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将中小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必须以德为首,全面发展。为进一步提高中小学德育管理水平,全面提升中小学道德素养,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德育实践工作经验认为:要明确德育工作的方向创、新德育教育工作方式;其次要做到理论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面向生活、强化学生主体意识;并且还要改革当前德育工作的评价模式。
【关键词】德育工作;中小学生;主体意识;刍议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3-0070-01
前言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具有什么样的道德素养,不仅影响着他们的健康成长,也关乎着祖国的未来。德育是学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工作的成效决定着受教育者具有什么样的道德素质。现在的中小学生是未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力军、实现中国梦的理想愿景都寄托在他们身上。中小学生作为未来最有生气,最有活力的社会群体,并以重要的人力资源之特殊身份,也直接影响着未来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和发展实力。众所周知,我国所实施的素质教育是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所组成。其中,德育为其他“各育”起到提供方向性的引领作用。从习总书记的讲话内容与党中央、国务院的有关文件精神来看,学校德育地位是很高的。但是,目前在教育实践调研中发现,个别学校仍存在着重智轻德,忽视德育的倾向。个别学校为了自身的利益或迫于社会压力不得不重智轻德,从而使德育在学校中的真正地位未能得到很好的体现,表面上高而实际上低,忽略了对中小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塑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德育的正向发展。为此,笔者结合实践经验探讨如下。
一、创新德育教育工作方式
工作中所采用的方式是实现目的的桥梁。改变过去传统的“灌输式”“单向式”教学方式,多与学生进行互动,在快乐的氛围中教导学生。以此提升当前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德育教育应始终贯穿在整个课堂教学内外,依据当前学生的言行举止进行常态教育,引导中小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品质与习惯。此过程中,教育者要坚持事事、时时进行及多样化教育,让学生在快乐氛围中积极的参与学习,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这要求每位教育工作者要处理好德育和各学科知识之间的关系,让知识教育与德育相互渗透,让中小学生首先学会做人,对中小学生潜移默化的实施重要影响,以此收到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
二、理论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事实证明,传统的说教只能停留在理论的层面,容易引起被教育者的反感,德育工作起不到应有的效果。与实践相结合,不仅可以应用各种理论,加深理解,而且在实践过程中,以自己的亲身体验,把道德要求内化为自己的心理需求,提高道德思想水平。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很多,教育者要多采用各种生动活泼的教育方式,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结合起来,寓教于乐、深人浅出,积极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的教育活动。例如开故事会就是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德育形式,学生人人能参与,个个受教育。可以用《中华美德故事》,《弟子规》等中的故事及各种有益的课外读物为载体进行开展。利用班会、队会,通过试一试、议一议、写一写、演一演等方式开展主题活动,还可以利用重大节日开展“爱祖国”、“爱家乡”、“尊师孝亲”的读书活动。总之,在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中,让中小学生体验一种感受、明白一个道理、形成一种品质,进而促进中小学生道德品质的提高。
三、面向生活,有效地推进生活德育
新课程强调教与学要面向真实的世界,贴近學生的实际,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情感世界,积极有效地推进生活德育。中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处处有德育,事事有德育,生活就是学校德育的丰富资源和宝库。教育者要更多地关注中小学生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学习中的酸甜苦辣,从他们丰富的生活经历中提炼德育的内容,探寻德育渗透的良机,达到春风化雨的目的。其次,教育者要更多地从中小学生音容笑貌、言谈举止中捕捉德育实践的切入点,找准突破口,使学生明理、动情,由信而服,由服而行,由行而果,促使他们在日常生活的过程中,在不知不觉中懂得为人处世的规矩、道理,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中小学生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德育,往往是学生喜闻乐见、乐于参与的事件和情景,能够使中小学生在鲜明的个性活动中,得到享受教育、体验到了快乐。这样的德育教育就不会让中小学生产生“德育是一种说教”的认识误区和抵触情绪。
四、挖掘学生自我教育潜能,强化主体意识
传统的教育观念过多地强调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受教育者,青少年没有被成人社会确认为独立的个体,在教育中他们所具有的能动作用被压抑了。事实证明,过去以规范约束为主的德育方式,已远不能适应当今中小学生主体意识发展的客观需要。作为教育者应当意识到,当今的中小学生和以前的学生最大的不同则是他们很小就接受来自社会各方面的信息,对生活有自己的独特理解,并且能够表达自己不同于成人的看法。在社会发展与变迁过程中,原先的知识和教育方式的过时和被淘汰是历史的一种必然,而孩子们没有旧观念、旧模式的束缚,凭着对新文化的敏感以及接受能力强的优势,进行自我教育并与教育者互动,乃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育者亦在情理之中。而且随着社会的进步,有自主要求、有自主意识的中小学生会越来越多。当然,就中小学生而言,他们还处于发展阶段,在德育中的主体作用的发挥不仅是自然成熟的过程,而且是一个从依赖到自我能动的过程,其间不能脱离教师和家长的主导作用。而这种作用从根本上说,就是培育和促进儿童主体能力的发展的过程。教师、家长需要做的就是为学生提供条件,挖掘他们自我教育的潜能,适时做好引导与矫正。
五、改革德育工作的评价模式
中小学生的道德水平具有一定的内隐性,考评时不能全依赖于理论知识测评,为此,应该采用一种新的评价形式,以做到准确、科学的评价。首先,在评价的主体方面,应关注中小学学生的自我评价。在德育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中小学生充分发挥了其主体作用,面对德育课程的评价,对自身的道德品质的发展,中小学生更有发言权。评价也可以让家长、社会等多方面参与,使评价更为全面、深刻。其次,应将评价的焦点从结果转向过程中去。德育课程评价的目的与意义已不再是考查中小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以及应用的能力,而是通过对课程的过程性评价获得信息反馈,一方面作为教师了解教学效果、改进教学方法的依据;另一方面作为中小学生自我认识与评价的依据,通过评价反馈中的积极信息来促进他们自身的发展与道德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倪孝和.切实落实以德治校,全面改进德育工作[J].甘肃教育,2001,9.
[2]关颖.新时期中小学德育探析[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3,6.
[3]袁雪.于中小学德育课程的思考[J].科教文汇,2011,6.
【关键词】德育工作;中小学生;主体意识;刍议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3-0070-01
前言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具有什么样的道德素养,不仅影响着他们的健康成长,也关乎着祖国的未来。德育是学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工作的成效决定着受教育者具有什么样的道德素质。现在的中小学生是未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力军、实现中国梦的理想愿景都寄托在他们身上。中小学生作为未来最有生气,最有活力的社会群体,并以重要的人力资源之特殊身份,也直接影响着未来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和发展实力。众所周知,我国所实施的素质教育是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所组成。其中,德育为其他“各育”起到提供方向性的引领作用。从习总书记的讲话内容与党中央、国务院的有关文件精神来看,学校德育地位是很高的。但是,目前在教育实践调研中发现,个别学校仍存在着重智轻德,忽视德育的倾向。个别学校为了自身的利益或迫于社会压力不得不重智轻德,从而使德育在学校中的真正地位未能得到很好的体现,表面上高而实际上低,忽略了对中小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塑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德育的正向发展。为此,笔者结合实践经验探讨如下。
一、创新德育教育工作方式
工作中所采用的方式是实现目的的桥梁。改变过去传统的“灌输式”“单向式”教学方式,多与学生进行互动,在快乐的氛围中教导学生。以此提升当前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德育教育应始终贯穿在整个课堂教学内外,依据当前学生的言行举止进行常态教育,引导中小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品质与习惯。此过程中,教育者要坚持事事、时时进行及多样化教育,让学生在快乐氛围中积极的参与学习,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这要求每位教育工作者要处理好德育和各学科知识之间的关系,让知识教育与德育相互渗透,让中小学生首先学会做人,对中小学生潜移默化的实施重要影响,以此收到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
二、理论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事实证明,传统的说教只能停留在理论的层面,容易引起被教育者的反感,德育工作起不到应有的效果。与实践相结合,不仅可以应用各种理论,加深理解,而且在实践过程中,以自己的亲身体验,把道德要求内化为自己的心理需求,提高道德思想水平。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很多,教育者要多采用各种生动活泼的教育方式,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结合起来,寓教于乐、深人浅出,积极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的教育活动。例如开故事会就是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德育形式,学生人人能参与,个个受教育。可以用《中华美德故事》,《弟子规》等中的故事及各种有益的课外读物为载体进行开展。利用班会、队会,通过试一试、议一议、写一写、演一演等方式开展主题活动,还可以利用重大节日开展“爱祖国”、“爱家乡”、“尊师孝亲”的读书活动。总之,在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中,让中小学生体验一种感受、明白一个道理、形成一种品质,进而促进中小学生道德品质的提高。
三、面向生活,有效地推进生活德育
新课程强调教与学要面向真实的世界,贴近學生的实际,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情感世界,积极有效地推进生活德育。中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处处有德育,事事有德育,生活就是学校德育的丰富资源和宝库。教育者要更多地关注中小学生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学习中的酸甜苦辣,从他们丰富的生活经历中提炼德育的内容,探寻德育渗透的良机,达到春风化雨的目的。其次,教育者要更多地从中小学生音容笑貌、言谈举止中捕捉德育实践的切入点,找准突破口,使学生明理、动情,由信而服,由服而行,由行而果,促使他们在日常生活的过程中,在不知不觉中懂得为人处世的规矩、道理,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中小学生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德育,往往是学生喜闻乐见、乐于参与的事件和情景,能够使中小学生在鲜明的个性活动中,得到享受教育、体验到了快乐。这样的德育教育就不会让中小学生产生“德育是一种说教”的认识误区和抵触情绪。
四、挖掘学生自我教育潜能,强化主体意识
传统的教育观念过多地强调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受教育者,青少年没有被成人社会确认为独立的个体,在教育中他们所具有的能动作用被压抑了。事实证明,过去以规范约束为主的德育方式,已远不能适应当今中小学生主体意识发展的客观需要。作为教育者应当意识到,当今的中小学生和以前的学生最大的不同则是他们很小就接受来自社会各方面的信息,对生活有自己的独特理解,并且能够表达自己不同于成人的看法。在社会发展与变迁过程中,原先的知识和教育方式的过时和被淘汰是历史的一种必然,而孩子们没有旧观念、旧模式的束缚,凭着对新文化的敏感以及接受能力强的优势,进行自我教育并与教育者互动,乃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育者亦在情理之中。而且随着社会的进步,有自主要求、有自主意识的中小学生会越来越多。当然,就中小学生而言,他们还处于发展阶段,在德育中的主体作用的发挥不仅是自然成熟的过程,而且是一个从依赖到自我能动的过程,其间不能脱离教师和家长的主导作用。而这种作用从根本上说,就是培育和促进儿童主体能力的发展的过程。教师、家长需要做的就是为学生提供条件,挖掘他们自我教育的潜能,适时做好引导与矫正。
五、改革德育工作的评价模式
中小学生的道德水平具有一定的内隐性,考评时不能全依赖于理论知识测评,为此,应该采用一种新的评价形式,以做到准确、科学的评价。首先,在评价的主体方面,应关注中小学学生的自我评价。在德育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中小学生充分发挥了其主体作用,面对德育课程的评价,对自身的道德品质的发展,中小学生更有发言权。评价也可以让家长、社会等多方面参与,使评价更为全面、深刻。其次,应将评价的焦点从结果转向过程中去。德育课程评价的目的与意义已不再是考查中小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以及应用的能力,而是通过对课程的过程性评价获得信息反馈,一方面作为教师了解教学效果、改进教学方法的依据;另一方面作为中小学生自我认识与评价的依据,通过评价反馈中的积极信息来促进他们自身的发展与道德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倪孝和.切实落实以德治校,全面改进德育工作[J].甘肃教育,2001,9.
[2]关颖.新时期中小学德育探析[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3,6.
[3]袁雪.于中小学德育课程的思考[J].科教文汇,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