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扇面在清代后期到民国时期,是历史上的高峰,出现了很多名品与巧思。伴随着金石学的兴起,金石拓片在晚清大行其道,士大夫玩扇与玩金石皆风靡一时,这时期也出现了不少扇面上拓金石的玩法。最早出现的是将印章钤盖在扇面上,然后将墨拓的边款剪成极细极薄,再贴到扇面,造成类似印谱的效果。但士大夫是不会满足于这种小儿科的手工劳动式剪贴的。
民国初年,贵州姚茫父发明了“颖拓”入扇,其方法是用毛笔沾焦墨,用类似铅笔扫描的方法“描”出金石小品佛像等的图像,肉眼看去类似墨拓或朱拓效果。但这种方法也不是真正的“拓”,所以名为“颖拓”(颖者毛也)。近代艺林传颂一时的传奇之品,则数广东近代名宿蔡守谈月色夫妇所创制的“移拓”,长久以来,其钤拓之迷一直未被解开。
偶得一幅扇面“异品”
笔者在二十多年前,得到幅保存完好的扇面裱片,此扇从右到左为六段拓片,每两段为组。看来是三种古代珍物的拓片,连木盒盖上所刻的文字也 并拓入。右边组是细字甲骨,存字五十多个,盒盖文字为:“殷墟骨契精品,寒琼藏,尔雅篆。”为之题款的尔雅自然就是蔡谈夫妇的老朋友篆刻家邓尔雅了。中间组是古代陶片,铭文不可分辨,盒盖文字为“汉扑满,辛亥九秋得此,以为光复纪念,寒琼属,尔雅题”。所谓“扑满”,即北方称呼钱罐,储存零钱之用,满了就打碎以取出,故称“扑满”,此陶钱罐未必真为汉物,然以汉扑满,正符合辛亥年民族革命的口号,故此乐而拓之。左边组为著名汉代货币“金错刀”,刀上铭文“平五千”,盒盖铭文为篆书“美人赠我金错刀,寒琼记”。此扇落款在左侧,隶书两行:麟书先生审定,月色移拓,蔡守题。右侧有谈月色所刻楷书九方格印枚:月色移拓古器铭入扇。
按照常识,成扇至少要由四到六层棉纸制成,底面还要上矾水、云母等以防水和平滑,有的讲究扇面甚至多至十层,而做过拓金石的人都知道,拓小品最好用连史纸,即最薄的绵纸,取其能深入字口中。而此品与扇面的讲究厚实真是南辕北辙。
多方名家破解技法
琢磨了很久不得其妙,于是想起请教老师。第一个要问的当然是王贵忱老师,拿着扇片到了可居室,王老师打开看说:“啊,这个我知道,蔡谈夫妇拓的,很有名。”再问您知道怎么拓的吗?老师放下眼镜,说:“三十多年前,我和黄文宽先生很熟,有次问他,你和蔡谈夫妇那么好,知道‘移拓入扇’吗,文老说知道,我还会弄啊。他看到我有点不信的神色,索性说,你不是有很多古钱币吗?找几枚好的,拿把扇子来我帮你拓。我就给了他几枚钱币,还有把自备的扇子。过了段时间,他真的找上门来,将扇子和钱币还我,扇子上拓了我的几枚钱币,可是并没有拆开扇纸,封边都没动过。我问他怎么做,他笑了笑,没说。扇子‘文革’时弄丢了,也没找他再拓。”
笔者听了又好奇又丧气,连可居师都不得要领,黄文老又作古了,找谁问去呢?不死心,又找到文老的得意弟子梁晓庄兄,问是否见过这手功夫,庄兄答日:“没见老师动手,但见过他将收藏的古代名家刻印做过印拓在扇子上,边款确实是在扇面上拓的。”“会不会是将扇面拆开,然后拓完再细心粘回去?”“我的回答是肯定不会。第,成扇旦拆开(例如装裱成扇片),要装回成扇不是不可以,但是扇子的丝绸封边(即最上面的丝织部分)就必须拆烂,没法原状复原。第二,成扇用纸最外面层涂有矾和云母等,其实已经相当硬,即使能细心拆下,也绝不能拓精细东西。第三,看谈月色的印文,就知道这工艺肯定是种很得意的手法,若是揭纸就太不好玩了。”
辗转又打听了文老的公子黄大同先生,还有谈月色在南京的弟子徐畅……在广州的蔡守幼孙蔡庆高兄收藏有不少家传古物,偏就没有“移拓”留下来,他们都说只听过“移拓”,没看过这个怎么做,莫非真要成绝学了么?
“移拓”并非真“拓”
今年春天,几位友人来小斋煮茗闲坐,茶罢挑出几件古物玩赏,其中就有这幅移拓扇片。友人多是第次见这种异品,他们仔细观察之后,提出点疑问,甲骨这样细的线条,要在扇面这样厚的材质上拓出来是绝不可能的,除非根本不是拓片。
友人散后,笔者又再 次用高倍放大镜细看,终于发现了以往没有留意的处细节。在清晰的放大镜下,所拓文字的边沿(即术语所谓字口,见细节图)并没有像普通拓片那样有凹凸的痕迹,完全是平滑的。要知道,做拓片的过程必须要将纸轻重不地打进字口中,才能用拓包上墨,否则神仙难拓,既然字口是平滑的,说明这拓片必定不是真正地“拓”上去,这是种制版技术。
是夜即与蔡庆高兄联系。我问,府上有藏蔡守编的金石杂志留存否,蔡兄说劫后已经没有留下来,但是他却找到了两件足以佐证的实物,其是印《寒琼遗稿》扉页蔡守松树下闲坐像的锌板,这块锌板制版细致,其中蔡守像还有类似照片的阴阳凹凸效果,附上此书的印本,读者可以清晰看到当年原貌。其二是用以印笺纸的块锌板,图案为汉代瓦当,文为“益寿延年”,蚀刻的效果已经相当完美。
由此可以破解“移拓”其实是种再现的做法。先用纸片将金石小品做真正的拓片,然后用制版蚀刻法将拓片制锌板分为几小块,最后用油墨将锌板上图案压印到扇面上即成。但其局限在于锌板不可上传统的中国墨,只能调至淡淡的油墨(油墨过浓则很难干,易玷污),是以扇面上的拓片颜色都淡而不精神。“移拓”中的“移”字,其实也说明了不是真正的拓片。
锌板蚀刻技术在1 9世纪末发明,开始应用于印刷技术,传入中国已经是1 900年之后(大约比石印略迟),由于它能基本复原照相中的形象,很快就普及起來。蔡守曾主编多种杂志和印行书刊,对于照相制版非常熟练,因此他想出这种方法并不奇怪。《寒琼遗稿》上的肖像使用深浅颜色,对制版要求比较高,而拓片等使用的是单色黑白,就简单多了。更厉害的则有张大干,他运用锌板做成古代大书画家的印章,钤盖在自己临摹的古画上,由此骗过了很多民国初年的鉴定大家。
书画家们直被标签为很传统的路人,其实他们为了谋生或者为了消遣,同样会关注高科技的发展信息。锌板蚀刻今日已经逐渐式微,被树脂等物料所代替,复制的技术也更为高超,当年的小伎俩,今天又成为了雅物。今天仍然有很多仿作书画者运用各种高科技手段炮制作品,若干年后,也许能成为研究者的另课题,只是没有了手工制作,终究不符合“雅玩”的原意了。
民国初年,贵州姚茫父发明了“颖拓”入扇,其方法是用毛笔沾焦墨,用类似铅笔扫描的方法“描”出金石小品佛像等的图像,肉眼看去类似墨拓或朱拓效果。但这种方法也不是真正的“拓”,所以名为“颖拓”(颖者毛也)。近代艺林传颂一时的传奇之品,则数广东近代名宿蔡守谈月色夫妇所创制的“移拓”,长久以来,其钤拓之迷一直未被解开。
偶得一幅扇面“异品”
笔者在二十多年前,得到幅保存完好的扇面裱片,此扇从右到左为六段拓片,每两段为组。看来是三种古代珍物的拓片,连木盒盖上所刻的文字也 并拓入。右边组是细字甲骨,存字五十多个,盒盖文字为:“殷墟骨契精品,寒琼藏,尔雅篆。”为之题款的尔雅自然就是蔡谈夫妇的老朋友篆刻家邓尔雅了。中间组是古代陶片,铭文不可分辨,盒盖文字为“汉扑满,辛亥九秋得此,以为光复纪念,寒琼属,尔雅题”。所谓“扑满”,即北方称呼钱罐,储存零钱之用,满了就打碎以取出,故称“扑满”,此陶钱罐未必真为汉物,然以汉扑满,正符合辛亥年民族革命的口号,故此乐而拓之。左边组为著名汉代货币“金错刀”,刀上铭文“平五千”,盒盖铭文为篆书“美人赠我金错刀,寒琼记”。此扇落款在左侧,隶书两行:麟书先生审定,月色移拓,蔡守题。右侧有谈月色所刻楷书九方格印枚:月色移拓古器铭入扇。
按照常识,成扇至少要由四到六层棉纸制成,底面还要上矾水、云母等以防水和平滑,有的讲究扇面甚至多至十层,而做过拓金石的人都知道,拓小品最好用连史纸,即最薄的绵纸,取其能深入字口中。而此品与扇面的讲究厚实真是南辕北辙。
多方名家破解技法
琢磨了很久不得其妙,于是想起请教老师。第一个要问的当然是王贵忱老师,拿着扇片到了可居室,王老师打开看说:“啊,这个我知道,蔡谈夫妇拓的,很有名。”再问您知道怎么拓的吗?老师放下眼镜,说:“三十多年前,我和黄文宽先生很熟,有次问他,你和蔡谈夫妇那么好,知道‘移拓入扇’吗,文老说知道,我还会弄啊。他看到我有点不信的神色,索性说,你不是有很多古钱币吗?找几枚好的,拿把扇子来我帮你拓。我就给了他几枚钱币,还有把自备的扇子。过了段时间,他真的找上门来,将扇子和钱币还我,扇子上拓了我的几枚钱币,可是并没有拆开扇纸,封边都没动过。我问他怎么做,他笑了笑,没说。扇子‘文革’时弄丢了,也没找他再拓。”
笔者听了又好奇又丧气,连可居师都不得要领,黄文老又作古了,找谁问去呢?不死心,又找到文老的得意弟子梁晓庄兄,问是否见过这手功夫,庄兄答日:“没见老师动手,但见过他将收藏的古代名家刻印做过印拓在扇子上,边款确实是在扇面上拓的。”“会不会是将扇面拆开,然后拓完再细心粘回去?”“我的回答是肯定不会。第,成扇旦拆开(例如装裱成扇片),要装回成扇不是不可以,但是扇子的丝绸封边(即最上面的丝织部分)就必须拆烂,没法原状复原。第二,成扇用纸最外面层涂有矾和云母等,其实已经相当硬,即使能细心拆下,也绝不能拓精细东西。第三,看谈月色的印文,就知道这工艺肯定是种很得意的手法,若是揭纸就太不好玩了。”
辗转又打听了文老的公子黄大同先生,还有谈月色在南京的弟子徐畅……在广州的蔡守幼孙蔡庆高兄收藏有不少家传古物,偏就没有“移拓”留下来,他们都说只听过“移拓”,没看过这个怎么做,莫非真要成绝学了么?
“移拓”并非真“拓”
今年春天,几位友人来小斋煮茗闲坐,茶罢挑出几件古物玩赏,其中就有这幅移拓扇片。友人多是第次见这种异品,他们仔细观察之后,提出点疑问,甲骨这样细的线条,要在扇面这样厚的材质上拓出来是绝不可能的,除非根本不是拓片。
友人散后,笔者又再 次用高倍放大镜细看,终于发现了以往没有留意的处细节。在清晰的放大镜下,所拓文字的边沿(即术语所谓字口,见细节图)并没有像普通拓片那样有凹凸的痕迹,完全是平滑的。要知道,做拓片的过程必须要将纸轻重不地打进字口中,才能用拓包上墨,否则神仙难拓,既然字口是平滑的,说明这拓片必定不是真正地“拓”上去,这是种制版技术。
是夜即与蔡庆高兄联系。我问,府上有藏蔡守编的金石杂志留存否,蔡兄说劫后已经没有留下来,但是他却找到了两件足以佐证的实物,其是印《寒琼遗稿》扉页蔡守松树下闲坐像的锌板,这块锌板制版细致,其中蔡守像还有类似照片的阴阳凹凸效果,附上此书的印本,读者可以清晰看到当年原貌。其二是用以印笺纸的块锌板,图案为汉代瓦当,文为“益寿延年”,蚀刻的效果已经相当完美。
由此可以破解“移拓”其实是种再现的做法。先用纸片将金石小品做真正的拓片,然后用制版蚀刻法将拓片制锌板分为几小块,最后用油墨将锌板上图案压印到扇面上即成。但其局限在于锌板不可上传统的中国墨,只能调至淡淡的油墨(油墨过浓则很难干,易玷污),是以扇面上的拓片颜色都淡而不精神。“移拓”中的“移”字,其实也说明了不是真正的拓片。
锌板蚀刻技术在1 9世纪末发明,开始应用于印刷技术,传入中国已经是1 900年之后(大约比石印略迟),由于它能基本复原照相中的形象,很快就普及起來。蔡守曾主编多种杂志和印行书刊,对于照相制版非常熟练,因此他想出这种方法并不奇怪。《寒琼遗稿》上的肖像使用深浅颜色,对制版要求比较高,而拓片等使用的是单色黑白,就简单多了。更厉害的则有张大干,他运用锌板做成古代大书画家的印章,钤盖在自己临摹的古画上,由此骗过了很多民国初年的鉴定大家。
书画家们直被标签为很传统的路人,其实他们为了谋生或者为了消遣,同样会关注高科技的发展信息。锌板蚀刻今日已经逐渐式微,被树脂等物料所代替,复制的技术也更为高超,当年的小伎俩,今天又成为了雅物。今天仍然有很多仿作书画者运用各种高科技手段炮制作品,若干年后,也许能成为研究者的另课题,只是没有了手工制作,终究不符合“雅玩”的原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