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知道,创新和实践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要迎接科学技术的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因此,课堂上的创新教育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途径。
何为创新,首先从哲学意义来看,创新属意识范畴而非物质范畴,是人的素质结构之中的某种思维特征,她以人的创造性劳动为载体,外显为人的某些特等行为特征和能力。通过教育的作用,可以将创新基因激活,在引导人的主观能动性中强化人的创新意识。其次从心里学的角度,人的发展存在最佳年龄阶段,在学生阶段的最佳发展时期,实施创新教育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从基础教育的实际来看,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其核心是创新思考能力,没有思考中的创新就没有实践中的创新。在教学中,我们体会到创新教育不能只停留到一个理性的说教,更需要创设一种教育情境,让学生增加感性体验。
要把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开发智力、发展能力有机地结合到教与学的全过程。
1. 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知识
伟大的科学家牛顿说过他是:“站在巨人的肩上”。这说明牛顿的伟大成就就是在学习前人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所以要培养创新能力,就是必须让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础规律,并知道这些知识的内在联系,这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本条件,也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发展智力和形成创新能力的基础,而能力则在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所以教学过程应当是知识的传授知识,开发智力和培养能力的三位一体的活动过程。
2. 培养创新能力的主战场——课堂教学
课前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在分析教材,学生状态基础上,要有意识地渗透创新教育思想,更深入地发掘教材内容,不断地赋予教材新意与活力,精心设计导入形式,使教学引入生动活泼,有声有色,构建和谐,民主,积极的课堂氛围,使师生交往的状态达到最佳水平,使各种智力和非智力的创新因子都处于最佳活动状态,并且尽可能地增加学生自己的探索知识的活动量,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充分展示他们的特有的好动性,表现欲,从而有效的发现学生的个性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抛弃“重死记,轻理解”,“重知识,轻能力”的学习习惯,养成善于发问,思考,勇于探索,创新的学习习惯,自己能看到做到的,鼓励学生自己去看,去做,去创新,长期坚持,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形成,创新能力就会得到发展。
3. 培养创新能力的途径——设疑
质疑是动脑的表现,创新的前提。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是知识技能的应用,而提出一个问题需要有创造性的思维,现代教学论认为:任何教学内容都可以用一个问题呈现出来,学习的发生起源于创造问题的情景,将这些问题筹划为各种形式,给学生造疑,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4. 培养创新能力的方法——探索
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所以还要在认识过程中,去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的那种强烈的探索欲望。教师要爱自己所教的学科,从挖掘教材内容上组织教学的形式上,选择教学方法上多下功夫,使自己的教学艺术达到引人入胜,欲罢不能的境地,使学生积极地思维,不断地发现和探索,使学生的思维灵活多变,从而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敞开大门。
5. 运用开放性、亲和性语言,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思维能力
一堂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课应该是课前“精心预计”和课中“动态生成”的辩证统一。要有精彩的生成,就必须要培养学生的生成意识。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巧妙地创造问题情境,增强教学语言的开放性,开放学生的学习时空,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如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进行以下提问:“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你认为该怎么做?你的方法是什么?……'你们的猜想对吗?”“你最想请大家讨论的问题是什么?”这些教学语言从不同侧面给了学生质疑的方向,给学生以更大的思维空间,激励学生共同参与,共同研究,一起去思考,去感悟,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展示自己的个性。运用亲和性语言,以渴望、赞赏的心态面对学生的奇思妙想与真知灼见,尊重并灵活处置好这些生成性教学资源,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
6. 积极参与课外活动——研究性学习
创新能力的培养还要使课堂教学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课本走向社会,走向实践。所以组织好课外的研究性学习,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校内外在学习,在生活中不断增长、提高。
总之,在教学中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多方面的,“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巧解妙算”等都得益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虽然,这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而又渐进的过程,但绝不是神秘莫测,高不可攀,只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点滴开始,就会“人人都是创新之人,处处都是创新之地”。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只是在教学工作中逐步培养起强烈的创新意识,高度的创新敏感和创新能力,把创新教育工作做得更好,才能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收稿日期:2012-03-20
何为创新,首先从哲学意义来看,创新属意识范畴而非物质范畴,是人的素质结构之中的某种思维特征,她以人的创造性劳动为载体,外显为人的某些特等行为特征和能力。通过教育的作用,可以将创新基因激活,在引导人的主观能动性中强化人的创新意识。其次从心里学的角度,人的发展存在最佳年龄阶段,在学生阶段的最佳发展时期,实施创新教育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从基础教育的实际来看,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其核心是创新思考能力,没有思考中的创新就没有实践中的创新。在教学中,我们体会到创新教育不能只停留到一个理性的说教,更需要创设一种教育情境,让学生增加感性体验。
要把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开发智力、发展能力有机地结合到教与学的全过程。
1. 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知识
伟大的科学家牛顿说过他是:“站在巨人的肩上”。这说明牛顿的伟大成就就是在学习前人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所以要培养创新能力,就是必须让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础规律,并知道这些知识的内在联系,这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本条件,也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发展智力和形成创新能力的基础,而能力则在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所以教学过程应当是知识的传授知识,开发智力和培养能力的三位一体的活动过程。
2. 培养创新能力的主战场——课堂教学
课前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在分析教材,学生状态基础上,要有意识地渗透创新教育思想,更深入地发掘教材内容,不断地赋予教材新意与活力,精心设计导入形式,使教学引入生动活泼,有声有色,构建和谐,民主,积极的课堂氛围,使师生交往的状态达到最佳水平,使各种智力和非智力的创新因子都处于最佳活动状态,并且尽可能地增加学生自己的探索知识的活动量,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充分展示他们的特有的好动性,表现欲,从而有效的发现学生的个性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抛弃“重死记,轻理解”,“重知识,轻能力”的学习习惯,养成善于发问,思考,勇于探索,创新的学习习惯,自己能看到做到的,鼓励学生自己去看,去做,去创新,长期坚持,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形成,创新能力就会得到发展。
3. 培养创新能力的途径——设疑
质疑是动脑的表现,创新的前提。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是知识技能的应用,而提出一个问题需要有创造性的思维,现代教学论认为:任何教学内容都可以用一个问题呈现出来,学习的发生起源于创造问题的情景,将这些问题筹划为各种形式,给学生造疑,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4. 培养创新能力的方法——探索
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所以还要在认识过程中,去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的那种强烈的探索欲望。教师要爱自己所教的学科,从挖掘教材内容上组织教学的形式上,选择教学方法上多下功夫,使自己的教学艺术达到引人入胜,欲罢不能的境地,使学生积极地思维,不断地发现和探索,使学生的思维灵活多变,从而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敞开大门。
5. 运用开放性、亲和性语言,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思维能力
一堂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课应该是课前“精心预计”和课中“动态生成”的辩证统一。要有精彩的生成,就必须要培养学生的生成意识。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巧妙地创造问题情境,增强教学语言的开放性,开放学生的学习时空,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如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进行以下提问:“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你认为该怎么做?你的方法是什么?……'你们的猜想对吗?”“你最想请大家讨论的问题是什么?”这些教学语言从不同侧面给了学生质疑的方向,给学生以更大的思维空间,激励学生共同参与,共同研究,一起去思考,去感悟,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展示自己的个性。运用亲和性语言,以渴望、赞赏的心态面对学生的奇思妙想与真知灼见,尊重并灵活处置好这些生成性教学资源,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
6. 积极参与课外活动——研究性学习
创新能力的培养还要使课堂教学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课本走向社会,走向实践。所以组织好课外的研究性学习,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校内外在学习,在生活中不断增长、提高。
总之,在教学中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多方面的,“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巧解妙算”等都得益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虽然,这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而又渐进的过程,但绝不是神秘莫测,高不可攀,只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点滴开始,就会“人人都是创新之人,处处都是创新之地”。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只是在教学工作中逐步培养起强烈的创新意识,高度的创新敏感和创新能力,把创新教育工作做得更好,才能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收稿日期:2012-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