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和英语教学的进步,小学生英语学习水平提升。无论从英语教学的要求还是学生本身的需求方面考虑,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增添章节式书籍的阅读尤为重要。本文从增加章节体英语书籍的原因、课外阅读的现状、如何阅读章节体英语书籍入手,进行全方位的分析,旨在推动英语课外阅读的改革,并针对容易出现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关键词】英语课外阅读;章节式阅读;绘本阅读
【作者简介】曾功熙(1984-),女,汉族,广东深圳人,深圳市龙岗区横岗六约学校,英语教师,中小学一级,本科,研究方向:英语阅读教学。
众所周知,任何语言的学习,都离不开听说读写。而舒伯特曾经说过一句话:“Reading is writing.”强调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提升阅读带给小学生的影响,对小学生未来英语学习至关重要。如今的小学生,享有各种丰富的英语教学资源,包括绘本、书籍、网络课程、外教课程等等。在阅读方面,家长朋友们也针对我们的小学生精心地挑选了英语绘本,以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但是,对于三年级的孩子而言,有必要补充一些章节体的英语书籍进行阅读,以突破原有的阅读水平。具体原因有如下三大方面:
一、 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变化
小学英语教学的改革,全民英语水平的提升,使小学生拥有更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及更高的英语学习要求。
学校教育:2000年之前的小学英语教学,增强了英语语言的实用性,创新地进行了交际培养的方式,强调培养语言交际能力,使得英语学习得到了空前发展,但仍存在地域性的巨大差异。当代的小学英语教学拥有了新的课程标准,全面实行素质教育,使得小学英语教学突破以往的局限性得到飞速发展,学生的英语水平飞速提升。更为专业化的师资,更为丰富的教学资源,更具有适应性的教学练习工具和环境,让如今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沉浸度更高,效率更高,学习内容更丰富。
社会环境:根据瑞典知名培训机构EF(英孚教育)2016年的非英语国家和地区成人英语水平调查结果显示,英孚英语熟练度指标(EF EPI)报告显示中国虽然始终位于评价为“低”的水平,却从2011年的29分提升至2018年的47分(详见英孚EF EPI报告数据)。全民英语水平的提高既是一种现象,也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二、 课外阅读的调查结果不容乐观
调查显示,小学生中,54.3%的学生知道如何选择合适的英语课外阅读材料,但是其中大多数同学仅仅知道选择合适英语材料的途径,而并非会选择内容;22.1%的学生有什么书读什么书,23.5%的学生不知道如何选择课外阅读材料。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主题方面,有52.8%的学生的阅读材料是通过老师和家长推荐而选择的,而低年级的大多数同学自主选择课外阅读材料的原因大多是因为把教辅材料当作课外读物了。
三、 绘本和章节式书的特点差异
英语绘本和英语章节式书籍作为两种不同形式的书籍,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同的。那么绘本和章节式图书具体有哪些差异呢?
1. 特色不同。英语绘本基于儿童的认知水平,利用简单的故事情节来引导孩子进行阅读。具有儿童性、图文合一性、节奏性、语料真实性等突出特点,符合儿童的心理发展;基于儿童的知识储备,锻炼儿童的故事情节补充能力,更符合英语母语的表达习惯。
章节式书籍没有明确的受众范围,品类繁多。章节式图书具有抽象性、联系性、语料生活化等突出特点,更考查读者的阅读能力,有些情节交叉在一起需要读者自行思考联系,很多语句更接近生活的表达。
2. 导向不同。绘本更注重以图画来引导孩子进行阅读,注重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延展性。不注重语言学习,而是引导孩子进行整个故事情节的补充,更发散孩子的图像记忆思维。重兴趣培养,引导激发孩子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章节式书籍更注重语言的表达和技巧,通过文字激发学生的想象,反过来去补充图画内容加深对故事的印象;更注重学生的语言逻辑应用能力以及情感激发,更有利于学生对英语母语国家的文化理解及对文化差异的对比。
但是对于刚接触章节体的学生而言,难度提升及模式改变会引发学生的不适情况,容易导致学生失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家长和老师应当从以下的几个方面给予学生帮助。
四、补充英语环境的背景
章节体英语文章基于英语母语使用环境,与国内环境不同,生活习惯及行为方式都不同。此外,国外的思维模式、道德标准、节日传统和我们也有较大差异。孩子在阅读过程中,很容易带入自己所生活的国内环境,容易不理解文章中的行为或者作出错误的判断,甚至对整个文章的内容产生极大的偏差。英语教师和学生家长应适当给学生补充国外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及饮食文化,甚至某些特定职业的工作模式。可以刻意将国外的某些内容和国内的相对应的内容进行对比,帮助孩子找出共同点和差异,辅助理解。当孩子在阅读到相关内容时,基于老师和家长补充的内容,就不会按照国内的环境来判断,而是按照国外的思维模式进行思考,增强对整个章节内容的理解,避免出现非语言本身而产生的阅读障碍。
此外,对于国外的历史人文内容也应进行适当补充,这一部分的内容不一定要用英文内容进行补充,只是让孩子对其背景知识有所了解,便于做判断。
五、合理运用工具
在章节类书籍阅读的过程中,会遇到大量的内容性困难。尤其是对于三年级的孩子,语法、词汇量等基础内容薄弱,在刚接触章节英语阅读时面临着巨大的语言困难。三年级的学生语法、句法的知识缺失,音素意识薄弱等,此时若是放任学生盲目阅读容易使其养成不好的阅读习惯。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老師和家长虽然是学生学习上的帮手,但是对于章节英语阅读不能时时刻刻给予帮助,这时老师和家长应该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电子词典、英语字典等工具,扫除单词障碍和语法障碍,培养学生进行自我探究学习的能力。在孩子逐渐对章节英语阅读产生兴趣之后,就能够自主地进行阅读,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够及时利用工具进行查阅解决问题。并且当代App及电子产品十分智能,能够根据所查阅的单词给予部分例句辅助孩子加强练习,标准的发音也更容易促进学生听说练习,个别不错的App还可以进行生词记录,方便学生日后查阅巩固。 六、给予过渡期
在刚开始进行章节式的英语阅读时,不要把英语绘本一棒子打死,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和绘本故事同样内容的书籍进行阅读。如果一开始就断掉孩子的绘本阅读直接上手高难度的章节体阅读,容易让学生产生畏惧心理。为避免难度差异过大,老师和家长應当尽量在一开始的时候为孩子选择绘本阅读的拓展故事阅读。可以选择一个故事的简版绘本和章节两种内容给学生进行对比阅读。学生在阅读过简版绘本之后,已经对这个故事的情节有所了解,这样在进行章节阅读的时候,如果遇到看不懂的句子可以根据之前的简版内容进行适当猜测,根据较难的句子中认识的部分单词对整个句子进行猜测,再辅助工具的查找确认内容,加深印象。除此之外,学生在阅读章节体的内容之后,也会对绘本的故事进一步地加深理解。
除了在阅读内容的难度上要做到逐级递进,在阅读内容的选材上也要针对性地选择内容简单或者学生感兴趣、愿意去探索的内容。简单的书籍比如《小王子》《大力水手》等。对于学有余力的孩子可以尝试《哈利·波特》这一系列的书籍,魔法世界对大部分的孩子总是具有吸引力。虽然可能句法语法上难了些,会有很多不认识的单词,但是丰富的故事情节会让孩子爱上英语阅读,也会成为孩子们乐于课后交流讨论的谈资。
七、掌握必要的阅读所需的单词
早在1948年,Edward William Dolch在《阅读中的困惑》中首次提出Sight words(视觉词)的概念,而Sight words小学生英语阅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出现频率较高,占据学生早期阅读文本的60%-80%。掌握这些Sight words,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在学校的教学或家庭生活中,应该有意识地训练孩子对于Sight words的掌握,从而扫清英语章节式书籍阅读的障碍。
目前的人教版小学课本的课本单词涉及词汇837个,小学英语短语涉及词汇139个,总计量976个,相当于美国农民的单词水平。这个数量的单词也是能够使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的单词量水平。进行章节式英语的阅读,不仅仅是对课外内容的拓展,其实也是对课内单词的巩固,是帮助孩子能够顺利进行初中英语学习的基石。
八、积累好词好句
在我们的语文阅读中,经常会要求学生在阅读时摘抄好词好句。同样在英语阅读中也要做英语内容的积累。英语的积累要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方面要将不会的单词重点记录,便于日后的学习和巩固;第二方面是要将同样意思但是不同表达方式的单词进行单独积累,尤其是所在语境,方便以后表达的运用;第三方面是要将一些描写较好的句子记录下来作为英语美文的积累。通过长时间的积累,孩子慢慢形成自己的英语课外学习体系,也养成了英语学习的良好习惯。
九、定期开展相关活动
章节体的书目的灵动性相对较弱,再加上难度问题,很容易劝退刚开始进行章节体阅读的低年级学生。除了以上几点提到的能够帮助孩子降低阅读难度的辅助,还应该从其他方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将书本上的内容引申到课外的现实中来,让这种文化氛围能够更好地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相融合。
在平日中,我们可以选择在现实生活中举办有关活动来丰富章节体书籍的延伸性。学校可以针对书目进行话剧排练,利用表演的形式让章节体的故事跃动到舞台之上,纯英文的话剧内容也让话剧更原汁原味。也可开展故事分享会,让阅读不同章节体英语内容的学生们积极交流,激发学生探索更多章节体阅读内容的兴趣。除此之外,也可以进行英语演讲活动,培养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通过这些活动的进行,能够从各个方面提升学生对章节体书籍的热爱及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参考文献:
[1]刘一霖.基于儿童认知思维下的科普类书籍整体性设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
[2]李思雨.基于绘本图书阅读促进小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发展的探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7.
[3]欧阳胜美.我国小学英语教学的历史演变与现实发展[D].湖南师范大学,2007.
[4]赵益.小学低年级英语绘本阅读教学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
[5]林云鹏.小学生多元智力的发展与评估[D].福建师范大学,2002.
[6]陶蕾芳.小学中高年段英语课外阅读现状调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6.
【关键词】英语课外阅读;章节式阅读;绘本阅读
【作者简介】曾功熙(1984-),女,汉族,广东深圳人,深圳市龙岗区横岗六约学校,英语教师,中小学一级,本科,研究方向:英语阅读教学。
众所周知,任何语言的学习,都离不开听说读写。而舒伯特曾经说过一句话:“Reading is writing.”强调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提升阅读带给小学生的影响,对小学生未来英语学习至关重要。如今的小学生,享有各种丰富的英语教学资源,包括绘本、书籍、网络课程、外教课程等等。在阅读方面,家长朋友们也针对我们的小学生精心地挑选了英语绘本,以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但是,对于三年级的孩子而言,有必要补充一些章节体的英语书籍进行阅读,以突破原有的阅读水平。具体原因有如下三大方面:
一、 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变化
小学英语教学的改革,全民英语水平的提升,使小学生拥有更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及更高的英语学习要求。
学校教育:2000年之前的小学英语教学,增强了英语语言的实用性,创新地进行了交际培养的方式,强调培养语言交际能力,使得英语学习得到了空前发展,但仍存在地域性的巨大差异。当代的小学英语教学拥有了新的课程标准,全面实行素质教育,使得小学英语教学突破以往的局限性得到飞速发展,学生的英语水平飞速提升。更为专业化的师资,更为丰富的教学资源,更具有适应性的教学练习工具和环境,让如今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沉浸度更高,效率更高,学习内容更丰富。
社会环境:根据瑞典知名培训机构EF(英孚教育)2016年的非英语国家和地区成人英语水平调查结果显示,英孚英语熟练度指标(EF EPI)报告显示中国虽然始终位于评价为“低”的水平,却从2011年的29分提升至2018年的47分(详见英孚EF EPI报告数据)。全民英语水平的提高既是一种现象,也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二、 课外阅读的调查结果不容乐观
调查显示,小学生中,54.3%的学生知道如何选择合适的英语课外阅读材料,但是其中大多数同学仅仅知道选择合适英语材料的途径,而并非会选择内容;22.1%的学生有什么书读什么书,23.5%的学生不知道如何选择课外阅读材料。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主题方面,有52.8%的学生的阅读材料是通过老师和家长推荐而选择的,而低年级的大多数同学自主选择课外阅读材料的原因大多是因为把教辅材料当作课外读物了。
三、 绘本和章节式书的特点差异
英语绘本和英语章节式书籍作为两种不同形式的书籍,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同的。那么绘本和章节式图书具体有哪些差异呢?
1. 特色不同。英语绘本基于儿童的认知水平,利用简单的故事情节来引导孩子进行阅读。具有儿童性、图文合一性、节奏性、语料真实性等突出特点,符合儿童的心理发展;基于儿童的知识储备,锻炼儿童的故事情节补充能力,更符合英语母语的表达习惯。
章节式书籍没有明确的受众范围,品类繁多。章节式图书具有抽象性、联系性、语料生活化等突出特点,更考查读者的阅读能力,有些情节交叉在一起需要读者自行思考联系,很多语句更接近生活的表达。
2. 导向不同。绘本更注重以图画来引导孩子进行阅读,注重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延展性。不注重语言学习,而是引导孩子进行整个故事情节的补充,更发散孩子的图像记忆思维。重兴趣培养,引导激发孩子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章节式书籍更注重语言的表达和技巧,通过文字激发学生的想象,反过来去补充图画内容加深对故事的印象;更注重学生的语言逻辑应用能力以及情感激发,更有利于学生对英语母语国家的文化理解及对文化差异的对比。
但是对于刚接触章节体的学生而言,难度提升及模式改变会引发学生的不适情况,容易导致学生失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家长和老师应当从以下的几个方面给予学生帮助。
四、补充英语环境的背景
章节体英语文章基于英语母语使用环境,与国内环境不同,生活习惯及行为方式都不同。此外,国外的思维模式、道德标准、节日传统和我们也有较大差异。孩子在阅读过程中,很容易带入自己所生活的国内环境,容易不理解文章中的行为或者作出错误的判断,甚至对整个文章的内容产生极大的偏差。英语教师和学生家长应适当给学生补充国外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及饮食文化,甚至某些特定职业的工作模式。可以刻意将国外的某些内容和国内的相对应的内容进行对比,帮助孩子找出共同点和差异,辅助理解。当孩子在阅读到相关内容时,基于老师和家长补充的内容,就不会按照国内的环境来判断,而是按照国外的思维模式进行思考,增强对整个章节内容的理解,避免出现非语言本身而产生的阅读障碍。
此外,对于国外的历史人文内容也应进行适当补充,这一部分的内容不一定要用英文内容进行补充,只是让孩子对其背景知识有所了解,便于做判断。
五、合理运用工具
在章节类书籍阅读的过程中,会遇到大量的内容性困难。尤其是对于三年级的孩子,语法、词汇量等基础内容薄弱,在刚接触章节英语阅读时面临着巨大的语言困难。三年级的学生语法、句法的知识缺失,音素意识薄弱等,此时若是放任学生盲目阅读容易使其养成不好的阅读习惯。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老師和家长虽然是学生学习上的帮手,但是对于章节英语阅读不能时时刻刻给予帮助,这时老师和家长应该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电子词典、英语字典等工具,扫除单词障碍和语法障碍,培养学生进行自我探究学习的能力。在孩子逐渐对章节英语阅读产生兴趣之后,就能够自主地进行阅读,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够及时利用工具进行查阅解决问题。并且当代App及电子产品十分智能,能够根据所查阅的单词给予部分例句辅助孩子加强练习,标准的发音也更容易促进学生听说练习,个别不错的App还可以进行生词记录,方便学生日后查阅巩固。 六、给予过渡期
在刚开始进行章节式的英语阅读时,不要把英语绘本一棒子打死,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和绘本故事同样内容的书籍进行阅读。如果一开始就断掉孩子的绘本阅读直接上手高难度的章节体阅读,容易让学生产生畏惧心理。为避免难度差异过大,老师和家长應当尽量在一开始的时候为孩子选择绘本阅读的拓展故事阅读。可以选择一个故事的简版绘本和章节两种内容给学生进行对比阅读。学生在阅读过简版绘本之后,已经对这个故事的情节有所了解,这样在进行章节阅读的时候,如果遇到看不懂的句子可以根据之前的简版内容进行适当猜测,根据较难的句子中认识的部分单词对整个句子进行猜测,再辅助工具的查找确认内容,加深印象。除此之外,学生在阅读章节体的内容之后,也会对绘本的故事进一步地加深理解。
除了在阅读内容的难度上要做到逐级递进,在阅读内容的选材上也要针对性地选择内容简单或者学生感兴趣、愿意去探索的内容。简单的书籍比如《小王子》《大力水手》等。对于学有余力的孩子可以尝试《哈利·波特》这一系列的书籍,魔法世界对大部分的孩子总是具有吸引力。虽然可能句法语法上难了些,会有很多不认识的单词,但是丰富的故事情节会让孩子爱上英语阅读,也会成为孩子们乐于课后交流讨论的谈资。
七、掌握必要的阅读所需的单词
早在1948年,Edward William Dolch在《阅读中的困惑》中首次提出Sight words(视觉词)的概念,而Sight words小学生英语阅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出现频率较高,占据学生早期阅读文本的60%-80%。掌握这些Sight words,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在学校的教学或家庭生活中,应该有意识地训练孩子对于Sight words的掌握,从而扫清英语章节式书籍阅读的障碍。
目前的人教版小学课本的课本单词涉及词汇837个,小学英语短语涉及词汇139个,总计量976个,相当于美国农民的单词水平。这个数量的单词也是能够使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的单词量水平。进行章节式英语的阅读,不仅仅是对课外内容的拓展,其实也是对课内单词的巩固,是帮助孩子能够顺利进行初中英语学习的基石。
八、积累好词好句
在我们的语文阅读中,经常会要求学生在阅读时摘抄好词好句。同样在英语阅读中也要做英语内容的积累。英语的积累要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方面要将不会的单词重点记录,便于日后的学习和巩固;第二方面是要将同样意思但是不同表达方式的单词进行单独积累,尤其是所在语境,方便以后表达的运用;第三方面是要将一些描写较好的句子记录下来作为英语美文的积累。通过长时间的积累,孩子慢慢形成自己的英语课外学习体系,也养成了英语学习的良好习惯。
九、定期开展相关活动
章节体的书目的灵动性相对较弱,再加上难度问题,很容易劝退刚开始进行章节体阅读的低年级学生。除了以上几点提到的能够帮助孩子降低阅读难度的辅助,还应该从其他方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将书本上的内容引申到课外的现实中来,让这种文化氛围能够更好地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相融合。
在平日中,我们可以选择在现实生活中举办有关活动来丰富章节体书籍的延伸性。学校可以针对书目进行话剧排练,利用表演的形式让章节体的故事跃动到舞台之上,纯英文的话剧内容也让话剧更原汁原味。也可开展故事分享会,让阅读不同章节体英语内容的学生们积极交流,激发学生探索更多章节体阅读内容的兴趣。除此之外,也可以进行英语演讲活动,培养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通过这些活动的进行,能够从各个方面提升学生对章节体书籍的热爱及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参考文献:
[1]刘一霖.基于儿童认知思维下的科普类书籍整体性设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
[2]李思雨.基于绘本图书阅读促进小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发展的探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7.
[3]欧阳胜美.我国小学英语教学的历史演变与现实发展[D].湖南师范大学,2007.
[4]赵益.小学低年级英语绘本阅读教学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
[5]林云鹏.小学生多元智力的发展与评估[D].福建师范大学,2002.
[6]陶蕾芳.小学中高年段英语课外阅读现状调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6.