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的安全意蕴

来源 :上海党史与党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a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是在长期实践基础上对扶贫工作的科学总结和理论提升,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根本遵循。贫穷与安全是相对的,无论对个人、国家还是国际社会而言,贫穷都是安全威胁的主要来源,扶贫工作与国家总体安全息息相关。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的基础上,我国扶贫工作不断在做贫穷的“减法”和安全的“加法”,致力于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营造和平稳定的内部和外部安全环境。
  [关键词]习近平扶贫重要论述;脱贫攻坚;安全
  [中图分类号] D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 (2019) 06-0017-03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扶贫工作不断在做贫穷的“减法”和安全的“加法”,为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营造了和谐稳定的内部安全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是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对扶贫工作的科学总结和理论提升,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具有深刻的安全意蕴,主要体现在国民个人安全、国家政治安全以及国际共同安全三个层次。
  一、习近平扶贫重要论述立足国民个人安全
  自古以来,我们就流传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经典名句,墨子也曾提出: “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三者,民之巨患也。”这些都是我国古代对贫困和反贫困问题的基本看法,体现了中华民族扶危济困的优良传统。习近平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摆脱贫穷是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最基本要求。习近平扶贫重要论述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扶持谁”的问题,并把扶贫工作精准到人,要求“把真正的贫困人口弄清楚,把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搞清楚,以便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习近平扶贫重要论述深刻的人民性特质与“以人民安全为宗旨”的国家总体安全观高度契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思想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脱贫攻坚目标就是要解决绝对贫困现象,确保2020年现行标准下所有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达到“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标准,从而实现人民群众“仓廪实”“衣食足”的最基本需求,根本上解决“民之巨患”,真正办成中华民族一直以来想办成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安全不应是一时的,而是持久的,确保贫困群众脱贫后不返贫才能够保障国民个人持久安全的实现,因此,稳定扶贫成效正是习近平扶贫重要论述的一大特点。2015年两会期间,习近平到广西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强调:“要帮助贫困地区群众提高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就业能力,努力阻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打开孩子们通过学习成长、青壮年通过多渠道就业改变命运的扎实通道,坚决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2016年3月10日,习近平在青海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再次指出,要更加注重教育脱贫,不能让贫困现象代际传递,要更加注重提高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要从根本上治理贫困,除了有效的社会保障兜底之外,更要把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才能斩断“穷根”,切断贫困的代际传递。2019年,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甘肃代表团审议时还指出,即使贫困县脱贫摘帽后,“也不能马上撤摊子、甩包袱、歇歇脚”,还要继续“做到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以习近平扶贫重要论述为指导,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是切实保障国民个体安全的固本之举。
  二、习近平扶贫重要论述聚焦国家政治安全
  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生命线,不仅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更关系到民族复兴和人民福祉。政治安全的核心是制度安全。始终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是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根本所在。正如习近平告诫的:“中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一旦出现就无法挽回、无法弥补。”其中的根本性问题就是指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问题,颠覆性错误就是指社会主义制度被颠覆。习近平曾提出:“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长期得不到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也不是社会主义。”扶贫工作是直接关系到我国是否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性问题,脱贫攻坚更是关系到我国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之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现行标准下的全部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就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最好证明。
  邓小平曾明确提出: “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习近平也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这就把新时代扶贫工作的重要性提升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亨廷顿在其《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一书中提到,一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比较容易发生政治动荡的时期,并不是普遍贫穷或者普遍富裕的阶段,而是国家从贫穷向富裕发展过渡的阶段。对此可作的一个解释是,如果政府不能够采取有效措施给予贫困人口帮扶,贫富阶层的冲突就会愈演愈烈,最终成为导致政治动荡不安的因素之一。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允许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东部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先一步发展起来,西部地区特别是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革命老区、连片特困地区发展相对滞后,而且贫困程度深、扶贫成本高、脱贫难度大,是脱贫攻坚的短板。脱贫攻坚是一项全国性、整体性的工作,“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何一个地区、任何一个民族都不能落下”。为了兑现这个庄严承诺,习近平指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大战略,是加强区域合作、优化产业布局、拓展对内对外开放新空间的大布局,是实现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大举措。”扶贫就是要让社会主义中国的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从而为始终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奠定最坚实的群众基础,确保国家政权的长治久安。   三、习近平扶贫重要论述引领国际共同安全
  贫困不仅是一个国家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国际社会的共同难题。消除贫困依然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全球性安全挑战之一,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键一招。2000年9月,在联合国首脑会议上,世界各国领导人就消除贫穷等问题商定了一套有时限的目标和指标,这些目标和指标被置于全球议程的核心,统称为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旨在将全球贫困水平在2015年之前降低一半(以1990年的水平为标准)。习近平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上指出:“全球仍有7亿多人口生活在极端贫困之中。对很多家庭而言,拥有温暖住房、充分食物、稳定工作还是一种奢望。这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挑战,也是一些国家社会动荡的重要原因。”因此,“我们要凝聚共识、同舟共济、攻坚克难,致力于合作共赢,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各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创造出了世界减贫史上的“奇迹”,累计减少农村贫困人口7亿多人,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特別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更是前所未有,五年来中国减少贫困人口6800多万,贫困发生率由10.2%下降到3.1%,成为第一个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减贫目标的发展中国家,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被国际社会称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故事之一”。
  中国扶贫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为国内安全和稳定提供了保障,但是任何国家都不可能脱离世界而实现自身安全,也不可能将自身安全建立在其他国家不安全的基础上。“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中国政府和人民主动、诚恳地向国际减贫输出中国经验,特别是在探索中国特色减贫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习近平扶贫重要论述,更是为破解全球减贫难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推动构建没有贫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开创国际共同安全新局面也是习近平扶贫观的要义所在。具体而言,一是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减贫伙伴关系。习近平指出: “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减贫交流合作关系,是消除贫困的重要保障。中国倡导和践行多边主义,积极参与多边事务,支持联合国、世界银行等继续在国际减贫事业中发挥重要作用;将同各方一道优化全球发展伙伴关系,推进南北合作,加强南南合作,为全球减贫事业提供充足资源和强劲动力;将落实好《中国与非洲联盟加强减贫合作纲要》《东亚减贫合作倡议》,更加注重让发展成果惠及当地民众。”二是要不断推进国际秩序向更加公平公正的方向发展,推动全球治理体制公正合理。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发展环境是消除贫困的重要条件。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始终是世界减贫事业的积极倡导者和有力推动者,愿与国际社会共同推动全球减贫事业取得实效。安全是一个国家独立和发展的前提,维护国家安全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首要目的。贫穷与安全是相对的,贫穷是威胁安全的主要因素,消除贫穷是当今时代的重要课题。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贫穷和安全逻辑规律的深刻把握,具有丰富的减贫内涵与鲜明的安全思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营造和平稳定的外部安全环境,向世界贡献了扶贫经验中的中国力量。
其他文献
2005年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工作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积极贯彻落实,以优化发展环境和完善服务体系为重点,研究制定有
森林资源的档案管理和档案资料的抢救工作是林业档案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保证档案信息完整的有效途径.本文分析了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工作内容、作用、现状,说明了林业档案资料抢
广西恭城油茶先后获得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地理标志证明注册、列入“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而今,恭城油茶文化产业正逐步走向全国市场。本文通过对恭城油茶文化的形
目前我国经济在迅猛地发展,城市燃气管道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文明发展又上升了一个台阶。燃气管道给人们生活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其安全管理问题也逐渐被人们所重视。本文浅析了我
为加强检察信息现代化建设,推动检察工作的开展,近年来,我院在大力开发和利用档案资源、促进各项检察业务的开展方面,进行了多项有益的尝试,并收到一定的成效。一、提高档案管理的
为了科学、准确地评价考察浙江省的成长型中小企业,根据企业成长理论,浙江省中小企业局与浙江省统计局共同研究制定了浙江成长型中小企业评价认定方法,并在省内进行了首次成长型中小企业评价认定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ZJGEP评价认定方法的主要内容    (一)指标体系设定的原则  ZJGEP 评价认定方法指标体系的设定主要遵循了四个原则:(1)综合性原则,即所选指标在不同行业、不同地区均适用,
一座城市的文明追求  一座城市的发展,实质上就是提升文明程度的全方位实践;对城市文明的追求,其实就是城市中的每一个市民实现幸福安康的过程。  不妨看看成都对城市文明追求的成果:2007年,成都市荣获第一届四川省文明城市称号;2009年,成都市以测评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2009年和2010年,在全国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中,成都名列省会、副省级城市第三;在同步进行的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
水域孕育了城市和城市文化,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伊敏河沿河景观带建设在城市内部形成了一条绿色生态廊道,有助于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降低噪音,改善空气质量.为城市营造了
现代化的工程管理与控制对工程管理人员要求特别高,不但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管理经验,还要接受掌握快速发展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总之管理人员要不断的在实践中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