着下雨,整篇文章都表达了一个孩子内心对于新鲜事物的期盼。文章的最后作者终于盼来了雨滴,他如愿以偿地穿上了妈妈给买的雨衣。文章到此也就终止了,然后我要求学生们对于这一篇文章进行续写,试着想象一下作者在穿上新的雨衣之后,内心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感受,他之后又会遇到什么样的奇遇呢?这时候学生就开始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在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之后,我让学生们开始自己的创作,然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四、增加语言教学
(一)加强美文的朗读,赏析
当你还不会写字的时候就可以先看字,当你写不好文章的时候,就可以参考其他人的文章,对于小学语文课文如《要下雨了》《小壁虎借尾巴》这种有较好的赏析的课文,需要教师从旁引导,教授学生该如何赏析。但是对于低阶的小学生,赏析还是难度过大了,因此要做到跟第一点一致就是要学会朗读美文,进而简单赏析。等到小学生的阶段较高的时候重新将之前赏析过后的文章拿出,让学生重新思考,“经过了几年之后我的鉴赏能力是否提高了呢?”
(二)引导学生积累好词好句
小学生会有很多新奇的想法来展示自己的个性,但是若是因为“文化”问题限制学生的表达就是非常糟糕了,例如小学的语文每单元都有语文园地,在这阶段的学生即使会说出有很多词汇但也有可能不会写。因此在小学阶段更应该加强学生对于字词的认识面,做到会说亦会写。这时候需要教师在每节课后为学生布置抄写的作业。建议语文教师定时举办“听说读写”的活动。给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自主的找一些课文没有出现的难字来挑战其他组,对于挑战成功的小组及时进行奖励,对于略差的小组及时鼓励。
这样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语文素质状况,并且能够增强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从学生收集的词语可以展现学生兴趣点,例如有些学生收集的词语都是一些科学术语,有些学生质询的词语是一些俗语,在这样的游戏中可以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
(三)要求学生摘录名人名言
外界如何评论一个人文学素养好不好?主要是这个人能不能引经据典,侃侃而谈。在作文中若是能够引用名人名言或者谚语能够为文章增色不少。因此为了让学生能够成为一个有“文化”的人摘录名言名言和谚语更是不能减少。例如在描写春天的时候可以引用《古诗两首》里面的诗词。但是古诗词以及名人名言,作为小学生可能无法准确地了解其意义所在。
五、结语
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国家的未来。若是国家接班人是一模一样的,那么这个国家就不会有活力。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努力找到学生与众不同的地方,并且保护学生与众不同的地方。以上主要通过课堂演绎、字词积累、写作方式等方面为大家展示如何以新课改理论为依据,改变教学方式方法让学生展示个性。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