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果络子

来源 :小品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hy62667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匆匆无情的时光,如长鞭一般不停抽打着记忆的河流,水花飞溅中,有人呻吟,有人默然,有人仓惶逃远,而我却选择了回味与珍藏!
  轉眼又到八月十五,又是中秋节来临。生活工作的忙碌,却让我忽略了这个重要节日的悄悄靠近,或许这只是我一个掩饰的借口。不知是我淡然了节日,还是人们把节日的氛围弱化了,抑或是节日本身已逐渐褪了色?不知是我错了,还是时代变迁的错,还是生存地域之错?我不大能想明白,总之现在的中秋节,在我们这里已经是一种无法言状的尴尬,因而使得我只好拼命做一次次的穿越、回望!
  七、八岁时的中秋节,记得我们不把它称为中秋节,只说是要过八月十五了,好通俗好接地气的叫法,里边却包含着浓浓的乡味和节日味道。心中知道八月十五快到了,但我们其实根本不懂这是个亲人团圆的节日,也压根儿没想过这事儿,因为我们一家人本来就是团圆的,没有什么分别、团聚之说。我们心中隐约牵挂的是那红红的果子,满屋子的果子味和混糖的月饼香味,那香味来自西屋正面的那只褐红色大洋柜。为数不多的果子、梨和月饼被妈锁在那只大柜里,一盘老式的半圆形黄铜锁叶子,牢牢封住柜盖与柜帮,钥匙在妈的斜大襟夹袄衣兜里揣着。可那混合到一起的“八月十五”香味到底是锁不住的。我们姐妹几个有意无意都会从柜前走过,转头看看那锁子,吡牙、吐舌做瞬间的一脸坏笑。
  我一直在说果子,而不是苹果。其实果子可真的就是个果子,不是晶莹剔透的富士或元帅之类,也不是北方农家院里产的那种小形状海红果,是一种被村里头人们称之为“秋果子”的果子,也有人叫红果子。个儿头不大不小,红绿色相间的果皮,秋果子最大的特点是:果香味太浓郁,几乎一开门走进堂屋,扑面而来的便是充满鼻腔的果子味儿。有了这味儿,便有了正经的八月十五的影子。
  家里不买苹果,不一定是因为市场上买不到,是因为苹果太金贵,有点买不起;那为什么又不买更小更便宜的海红果?一则海红果个儿太小,而我想它致命的缺点是没有什么果香味;秋果子则不一样,价格实惠,而且家里哪怕只买下三、五粒秋果子,也会让满房满屋充溢着果子香。最起码来串门儿的人们知道:哦,到八月十五了,人家已经买下了过节的果子,这就足够了,而这秋果子香味便成了这个节日的重要标志。
  那家里的月饼又是怎样的月饼呢?最早那些年,每年八月的初六、七左右,妈就会左邻右舍的婶子大娘们议论,去哪里打月饼最好?是去西面后八里村还是去左云县城里?议论一两天后,各家会有不同选择。而我妈还会有一个第三选择:买上3斤红糖,用自己家的麻油和面粉和面,妈自己加工月饼。这并不是说妈的手艺很好,而是这样能省一点钱下来,毕竟我们姊妹好几个在读书,纸笔墨砚花销也不少。妈自己做的月饼口感肯定不如饼店加工的,可闻着饼香,心中对八月十五这节日的感觉与期待丝毫不会减少。
  终于盼到了八月十三。这一天妈打开洋柜,会给我们每人分一个果子,这果子我们从来没有想到先吃掉。姐姐们会给用各色的丝线编小巧的果络子,每人一只,把那个金贵的果子装进果络子里去。拉紧口子,然后把口子上的绳头扎在上衣的一个钮扣孔边。于是我胸前戴着这个噗里噗愣摇摆的果子,和伙伴们一起牛气地去走街窜巷,一边玩一边不停地嗅着果子味,还得留意果子千万别弄丟了。
  两天后,那果络子没啥变化,可那果子有点儿蔫儿了,果把儿也快掉了,或者有一块儿不小心挤凹了。这果子终于必须吃掉了,那天毕竟已经是十五的日子!香香的果子吃完,那空空的果络子还在胸前荡来荡去……我们的下一个期待,便是十五晚上摆盘子敬月神。妈拎出一个木质的带边沿儿的大盘子。仅有的、为数不多的几种水果放盘里,再摆上专门用来敬月神的大月饼。爹还会把唯一的那颗西瓜,用小刀剜割成一个漂亮的花篮形状,立在木盘中,而剜下来的那几小片儿西瓜立刻被我们分开吃光,那叫个甜、那叫个香啊!这一盘子美味摆在院子里一处高台上,妈说先让月亮吃。等待中,我居然会到院里察看一下月亮会不会吃掉一些,内心大概的确担心月亮会吃掉一些东西吧。
  每次看见爹剜的西瓜花篮,我总会想起有几年除夕夜,爹用铁丝、红纸粘做的那个半圆形西瓜灯笼,挂在那条晾衣绳上。爹用毛笔蘸一点墨汁,轻轻点十几下,鲜红的西瓜灯笼一侧便是十几粒黑溜溜的“西瓜籽儿”,望着那灯笼,似乎还能闻得到西瓜的沁香。
  好多年的八月十五就这样不知觉中度过,平平淡淡地不留痕迹地过着,我仍然没有想过些什么。直到好久好久之后的一些年,在家里过八月十五的人口越来越少,而这时候我才猛然读懂“中秋团圆日”几个字。“只怨团圆佳期短,无奈思念比天长”,我已深深体会其中之味!
  今年,在家里过中秋节的人更少了,应该是我和妻子与妈一起过节。孩子们远在千里之外,追寻着他们的未来,我们应感到欣慰,再不济也可以和他们多方视频,交流无限。而那个剜西瓜花篮的人,那个粘出红通通、亮莹莹西瓜灯笼的人不在了,永远地远去了!
  于是我的梦里也常常是儿时的中秋节,也会在梦里追逐那浓浓的果子香味而后忽然惊醒,却再也无法入睡。我思念着那火红火红的西瓜灯笼,和那一枚枚五色艳丽的果络子!
  选自《乡间美文》
其他文献
不敢相信事实,往往是意外惊喜;事实不敢相信,则往往只有迷惑神伤。  我喜欢一个人独自走过漫漫的夜,看灯光点亮大街,看车流往来自如,看路人各自归家。  街角处,我看见一个老大爷,摆放着满满的一挑子黄瓜。这些黄瓜和他的年龄是极为相称的,都是一色的淡黄。每个黄瓜约一拃长,要是把我的拇指与食指蜷起来,正好可以把一个黄瓜稳稳地卡住。这一挑子黄瓜很新鮮,没有淋过一滴水,虽然是在深夜里略显昏黄的灯光下,还是能清
艾青有一首诗写到酒,酒是“有水的外形,火的性格”。这个的确很精妙。喝酒的风格和方法南人与北人不同,民族和民族相异,每个人的喝酒记忆也不尽相同。甚至有的人就是滴酒不沾。喝酒,从味道上来说也是白酒、啤酒、葡萄酒、威士忌、黄酒、米酒、干邑各不相同,千般滋味在舌尖上,也在内心里荡漾。在新疆,有一次我在餐馆里吃饭,正吃着,看见从外面进来一个山地牧人打扮的壮汉。只见他要了两瓶白酒,将一整瓶倒进一只大碗里,然后
宋太宗赵光义曾问翰林学士苏易简:“食品称珍,何物为最?”苏易简答:“物无定味,适口者珍。”一碟山芋梗,便是珍馐,因为它最合我胃口。夏日餐桌上,隔三差五,总有一碟山芋梗,价贱,却味高。将皮撕了,折寸段,热锅冷油,拍一瓣老蒜炝锅,山芋梗爆炒十余秒,凉水激,取其脆,临起锅前,稍许香醋,入嘴,酸甜咸辣,滋味殊异,百食不厌。  每次买茄子,将茄蒂留存于冰箱,如此累积三四回,获茄蒂一小碟。每只茄蒂,拦中撕开,
我從不吃拌面,只吃汤面。直到遇到了那碗三虾面。液体是喝的,上海人眼睛一闭,开口闭口:吃、吃、吃!吃水、吃汤、吃粥、吃泡饭、吃老酒,吃辣火酱,焕发出前工业时代的语言特性:简洁!合并同类项,凡是入口的,都说“吃”。指着眼前一碗面:“侬吃呀!”正确的说法:喝面,但上海人要掩口嗤笑:“侬讲‘牙’地咸话啊?”(外、牙:沪语里同音)。正确的,往往水土不服,喝面用词正确,但所有上海人听着就觉得别扭,就像戏里的念
舅公对从东京来看望他的佳奈说,有喜庆的事或者庙会之类的就是晴,这时候人们都会精心打扮穿所谓的“晴着”,亵就是日常的普通的日子。料理其實也有晴和亵。高级的、得一本正经精心打扮才能去的店,很贵的店,就是晴。还有一些就是随随便便进去吃的店,那是亵。但有一类平民小店里隐藏着意想不到的美味,比如京都这些创业很久的店里有很棒的美味,这是亵中的晴。  晴之意是自不必说,亵在汉语语境中似乎总带点晦感,“轻慢”是通
中餐与西餐是世界两大菜系。从表面上来看,完全不同。实际上,前者之所以异于后者几希。前者是把肉、鱼、鸡、鸭等与蔬菜合烹,而后者则泾渭分明地分开而已。大多数西方人都认为中国菜好吃。那么你为什么就不能把肉菜合烹呢?这连一举手投足之劳都用不着,可他们就是不这样干。文化交流,盖亦难矣。  然而,这中间还有更深一层的理由。到了今天,烹制西餐,在西方已经机械化、数字化。连煮一个鸡蛋,都要手握钟表,计算几分几秒。
每年的农历六月七月,时晴时雨,出门便取一把伞,握在手中,有时走了一个上午,无一滴雨。有时想在空旷地晨跑时安心一点,便握一把伞出去,而雨来了,撑着伞跑,滴滴答答作响,远处的人看我,犹如一朵黑蘑菇在移动。这样跑起来的效果会更好,来自风雨的阻力,使人付出的力量更大,要努力向前,又要保持平衡,更有一种因风雨而生的豪情。人在伞下有一种安全感,薄薄的一层伞布,或者伞纸,可以使人一身干爽,更使人一身从容,像个斯
拔节是一场生龙活虎的青春派对。进入炎夏,植物的拔节竞相展开。架上的豆角、丝瓜也不甘落后,争着出人头地,每天伸长好多。我仔细观察过丝瓜,一天便会沿着棚架爬高三寸多。刚刚还压抑在屋檐底下难见阳光,三天不留意,它已在房顶上沐浴阳光。丝瓜拔节固然神速,却算不上壮观,最壮观的要数那遍地波澜壮阔的玉米。玉米为迎接拔节时令的到来,经过了卧薪尝胆般的砥砺。自从种子萌芽出土,玉米就在干渴中炼狱。农人说,有钱难买五月
村里有两个豆腐铺,村东头一个,村西头一个。  小时候没去过太远的地方,只知道村里的人爱吃豆腐,男人爱吃豆腐,女人也爱吃豆腐,没牙的老婆、老汉更爱吃豆腐:也就是软软乎乎的豆腐能降动了。究竟是因为有了豆腐铺才有人端豆腐,还是因为有人端豆腐才有人开豆腐铺,咱翻不机明。  豆腐铺平时还卖得挺欢,去迟了就没有了,就只能买豆腐干坯子了。小时候,豆腐是端回来的,不像现在,卖豆腐的用薄薄的一个塑料袋,用手款款捻捻
卖碱坨子,这可说是乡村里的一件陈年旧事了。旧到什么程度呢?我不说,你很有可能想不起。而且,对于当下的人们来说,更是根本就不知道那是怎么一回事儿。碱坨子是什么东西呢?碱,大家肯定知道,是一种主要用于日常生活中的起面添加剂,俗称“碱面儿”。我小的时候叫洋碱面,好像是进口来的,所以称为“洋”;而碱坨子是家乡父老乡亲自己生产的一种土碱的称呼,也叫水碱。土碱从土里来。家乡是盐碱地土壤,沟沟岔岔的滩地上,遍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