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民族音乐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

来源 :青年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y11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1 世纪国际竞争的关键是创新人才的竞争。因此,无论是专业化的音乐教育还是普通音樂教育,都面临着培养创新性复合型人才的任务。当下各级各类高等院校都应基于自身发展客观实际,充分利用各自资源优势,积极对原有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进行创新改革,探索构建高等院校音乐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径,以期完成新时代赋予的重要使命
  关键词:高校;民族音乐:创新人才
  一、构建专业化音乐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化音乐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培养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人才为教育目标,在保证学生音乐专业技能、综合素质达标的基础上,强化创新性能力的培养。这一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体现出“专业性、综合性、创新性”紧密结合的突出特点。在课程设置方面,现有专业化音乐教育的课程是在专业音乐院校、综合性大学以及师范类院校中的音乐院系开设。但由于各类学校的软硬件设施不同,所以具体课程的设置绝对不能简单化地一刀切。要根据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围绕培养符合各类院校特色并兼具“专业性、综合性、创新性”特质的音乐人才来进行课程设置。(1) 在专业音乐院校中,可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加强学生的音乐技能学习,开设声乐、键盘、舞蹈、乐理、和声、中外音乐史、合唱指挥、歌曲写作、曲式分析、艺术概论、舞台表演等专业课程,并在这些技能学习过程中贯穿创新性教育理念。(2) 在综合性大学的音乐院系中,可根据自身学科门类齐全的特点,除开设本学科基础课程外,另行设置一些与音乐相关的交叉学科课程,拓宽学生的思维。(3) 在师范类院校的音乐院系中,可多开设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师资培养方面的基础课程,并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技能竞赛等活动,以着重加强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提升。另外,各地方的高等院校还可根据本地区文化传统与民族民间艺术的特色,增设相应的音乐专业课及地域文化课程,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经由极富特色的独特地域文化的熏染,获取独有的音乐及文化资源,为创新获得崭新的文化积淀。关于新的教学模式的构建,要在音乐技能教育和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始终贯穿创新性原则。目前,高等院校音乐专业的教学模式过于单一,主要采用传统的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截然分开的被动教学模式,很多技能课主要采取“一对一”模式。具体表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按照教学大纲完成教学内容,学生被动接受教学内容,表面看似完成了教学任务,但实际上并没有使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长此以往学生就会逐渐丧失学习的主体积极性,更谈不上创新培养。要改变这种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可采取多种方式。如改变授课方式,尝试让学生自己轮流备课、授课,教师对学生讲授加以点评,评述优点与不足。
  二、构建非专业化音乐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非专业化音乐教育的实施主要依托综合性大学与师范类院校的艺术教育中心、公共艺术教研部或大学生艺术团等组织,课程类型以音乐公共选修课(主要是音乐欣赏课)为主。非专业化音乐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与专业化音乐教育不同,主要是通过让学生了解古今中外音乐经典作品,提高学生音乐素养,培养正确审美观与良好艺术趣味,以完成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要建立非专业化音乐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需打破沿袭多年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传统音乐欣赏课的整个教授过程以聆听为主,但对缺乏专业基本知识与音乐素养的普系大学生而言,还是显得有些枯燥乏味。
  (一)在授课内容方面,一切围绕让学生学会“如何听”和“如何听懂”
  首先要普及音乐常识,教师在欣赏音乐作品之前,应该加入一些基本乐理、音乐史知识的介绍,并对所学习音乐作品的产生背景、创作者生平等加以讲授,使学生更容易进入作品体现的时代情境 ;其次,对所学作品的音乐形式加以介绍,让学生了解作品的各部分大致要表现怎样的情绪样态,并用何种方式表现,这其实是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掌握“如何听”“如何听懂”的能力。不过,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师要把握好“度”,一方面,传授音乐专业知识与技能不能过于“专业化”,力求把专业性知识讲得通俗易懂 ;另一方面,要把艺术的形象性、生动性与理性的课堂教学相结合,让非音乐专业的大学生在艺术的愉悦中学习音乐。
  (二)在授课方式方面,大胆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根据复合型创新性人才的培养目标设计教学
  首先,必须实现让学生主动参与进学习过程中,避免单纯被动听赏的学习方式。如为改变传统的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截然分开的被动教学模式,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压缩教师讲授时间,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一方面,在欣赏课之前,培养学生获取基本的节奏感、旋律感,教师可根据课堂教学需要,适当采用奥尔夫的即兴节奏教学法,让学生利用三角铁、手鼓,或者是用桌子和手,掌握基本的音乐节奏与旋律 ;另一方面,作品欣赏结束后,可设置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畅谈个人聆听感受等环节,以促进学生形成主动的参与意识,提高自主思考的能力。其次,教师还要灵活转换多种新鲜授课方式,如授课地点不必固定在封闭教室,可以到某一文化景点或大自然中,让学生在特定情境中感受音乐,扩大联想,调动兴趣。
  结论
  普通音乐教育的目标是将音乐教育作为审美教育和文化教育的重要手段,通过音乐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使学生人格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其他文献
第一次读《万历十五年》的时候,我还年少,其中有一些内容,我当时也没看得太明白,不是太能理解这些历史中的人物为什么会做出这样那样奇怪的选择,而且也完全不能理解“理学”为什么会在这个时代成为一种社会共同的信仰。这次再翻阅这本书,已经是六年以后,与当年的我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认识上。重读一遍下来,又有了许多全新的感悟,也明白了一些当年可能让我疑惑不解的问题。  我认为,还是像书中一
期刊
摘要:书法美学意识是对书法作品中书者的审美意识和文化内涵的完美体现,通过书法美学思想,能够从中吸取传统书法中可吸收的养分,使当今的中文字体设计更加枝繁叶茂,本文主要论述了书法美学对中文字体设计的意义。  关键词:书法美学;中文字体;设计;意义  一、传承传统文化  中国汉字发展至今已经超过三千年的历史。在悠久的历史中,文字形式历经无数次变革。在雕版木刻时期,中国的文字还没有因鸦片战争的爆发而受到西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作为区分不同商品或服务的商标,其形式已不仅仅局限于过去传统的可视性商标,而是向听觉、嗅觉、味觉等非可视性商标发展。气味商标作为其中的一种,对其保护问题上升到制度层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研究的思路是先介绍气味商标理论基础,然后从理论方面阐述气味商标注册保护的必要性及保护的基本要件 ,最后结合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提出我国应该对气味商标采取梯度性保护的建议。  关键词:气
期刊
摘要:明代嘉靖年间,杨慎为明代词学添上一笔——《词品》。本文主要以《词品》为例来论杨慎的词学风格论,主要概括为婉约、豪放兼容并包。本文主要用“知人论世”与“文本分析”两种研究方法进行论文写作。全文分为两个部分,分别为继承《花间词》的“婉”、包容豪放词人的“豪”。  关键词:杨慎 词学 风格论 兼容并包  明人张綖最早将词分为婉约、豪放二派,婉约派以秦观、李清照为代表,语言和表达方式委婉而含蓄;豪放
期刊
摘要:艺术是人类生命意识派出的最高使者,是人类生命智慧的最高结晶。艺术史是透过人类对不同时期的艺术图像、照片等遗存的形式,才窥见人类以艺术表达自身、再现和理解世界的方式与意义,由此建构其内在联系,阐明人类进化的普遍进程。以真实的图片资料及文字语言的描绘,给读者呈现出艺术作品的生动视觉效果和鲜活可视的历史场景。艺术史的形成很大一部分主要依靠往昔的“原作”和史学家的记录,当然也离不开现当代的艺术。  
期刊
文明的发展,是踩在人类的天性上前进的;而人类自我意识的解放,又是新一轮对文明发展的救赎。意识,性意识,女性意识,莫不如是。文明和天性,就像是两条从不相交的双螺旋线,相互影响对立发展,构成了整个人类社会。劳伦斯的的最后一部作品《扎泰莱夫人的情人》对女性和性以及自然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曾被认为是禁书,而许多年以后,人们终于看到了它不朽的价值。  小说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为背景,描写了女主人康妮嫁给了
期刊
摘要:本文结合毛万宝先生对书法审美范畴的划分,在这一部分主要梳理探讨了以书家和书法作品为核心,刘熙载所提出的一系列辩证统一的审美范畴。这也是刘熙载书法美学思想中极为突出的一个特点,很多美学家、书法理论家都对其提出的范畴进行过汇总,但并没有系统进行分类和梳理。笔者结合毛万宝先生对书法审美范畴的划分将其归类为:意与法,形与神两对范畴具体论述。  关键词:刘熙载;书法;审美;工与不工  一、意与法  首
期刊
摘要:一般而言,抽象艺术一直被看成是世纪西方艺术运动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思潮和艺术流派,中国新时期的抽象艺术往往被看作是对西方抽象艺术的简单模仿。但是就艺术家的本土身份和意识而言,抽象艺术往往很难有明显的中国特质。人们经常从具像写实性的表现手法中体察到中国特色的艺术形象和审美趣味,实际上,在中国当代的抽象艺术实践中也有一部分艺术家通过对本土文化资源的發掘和传统文化精神的表现来探寻新的艺术道路。本文主
期刊
摘要:中国素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传统礼仪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精髓之一。礼是人与人之间建立和谐公正的秩序的制度,礼仪的约束力大到国家政治体制、朝廷法典,小到婚丧嫁娶、待人接物的礼节仪式上。中国的礼仪文化长久以来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并常以“君子”来尊称知行合一的有礼之人。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传统礼仪文化与社会观念产生分化,我们应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面对中国传统礼仪文化,本文就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内
期刊
近年来,随着影视文学艺术的传播普及与发展,越来越多的小说改编成各种风格的影视作品。不论是名著《飘》、《傲慢与偏见》、《达达尼昂三部曲》还是现代小说《肖申克的救赎》、《猫鼠游戏》、《永不妥协》从小说到电影的改变都是比较成功的典型。文本本身具有较强的独特性,改变之后的电影也得到了观众的认同,从小说到电影的改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小说常被视为传统文学的代表,电影常被视为现代艺术的典范。小说和电影文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