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教育已编入小学教材之中,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随着环境状况的日趋严重和人们对环境问题认识的日益加深,人们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环境教育对人类的生存、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从小学生入手,加强环境教育势在必行。
小学各学科应如何渗透环境教育,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进行环境教育,是环境教育者亟待解决的问题。环境教育课程的发展和实施过程是各学科与环境教育的整合,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环境教育的发展必将引起中小学教育观念和教育过程的一场深刻变革。
环境教育内容应渗透在现有学科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跨学科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在学习具体学科知识的同时,了解和掌握相关的环境知识,树立环保意识,形成环保技能。因此,小学教学也应该渗透环境教育的内容。
一、小学数学与环境教育的关系
环境教育与很多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社会、劳动、自然、科学、品德等学科都在不同程度上含有环境教育的知识,直接为环境教育提供了素材。而数学学科,特别是小学数学相对而言与环境教育的联系较少。但数学的应用与环保的衔接是广泛的,例如人口的分布与流动,野生动物的种类、数量与管理,矿藏利用和储存,粮食生产与加工,塑料制品的管理等等。这些数学应用都可能成为环境教育的素材。
1、环境教育对小学数学的作用
数学学科中渗透环境教育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重要措施之一,数学学科中渗透各学科知识,可以克服学生知识面狭窄、能力单一的不足。因此,在小学数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
新课程中指出:数学来自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小学数学中引进环境知识的实例,可以让学生逐步体会到生活中的数学,数学问题是现实问题的一种表现形式。例如:在学习“量”与“计量时”,可以这样设计:“我国城市人口平均每人每天生产生活垃圾8——15千克,有的城市达25千克。全国年产垃圾8000万吨,北京年产430万吨,相当于两座景山。”通过实例让学生知道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联,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形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2、环境教育对小学数学的贡献
小学数学是一门宣传环保知识、渗透环境教育的学科。在小学数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对帮助小学生从小掌握环境知识,培养正确的环境态度,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形成环保技能,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小学数学是一门以数量关系为基础的学科,是环境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环境知识离不开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处理,离不开数学方法和手段。通过数据的呈现和处理,使人们清醒地认识到环境问题的急迫性。从触目惊心的数据中受到保护环境的教育。
二、在小学数学中进行环境教育
结合数学知识进行环境教育是小学数学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小学数学教材中把有关的环境知识一般渗透在例题或练习题之中,并且与相应章节的数学内容相结合。环境题材只是作为一种加载数学知识的背景而出现,渗透教学不作为专题加以讲解。既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又有利于环境知识的巩固和加深。
三、小学数学教材对环境教育的作用
小学数学教材编写中,结合数学内容渗透环境知识,教材中的有关素材已经涵盖了环境教育的许多领域,课程标准中也渗透了相关的内容和要求。
各册教材都结合相关数学知识,不同程度地渗透了有关环境教育的内容,但侧重点有所不同。从总体上看,低年级侧重简单的、初步的环境知识,中、高年级则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环境知识、环境态度、环境价值观,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和技能。例如,低年级教材多次出现有关熊猫、燕子等动物的简单数学题,为学生认识动物的多样性打下了基础;教材中通过让学生在一个路口统计半小时内各种车辆通过的数量,一方面使学生对交通状况有所了解,另一方面使学生联想到汽车尾气造成的污染,提高学生对数学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知识。
综上所述,只有以课程教材改革为契机,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核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把环境教育纳入学科教学之中,使环保意识在教学中逐步增强,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将得以提高。
(作者单位:150212黑龙江省五常市冲河镇中心学校)
小学各学科应如何渗透环境教育,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进行环境教育,是环境教育者亟待解决的问题。环境教育课程的发展和实施过程是各学科与环境教育的整合,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环境教育的发展必将引起中小学教育观念和教育过程的一场深刻变革。
环境教育内容应渗透在现有学科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跨学科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在学习具体学科知识的同时,了解和掌握相关的环境知识,树立环保意识,形成环保技能。因此,小学教学也应该渗透环境教育的内容。
一、小学数学与环境教育的关系
环境教育与很多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社会、劳动、自然、科学、品德等学科都在不同程度上含有环境教育的知识,直接为环境教育提供了素材。而数学学科,特别是小学数学相对而言与环境教育的联系较少。但数学的应用与环保的衔接是广泛的,例如人口的分布与流动,野生动物的种类、数量与管理,矿藏利用和储存,粮食生产与加工,塑料制品的管理等等。这些数学应用都可能成为环境教育的素材。
1、环境教育对小学数学的作用
数学学科中渗透环境教育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重要措施之一,数学学科中渗透各学科知识,可以克服学生知识面狭窄、能力单一的不足。因此,在小学数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
新课程中指出:数学来自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小学数学中引进环境知识的实例,可以让学生逐步体会到生活中的数学,数学问题是现实问题的一种表现形式。例如:在学习“量”与“计量时”,可以这样设计:“我国城市人口平均每人每天生产生活垃圾8——15千克,有的城市达25千克。全国年产垃圾8000万吨,北京年产430万吨,相当于两座景山。”通过实例让学生知道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联,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形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2、环境教育对小学数学的贡献
小学数学是一门宣传环保知识、渗透环境教育的学科。在小学数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对帮助小学生从小掌握环境知识,培养正确的环境态度,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形成环保技能,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小学数学是一门以数量关系为基础的学科,是环境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环境知识离不开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处理,离不开数学方法和手段。通过数据的呈现和处理,使人们清醒地认识到环境问题的急迫性。从触目惊心的数据中受到保护环境的教育。
二、在小学数学中进行环境教育
结合数学知识进行环境教育是小学数学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小学数学教材中把有关的环境知识一般渗透在例题或练习题之中,并且与相应章节的数学内容相结合。环境题材只是作为一种加载数学知识的背景而出现,渗透教学不作为专题加以讲解。既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又有利于环境知识的巩固和加深。
三、小学数学教材对环境教育的作用
小学数学教材编写中,结合数学内容渗透环境知识,教材中的有关素材已经涵盖了环境教育的许多领域,课程标准中也渗透了相关的内容和要求。
各册教材都结合相关数学知识,不同程度地渗透了有关环境教育的内容,但侧重点有所不同。从总体上看,低年级侧重简单的、初步的环境知识,中、高年级则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环境知识、环境态度、环境价值观,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和技能。例如,低年级教材多次出现有关熊猫、燕子等动物的简单数学题,为学生认识动物的多样性打下了基础;教材中通过让学生在一个路口统计半小时内各种车辆通过的数量,一方面使学生对交通状况有所了解,另一方面使学生联想到汽车尾气造成的污染,提高学生对数学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知识。
综上所述,只有以课程教材改革为契机,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核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把环境教育纳入学科教学之中,使环保意识在教学中逐步增强,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将得以提高。
(作者单位:150212黑龙江省五常市冲河镇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