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17年11月8日至11日,由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部、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技术理论学科团队策划并主办的“2017 作曲理论学科建设国际高峰论坛”隆重召开,此次论坛可谓“标准高、范围广、影响大”。论坛由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部主任、作曲技术理论学科团队首席教授张巍召集。张巍教授团队深入研究目前国内作曲技术理论学科发展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围绕着——回顾国内及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理论学科的发展历史;如何站在历史的基础上完成对历史的超越;作曲理论学科的未来应该如何发展——这样几个出发点和目标,制定了本次会议的主题。
[关键词]国际高峰论坛;作曲理论学科建设;上海音乐学院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19)06-0032-03
一、基于文化的、观念的音乐理论研究
艺术的表达从来都是观念的表达,作曲家的艺术观直接决定了音乐的内涵和它的表现形式。我们对作曲技术理论的理解,容易停留在微观的技术理论范畴。但微观的技术一定是作为内因而服务于思维与观念。甚至可以说,一切事物形成外相的本因都源自文化。我们在面对如此众多的方法和技术时,特别是那些新生技术,必须从文化从观念的角度来理解它们的产生及发展。我们所做的音乐研究,虽然多是从本体进行的一种形态学研究,但绝不应局限于此,而应将文化观念这种本因与本体相结合。因而对观念、对文化的研究,是研究音乐作品时不可回避的一个话题。从中国知网的数据库统计可以看到,在近十年的文献关键字词统计中,以音乐观念为关键字词的文献,每年发表的数量均在150篇左右。相比上一个十年(1998~2008)平均增多两倍左右。这足以说明,音乐中有关观念的研究,是近十年来音乐研究中的一个新兴话题。
音乐和文化的关系一直是音乐人类学(或称民族音乐学)学者经常涉及的领域。张巍教授谈道:“近年来,各种各类的文化交融现象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作曲技术理论的发展,我们希望借此论坛,邀请不同国家的学者,能够涉及这个话题,并能据此展开一些相关讨论。”德国汉堡音乐与戏剧大学作曲教授陈晓勇在会议期间接受访谈时也谈道:“虽然我们讨论的是作曲技术理论,但作曲技术实际上是以文化为背景的。”想必这也应是每个理论家的共识。在中国知网的数据库中,以“音乐文化”为关键词展开的理论研究则是近十年来的热门话题。年均有1500篇文献围绕着音乐文化来展开。从主题选择的角度来看,大会组织者必然对学术界近年来的研究动向进行了缜密的考量,既体现出紧随学术研究热潮,同时又反映了其学术研究的前瞻性。
针对本主题发言的主要包括中央音乐学院贾国平教授的《音乐分析中的历史观照与认知创新》、浙江音乐学院王旭青教授的《杰克·波蒂<十四中状态>中的叙事性修辞阐释》、梁雷教授的《激荡中的凝思》、陳晓勇教授的《平行·交叉·汇流》。
贾国平教授通过对四个具体案例进行分析,阐述了音乐分析与作品历史之间的紧密关系,并揭示出作曲家是如何实现创新且形成个性化音乐语言风格的。在分析时,教授指出音乐分析必须是多样化与个性化的创造性行为。我们既需要尽可能地学习与了解现有的理论体系与分析工具,同时又须避免生搬硬套运用现成的音乐分析理论或定式思维模式去分析作品。同时也须根据作品自身的音乐语言与材料特性去归纳,挖掘其中内在的结构规范与关联。[1]来自浙江音乐学院的王旭青教授对新西兰作曲家杰克·波蒂的钢琴作品《十四种状态》进行了解读。关于具体的叙事策略,教授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1.身体姿势;2.音响实验、情节化的噪音形式;3.结构策略。作者表示,针对作曲家是如何将理性的观念表达与感性的艺术创作共存;其话语表达是否在传统话语和现实话语交往对话中“生效”;一部音乐作品艺术的艺术价值何在等等这样的问题,须基于一定的历史维度之上才能回答,即给予“历史角度”的观照。
来自美国加州大学的旅美华裔作曲家梁雷教授的发言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首先教授将自己从诸多古诗词中所习得的收获与大家分享,以鼓励大家去主动直触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化,独立地理解、分析、归纳和判断,并凝练出自己的想法;其次,他鼓励大家树立具“自力”信心的精神信仰;第三,他将周文中先生的“又中又西”和陈寅恪先生的“不中不西”的学术态度结合概括为独立精神;最后,他鼓励各位中国青年作曲家,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会万家才”的过程中,抱着求得“自力”信心的信念。[2]
德国汉堡音乐与戏剧大学陈晓勇教授用自己的作品创作为例,探讨了音乐创作与文化间的关系问题。教授认为音乐分析更为重要的是发掘隐藏在技术设计背后的艺术价值。无论是作曲家创作中的技术选择与应用还是听众对不同个性作曲家与作品的理解,都会基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另外,作为一名中国作曲家,他也一直在权衡该如何定义“中国风格”,并将其运用于创作实践中。[3]
有关此主题的问答环节主要集中在对王旭青教授文中所提到的叙述性与修辞两个概念。王旭青教授与提问者探讨了两个概念的相互关联和区别。
二、对作曲理论的新观念、新思维、新方法与新技术的研究
众所周知,目前人类正处于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近百年来,人类创造的知识在短期内以极高的速度增长起来。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作曲技术理论领域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重大的理论成果已然出现。许多重要的作曲理论研究方法、体系在中国音乐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及运用。也有更多的新思维、新方法、新理论仍在不断涌现。如音乐几何学的理论、转换理论、可视化分析理论、后申克尔理论以及集合学分析理论的新思路等。面对如此众多的分析方法,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地去了解去关注去学习。因而论坛的第二个主题,突出了一个“新”字,张巍教授希望通过论坛来汇聚海内外专家的一些有益的思考和研究成果。这既反映出组织者“与时偕行”的思路,也凸显了上海音乐学院“推陈出新”的学术传统。 与此主题相关的发言主要包括张巍教授的《二十世纪音乐节奏研究的若干问题》、贾达群教授的《结构对位及其层级与类型》、斯蒂芬·琼斯的《展望音乐理论的未来:侵入式可视化科技的运用及跨学科合作》、德米特里·提姆兹科《音乐几何学导读》等。
张巍教授在发言中指出,音乐理论的研究和教学中,对于节奏问题,尤其是20世纪以来的音乐节奏的研究与学习都是不够的。尤其在我国,对节奏问题的关注甚少。他基于对这种现象进行思考提出了三个方面的问题。1.传统节奏研究的主要问题与困境;2. 20世纪音乐节奏风格的分类;3. 20世纪音乐中节奏新的生成方式。针对这三个方面,张巍教授阐明了它们的内在逻辑关联。首先,作为历史发展的规律,20世纪音乐节奏研究中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实际上是传统音乐节奏问题的一个延续;其次,对20世纪音乐节奏现象进行一种基于技术的分类有助于我们对复杂的现象进行观察和类比;最后,是对一些形成复杂节奏形态的基本生成方式进行总结。发言所提到的某些问题和阐述的相关观点,受到与会学者专家的广泛关注并引发热议。
上海音乐学院的贾达群教授与大家分享了近期的最新研究成果,即对“结构对位”理论从层级单位到具体对位类型进一步深入和细化研究,并结合不同时期、不同风格音乐作品的具体分析,对音乐结构网状层次现象中的“层结构”和“体结构”,以及多重结构现象进行详解,尤其是对三种层对位类型与四种体对位类型深度研究,使得音乐多乐思的共时性特征得到更为全面的呈现。[4]
来自美国杨百翰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的作曲教授斯蒂芬·琼斯在发言中谈到,近年来科技的发展已然对教学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在欧洲已有乐团开始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制作音像作品,让观众能身临其境地感受音乐,使传统的听觉艺术更立体更直观。[5]
普林斯顿大学的德米特里教授的专题讲座主要围绕着四个要点来阐述了自己对几何学与音乐理论方面的关系的研究:1.基本理论;2. 如何用这些想法去制作新型的音乐乐器;3. 展示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模型,它们被用来分析一些作品,例如摇滚乐、贝多芬作品; 4. 展示现代作曲家如何用这些方法来创作新的音乐。[6]
各位与会学者代表与专家的互动踊跃且具有深度。针对张巍教授所谈到的20世纪音乐中的节奏问题,有代表指出,现今对当代音乐作品的分析,更多是聚焦于作品的音高结构,而对节奏组织相对忽视。因而20世纪作曲家的作品的节奏是否与修辞也有一定的联系?同时也想请张巍教授谈谈对20世纪节奏处理的一些看法。
张巍教授谈到,节奏本身就是一种语言,只要作为一种语言表达,它本身就具备这种语言的修辞性。虽然广义节奏的研究显得比较困难,甚至涉及时间的、哲学的、语言学的相关问题,但张巍教授仍然呼吁应将有关节奏分析方面的一些内容纳入到我们的音乐教育体系中去。有关施罗德教授的论文中时间问题的讨论主要围绕着历史感如何理解以及我们与时间的关系如何在作品中体现这样两个方面来进行。针对美国杨百翰大学琼斯教授的发言,与会代表提出了关于人工智能、地区经济差异性和音乐理论教学的关系问题。琼斯教授认为,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沟通是最为重要的,科技只能作为辅助手段。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差异在音乐理论教学方面确实存在不同,但这些差异正在逐步缩小,他希望通过科技在产业化过程中价格的逐步降低,能夠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到便利。
三、有关作曲理论研究生课程的建设
高校既是学术研究机构更是教学机构。因而在高校进行学术理论研究的同时,如果能将其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课程会更有利于教学发展。作为全国顶尖、国际一流的音乐院校,上海音乐学院不仅承担了引领中国音乐理论研究方向的任务,更肩负着成为国内课程化建设规范的重担。经过多年的积累,近两年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部的课程建设日趋完善,进入了成果井喷的阶段。可供硕士与博士进行选择的课程达到103门,既包含了如钱亦平教授《大型复杂曲式研究》这样的传统理论课程,也涵盖了像沈叶副教授《现当代音乐新音响面面观》这样的新兴理论课程;既有王中余副教授《音级集合理论与无调性音乐分析》这样的具体方法论课程,也有奚爱民教授《儒道佛》这样的世界观课程;既提供了与专业相关的基础性课程,又涉及了对本专业知识有效拓展的延伸性课程;不仅有中国教授学者开设的课程,也有作为上海音乐学院教授或客座教授的国际知名专家开设的课程。如德籍教授施罗德所开设的《Syntactic schemata German-Austrian classical and romantic music. An introduction through improvisation》《海顿的交响曲与协奏曲:古典主义时期管弦乐创作概论》课程、德籍教授莱茵哈德·巴尔开设的《从佩罗坦到帕莱斯特里那:12至16世纪欧洲对位法的发展——分析与创作》《从通奏低音理论到维也纳古典风格》课程、Wolfgang Mastnak教授所开设的《音乐教育研究方法与实践》课程、陈晓勇教授开设的《音乐创作新动向之探讨——1950年后音乐创作及21世纪作曲发展的研究与思考》课程。作为全国音乐艺术研究生教育的领跑者,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部借此机会,已然向国内和国际同行展现了先进的办学观念以及课程建设等方面的丰硕成果和向世界顶尖音乐院校学习的姿态。
针对此方面的发言包括了上海音乐学院徐孟东教授的《中国复调音乐理论的形成、发展与思考》、中央音乐学院刘康华教授的《对音乐理论学科研究生培养中主科教学的几点思考——兼论研究生培养中的“论文主导型”与“全面素质型”》、中央音乐学院向民教授的《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分析教学情况概述》、娜塔莎·逻各斯博士的《音乐学院研究生教育中“理论”的变化意义》。
徐孟东教授在发言的开始就呼应了艾布尔教授提出的观点,即 “音乐理论研究应该从单纯的系统理论研究向历史学研究转变”。教授指出,要研究并发展“中国复调音乐理论”首先应该明确必须建立在系统引进、学习西方复调音乐理论体系并充分消化吸收的基础之上;同时,应深入进行中国化民族化的理论研究、探索与创作实践,并最终形成一个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开放包容、具有特色的理论体系。[7] 关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理论课程的建设,向民教授向大家介绍了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近五年来的音乐分析课程师资力量、相关课程及教学成果。首先是全部教员留学学习经历;其次是课程设置上的3门主干及15门扩展课程从传统到现代,不同地域不同音乐传承关系上的德奥体系和非德奥体系及从具体技法内容上囊括了东西方的音乐风格多个方面;最后教授为大家现场展示了相应的教学成果。[8]
有关课程建设的发言中,伦敦皇家音樂学院的课程教学体系引发了热烈的讨论。莱茵哈德·巴尔(Reinhard Bahr)教授、向民教授对其进行了具体了解,包括课程的开课时间、授课人数、授课对象及具体授课方式等详细内容。
会议进程共两天半,据不完全统计,其中发言专家代表分别来自德国、奥地利、英国、美国、法国以及中国专业音乐院校,共23位。参会代表包括了来自80余个不同高校的180多名专家学者教师。既包括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等全国十所专业音乐院校,同时也包含了如济南大学音乐学院、武汉大学艺术学院这样的综合大学师范大学中的艺术院系以及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艺术出版社这样的出版机构。这深刻反映出会议所涵盖的主题不仅与专业音乐知识相关,也与专业音乐教育相关,同时也为各位参会者搭建了不可多得的交流平台。
在会议的闭幕式上,本次论坛的召集人、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技术理论学科团队首席教授张巍教授用中国的俗语“独行虽速,众行则远”来概括此次论坛的意义。张巍教授指出,开办此次论坛的目的在于为学科发展与建设尽一份努力。知识体系的形成是需要建构的,而在此过程中则需要汇聚,此次会议正是汇聚知识进而创造知识的场所。学科的长远发展有赖于“众行”,他希望通过这次论坛,为作曲理论学科的发展尽一份贡献。这是张巍教授包容谦和的学术观的体现,也契合了上海音乐学院“海纳百川”的办学理念。论坛闭幕后引发了国内外学术界积极反响。德国著名音乐理论家、维也纳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教授格西尼·施罗德以《2017 International Forum on the Construction of Music Theory》为题,在德国音乐理论家网站上对本次论坛进行了详细报道并给予高度评价。[9]德国联合广播公司成员北德广播电台(Norddeutscher Rundfunk)于2018年5月1日对此次论坛进行了详细报道,并对论坛给予了高度赞赏。这无疑是对上海音乐学院特别是研究生部“国际化一流”办学理念的肯定,也将激励着上海音乐学院,激励着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部,继续在学术研究、课程建设方面发挥自己的引领作用。
注释:
[1]郑梦娴.2017 作曲理论学科建设国际高峰论坛综述(一)[EB/OL].音乐理论家,2017-11-11.
[2]王 娟.2017 作曲理论学科建设国际高峰论坛综述(一)[EB/OL].音乐理论家,2017-11-11.
[3]喻 波.2017 作曲理论学科建设国际高峰论坛综述(二)[EB/OL].音乐理论家,2017-11-18.
[4]同[2].
[5]同[3].
[6]彭荣鑫.2017 作曲理论学科建设国际高峰论坛综述(三)[EB/OL].音乐理论家,2017-11-20.
[7]同[3].
[8]同[2].
[9]https://www.musikforschung.de/index.php/aktuelles/tagungen-kongresse/tagungsberichte/tagungsberichte-2017/1543-shanghai-8-bis-11-november-2017?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责任编辑:张洪全)
[关键词]国际高峰论坛;作曲理论学科建设;上海音乐学院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19)06-0032-03
一、基于文化的、观念的音乐理论研究
艺术的表达从来都是观念的表达,作曲家的艺术观直接决定了音乐的内涵和它的表现形式。我们对作曲技术理论的理解,容易停留在微观的技术理论范畴。但微观的技术一定是作为内因而服务于思维与观念。甚至可以说,一切事物形成外相的本因都源自文化。我们在面对如此众多的方法和技术时,特别是那些新生技术,必须从文化从观念的角度来理解它们的产生及发展。我们所做的音乐研究,虽然多是从本体进行的一种形态学研究,但绝不应局限于此,而应将文化观念这种本因与本体相结合。因而对观念、对文化的研究,是研究音乐作品时不可回避的一个话题。从中国知网的数据库统计可以看到,在近十年的文献关键字词统计中,以音乐观念为关键字词的文献,每年发表的数量均在150篇左右。相比上一个十年(1998~2008)平均增多两倍左右。这足以说明,音乐中有关观念的研究,是近十年来音乐研究中的一个新兴话题。
音乐和文化的关系一直是音乐人类学(或称民族音乐学)学者经常涉及的领域。张巍教授谈道:“近年来,各种各类的文化交融现象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作曲技术理论的发展,我们希望借此论坛,邀请不同国家的学者,能够涉及这个话题,并能据此展开一些相关讨论。”德国汉堡音乐与戏剧大学作曲教授陈晓勇在会议期间接受访谈时也谈道:“虽然我们讨论的是作曲技术理论,但作曲技术实际上是以文化为背景的。”想必这也应是每个理论家的共识。在中国知网的数据库中,以“音乐文化”为关键词展开的理论研究则是近十年来的热门话题。年均有1500篇文献围绕着音乐文化来展开。从主题选择的角度来看,大会组织者必然对学术界近年来的研究动向进行了缜密的考量,既体现出紧随学术研究热潮,同时又反映了其学术研究的前瞻性。
针对本主题发言的主要包括中央音乐学院贾国平教授的《音乐分析中的历史观照与认知创新》、浙江音乐学院王旭青教授的《杰克·波蒂<十四中状态>中的叙事性修辞阐释》、梁雷教授的《激荡中的凝思》、陳晓勇教授的《平行·交叉·汇流》。
贾国平教授通过对四个具体案例进行分析,阐述了音乐分析与作品历史之间的紧密关系,并揭示出作曲家是如何实现创新且形成个性化音乐语言风格的。在分析时,教授指出音乐分析必须是多样化与个性化的创造性行为。我们既需要尽可能地学习与了解现有的理论体系与分析工具,同时又须避免生搬硬套运用现成的音乐分析理论或定式思维模式去分析作品。同时也须根据作品自身的音乐语言与材料特性去归纳,挖掘其中内在的结构规范与关联。[1]来自浙江音乐学院的王旭青教授对新西兰作曲家杰克·波蒂的钢琴作品《十四种状态》进行了解读。关于具体的叙事策略,教授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1.身体姿势;2.音响实验、情节化的噪音形式;3.结构策略。作者表示,针对作曲家是如何将理性的观念表达与感性的艺术创作共存;其话语表达是否在传统话语和现实话语交往对话中“生效”;一部音乐作品艺术的艺术价值何在等等这样的问题,须基于一定的历史维度之上才能回答,即给予“历史角度”的观照。
来自美国加州大学的旅美华裔作曲家梁雷教授的发言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首先教授将自己从诸多古诗词中所习得的收获与大家分享,以鼓励大家去主动直触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化,独立地理解、分析、归纳和判断,并凝练出自己的想法;其次,他鼓励大家树立具“自力”信心的精神信仰;第三,他将周文中先生的“又中又西”和陈寅恪先生的“不中不西”的学术态度结合概括为独立精神;最后,他鼓励各位中国青年作曲家,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会万家才”的过程中,抱着求得“自力”信心的信念。[2]
德国汉堡音乐与戏剧大学陈晓勇教授用自己的作品创作为例,探讨了音乐创作与文化间的关系问题。教授认为音乐分析更为重要的是发掘隐藏在技术设计背后的艺术价值。无论是作曲家创作中的技术选择与应用还是听众对不同个性作曲家与作品的理解,都会基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另外,作为一名中国作曲家,他也一直在权衡该如何定义“中国风格”,并将其运用于创作实践中。[3]
有关此主题的问答环节主要集中在对王旭青教授文中所提到的叙述性与修辞两个概念。王旭青教授与提问者探讨了两个概念的相互关联和区别。
二、对作曲理论的新观念、新思维、新方法与新技术的研究
众所周知,目前人类正处于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近百年来,人类创造的知识在短期内以极高的速度增长起来。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作曲技术理论领域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重大的理论成果已然出现。许多重要的作曲理论研究方法、体系在中国音乐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及运用。也有更多的新思维、新方法、新理论仍在不断涌现。如音乐几何学的理论、转换理论、可视化分析理论、后申克尔理论以及集合学分析理论的新思路等。面对如此众多的分析方法,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地去了解去关注去学习。因而论坛的第二个主题,突出了一个“新”字,张巍教授希望通过论坛来汇聚海内外专家的一些有益的思考和研究成果。这既反映出组织者“与时偕行”的思路,也凸显了上海音乐学院“推陈出新”的学术传统。 与此主题相关的发言主要包括张巍教授的《二十世纪音乐节奏研究的若干问题》、贾达群教授的《结构对位及其层级与类型》、斯蒂芬·琼斯的《展望音乐理论的未来:侵入式可视化科技的运用及跨学科合作》、德米特里·提姆兹科《音乐几何学导读》等。
张巍教授在发言中指出,音乐理论的研究和教学中,对于节奏问题,尤其是20世纪以来的音乐节奏的研究与学习都是不够的。尤其在我国,对节奏问题的关注甚少。他基于对这种现象进行思考提出了三个方面的问题。1.传统节奏研究的主要问题与困境;2. 20世纪音乐节奏风格的分类;3. 20世纪音乐中节奏新的生成方式。针对这三个方面,张巍教授阐明了它们的内在逻辑关联。首先,作为历史发展的规律,20世纪音乐节奏研究中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实际上是传统音乐节奏问题的一个延续;其次,对20世纪音乐节奏现象进行一种基于技术的分类有助于我们对复杂的现象进行观察和类比;最后,是对一些形成复杂节奏形态的基本生成方式进行总结。发言所提到的某些问题和阐述的相关观点,受到与会学者专家的广泛关注并引发热议。
上海音乐学院的贾达群教授与大家分享了近期的最新研究成果,即对“结构对位”理论从层级单位到具体对位类型进一步深入和细化研究,并结合不同时期、不同风格音乐作品的具体分析,对音乐结构网状层次现象中的“层结构”和“体结构”,以及多重结构现象进行详解,尤其是对三种层对位类型与四种体对位类型深度研究,使得音乐多乐思的共时性特征得到更为全面的呈现。[4]
来自美国杨百翰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的作曲教授斯蒂芬·琼斯在发言中谈到,近年来科技的发展已然对教学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在欧洲已有乐团开始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制作音像作品,让观众能身临其境地感受音乐,使传统的听觉艺术更立体更直观。[5]
普林斯顿大学的德米特里教授的专题讲座主要围绕着四个要点来阐述了自己对几何学与音乐理论方面的关系的研究:1.基本理论;2. 如何用这些想法去制作新型的音乐乐器;3. 展示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模型,它们被用来分析一些作品,例如摇滚乐、贝多芬作品; 4. 展示现代作曲家如何用这些方法来创作新的音乐。[6]
各位与会学者代表与专家的互动踊跃且具有深度。针对张巍教授所谈到的20世纪音乐中的节奏问题,有代表指出,现今对当代音乐作品的分析,更多是聚焦于作品的音高结构,而对节奏组织相对忽视。因而20世纪作曲家的作品的节奏是否与修辞也有一定的联系?同时也想请张巍教授谈谈对20世纪节奏处理的一些看法。
张巍教授谈到,节奏本身就是一种语言,只要作为一种语言表达,它本身就具备这种语言的修辞性。虽然广义节奏的研究显得比较困难,甚至涉及时间的、哲学的、语言学的相关问题,但张巍教授仍然呼吁应将有关节奏分析方面的一些内容纳入到我们的音乐教育体系中去。有关施罗德教授的论文中时间问题的讨论主要围绕着历史感如何理解以及我们与时间的关系如何在作品中体现这样两个方面来进行。针对美国杨百翰大学琼斯教授的发言,与会代表提出了关于人工智能、地区经济差异性和音乐理论教学的关系问题。琼斯教授认为,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沟通是最为重要的,科技只能作为辅助手段。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差异在音乐理论教学方面确实存在不同,但这些差异正在逐步缩小,他希望通过科技在产业化过程中价格的逐步降低,能夠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到便利。
三、有关作曲理论研究生课程的建设
高校既是学术研究机构更是教学机构。因而在高校进行学术理论研究的同时,如果能将其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课程会更有利于教学发展。作为全国顶尖、国际一流的音乐院校,上海音乐学院不仅承担了引领中国音乐理论研究方向的任务,更肩负着成为国内课程化建设规范的重担。经过多年的积累,近两年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部的课程建设日趋完善,进入了成果井喷的阶段。可供硕士与博士进行选择的课程达到103门,既包含了如钱亦平教授《大型复杂曲式研究》这样的传统理论课程,也涵盖了像沈叶副教授《现当代音乐新音响面面观》这样的新兴理论课程;既有王中余副教授《音级集合理论与无调性音乐分析》这样的具体方法论课程,也有奚爱民教授《儒道佛》这样的世界观课程;既提供了与专业相关的基础性课程,又涉及了对本专业知识有效拓展的延伸性课程;不仅有中国教授学者开设的课程,也有作为上海音乐学院教授或客座教授的国际知名专家开设的课程。如德籍教授施罗德所开设的《Syntactic schemata German-Austrian classical and romantic music. An introduction through improvisation》《海顿的交响曲与协奏曲:古典主义时期管弦乐创作概论》课程、德籍教授莱茵哈德·巴尔开设的《从佩罗坦到帕莱斯特里那:12至16世纪欧洲对位法的发展——分析与创作》《从通奏低音理论到维也纳古典风格》课程、Wolfgang Mastnak教授所开设的《音乐教育研究方法与实践》课程、陈晓勇教授开设的《音乐创作新动向之探讨——1950年后音乐创作及21世纪作曲发展的研究与思考》课程。作为全国音乐艺术研究生教育的领跑者,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部借此机会,已然向国内和国际同行展现了先进的办学观念以及课程建设等方面的丰硕成果和向世界顶尖音乐院校学习的姿态。
针对此方面的发言包括了上海音乐学院徐孟东教授的《中国复调音乐理论的形成、发展与思考》、中央音乐学院刘康华教授的《对音乐理论学科研究生培养中主科教学的几点思考——兼论研究生培养中的“论文主导型”与“全面素质型”》、中央音乐学院向民教授的《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分析教学情况概述》、娜塔莎·逻各斯博士的《音乐学院研究生教育中“理论”的变化意义》。
徐孟东教授在发言的开始就呼应了艾布尔教授提出的观点,即 “音乐理论研究应该从单纯的系统理论研究向历史学研究转变”。教授指出,要研究并发展“中国复调音乐理论”首先应该明确必须建立在系统引进、学习西方复调音乐理论体系并充分消化吸收的基础之上;同时,应深入进行中国化民族化的理论研究、探索与创作实践,并最终形成一个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开放包容、具有特色的理论体系。[7] 关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理论课程的建设,向民教授向大家介绍了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近五年来的音乐分析课程师资力量、相关课程及教学成果。首先是全部教员留学学习经历;其次是课程设置上的3门主干及15门扩展课程从传统到现代,不同地域不同音乐传承关系上的德奥体系和非德奥体系及从具体技法内容上囊括了东西方的音乐风格多个方面;最后教授为大家现场展示了相应的教学成果。[8]
有关课程建设的发言中,伦敦皇家音樂学院的课程教学体系引发了热烈的讨论。莱茵哈德·巴尔(Reinhard Bahr)教授、向民教授对其进行了具体了解,包括课程的开课时间、授课人数、授课对象及具体授课方式等详细内容。
会议进程共两天半,据不完全统计,其中发言专家代表分别来自德国、奥地利、英国、美国、法国以及中国专业音乐院校,共23位。参会代表包括了来自80余个不同高校的180多名专家学者教师。既包括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等全国十所专业音乐院校,同时也包含了如济南大学音乐学院、武汉大学艺术学院这样的综合大学师范大学中的艺术院系以及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艺术出版社这样的出版机构。这深刻反映出会议所涵盖的主题不仅与专业音乐知识相关,也与专业音乐教育相关,同时也为各位参会者搭建了不可多得的交流平台。
在会议的闭幕式上,本次论坛的召集人、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技术理论学科团队首席教授张巍教授用中国的俗语“独行虽速,众行则远”来概括此次论坛的意义。张巍教授指出,开办此次论坛的目的在于为学科发展与建设尽一份努力。知识体系的形成是需要建构的,而在此过程中则需要汇聚,此次会议正是汇聚知识进而创造知识的场所。学科的长远发展有赖于“众行”,他希望通过这次论坛,为作曲理论学科的发展尽一份贡献。这是张巍教授包容谦和的学术观的体现,也契合了上海音乐学院“海纳百川”的办学理念。论坛闭幕后引发了国内外学术界积极反响。德国著名音乐理论家、维也纳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教授格西尼·施罗德以《2017 International Forum on the Construction of Music Theory》为题,在德国音乐理论家网站上对本次论坛进行了详细报道并给予高度评价。[9]德国联合广播公司成员北德广播电台(Norddeutscher Rundfunk)于2018年5月1日对此次论坛进行了详细报道,并对论坛给予了高度赞赏。这无疑是对上海音乐学院特别是研究生部“国际化一流”办学理念的肯定,也将激励着上海音乐学院,激励着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部,继续在学术研究、课程建设方面发挥自己的引领作用。
注释:
[1]郑梦娴.2017 作曲理论学科建设国际高峰论坛综述(一)[EB/OL].音乐理论家,2017-11-11.
[2]王 娟.2017 作曲理论学科建设国际高峰论坛综述(一)[EB/OL].音乐理论家,2017-11-11.
[3]喻 波.2017 作曲理论学科建设国际高峰论坛综述(二)[EB/OL].音乐理论家,2017-11-18.
[4]同[2].
[5]同[3].
[6]彭荣鑫.2017 作曲理论学科建设国际高峰论坛综述(三)[EB/OL].音乐理论家,2017-11-20.
[7]同[3].
[8]同[2].
[9]https://www.musikforschung.de/index.php/aktuelles/tagungen-kongresse/tagungsberichte/tagungsberichte-2017/1543-shanghai-8-bis-11-november-2017?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责任编辑:张洪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