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们做了别人想不到的生意,赚到了别人赚不到的钱:他们从走家串户起步,从泺口市场开始发展壮大,他们是最为活跃的商人群体,缔造了一个关于地区人群的财富神话……现在这些人被称为“草根版MBA”,在济南商业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成为行业的代言人——他们就是温州商人。在济南,温州商人是实力最强的商人群体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温商就是在济商帮的典型标本,我们希望从温商在济南的经历管中窥豹,探寻在济商帮人群的创富密码。
从泺口市场壮大的亲朋商帮
温州,古称瓯,又名瓯越,地处浙江省东南部,全市人口1/5以上在外从事商企活动。一项调查表明,温州商人是中国最为活跃的商人群体,有160万温州人在全国各地进行经商活动。当然,地处黄河中下游的山东省省会济南也不例外,是温州人最活跃的城市之一。在百度网站搜索引擎里,输入“济南”,“温商”这两个关键词,可以找到约22600篇的搜索结果。但对于大多数济南人来讲,温州商人在济南的经商之道仍然是个谜。
温商叶挺因为有一个亲戚在济南做皮鞋的批发零售,他就奔着这位亲戚来到济南。他告诉记者,温州人信息链是由族亲,朋友,乡邻编织而成。由于南方地少人多,在外创业的温州人,一旦发现有个地方有钱可赚,他们就会回家去把亲戚朋友带出来。
最初,温州人来到济南,多从事小商贩,理发师,修鞋匠、小裁缝等与市民日常生活相关的工作。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期,经过将近10年的发展,一部分温州商人完成了初步的资本积累,也完成了融入济南经济的第一步。在济南站稳脚跟的第一批温州商人开始呼朋唤友了。
1989年4月,济南泺口服装城开业,一大批温州商人在“呼朋唤友”的模式下来到济南进入该市场。那时,泺口服装市场内的经营业户,温州人占一半以上,这里成为温州人在济南的大本营,也成为济南人了解,接触温州人的一个窗口,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正是温州人掀起了济南的“泺口风暴”,一直延续到今天。
不仅仅服装市场,从泺口市场开始,温州人在济南做专业市场的时代也来临了。此后出现的鞋类专业市场,包装印刷专业市场,五金机电市场,灯具市场,温州人都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温商创造济南数千家企业
目前在济南这块古老的大地上,奔走着大约6万温州人。之所以用“大约”两字,是因为这些温州人是流动的。许多温州人在这座城市从做小生意起步,一步步成长为千万甚至亿万富翁。
1982年,现在的茂昌眼镜公司董事长黄益治刚刚来到济南的时候,还是在街边摆地摊的小伙子。为了拥有一间眼镜店,黄益治将自己所挣的钱都积攒起来。经过了两三年的努力,1985年,黄益治终于积攒够了租房开店费用,在济南市区开出了一间属于自己的眼镜店。1989年,已经有了一定积蓄的黄益治,回到温州创办了温州新达眼镜厂。现在,黄益治不仅在温州拥有自己的眼镜生产基地,在济南,其企业已经成为最大的眼镜贸易企业。
1988年11月,18岁的冯守丰借了200元钱,投奔济南一位亲戚学理发。一年后,学成理发手艺的冯守丰,并没有直接去开发廊,而是借了些钱,做起了理发用品的生意,两年后他赚了20多万元。这时,冯守丰带着20万元回到老家瑞安,办了家洗衣粉厂,结果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亏了21万元。1991年,无奈之下,冯守丰又来到了济南,开了好莱坞发廊,发廊的生意很是红火。于是,凭着发廊的名气,冯守丰先后开了5家分店,员工达到135人,年收入几百万元。2001年,冯守丰投资300万元,与朋友合作进入房地产行业开发项目,一年后他赚了400多万元,2003年他注册诚泰置业有限公司投资2100万元,又成功开发了一个地产项目。2005年,冯守丰作为股东之一,投资6.5亿元,在济南开发了总部基地经济园区,成为身价上亿的成功企业家。
记者了解到,在济南经商的温州人开办的企业已超过3000家,温州商人已分布到鞋帽服装、房地产开发,汽车配件机械制造、农副产品、眼镜灯具等十几个行业。温州人和企业在济南建设、创办的皮鞋批发市场,服装批发市场等年销售额在120亿元以上,他们创办的加工企业年产值也超过了40亿元。近年来,温州商人在济南投资的“大手笔”越来越多,如总投资达15亿元的海那城(济南国际农产品加工贸易中心)新时代温州基地及亚洲最大的鞋业市场“山东齐鲁鞋城”等。
金字塔式合作,财富创造的典型密码
温州人的生意经是什么?济南温州商会会长夏三忠告诉记者,温州人从不幻想“一口吃出个胖子”,干事业不贪大,讲究脚踏实地。温州人在济南成功的关键在于合作。山东企业爱做“可行性研究”,列出若干项,来分析为什么可行,而温州人做生意做“不可行性研究”,假设这单生意失败了,我会受到什么影响。如果一个人赔不起就找两个人一起做,两个人赔不起就找三个人一起做。
记者了解到,夏三忠所讲的合作指的是温商的金字塔合作方式。在遇到大项目时温州商人通常以金字塔方式合作。例如个项目有10个大股东参与,表面上看是由10个金字塔组成一个大金字塔,实际上,那10个金字塔后面是由10个
20个更小的金字塔组成,只是这些小股东是看不到的,在这种合作中,大家都是以信誉做担保,有部分是通过书面的协议,有的合作得长久了,只要一句话大家就能在资金和人力方面相互帮忙。
据悉,在济南,温州人的金字塔合作式的“抱团”经商行为让其他地方的商人感到既可敬又“可畏”。在济南的各个市场,温州人几乎都是“抱团”而商,以温州群体,“小兵团”作战方式出现。他们在经商的过程中,各个商家和商铺之间,商品可互通有无,资金可互补短缺,商业信息随时沟通。一个或几个其他地方的商人,简直难以与其争锋。
在济南长途汽车总站附近有一条不长的街,名为制革街,如今这条街名开始被人淡忘,取而代之是一个新名字——诚达包装印务工艺品市场。这个看上去似乎并不起眼的市场,几乎垄断了济南的印刷市场。这个市场内的60多户业主全部来自温州龙港的知名印刷企业,从2004年起,他们以龙港为基地,通过“诚达”这个平台,不断把各种质量上乘设计新颖的包装产品输送到济南。现在每逢中秋节,济南80%的月饼生产商都认准“诚达”,仅月饼礼盒每年就要从龙港订购近百万个。而这条“街”的缔造者正是来自温州苍南的陈昌威。陈昌威告诉记者,正是温州人的合作成就了这条街。
转型,温商面前的最大命题
目前,济南乃至整个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也给温商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温商如何进行提升与转型。应当说,济南温州商会的成立成为了某种隐喻。
2007年6月30日,在有着6万之众温州商人聚集的济南市,经过8年的长时间筹备,终于成功成立了温州商会。这也是在山东省成立的第13家全国第135家温州商会。商会在其简介里这样阐述其成立的目的商会致力于为在济温州商人及企业服务,发挥商会的桥梁纽带作用,把企业联合起来,互相借力,互动发展,实现共赢。“未来10年,温州商人将跨进资本运营时代。在济南的温州商人,优秀分子很多,他们的创意和项目会吸引更多的温州企业,尤其是温州的资本来到济南。但个前提是,济南的温州商人,必须变成学习型商人,能勇敢地迎接资本时代。这就是商会作用所在,也是商会一直在做的事。”夏三忠说,温州企业在济南,正处在产品到产业个体到群体,分散到园区的逐步升级转型发展过程中,温商的转型对济南经济的发展将起到良性的推动作用。
从泺口市场壮大的亲朋商帮
温州,古称瓯,又名瓯越,地处浙江省东南部,全市人口1/5以上在外从事商企活动。一项调查表明,温州商人是中国最为活跃的商人群体,有160万温州人在全国各地进行经商活动。当然,地处黄河中下游的山东省省会济南也不例外,是温州人最活跃的城市之一。在百度网站搜索引擎里,输入“济南”,“温商”这两个关键词,可以找到约22600篇的搜索结果。但对于大多数济南人来讲,温州商人在济南的经商之道仍然是个谜。
温商叶挺因为有一个亲戚在济南做皮鞋的批发零售,他就奔着这位亲戚来到济南。他告诉记者,温州人信息链是由族亲,朋友,乡邻编织而成。由于南方地少人多,在外创业的温州人,一旦发现有个地方有钱可赚,他们就会回家去把亲戚朋友带出来。
最初,温州人来到济南,多从事小商贩,理发师,修鞋匠、小裁缝等与市民日常生活相关的工作。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期,经过将近10年的发展,一部分温州商人完成了初步的资本积累,也完成了融入济南经济的第一步。在济南站稳脚跟的第一批温州商人开始呼朋唤友了。
1989年4月,济南泺口服装城开业,一大批温州商人在“呼朋唤友”的模式下来到济南进入该市场。那时,泺口服装市场内的经营业户,温州人占一半以上,这里成为温州人在济南的大本营,也成为济南人了解,接触温州人的一个窗口,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正是温州人掀起了济南的“泺口风暴”,一直延续到今天。
不仅仅服装市场,从泺口市场开始,温州人在济南做专业市场的时代也来临了。此后出现的鞋类专业市场,包装印刷专业市场,五金机电市场,灯具市场,温州人都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温商创造济南数千家企业
目前在济南这块古老的大地上,奔走着大约6万温州人。之所以用“大约”两字,是因为这些温州人是流动的。许多温州人在这座城市从做小生意起步,一步步成长为千万甚至亿万富翁。
1982年,现在的茂昌眼镜公司董事长黄益治刚刚来到济南的时候,还是在街边摆地摊的小伙子。为了拥有一间眼镜店,黄益治将自己所挣的钱都积攒起来。经过了两三年的努力,1985年,黄益治终于积攒够了租房开店费用,在济南市区开出了一间属于自己的眼镜店。1989年,已经有了一定积蓄的黄益治,回到温州创办了温州新达眼镜厂。现在,黄益治不仅在温州拥有自己的眼镜生产基地,在济南,其企业已经成为最大的眼镜贸易企业。
1988年11月,18岁的冯守丰借了200元钱,投奔济南一位亲戚学理发。一年后,学成理发手艺的冯守丰,并没有直接去开发廊,而是借了些钱,做起了理发用品的生意,两年后他赚了20多万元。这时,冯守丰带着20万元回到老家瑞安,办了家洗衣粉厂,结果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亏了21万元。1991年,无奈之下,冯守丰又来到了济南,开了好莱坞发廊,发廊的生意很是红火。于是,凭着发廊的名气,冯守丰先后开了5家分店,员工达到135人,年收入几百万元。2001年,冯守丰投资300万元,与朋友合作进入房地产行业开发项目,一年后他赚了400多万元,2003年他注册诚泰置业有限公司投资2100万元,又成功开发了一个地产项目。2005年,冯守丰作为股东之一,投资6.5亿元,在济南开发了总部基地经济园区,成为身价上亿的成功企业家。
记者了解到,在济南经商的温州人开办的企业已超过3000家,温州商人已分布到鞋帽服装、房地产开发,汽车配件机械制造、农副产品、眼镜灯具等十几个行业。温州人和企业在济南建设、创办的皮鞋批发市场,服装批发市场等年销售额在120亿元以上,他们创办的加工企业年产值也超过了40亿元。近年来,温州商人在济南投资的“大手笔”越来越多,如总投资达15亿元的海那城(济南国际农产品加工贸易中心)新时代温州基地及亚洲最大的鞋业市场“山东齐鲁鞋城”等。
金字塔式合作,财富创造的典型密码
温州人的生意经是什么?济南温州商会会长夏三忠告诉记者,温州人从不幻想“一口吃出个胖子”,干事业不贪大,讲究脚踏实地。温州人在济南成功的关键在于合作。山东企业爱做“可行性研究”,列出若干项,来分析为什么可行,而温州人做生意做“不可行性研究”,假设这单生意失败了,我会受到什么影响。如果一个人赔不起就找两个人一起做,两个人赔不起就找三个人一起做。
记者了解到,夏三忠所讲的合作指的是温商的金字塔合作方式。在遇到大项目时温州商人通常以金字塔方式合作。例如个项目有10个大股东参与,表面上看是由10个金字塔组成一个大金字塔,实际上,那10个金字塔后面是由10个
20个更小的金字塔组成,只是这些小股东是看不到的,在这种合作中,大家都是以信誉做担保,有部分是通过书面的协议,有的合作得长久了,只要一句话大家就能在资金和人力方面相互帮忙。
据悉,在济南,温州人的金字塔合作式的“抱团”经商行为让其他地方的商人感到既可敬又“可畏”。在济南的各个市场,温州人几乎都是“抱团”而商,以温州群体,“小兵团”作战方式出现。他们在经商的过程中,各个商家和商铺之间,商品可互通有无,资金可互补短缺,商业信息随时沟通。一个或几个其他地方的商人,简直难以与其争锋。
在济南长途汽车总站附近有一条不长的街,名为制革街,如今这条街名开始被人淡忘,取而代之是一个新名字——诚达包装印务工艺品市场。这个看上去似乎并不起眼的市场,几乎垄断了济南的印刷市场。这个市场内的60多户业主全部来自温州龙港的知名印刷企业,从2004年起,他们以龙港为基地,通过“诚达”这个平台,不断把各种质量上乘设计新颖的包装产品输送到济南。现在每逢中秋节,济南80%的月饼生产商都认准“诚达”,仅月饼礼盒每年就要从龙港订购近百万个。而这条“街”的缔造者正是来自温州苍南的陈昌威。陈昌威告诉记者,正是温州人的合作成就了这条街。
转型,温商面前的最大命题
目前,济南乃至整个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也给温商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温商如何进行提升与转型。应当说,济南温州商会的成立成为了某种隐喻。
2007年6月30日,在有着6万之众温州商人聚集的济南市,经过8年的长时间筹备,终于成功成立了温州商会。这也是在山东省成立的第13家全国第135家温州商会。商会在其简介里这样阐述其成立的目的商会致力于为在济温州商人及企业服务,发挥商会的桥梁纽带作用,把企业联合起来,互相借力,互动发展,实现共赢。“未来10年,温州商人将跨进资本运营时代。在济南的温州商人,优秀分子很多,他们的创意和项目会吸引更多的温州企业,尤其是温州的资本来到济南。但个前提是,济南的温州商人,必须变成学习型商人,能勇敢地迎接资本时代。这就是商会作用所在,也是商会一直在做的事。”夏三忠说,温州企业在济南,正处在产品到产业个体到群体,分散到园区的逐步升级转型发展过程中,温商的转型对济南经济的发展将起到良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