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解读《赤壁赋》的秘钥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yongho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7-0147-01
  前《赤壁赋》的开篇交代了时间是在“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课本注释给“既望”的解释是“过了望日之后,指农历十六日”,“望日”即为农历十五的月圆之夜。笔者认为这个“望”字实为理解这篇文章的秘钥,苏子著此文处处不离这个“望”字,“望”除了表明时间,还有结构全文的作用。如果抓住“望”字的本义生发出去,或可窥探文章的要义,洞悉作者的内心世界,参悟人生的真谛。
  瞻望眺望回望展望 圆缺相继盈虚者如彼
  盼望希望失望守望 悲喜交织穷达者如斯
  一、仰望星空,盼月东出—“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开篇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活动之后,月亮并没有立即出来。只见碧波万顷的江面风平浪静,月亮却不见踪影。苏子把酒临风,引颈而望,深情咏唱明月之诗的窈窕之章,呼唤那如美人一般娇羞的明月快点出来吧。月出东山,皓月當空,金洒清辉,景象澄澈而空明。苏子泛舟江上,来回飘荡,举目凝望,月亮对他是如此多情,你看她徘徊不忍离去而又顾盼生辉。以“徘徊”一词赋与月亮楚楚动人的情态,昭示明月与苏子心心相印。茫茫月色,茫茫江水,天地之间如此浩渺无垠,置身其中,怎能没有超然物外、飘然若仙之感呢?苏子在走出监狱到达流放地而几乎丧失自由的情况下,还能有如此雅兴夜游赤壁,体现了他旷达自适的情怀,当然此种情怀也包含了道家顺其自然、随缘自在的人生理想。
  二、眺望江面,望月怀远—“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苏子以其开怀畅饮、扣弦而歌的举动向世人表现他不加掩饰的快乐,可是看似随意的应景的歌声却在不经意间泄露了他的日常所想。苏子的“桂棹兰桨“和”美人”很容易让我们想到了屈原的“香草美人”。课文对“望美人兮天一方”的解释为:“眺望美人,(美人)却在天的那一边。美人,指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于是我们也就明白了“遗世独立,羽化登仙”实非苏子的真实企盼,那在水一方的美人正是苏子内心深处的隐痛。
  “望”字的甲骨文写法就是一个人登上一块高地,然后极目远眺,凝视远方的地平线,凝神心中的渴盼,任时间在目前缓缓流淌。这个字形衍化成金文凭空多出了一个“月”的轮廓,联系中国古典诗词中数不胜数的“月”的意象,就更加耐人寻味了。天上一月,人间万月,那一份思念也可以叠加成千万份,轻抚过山眉,投映在波心。圆月的如约而至,给苏子的心中平添了一缕相思的情愫,如同那低沉幽咽的箫声,余音婉转悠长,缠绕心头,拂之不去。超凡脱俗的愿望化为泡影,瞻望弗及的烦忧盘绕在心头。
  三、回望赤壁,望月兴叹—“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和月”
  理想抱负既然不可释怀,现实困厄又无法解脱,明知美人是遥不可及的而又不能不“劳心悄兮”。空间跨度难以逾越,而时间的尺度是可以回溯的。于是自然想到这里被明月朗照的赤壁山水乃是一处著名的古战场。“东望夏口,西望武昌”,也就是对历史的回望。而历史从更大的时间尺度上来说也就是人类的短暂过去。曾经这里有百万水师列阵江面,战船首尾相连,战旗遮天蔽日,滚滚滔滔的江水,密密层层的战船,山林也为之呐喊,至今战鼓之声仍若氤氲在这一片苍翠的郁林之中。回望历史的风云,再观照自身的际遇,英雄尚且物是人非,何况你我这样的渔樵之辈,只好籍籍于此江渚之间,却又不复英雄浊酒一杯喜相逢之雄壮,亦不见惯看秋月春风之洒脱。于此浩淼之中的人是如此卑微的存在,如长河中偶然泛起的一朵浪花,顷刻间便化为乌有。月的亘古长存与人的转瞬即逝,令代客发议的苏子内心产生了无尽的凄凉与幻灭感。
  四、展望宇宙,守望人生—“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古人对于月的周期变化以“朔弦望晦”来表示,月圆只有一日曰“望”,月消也只有一日曰“晦”,而月亮大部分时候是处在由“朔”至“望”,又由“望”到“晦”的变化状态,上弦月在趋向圆满,下弦月又在回复残缺。白岩松说过;“生活是百分之五的幸福加百分之五的痛苦,剩下的百分之九十都是平淡。”期望月圆的人生充满了焦灼,而失望于月缺的人生又饱含着失落,关键是如何保持恬淡平和的处世心态,在等待的过程中亦可云淡风轻。
  苏子从囚笼中逃脱,他不会再把此等幽美的山水当作人生的另一个牢笼,虽然也有遗世独立、挟仙抱月的幻想,但终归要超脱虚幻直视人生的困境。他知觉宇宙对他的意义,也了解自己的存在价值,他不会妄自尊大,也不会妄自菲薄。
  他是圣人,但不是超人。对于超人来说拯救地球就像吃饭、穿衣一样的寻常,他可以一天拯救几个来回。可是对于普通人来说,拯救自己都很难。生活对于年轻人来说前方永远是迷人的风景,年轻人对生活也有着无尽的希冀和期待。可是理想渐渐会被无情的时间和冷酷的现实消磨了棱角,剥蚀了外壳,侵吞了内核。当生活撕开了华美的面具,向世人露出狰狞的獠牙时,大部分人会向生活妥协,于是理想、梦想、信念、信仰就如同悬挂在天宇的月亮一样可望而不可即,甚而有人会不再仰望星空,嗤笑猴子捞月的愚蠢。
  可是当命运的车轮将春风得意的苏轼推向生活的绝境,一蹶不振也就意味着万劫不复。苏轼该如何完成人生的突围?
  我们看到年逾四十的苏轼正是从月亮的盈虚变化中悟出了人生的哲理:人生就如同这圆而又缺,缺而又圆的月亮一样,周而复始,循环往复。我们会眺望未来,会回望过去,为的是给自己或圆满或残缺的当下一点前进的动力。月圆之时我们不要对它随后的缺失而失望,月缺之时我们要对它随之而来的渐趋圆满怀抱希望。相信只要我们人生的江水不断流淌,定会在长江两岸随时随地邂逅不期而至的精彩!
其他文献
通过多年来的实践,小额信贷被认为在改善农村金融,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改革发展方面产生了巨大作用。目前,随着农村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加上国家对于农村发展的高度重视,长丰县近几年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着力发展县域金融,不断探索和实践,已经初步建立了关于农村信用体系的“长丰模式”。长丰县特色产业的发展,产业扶贫和乡村振兴都需要资金支持,农户的信贷需求越来越多,随之而来出现了农户信贷供给不足、效率低下、供需不
在小班化教育探索实践活动中,我发现对于小班化教育而言,不论是让学生发挥主体性,还是让学生学会在合作中学习,从而培养创新能力,或是在教育学的过程中发扬个性、展现个人魅力,都是建立在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的基础上。只有给了学生一个充分平等自由的心理环境,才能让学生充分发挥出自己的能力和潜力,从而达到小班化教育的终极目标。  一、以“尊重”为前提,转变教学观念  在小班化教育中,尊重每一个学生,就是把他们当
随着电网电压等级的提升和系统容量的不断增大,GIS设备逐渐趋于小型化,设备故障量迅速增多。盆式绝缘子在GIS中起着支撑导体、隔离气室和电气绝缘的作用,是GIS中最薄弱的环节
【摘要】 现如今,物理学的广泛传播,物理学爱好者不断增长,将能量守恒定律与电磁感应现象是现行物理学发展的必由之路。能量守恒定律在电磁感应现象中的应用以一种奇特表现形式具备了物理学中的优点。不断地提高物理学知识,促进物理学的发展,以一种科学的形式来表达事物生产生活的规律。这就促使物理的学习更加的人性化,让物理的研究在生活中得到充分的运用,极大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现物理学魅力,更深层次的了解物理学知
【摘 要】 快乐体育思想是时代的产物,是时代精神的反映,是对传统的师生观、教学观、理性观的改变。它注重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追求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学生在心境自然、开朗的环境下,自觉而快乐地进行体育教材的学习与锻炼。  【关键词】 小学体育教学;快乐体育;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24.2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31-00-01  “快乐体育”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