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郑州郭女士在网上吐槽,称收到学校组织捐款信息,为了争取更高的捐款价码,其8岁的儿子和她纠缠了一晚上,将价码从3元涨到20元,可离儿子50元的心理价位还是相差甚远。郭女士的吐槽引发了广大网友的讨论。(2015年10月13日《郑州商报》)
此事经媒体报道之后,校方的回答是“自愿捐款”,但是家长们收到孩子班主任发来的捐款提示短信之后,谁敢不“自愿”?正如一位家长所言:“毕竟孩子还要在学校上学。”捐款,本来是一项纯粹自愿的捐助行为,但是从目前来看,已经越来越变味走形。一是名义上是“自愿”,实际上是“强捐”、不捐不行;二是给捐款者提示捐款数目:领导捐多少、教师捐多少、学生捐多少等;三是捐多的予以表彰,并且将班级捐款数额作为评比先进班集体的一个衡量标准……如此捐款方式,还是“自愿捐款”吗?
披着“自愿”外衣,干着“逼迫”的行为,如此情形,很容易将孩子引入攀比、捐款竞赛的歧途,使捐款不再成为爱心表达,而成为一种“比别人强”的炫耀手段。实际上,这是对孩子心灵的戕害,因为这种行为培养的不是“爱心”,而是争先恐后、“不能输给别人”的竞争氛围。这种所谓“捐款”,已经远离了爱心捐助的初衷。关键的问题是,孩子还未成年,没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也没有经济收入,逼迫孩子捐款,实际上就是逼迫家长捐款。而每个孩子的家庭经济状况不一样,有的家庭可能也是需要救助的对象。如果导致孩子之间有了相互攀比“你捐了多少”的时候,那么这样的爱心方式、教育方式,就是异化的,就是失败的。
此事经媒体报道之后,校方的回答是“自愿捐款”,但是家长们收到孩子班主任发来的捐款提示短信之后,谁敢不“自愿”?正如一位家长所言:“毕竟孩子还要在学校上学。”捐款,本来是一项纯粹自愿的捐助行为,但是从目前来看,已经越来越变味走形。一是名义上是“自愿”,实际上是“强捐”、不捐不行;二是给捐款者提示捐款数目:领导捐多少、教师捐多少、学生捐多少等;三是捐多的予以表彰,并且将班级捐款数额作为评比先进班集体的一个衡量标准……如此捐款方式,还是“自愿捐款”吗?
披着“自愿”外衣,干着“逼迫”的行为,如此情形,很容易将孩子引入攀比、捐款竞赛的歧途,使捐款不再成为爱心表达,而成为一种“比别人强”的炫耀手段。实际上,这是对孩子心灵的戕害,因为这种行为培养的不是“爱心”,而是争先恐后、“不能输给别人”的竞争氛围。这种所谓“捐款”,已经远离了爱心捐助的初衷。关键的问题是,孩子还未成年,没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也没有经济收入,逼迫孩子捐款,实际上就是逼迫家长捐款。而每个孩子的家庭经济状况不一样,有的家庭可能也是需要救助的对象。如果导致孩子之间有了相互攀比“你捐了多少”的时候,那么这样的爱心方式、教育方式,就是异化的,就是失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