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实施“激发教学”抑制“灰色情绪”

来源 :体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y8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灰色情绪”亦称“灰色心理”,也就是学生由于各种原因(例如:教学方法陈旧,内容枯燥繁杂,场地设计不合理,害怕受伤等),导致学生对体育课不感兴趣,具体表现在上课时精力不集中,情绪低落,动作拖拉,借故请假,有的甚至对体育课产生一种恐惧感。而“激发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各种有效刺激的教学手段,创设一种生动、活泼、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兴趣,激发学生运动情感,有效地抑制“灰色情绪”的产生。如何实施激发教学,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去尝试。
  一、挖掘教材内涵,激发学生运动的欲望
  著名的教育家布鲁纳认为:“学生对学习材料本身具有内在兴趣,这是最好不过的动机。”在“新课标”理念下体育课堂教学中,我们不仅在形式上翻新,更重要的是在深入挖掘教材的内涵上下功夫,要还原体育本质(即体育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更高于生活)的层次上把握教材的精髓。因此,我们有必要在教材的实用性、生成性等方面去开发利用。例如:滚翻是技巧项目中最简单、最基础的运动项目,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好的实用价值。学生在体育锻炼和日常生活中难免磕磕碰碰,不小心摔倒时,顺势做个前滚翻或侧滚翻等就可减轻人体的许多冲击力,避免严重的伤害事故发生。因此,在滚翻的教学之前给学生播放事先录制好的各种利用滚翻动作进行自我保护的特写镜头,学生在惊叹和羡慕中个个跃跃欲试。在熟练掌握滚翻动作后要及时结合生活学以致用,在加强保护的同时,利用滚翻进行自我保护的练习。如何在突发灾难面前运用我们掌握的技能去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值得反思,对现行的比较单调、枯燥、重复的教材进行适当的组合改编,使之体现娱乐性、模仿性、竞争性的同时生发新的教学内容。例如:快速跑和负重教材内容可迁移为“救护和迁移”,“抗洪救灾”等结合时代素材内容,在活动中不仅体会运动的乐趣,而且进一步转化为相应的生存能力。因此,新课改要求我们在理解教材时,不仅只考虑教材的动作本身,还要考虑动作背后,教材所具有的特性和内涵,需要我们一线教师在实践中充实和完善。
  二、改变“格式化”教学模式,激发学生运动的热情
  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如果使学生习惯于简单的接受或被动的学习,任何方法都是坏的,如果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任何方法都是好的。”在体育教学中要想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就应该根据教材的特点、难易程度,学生的体能差异、年龄特点等运用新颖多变的组织教法与灵活多变的教学技巧。例如:在江苏体育教学能手比赛——(水平一、二年级,健美操)教学中,做课教师改变传统的讲解、示范、模仿、纠正的教学模式,借助我帮妈妈做家务的生活素材,从做菜入手,到端水、拖地、打扫卫生的过程,学会洗、切、炒、盛、端上桌品尝、擦桌子、洗碗筷,采取学练体验、相互学习启发的方法,加上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加工提炼,创新了一套独特的健美操,课堂上全员参与操练后,老师及时启发学生分组创编,孩子的热情再次被点燃,你看收拾房间的、洗衣服的应有尽有,那个认真和高兴劲就别提了。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满足了个性的需要,学生真正做到“能飞的飞起来,能跑的跑起来”,每一个孩子的脸上充满了自信和愉悦。又如:低年级在学习前滚翻时,为了降低活动的难度,可在额下或两膝间夹一纸片或一手帕进行练习,以强化低头和并腿的动作。在学生初步掌握前滚翻的动作之后,为了进一步提高学习的兴趣和巩固动作技术,加大教学内容的难度,可以进行拓展相关内容的教学,如远撑前滚翻、障碍前滚翻等。在组织上采用友伴分组、能力分组、兴趣分组以及目标分组等新颖的教学组织形式;课的结束部分,也是学生最为疲劳,精神较为涣散的阶段,如果处理不好,会影响整堂课学习效果,因此可采用一些调节情绪和恢复体力放松的练习。如:轻松的游戏和舞蹈动作,让学生在欢乐兴奋的气氛中结束一节课的学习。
  三、情景渲染,激发学生运动创编灵感
  心理学告诉我们:“教学中不同的情景,会促进学生产生不同的学习情感。”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场地、器材进行合理的安排,并利用色彩、音乐伴奏等创设一种情景交融,具有强烈的感染力的学习境界。例如,在处理“障碍接力赛跑”游戏教材时,首先设问:“你们看过抢滩片,他们越过哪些障碍,采取哪些手段进行抢滩成功?”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想象布置场景,游戏分组,决定如何排列棒次,由谁起跑,谁最后冲刺,采取哪种传接棒技术。很快学生用排球网、栏架、垫子、画线等设置了“敌人封锁线”,还拿出自制的小红旗,准备庆祝胜利,必胜的信心写在每个同学的脸上,再加上冲锋号声、炮弹声和机枪声交融在一起的音响。随着一声令下,一场模拟的抢滩大战拉开了序幕,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极其热烈,同学的加油声一浪高过一浪,超过预期的教学效果。
  四、分层评价,激发学生潜能,享受成功乐趣
  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尊重差异采取分层评价是激发学生潜能的一种有效方法。具体做法如下:教师通过对学生平时的运动能力、运动习惯及平时的测试成绩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把学生分成好、中、差,即A、B、C三层。对C层的学生侧重表扬,对B层的学生侧重鼓励,对A层的学生侧重促进发展,就是通过各种外部诱因,给学生以适度的刺激,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激发学习动机,使学生把教学要求自觉内化为个体行为的过程。达成预定的目标,让每个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到桃子”,从而使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保持学习的兴趣。另外还可以采用自我分层评价方法(即每一次的练习成绩和上一次成绩相比),例如:在跑步练习中,第一名只有一个,如果只表扬前面的几位同学,跑在后面的同学就会缺乏动力,丧失信心,很难提高成绩。这时利用自我分层评价机制激发学生的兴趣尤为重要,每一次让学生跟自己前面的成绩比较,通过努力看是否进步了, 只要他比上次有一点进步就表扬,并向他表示祝贺,而成绩好的学生要给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样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目标,同时感到只要努力就能成功,这样每个学生都可以是“优”的获胜者,从而更加自信,练习更加刻苦认真。
  激发教学的方法还有很多,如教师诚恳的语言,优美的示范,场地设置合理、美观安全等等。总之,积极探索“激发教学”的各种途径,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达到最佳激活水平和最适宜的兴奋度,控制情绪状态变化,排除消极情绪,使之“寓体育于兴趣之中”,有效抑制“灰色情绪”的产生,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还孩子蔚蓝的天空,让他们来到操场上,沐浴在阳光下,一起感受体育之快乐。
其他文献
当前体育教师理论考试的类型有四种:一是新教师的招聘考试;二是晋升职称时的考试;三是教师基本功比赛的考试;四是撤并学校二次竞岗考试。这些考试决定着教师的命运,因此试卷质量的高低直接与选拔人才高度相关。作者在近几年通过各种渠道,结合自己参加命题的过程,搜集了100份2000-2009年之间全国各地的体育理论考试试卷,经过整理分析,对当前体育教师理论考试命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研究,旨在提高选拔人才的
我国的第八次体育课程改革已经历时九年,在这不算长也不算短的时间里,体育课程改革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果,也暴露出了大量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要想进一步取得体育课程改革的突破,就必须针对存在的问题继续深入改革。我们认为体育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每一个局部存在的问题,都会阻碍体育课程改革取得整体性的突破。因此,今后体育课程改革的对象是体育课程改革各层面遇到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方法是课改专业线路与课改  管理线路
6月9日—11日,笔者幸运地参与了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委员会共同主办的“人教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教材教学改革论坛”活动。在分论坛研讨中,与会代表们围绕“常态教学下体育课的基本要求”这一重点议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展开激烈地探讨。我作为一线教师的代表,第一次参加如此高规格、高质量的学习交流,在聆听了多位专家的观点和人民教育出版社体育编辑室耿培新主任的综述后,顿觉思路开阔
<正>案例背景:爬行是人体基本活动能力之一,也是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性技能,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是一项受低年级小学生喜爱的基本活动。通过爬行练习,促进学生身体各部分的肌肉
一、用小道具在教一年级学生武术操时,笔者发现以下两个问题。1)开合运动(虎啸生威)中、踢腿运动(猛虎蹬山)中、拧转运动(鹞子抓肩)中的左右臂哪个在上,哪个在下分不清,小学生出错人
“莲湘花鼓”是我国民族民间舞蹈,是一种欢快的体育活动,具有较强的娱乐性,深受学生喜爱。莲湘由竹子做成,里面用铁丝穿置铜钱,一拍即发出响声。它的制作非常简单,材料有:竹子(直径4厘米左右,长度低年级为75厘米,中高年级为80厘米)、开司米线、铁丝、铜钱(小铁环)12只、彩色即时贴。    练习时,练习者手持莲湘做各种舞蹈动作,或以莲湘敲击肩、臂、胸、脚等部位(亦可男女双人对打),并可以形成舞、打、跳
身体练习是体育课程的核心内容。与其它文化课不同的是,体育课程学习的结果主要表现在体能的增强、运动技能的掌握和行为态度的改变等方面,而这必须要通过学生亲身参与各种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