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风一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出血以及脑血管痉挛等病,因病发突然,来势凶猛,治疗棘手,被古人列为“风、劳,臌、膈”四大重症之一。由于本病治疗复杂,且预后多留有后遗症及终身致残,所以历代医家对本病非常重视。而中风先兆是此病的早期症状,因此对中风先兆的预防与治疗具有相当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风先兆预防与早期治疗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3.516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3-0333-01
1 预防
未病先防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优良传统,对中风病的早期预防古代医家非常重视。如:①李中梓云:“平人手麻木,不时眩晕乃中风先兆,须预防之,节饮食,远房帏,调情志。”。②王清任云:“中风因不疼痒,无寒,无热,无碍饮食起居,人最易疏忽”。③张三锡曾云:“凡人初觉大指次指时作麻木,或不仁,或手足少力或肌肉微掣,三年内必有暴病,急应屏除一切膏粱厚味……”。综上可见,中风之病预防胜于治疗,要注意生活起居较服药更重要。所以40岁以上,有以下症状之一者,均应作为中风先兆进行防治。如头痛加重,口干舌燥者;头晕目眩,头重脚轻者;有舌硬麻木,语言蹇涩者;有一侧肢体麻木,活动不灵者;有一侧肢体无力,走路不稳者;有睡眠时口角流涎者;有记忆力突然减退,脑昏沉者;有突然易怒,睡眠不宁者;有手足抽搐、肌肉跳动者;有两眼突然视物昏花者;有手指震颤着;有一过性晕厥而发作较频者;有突然说话语无伦次者。以上诸症均为易发中风的先兆表现,应及时治疗,以阻止中风病的发生。
笔者依据多年的从医经验,认为做好以下几方面是预防中风先兆的关键。
(1)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乐观,避免情绪激动,做到心态平和。
(2)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保持精充、气足、神爽,不急不躁。
(3)每天到户外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微循环血流量,增强体质。
(4)合理饮食,科学搭配,避免病从口入。
(5)戒烟忌酒,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
(6)改善人际关系,多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7)控制好三高症,定期向医生咨询。
2 治疗
避免中风病的发生,关键在于早期治疗中风先兆,下面就中风先兆进行中医辨证治疗。
(1)气虚血瘀型:患者表现为偏身麻木,活动不灵,伴神疲倦怠,血压偏高或不高,舌质淡或有瘀斑瘀点,苔薄白,脉玄细。治以益气活血,祛瘀通络。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减。
(2)肝阳上亢型:患者表现为头痛加重,头晕目眩,口干舌燥,心烦易怒,睡眠不宁,多素有高血压病史,舌质红降、苔薄黄、脉弦而数。治以平肝潜阳,方用天麻钩藤饮加减。
(3)肝风内动型:患者表现为头痛且胀,心烦易怒,手足抽筋或手足颤动或突然语无伦次,舌质红降,苔薄黄,脉弦。治以镇肝熄风,方用镇肝熄风汤加减。
(4)肝火上炎型:患者表现为头晕胀痛,目赤肿痛,口苦咽干,胸胁胀痛,烦躁易怒,睡眠不宁,或手足瘛瘲,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治以清肝泻热、平肝熄风。方用龙胆泻肝汤合羚羊钩藤汤加减。
(5)痰浊上蒙型:患者表现为头晕目眩,头重如蒙,头重脚轻,胸闷作恶,呕吐清水痰涎,舌质胖大,舌苔白腻,脉象弦滑。治以燥湿化痰,健脾和胃。方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
(6)风痰阻络型:患者表現为眩晕耳鸣,舌硬麻木,语言蹇涩,或有一侧肢体麻木,活动不灵,形体肥胖,身困嗜睡,胸闷多痰,舌体胖大,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治以平肝熄风,化痰通络。方用地毯汤加减。
(7)肝肾阴亏型:患者表现为头晕目眩,或有一过性昏厥发作较频者,或有记忆力突然减退,头部昏沉者,伴有烦躁失眠,腰膝酸软,全身乏力,舌红少苔,脉弦细数。治以滋补肝肾,育阴熄风。方用地黄饮子加减。
(8)血不养肝型:患者表现为头昏目眩,或突然视物昏花,筋脉拘急,或肌肉跳动,面色恍白,神疲乏力,心悸少寐,或有肢体麻木,舌淡少苔,脉细弱。治以养血柔肝。方用四物汤加味。
总之,从整体出发,协调人体气血阴阳,逐步改变患者的体质,调动整个机体的积极性,达到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从根本上预防中风先兆的发生及对中风先兆的早期干预治疗。从而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证治汇补·预防中风》
[2] 《医林改错》
[3] 《卫生宝鉴·中风门》
关键词:中风先兆预防与早期治疗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3.516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3-0333-01
1 预防
未病先防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优良传统,对中风病的早期预防古代医家非常重视。如:①李中梓云:“平人手麻木,不时眩晕乃中风先兆,须预防之,节饮食,远房帏,调情志。”。②王清任云:“中风因不疼痒,无寒,无热,无碍饮食起居,人最易疏忽”。③张三锡曾云:“凡人初觉大指次指时作麻木,或不仁,或手足少力或肌肉微掣,三年内必有暴病,急应屏除一切膏粱厚味……”。综上可见,中风之病预防胜于治疗,要注意生活起居较服药更重要。所以40岁以上,有以下症状之一者,均应作为中风先兆进行防治。如头痛加重,口干舌燥者;头晕目眩,头重脚轻者;有舌硬麻木,语言蹇涩者;有一侧肢体麻木,活动不灵者;有一侧肢体无力,走路不稳者;有睡眠时口角流涎者;有记忆力突然减退,脑昏沉者;有突然易怒,睡眠不宁者;有手足抽搐、肌肉跳动者;有两眼突然视物昏花者;有手指震颤着;有一过性晕厥而发作较频者;有突然说话语无伦次者。以上诸症均为易发中风的先兆表现,应及时治疗,以阻止中风病的发生。
笔者依据多年的从医经验,认为做好以下几方面是预防中风先兆的关键。
(1)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乐观,避免情绪激动,做到心态平和。
(2)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保持精充、气足、神爽,不急不躁。
(3)每天到户外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微循环血流量,增强体质。
(4)合理饮食,科学搭配,避免病从口入。
(5)戒烟忌酒,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
(6)改善人际关系,多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7)控制好三高症,定期向医生咨询。
2 治疗
避免中风病的发生,关键在于早期治疗中风先兆,下面就中风先兆进行中医辨证治疗。
(1)气虚血瘀型:患者表现为偏身麻木,活动不灵,伴神疲倦怠,血压偏高或不高,舌质淡或有瘀斑瘀点,苔薄白,脉玄细。治以益气活血,祛瘀通络。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减。
(2)肝阳上亢型:患者表现为头痛加重,头晕目眩,口干舌燥,心烦易怒,睡眠不宁,多素有高血压病史,舌质红降、苔薄黄、脉弦而数。治以平肝潜阳,方用天麻钩藤饮加减。
(3)肝风内动型:患者表现为头痛且胀,心烦易怒,手足抽筋或手足颤动或突然语无伦次,舌质红降,苔薄黄,脉弦。治以镇肝熄风,方用镇肝熄风汤加减。
(4)肝火上炎型:患者表现为头晕胀痛,目赤肿痛,口苦咽干,胸胁胀痛,烦躁易怒,睡眠不宁,或手足瘛瘲,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治以清肝泻热、平肝熄风。方用龙胆泻肝汤合羚羊钩藤汤加减。
(5)痰浊上蒙型:患者表现为头晕目眩,头重如蒙,头重脚轻,胸闷作恶,呕吐清水痰涎,舌质胖大,舌苔白腻,脉象弦滑。治以燥湿化痰,健脾和胃。方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
(6)风痰阻络型:患者表現为眩晕耳鸣,舌硬麻木,语言蹇涩,或有一侧肢体麻木,活动不灵,形体肥胖,身困嗜睡,胸闷多痰,舌体胖大,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治以平肝熄风,化痰通络。方用地毯汤加减。
(7)肝肾阴亏型:患者表现为头晕目眩,或有一过性昏厥发作较频者,或有记忆力突然减退,头部昏沉者,伴有烦躁失眠,腰膝酸软,全身乏力,舌红少苔,脉弦细数。治以滋补肝肾,育阴熄风。方用地黄饮子加减。
(8)血不养肝型:患者表现为头昏目眩,或突然视物昏花,筋脉拘急,或肌肉跳动,面色恍白,神疲乏力,心悸少寐,或有肢体麻木,舌淡少苔,脉细弱。治以养血柔肝。方用四物汤加味。
总之,从整体出发,协调人体气血阴阳,逐步改变患者的体质,调动整个机体的积极性,达到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从根本上预防中风先兆的发生及对中风先兆的早期干预治疗。从而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证治汇补·预防中风》
[2] 《医林改错》
[3] 《卫生宝鉴·中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